Workflow
FUTURE BRIGHT(00703) - 2020 - 年度财报
佳景集团佳景集团(HK:00703)2021-04-15 09:11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额同比下降63.3%至4.194亿港元[3] - 毛利同比下降64.3%至2.844亿港元[3] - 经营毛损9.455亿港元,对比上年经营毛利1.24亿港元[3]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同比收窄67.9%至1.209亿港元[3] - 普通经营亏损净额同比减少64.5%至1.28亿港元[3] - 每股基本亏损17.42港仙,同比减少67.9%[3]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达1.209亿港元,主要由食品及餐饮业务亏损1.15亿港元、食品手信业务亏损1230万港元及投资物业公允价值收益700万港元构成[13][15][26] - 营业额较2019年下降63.3%,同店餐饮业务表现下降58.0%,食品手信店铺同店表现下降61.6%[17][19] - 经营亏损总额比率为-22.6%(2019年为经营溢利率10.8%),毛利率为67.8%[17][19] - EBITDA为正数4900万港元(2019年为负数13.43亿港元),普通经营亏损净额1.28亿港元(2019年为3.6亿港元)[19][22] - 工业餐饮业务营业额大幅下降至1230万港元,同比下降69.8%[29] - 食品批发业务营业额下降至1570万港元,同比下降64.9%[29] - 食品手信业务总营业额下降至3470万港元,较2019年的1.007亿港元大幅减少[32] - 澳门地区食品手信营业额从8620万港元降至1850万港元[32] - 中国大陆食品手信营业额从1010万港元微增至1120万港元[32] - 经营毛损从230万港元扩大至1730万港元[32] - 毛利率从72.7%大幅下降至20.2%[32]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成本(食物成本)同比下降60.9%,直接经营开支降43.6%,行政开支降34.2%,财务成本降16.6%[17] - 销售成本从2800万港元降至1450万港元[32] - 直接经营开支从7500万港元降至3750万港元[32]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工业餐饮业务营业额1230万港元(同比下降69.8%),食品批发业务营业额1570万港元(同比下降64.9%)[27] - 投资物业获得稳定租金收入1920万港元[34] - 主要投资物业估值升至5.68亿港元(2019年:5.6亿港元),产生汇兑亏损2220万港元(2019年亏损700万港元)[20][21][23] 各地区表现 - 澳门访客量同比下降85%至589.6万人次,关闭全球16家门店(澳门3家/香港7家/大陆5家/台湾2家)[26][28] - 台湾运营规模缩减至仅1家餐厅营业[5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获得政府补贴及租金优惠,未宣派股息[12][14][25] - 集团设定了2023年前在不同环境重点领域改善表现的目标[53] - 公司设定了到2023年将温室气体排放强度、耗水强度和包装材料消耗强度各降低3%的目标[101][102] 环境数据 - 氮氧化物(NOx)年排放总量为75.4千克,较2019年187.2千克下降59.7%[57] - 澳门地区氮氧化物排放量为36.6千克,较2019年102.3千克下降64.2%[57] - 中国大陆地区氮氧化物排放量为16.2千克,较2019年31.3千克下降48.2%[57] - 香港地区氮氧化物排放量为22.6千克,较2019年41.8千克下降45.9%[57] - 台湾地区2020年氮氧化物排放量为零,2019年为11.8千克[57] - 硫氧化物(SOx)年排放量数据待披露[58] - 集团2020年未产生重大温室气体排放[53] - 公司2020年硫氧化物(SOx)排放总量为0.7千克,较2019年的1.4千克下降50%[59] - 公司2020年悬浮粒子(PM)排放总量为1.6千克,较2019年的3.7千克下降56.8%[61] - 公司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11,253吨二氧化碳当量,较2019年的19,771吨下降43.1%[63] - 按范围划分:范围1排放783吨(下降61.3%),范围2排放10,371吨(下降40.9%),范围3排放99吨(下降52.6%)[66] - 澳门地区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7,391吨,较2019年12,251吨下降39.7%[63] - 中国大陆地区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2,272吨,较2019年3,685吨下降38.3%[63] - 香港地区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1,590吨,较2019年2,890吨下降45%[63] - 公司2020年厨余产生量为93公吨,较2019年296公吨下降68.6%[75] - 澳门地区2020年硫氧化物排放0.4千克,较2019年0.9千克下降55.6%[59] - 香港地区2020年硫氧化物排放0.2千克,较2019年0.3千克下降33.3%[59] - 2020年总电力消耗量为13,563,439千瓦时,较2019年21,370,172千瓦时下降36.5%[80] - 2020年总燃料消耗量为23,487公升,较2019年51,722公升下降54.6%[80] - 2020年总燃气消耗量为13.15百万兆焦耳,较2019年34.08百万兆焦耳下降61.4%[85] - 2020年总耗水量为319,957立方米,较2019年427,623立方米下降25.2%[87][88] - 2020年总纸张消耗量为50.4公吨,较2019年165.7公吨下降69.6%[90] - 2020年总塑料消耗量为7.9公吨,较2019年35.6公吨下降77.8%[90] - 2020年总金属消耗量为110.2公吨,较2019年66.0公吨上升67.0%[90] - 2020年总温室气体排放强度为26.9公吨二氧化碳当量/每百万港元收益,较2019年17.3上升55.5%[95] - 2020年总耗水强度为764立方米/每百万港元收益,较2019年374上升104.3%[96] - 范围1排放包括直接排放如车用燃料燃烧及天然气和煤气消耗[103] - 范围2排放包括所购电力、天然气及煤气消耗之间接排放[103] - 范围3排放包括耗水量及商务出差乘机之间接排放[103] - 能源强度及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按绝对能耗及排放除以集团总收益计算[103] - 2020年及2019年年度耗水量仅由当地供水机构提供[103] - 2020年及2019年年度燃气耗用量为香港中华煤气供应及当地供应商之天然气[103] - 集团使用LED照明、节变频器厨房抽气扇及VRV系统空调以提升能效[105] - 食品手信业务采用轻质包装材料实现源头减废[105] - 鼓励重用二手厨房设备及办公用纸促进资源循环[105] - 通过参与食物残渣堆肥等回收计划减少废弃物[109] - 公司使用节能灯泡比标准灯泡节省75%能源[113] - 公司夏季办公室空调温度设定为25.5°C[117] - 公司采用双面打印作为默认模式[125] - 公司定期检查空调系统防止制冷剂泄漏[121] - 公司利用大学厨余回收机处理厨房废物[129] - 公司对车辆保持适当胎压以减少燃料消耗[131] - 公司关闭闲置区域空调系统[119] - 香港范围1移动源温室气体排放计算采用二氧化碳排放系数2.36千克/升[179] - 澳门及广东范围1移动源温室气体排放计算采用二氧化碳排放系数2.271千克/升[179] - 香港范围2温室气体排放电力系数为0.81 kgCO2e/kWh(港灯)和0.5 kgCO2e/kWh(中电),煤气排放系数为0.597 kgCO2e/单位[181] - 澳门范围2电力排放系数为0.791 kgCO2e/kWh,天然气排放系数采用香港标准0.597 kgCO2e/单位[181] - 广东范围2电力排放系数为0.8042 kgCO2e/kWh,天然气排放系数采用香港标准0.597 kgCO2e/单位[181] - 范围3淡水处理排放系数统一采用0.424 kgCO2e/立方米(香港/澳门/广东)[183] - 航空出行碳排放计算采用国际民航组织计算器,系数为3.16*(总燃料货运系数)/(座位数负荷系数)[183] - 香港车辆排放系数:氮氧化物0.0747 g/km、硫氧化物0.0147 g/L、悬浮粒子0.0055 g/km[183] - 香港/澳门/广东煤气及天然气排放系数:氮氧化物4.02 kg/百万兆焦耳、硫氧化物0.02 kg/百万兆焦耳[183] 员工数据 - 公司员工总数包括1136名全职和213名兼职员工(不包括台湾)[145][147] - 澳门地区员工总数为805名(797名全职和8名兼职)[147] - 中国大陆地区员工总数为333名(176名全职和157名兼职)[147] - 香港地区员工总数为211名(163名全职和48名兼职)[147] - 女性员工总数为699名(553名全职和146名兼职)[147] - 男性员工总数为650名(583名全职和67名兼职)[147] - 30岁以下员工总数为357名(261名全职和96名兼职)[147] - 30-50岁员工总数为766名(664名全职和102名兼职)[147] - 50岁以上员工总数为226名(211名全职和15名兼职)[147] - 中国大陆地区平均月流失率为5.9%[147] - 公司为员工子女提供奖学金计划,本年度共有15名员工子女获得该奖项[151][152] - 2020年每名员工平均培训时数为2小时,其中男性员工3小时,女性员工2小时[153][154] - 按年龄划分,30-50岁员工平均培训时数最高为3小时,30岁以下和50岁以上员工均为2小时[154] - 公司因工伤导致的整体损失日数比率低于0.19%[158] 运营与合规 - 集团2020年无重大环境合规违规情况[53] - 公司拥有并持续运营多项有效经营牌照,包括一般餐馆牌照、小食牌照、酒牌、水污染控制牌照及食品工厂牌照[156] - 公司设立专门的食品安全部门,由澳门食品安全经理及香港品牌营运经理和行政总厨主管[156] - 所有工作场所均配备急救箱,并建立了处理紧急情况的安全程序[156] - 行政部门定期对火警系统进行测试并为员工提供消防安全培训[158] - 厨房员工被要求穿戴防滑鞋,厨房地面铺设防滑瓷砖[158] - 刀具必须妥善覆盖并仅用于指定用途,热水或油容器不得过满[158] - 公司无重大不合规情况涉及贿赂、勒索、欺诈和洗钱相关法律[160] - 所有供应商通过公开招标程序根据质量、服务和定价进行甄选[160] - 供应商需签署供应协议并符合质量规格及食品安全证书要求[160] - 中央食品加工中心获得ISO 22000、ISO 9001和HACCP认证[162] - 澳门大学食堂餐饮服务获得ISO 22000认证[162] - 食材批量采购并储存于澳门中央厨房及物流中心[162] - 易腐食材保持满足短期需求的库存水平[162] - 未使用蔬菜每日营业结束时丢弃[162] - 生食与熟食分开储存以避免交叉污染[162] - 所有食品加工设备使用前彻底清洁[162] - 公司无重大产品责任相关法律违规情况[164] - 公司无产品召回事件发生[164] - 员工个人数据保存期限不超过6个月[164] - 澳门本地供应商采购占比90%共116家[136] - 中国大陆本地供应商采购占比100%共127家[136] - 香港本地供应商采购占比100%共231家[136] 企业社会责任 - 公司向非营利组织捐赠现金、时间及物资[168] - 公司为澳门大学及学校提供低利润食堂服务[168] - 公司多年聘用特殊需求人士并提供培训[169] - 公司2017年成立志愿者团队服务社区[170] - 公司向7家澳门慈善机构捐赠面包及优惠券[170] - 公司向香港麦当劳之家捐赠外科口罩及消毒湿巾[171] - 公司通过创造就业和供应商业务对社区产生积极影响[169] - 公司自2017年起建立义工团队并计划参与多项社区活动包括探访弱势社群及为残疾人士提供培训工作坊[173] - 公司向澳门弱智人士家长协进会等7家社会慈善团体赠送产品及优惠券[173] - 公司向香港麦当劳叔叔之家捐赠外科口罩、消毒湿巾及英记饼家产品[173] 荣誉与认证 - 公司自2019年4月起获ISO 22000:2005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及ISO 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175] - 公司自2019年2月起获HACCP体系认证[175] - 公司于2020年12月获CorpHub颁大中华区年度最具信誉餐饮集团奖[175] - 深圳武藏日式料理获2020深圳"必打卡"大奖[175] - 公司于2020年12月获日本农林水产省颁发日料世界年度厨师奖[175] 公司治理 - 董事会由4名执行董事(含主席)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88] - 副主席黎经洪于2021年3月25日辞任[188]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至少三分之一[192] - 公司董事总经理由陈泽武担任,未设立行政总裁职位[191] - 全体董事确认已参与持续专业发展并提交培训记录[198] - 独立非执行董事服务合约为一年期并可续任[192] - 董事可获取独立专业意见且费用由公司承担[197] - 公司定期检讨董事会组成以确保技能匹配业务需求[190] - 主席与董事总经理职责分离以保持权力制衡[191] - 任职九年以上的独立非执行董事需单独决议留任[192] - 董事会具备上市规则第3.13条要求的独立标准[192] - 公司提供董事培训材料及研讨会信息[198] 其他财务数据 - 总资产同比下降25.5%至12.945亿港元[3] - 资产净额同比下降23.3%至4.921亿港元[3] - 资产负债比率上升19.7个百分点至149.7%[3] - EBITDA改善至4.903亿港元,上年为负13.427亿港元[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