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富淼科技(688350) - 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关于江苏富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富淼科技富淼科技(SH:688350)2025-09-18 08:46

业绩数据 - 2025年半年度营业收入721,070,074.00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80%[1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515,272.19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9.17%[17]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4,815,994.30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6.04%[1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1,329,137.58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4,902,780.98元[17] - 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427,161,418.09元,较上年度末增加1.46%[17] - 总资产2,746,725,877.06元,较上年度末增加1.73%[17] - 报告期内基本每股收益、稀释每股收益同比均减少19.05%[18]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同比减少0.26个百分点[21] - 报告期期末应收账款净额32,968.85万元,占期末流动资产比例为25.70%[16] 产品销售 - 化学品、蒸汽、氢气销量同比分别下降3.00%、10.54%、8.51%[18] - 外销化学品业务销量同比增长57.97%[19] 研发情况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5.07%,较上年同期增加0.39个百分点[18] - 报告期内研发费用为36,559,941.09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07%[30] - 截止2025年6月30日,共参与36项国标/行标/团标的制定及修订工作,7项国标、11项行标、2项团标已发布[31] - 新增授权专利8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合计拥有授权专利298项,其中发明专利122项[32] 募集资金 -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发行3055.00万股,每股发行价13.58元,募集资金总额41486.90万元,净额36692.32万元[34] - 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债450.00万张,每张面值100元,募集资金总额45000.00万元,净额44035.92万元[3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结余募集资金余额25.71万元[3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结余募集资金余额20818.62万元[3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结余募集资金余额合计20844.33万元[39] - 2021年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置换自筹资金2726.02万元,其中项目2362.86万元,发行费用363.15万元[48] - 2023年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债置换自筹资金2012.85万元,其中项目1744.78万元,发行费用268.07万元[49] - 2024年同意用不超86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截至2025年6月30日余额为0[51] - 2024年同意用不超13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现金管理,截至2025年6月30日余额10818.06万元[53] - 同意使用3622.79万元募集资金向富淼膜科技提供无息借款实施项目,使用2225.19万元向金渠环保提供无息借款实施项目[46] 股权变动 - 2025年飞翔股份将3662万股(约占总股本29.98%)转让给永卓控股,总价5.998亿元[5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永卓控股直接持股3662万股,占比29.98%,新增持股3662万股[5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核心技术人员闫武军二级市场买入1万股[57] - 实际控制人吴耀芳等通过永卓控股间接持股,永卓控股持股占比29.98%[57] - 董事熊益新通过飞翔股份间接持股,占比18.68%,通过员工持股计划间接持股2.70%[57] - 邢燕等多人通过2022年员工持股计划持有公司股份比例为2.70%[58] - 邢燕等多人在2022年员工持股计划中的持股比例分别为3.18%、2.12%、1.97%等[58] - 股东瑞仕邦持有公司股份比例为2.30%,在其自身持股中占比0.57%[58] - 报告期末股东瑞仕邦转融通出借81,000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0.06%[58] - 报告期内股东瑞仕邦持股比例由2.45%下降至2.30%[58] - 股东鸿程景辉减持0.07%公司股份[58] - 公司实际控制人等间接持有的公司股票报告期内未增减变动[59] 业务结构与风险 - 水处理膜及膜应用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在5%以下,主要收入来自膜应用服务业务[6] - 主营业务成本中直接材料的占比在80%以上[13] - 公司面临核心竞争力、经营、行业三类风险[1] - 募投项目与新建项目存在产能消化和新增折旧影响业绩的风险[9] - 主要原材料价格与原油价格关联大,波动或影响公司业绩[13] - 公司在各业务领域面临不同程度的市场竞争压力[14] - 新业务拓展受行业、市场等多因素影响,可能不及预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