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精华制药(002349) - 内部控制制度
精华制药精华制药(SZ:002349)2025-09-18 08:01

内部控制制度适用范围 - 制度适用于公司及全资和控股子公司[2] 内部控制要素与架构 - 内部控制包括内部环境等五大要素[3] - 公司构建“三道防线”内控管理架构[6] 内部控制管理职责 - 董事会对内部控制制度总体监控和评价[5] - 审计委员会监督内部控制实施与评价[5] - 高级管理人员是内控监管第一责任人[5] - 风险管理办公室牵头内控工作并修订评价标准[6] 内部控制措施与机制 - 控制措施包括不相容职务分离等控制[11] - 公司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机制,规范预算编制等程序[13] 风险管理与体系建设 - 公司应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监控各类风险[19] - 公司内部控制应涵盖所有业务环节[21] - 公司应建立健全独立财务核算体系和规范财务会计制度[21] 信息沟通与监督 - 信息与沟通确保董事会和高管了解公司及子公司情况[25] - 内部监督检查内部控制情况,评价有效性并改进缺陷[29] 内部控制评价 - 内部控制评价遵循全面性等原则[29] - 风险管理办公室组织制定并优化公司内控评价及缺陷认定标准[30] - 审计监察部每年向审计委员会提交内控评价报告[31][35] - 内控评价报告经审计委员会同意后提交董事会审议[32] 绩效考核与缺陷分类 - 公司将各部门、子公司内控情况纳入绩效考核体系[34] - 内控缺陷按成因、严重程度、表现形式分类[41][42] 内控缺陷定量标准 - 财务报告内控缺陷:利润总额潜在错报<2%或资产总额潜在错报<0.5%为一般缺陷[43] - 非财务报告内控缺陷:利润总额潜在错报≥5%或资产总额潜在错报≥1%为重大缺陷[44] - 非财务报告内控缺陷:利润总额2%≤潜在错报<5%或资产总额0.5%≤潜在错报<1%为重要缺陷[44] 直接财产损失认定 - 已形成或很可能形成的直接财产损失金额<500万元,属一般缺陷[46] - 已形成或很可能形成的直接财产损失金额≥1000万元,认定为重大缺陷[47] - 已形成或很可能形成的直接财产损失金额在500万元≤金额<1000万元,认定为重要缺陷[47] 政府部门处罚认定 - 受到省级(含省级)以下政府部门处罚但未对公司造成负面影响,属一般缺陷[46] - 对公司造成较大负面影响并以公告形式对外披露,认定为重大缺陷[47] - 受到国家级政府部门处罚但未对公司造成负面影响,认定为重要缺陷[47] 标准修订 - 内控手册在法规等变化时需修订完善[11] - 公司经营及财务指标发生重大变化,应评估定性及定量标准适当性并修订[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