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方正控股(00418) - 2020 - 年度财报
方正控股方正控股(HK:00418)2021-04-15 08:41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益减少11.5%至9.37亿港元(二零一九年:10.58亿港元)[6][8]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5400万港元(二零一九年:亏损2.388亿港元)[6][8] - 纯利率为5.8%[6] - 其他收入及盈利减少30.0%至6610万港元[9]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毛利率降至47.4%(二零一九年:49.3%)[6][8] - 总销售及分销费用以及行政费用减少14.0%至2.854亿港元[9] 现金和债务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34.3%至3.64亿港元(二零一九年:5.54亿港元)[6] - 计息银行借贷减少100%至零(二零一九年:1.07亿港元)[6] - 现金及银行结余总额5.521亿港元,较上年5.681亿港元减少2.8%[35] - 预付款项及其他应收款减少23.7%至5990万港元[35] - 其他应付款项增加3.7%至2.645亿港元[35] - 资产负债比率为零,上年为0.11[35] 流动性和权益 - 流动比率改善至2.21倍(二零一九年:1.78倍)[6]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增长11.2%至10.46亿港元[6] - 营运资金比率2.21,较上年1.78提升24.2%[35] - 每股资产净值0.87港元,较上年0.78港元增长11.5%[34] 业务线表现:印刷与出版技术 - 方正桀鹰高速喷墨印刷设备国内市场份额超50%[18] - 彩色喷墨P6600系列覆盖440mm至660mm幅宽[20] - 耗材成本与设备售价较同类数字设备具显著优势[20] - 高速喷墨印刷机覆盖黑白到高端彩色印刷能力[20] - 方正电子推出"方正全能印刷厂解决方案"实现按需印刷减少物料损耗[103] - 采用高端数码喷墨印刷技术提高墨水利用率并使用可循环碳粉盒[104] 业务线表现:数字内容与媒体服务 - 方正智能审校系统在全国800多家出版机构和文化传媒公司应用推广[29] - 新一代协同编纂系统获中国电力出版社等客户采用[29] - 基于云架构的出版资源管理平台受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等客户欢迎[29] - 新一代知识服务平台在金城出版社和中国财经出版社等出版单位应用[29] - 公司承建新华网大数据平台和福建日报融媒体平台等移动新媒体平台[29] 业务线表现:营销与品牌活动 - 方正印捷抖音话题播放量达71万次获点赞超10.5万次[22] - 线上直播单场最高观看量超10万全年完成8场直播[14] - 字美中华启动仪式在线观看人数超130万[14] - 方正字体设计大会吸引超400万观众[14] - 推出12款可变字体包括方正可变创黑等产品[14] 业务转型与市场拓展 - 通过云平台推动出版业库存压减与按需印刷转型[22] - 服务型业务占新签合同比例达37%[27] - 授权服务和SAAS服务业务占新签合同比例达25%[27] - 公司积极拓展企业新闻中心区县融媒体中心政务新媒体高校融媒体等增量市场[29] - 2020年第四季度实现经营业绩反弹上升[29] 市场挑战 - 媒体和出版商客户需求因疫情大幅下降项目预算经费大幅缩减[29] 公司资产与合约 - 公司总资产为15.156亿港元,负债4.693亿港元,股东权益10.463亿港元[34] - 手头主要合约总值2.835亿港元,较上年2.814亿港元略有增长[39] - 抵押资产包括价值7560万港元的投资物业和1000万港元的银行存款[42] 人力资源 - 公司雇员人数为1256人,较上年减少4人[32] - 员工人均受训13.3小时,中高级管理层分别为8.6小时和16.5小时[127][132] - 公司研发及产品部员工培训参与占比最高达31.5%[130] - 公司员工性别比例男性61.0%女性39.0%[144] - 员工年龄分布占比最高为26-35岁(50.6%)其次为36-45岁(27.0%)[146] - 按雇佣类型划分一般员工占比98.3%中高级管理层合计1.7%[151] - 员工总流失率男性5.7%女性5.2%[154] - 26-35岁员工流失人数86人(占比7.0%)为各年龄组最高[155] - 北京总部员工流失率占比88%其他地区12%[161] - 公司2020年度员工工伤0宗,因工死亡人数0[126] 员工活动与福利 - 公司提供工作日午餐补助每人每日30元人民币[166] - 女神节活动吸引超过500位员工参与线上投票[168] - 春季摄影大赛共征集作品200余份其中60幅进入决赛[170] - 五一希望精灵认领活动约300位员工参与植物认领[172] 董事会与公司治理 - 董事会于2020年召开4次定期会议[52] - 执行董事张旋龙出席董事会会议4次及股东周年大会1次[54] - 执行董事邵行出席董事会会议4次但缺席股东周年大会[54] - 独立非执行董事刘家荣出席董事会会议3次及股东周年大会1次[54] - 独立非执行董事赖雅明出席董事会会议3次及股东周年大会1次[54] - 薪酬委员会2020年召开1次会议[61] - 薪酬委员会成员刘家荣出席会议1次[62] - 薪酬委员会成员张旋龙出席会议1次[62] - 薪酬委员会成员赖雅明出席会议1次[62] - 所有董事均参与业务运营及企业管治简报更新[57] - 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其中2名为女性董事[64] - 董事会中有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比33.3%[64] - 提名委员会在2020年举行1次会议,审查董事会架构和成员多元化[71] - 提名委员会成员张旋龙、陈仲戟和赖雅明各出席1/1次会议[72] - 审核委员会在2020年召开3次会议[74] - 审核委员会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全部具备专业会计和财务资格[74] - 提名委员会于2018年12月28日采纳董事提名政策[66] - 董事会于2013年8月30日采纳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63] - 2020年4月1日起赖雅明接替王林洁仪担任提名委员会成员[72] - 2020年4月1日起陈仲戟接替李发中担任审核委员会主席[75] - 独立非执行董事陈仲戟出席会议3次(出席率100%),刘家荣出席会议2次(100%),赖雅明出席会议2次(100%),李发中出席会议1次(100%后于2020年4月1日辞任),王林洁仪出席会议1次(100%后于同日辞任)[77] - 公司秘书蒋绮华自2018年5月11日起任职,负责就企业管治事宜向董事会提出建议,2020年度已完成符合上市规则第3.29条之专业培训[85] 审计与风险管理 - 核数师安永会计师事务所提供法定审核服务酬金为2560千港元,非审核服务酬金总计542千港元,包括中期业绩协定程序400千港元、持续关连交易协定程序50千港元及合规税务顾问服务92千港元,总酬金为3102千港元[82] - 公司董事会确认对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制度承担最终责任,并明确该系统旨在管理而非消除未能达成业务目标之风险,且只能就重大失实陈述或损失提供合理而非绝对之保证[76] - 内部审核部门采用风险基础法持续检讨业务单位风险控制措施,通过评估风险严重性和发生可能性评定风险等级,未发现主要内部监控存在重大问题[80] - 公司已采纳内幕消息政策,为董事、高级职员及相关雇员订明指引,确保根据上市规则公平适时披露内幕消息,并制定内部通知程序及举报政策[81] 股东事务与股息政策 - 股东特别大会需由持有不少于十分之一(10%)股本之股东要求召开,大会须于递交要求后三个月内举行[89] - 代表不少于二十分之一(5%)表决权股东或不少于100名股东可请求在股东大会提呈决议案,需在会议前六周(决议案通告)或一周(其他事宜)提交请求书[90] - 公司股息政策考虑因素包括营运业绩、营运资金、财务状况、未来展望及资本要求,并定期检讨该政策[91] - 公司2020年度未对公司章程大纲及细则作出任何变更[92] 环境、社会及管治(ESG):环境数据 - 方正电子2019年外购电力温室气体总排放量为1,121,336千克,2020年降至1,026,264千克[97][101] - 员工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从2019年966千克降至2020年912千克[100][101] - 总部自有汽车总燃料消耗量2020年为3,661升,较2019年6,031升大幅下降39.3%[117][118] - 2017-2020年外购电力温室气体排放量分别为1,075,807千克、1,218,133千克、1,121,336千克、1,026,264千克[97] - 2017-2020年员工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分别为874千克、803千克、966千克、912千克[100] - 公司规定办公时间空调最低温度为摄氏25.5度[108] - 2020年燃料消耗量较2018年7,143升下降48.7%[117][118] - 公司实施双面打印、省墨模式等印刷资源节约措施[110] - 公司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1,526,076.0千克二氧化碳当量,其中范围1直接排放9,912.7千克,范围2间接排放1,121,336.4千克,范围3其他间接排放394,826.9千克[119] - 公司温室气体排放密度为1,240.7千克二氧化碳当量/员工[119] - 公司能源总耗量为1,300.6千千瓦时,其中直接能源32.6千千瓦时,间接能源1,268.0千千瓦时[121] - 公司能源耗量密度为1.1千千瓦时/员工[121] - 公司总耗水量485.2吨,耗水密度0.4吨/员工[121] - 公司使用包装物料总量10吨[121] - 公司废气排放中颗粒物36.3千克,硫氧化物0.054千克[119] 环境、社会及管治(ESG):供应商管理 - 公司对供应商进行年度综合评估,次年针对上一年度整体合同情况执行[189] - 供应商评估需至少2名以上评估人员参与,且应包含至少1名非采购部人员[191] - 供应商评估维度包括品质、价格、服务、交货及经营资质等方面[193] - 供应商评估结果需报送至公司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审批并备案[194] - 公司要求加工类供应商必须具备环评资质,否则不予合作[183][187] - 公司优先选择能提供虚拟授权等无实物供货方式的软件类供应商以减少运输环节[181] - 公司要求液体类产品战略供应商改用环保材质包装并增加单位产品规格以减少包装材料使用[194] - 公司通过近距离发货减少产品包装物以降低采购成本并节约资源[194] - 公司要求新供应商引入前必须完成经营资质综合评估及审批程序[184] - 供应商考评不合格时公司会即时结束合作[188] - 供应商总数达187家,其中北京43家、上海32家、广东24家、浙江16家[199] - 湖北省供应商数量最多达187家,占中国大陆供应商的绝对主体[199] - 海外供应商共14家,主要来自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其中德国4家、美国3家[200] - 供应商地域分布覆盖中国29个省级行政区及8个海外国家/地区[199][200] - 供应商管理实行年度评估制度,售后不良记录将影响评估得分[196] - 生产型供应商引入前需经过多部门联合实地考察[197] - 考察重点包括生产环境、人员、设备及效能管理等四大维度[197] - 要求供应商发货前按比例投保,出现破损需进行等额或高额赔偿[196] - 优先采用远程方式解决非现场服务需求以节约资源[197] - 建立供应商售后不良记录体系并与年度评估挂钩[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