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汇汉控股(00214) - 2020 - 中期财报
汇汉控股汇汉控股(HK:00214)2019-12-30 08:3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入为13.82亿港元,同比增长21%[10] - 经营溢利为11.12亿港元,同比下降2%[10] - 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4.22亿港元,同比下降17%[10] - 每股基本盈利为0.50港元,同比下降18%[10] - 期内溢利为7.46亿港元[41] - 每股基本盈利为0.50港元[41] - 期内溢利同比下降21.4%至746.04百万港元(2018年:949.285百万港元)[44] - 计算每股基本盈利之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4.22474亿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5.09498亿港元下降17.1%[121] - 总收入从2018年同期的1,140,078千港元增长至2019年的1,381,787千港元,增幅21.2%[9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融资成本净额为3.22056亿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2.45983亿港元增长30.9%[111] - 长期银行贷款利息开支为2.73372亿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2.156亿港元增长26.8%[111] - 所得税开支为752.7万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1250.5万港元下降39.8%[114] 财务投资组合表现 - 财务投资组合价值减少至166.29亿港元,较2019年3月31日的176.09亿港元下降5.6%,主要由于净减持2.33亿港元及按市值计价的净亏损7.47亿港元[21] - 投资组合收入增至10.43亿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7.61亿港元增长37.1%,主要来自债务证券投资[22] - 财务投资中94%为上市债务证券(大部分由中国房地产公司发行),95%以美元计值[21] - 以公平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债务证券公平价值亏损净额收窄至638.1百万港元(2018年:1,294.431百万港元)[44] - 财务投资(流动)减少至16,083.257百万港元(2019年3月:16,966.629百万港元)[47] - 以公平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之财务资产之公平价值亏损净额为723.794百万港元[56] - 财务投资分类收入为1,042,629千港元,占公司总收入1,381,787千港元的75.5%[84] - 财务投资分类业绩贡献为1,040,317千港元,占公司总分类业绩1,182,929千港元的87.9%[84] - 投资净收益为35,695千港元[84] - 账面值80,864,000港元的财务投资从第三级重新分类至第二级[74] - 以公平价值计入损益账之财务资产产生未变现亏损59,945千港元,而去年同期为收益22,249千港元[94] - 衍生金融工具产生已变现收益净额35,695千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246,629千港元[94] - 债务证券投资中,佳源国际12厘票据实现收益8,691千港元,融信中国11.25厘票据实现收益5,043千港元[99] - 花旗集团股本证券实现已变现收益89,610千港元[99] - 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未变现亏损总额为8748.1万港元,其中股本证券亏损4474.8万港元,债务证券亏损1164.9万港元,非上市基金亏损3108.4万港元[105] - 上市投资利息收入为9.926亿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7.0107亿港元增长41.6%[108] - 股息收入为3745.5万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2729.9万港元增长37.2%[108] - 财务投资总额为166.287亿港元,较期初176.091亿港元下降5.6%[134] - 债务证券投资为157.395亿港元,较期初157.500亿港元基本持平[134] - 上市股本证券投资市值从169.741亿港元降至74.075亿港元,跌幅56.4%[141] - 美高梅中国投资市值从3.331亿港元降至2.282亿港元,跌幅31.5%[141] - 汇丰控股投资市值从1.948亿港元降至1.841亿港元,跌幅5.5%[141] - 财务投资中美元计价部分达158.149亿港元,占总规模95.1%[138] - 上市股本证券组合六个月未变现亏损1.378亿港元,去年同期亏损1.870亿港元[141] - 债务证券投资组合市值从2019年3月31日的157.5亿港元降至2019年9月30日的157.4亿港元,减少约1000万港元[146] - 债务证券未变现亏损总额从2018年的15亿港元大幅收窄至2019年9月的5.85亿港元[151] - 利息收入从2018年的7.28亿港元增长至2019年的9.95亿港元,增幅达36.7%[147] - 最大单一债务证券(佳兆业票据)占集团总资产9.7%,市值47.4亿港元[151][153] - 前五大债务证券占投资组合总市值的60%,其中佳兆业票据占比最高达30%[153] - 佳兆业票据录得未变现亏损2.02亿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8.31亿亏损显著改善[153] - 债务证券票面利率范围维持在7%-15.5%,平均利率水平较高[146] - 投资组合中99%的债务证券由中国房地产公司发行,主要在香港上市[146] - 明发11厘票据是前五大中唯一录得未变现收益378.7万港元的债券[153] 物业发展业务表现 - 北京通州合营发展项目合约销售额超过7亿元人民币[13] - 上海青浦合营发展项目“英庭名墅”余下单位售出近55%,合约金额约5.5亿元人民币[13] - 温哥华Landmark on Robson项目预售额达1.4亿加元,截至2019年9月30日合约销售楼面面积约40万平方英尺[15] - 物业销售分类业绩贡献为亏损3,302千港元[84] 酒店及旅游业务表现 - 酒店及旅游收入降至2.2亿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2.6亿港元下降15.4%,平均入住率降至80%(2018年:95%),平均房价下降17%[19] - 酒店及旅游分类收入为219,807千港元[84] 物业租赁业务表现 - 整体租赁收入增至1.2亿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1.17亿港元增长2.6%,出租率维持在95%以上[18] - 物业租赁分类收入为107,278千港元[84] - 物业租赁资产为11,315,127千港元,是第二大资产类别[87] 投资物业表现 - 投资物业公平价值收益为93,185千港元[84] - 投资物业价值增加至9,892.764百万港元(2019年3月:9,778.075百万港元)[47] - 投资物业按公平价值计量,所有物业均归类至第三级[123] 资产负债和现金流 - 现金及未提取银行融资超过93亿港元,较2019年3月31日的77亿港元增长20.8%[23] - 债务净额降至156亿港元,较2019年3月31日的164亿港元下降4.9%,净资产负债比率约为50%(2019年3月31日:52%)[26] - 经重估资产总值降至492亿港元,较2019年3月31日的497亿港元下降1.0%[26] - 集团资产总值约为431亿港元,较2019年3月31日的437亿港元下降1.4%,资产净值为247亿港元(2019年3月31日:248亿港元)[26] - 银行结余及现金增加至951.331百万港元(2019年3月:800.303百万港元)[47] - 长期借贷增加至12,866.517百万港元(2019年3月:12,480.033百万港元)[49] - 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额1,181.355百万港元(2018年:使用3,209.545百万港元)[52] - 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167.188百万港元(2018年:457.226百万港元)[52] - 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714.164百万港元(2018年:产生3,153.198百万港元)[52]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至903.797百万港元(2018年:333.644百万港元)[52] - 公司于2019年9月30日总权益为24,734.05百万港元[56] - 公司总资产从2019年3月31日的43,672,669千港元下降至2019年9月30日的43,060,395千港元[87][88] - 财务投资资产为17,146,500千港元,是最大的资产类别[87] - 借贷总额为16,274,639千港元,其他负债为2,051,706千港元[87] - 短期银行贷款总额从4,361,162千港元减少至3,408,122千港元,下降21.8%[163] - 长期银行贷款总额从12,480,033千港元增加至12,866,517千港元,增长3.1%[163] - 总借贷(流动+非流动)从16,841,195千港元减少至16,274,639千港元,下降3.4%[163] - 中期票据总额从348,855千港元减少至249,488千港元,下降28.5%[166] - 已发行股本为84,087千港元,对应840,873,996股[167] - 总储备从13,012,471千港元减少至12,972,832千港元,下降0.3%[170] - 投资重估储备亏损净额403,939千港元[170] - 资本承担从18,968千港元大幅增加至182,582千港元,增长862.3%[172] - 应付贸易账款从2019年3月的2274万港元激增至4674万港元,增幅达105%[158][160] - 应收贸易账款为4057.5万港元,较期初5823.7万港元下降30.3%[131] 债务结构 - 有抵押债务占总债务的63%[27] - 99%的债务按浮动利率计息[27] - 5%的债务须于五年后偿还[27] - 73%的债务须于一至五年内偿还[27] - 22%的债务须于一年内偿还[27] - 集团借贷约99%以港元计值[27] - 物业资产账面净值199亿港元已抵押给银行[27] - 为合营企业提供28.01亿港元贷款担保[27] - 为合营企业提供的财务担保从2,732,795千港元增加至2,801,344千港元,增长2.5%[173] 酒店物业资产 - 营运中酒店物业经重估资产总值为491.59亿港元,较期初下降1%[8] - 资产负债比率(负债净额与经重估资产净值比率)为50%,较期初下降2%[8] - 酒店物业组合公开市值总额为122.944亿港元,较期初122.979亿港元微降0.03%[127] - 酒店物业账面值为60.985亿港元,较期初62.764亿港元减少2.8%[127] 其他资产和负债 - 资产总值430.60亿港元,较期初下降1%[10] - 负债净额155.73亿港元,较期初下降5%[10] - 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净值为75.34519亿港元,较2019年3月31日的76.17072亿港元下降1.1%[126] - 采纳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导致确认租赁负债1.926百万港元[63] - 租赁负债中流动部分为1.098百万港元,非流动部分为0.828百万港元[63] - 使用权资产初始确认金额为5,781.934百万港元[67] - 经营租赁承担折现后金额为3.753百万港元[63] - 短期租赁以直线基准确认为开支金额为1.827百万港元[63] 地区表现 - 海外收入从2018年的755,157千港元增长至2019年的1,018,516千港元,增幅34.9%[91] 税务 - 香港利得税税率为16.5%,与2018年持平[115] 金融资产估值 - 以公平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财务资产在第一级为412,246千港元,第二级为15,686,481千港元,第三级为46,214千港元[71] - 以公平价值计入损益账的财务资产在第一级为282,289千港元,第二级为114,487千港元,第三级为86,950千港元[71] 股东及关联方信息 - 董事潘政持有公司50.44%的股份,总计424,140,387股[178] - 潘政通过泛海国际集团持有684,865,276股,占已发行股份51.89%[181] - 潘政通过泛海酒店集团持有1,346,310,539股,占已发行股份66.71%[181] - 潘海持有本公司购股权3,500,000股,行使价每股1.42港元[183] - 潘洋持有本公司购股权3,500,000股,行使价每股1.42港元[183] - 潘海持有泛海国际购股权3,500,000股,行使价每股1.38港元[187] - 潘洋持有泛海国际购股权3,500,000股,行使价每股1.38港元[187] - 潘海持有泛海酒店购股权14,400,000股,行使价每股0.343港元[189] - 潘洋持有泛海酒店购股权14,400,000股,行使价每股0.343港元[189] - 潘政通过法团持有泛海酒店可换股票据1,219,619,192港元,可兑换2,692,316,098股[193] - Dalton Investments LLC作为投资经理持有165,906,485股,占已发行股份19.73%[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