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 - 2024年集团收入为115.607亿元,较2023年的261.588亿元下降[7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总资产约为2106.797亿元[7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总负债约为2424.2147亿元,其中流动负债约为2228.3615亿元,非流动负债约为195.8532亿元[7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为合营企业、联营企业和第三方提供的财务担保约为207.676亿元[7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为购房者提供的按揭贷款担保金额为243.122亿元[8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独立净资产为负6960万元[8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借款约为135.07356亿元,其中流动借款约为1.1808亿元,非流动借款约为16.99573亿元[8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境内融资安排未偿还本金总额约为500亿元[8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已重组或未违约的境内融资安排未偿还本金约为278亿元,违约的未偿还本金约为21.9亿元[8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佳兆业担保的境内债务本金总额约为210.307亿元人民币(30亿美元)[84] - 佳兆业范围内债务本金总额约为123亿美元,截至重组支持协议日期,特设小组集体持有或控制约36% [85] - 瑞景范围内债务本金总额约为117亿美元,截至重组支持协议日期,特设小组集体持有或控制约38% [8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范围外债务本金总额约为214.414亿元人民币(30亿美元),占佳兆业现有债务总额的约19.7% [89][9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为6.9765亿人民币[198] 重组计划 - 公司拟实施佳兆业重组计划和瑞景重组计划,二者相互条件[19] - 重组生效日后,集团离岸债务义务预计减少约905亿元人民币(127亿美元)[94] - 重组生效日后,流动负债将减少1071亿元人民币(150亿美元),非流动负债将增加166亿元人民币(23亿美元)[94] - 重组后,佳兆业股东持股结构将发生变化,如保荐人持股比例从39.3%变为30.2%等[92] 证券相关 - 新票据、AHG工作费用票据和强制可换股债券拟申请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上市,最小交易单位为20万美元[14] - 新票据分为六档,各档本金金额分别为:A档约4.1亿美元(含同意费)、B档6亿美元、C档10亿美元、D档12亿美元、E档18亿美元、F档约17.03亿美元[121][122] - 强制可转换债券(MCBs)共八期,各期本金分别为:A期3亿美元、B期4亿美元、C期5亿美元、D期8亿美元、E期8亿美元、F期10亿美元、G期10亿美元、H期约19.03亿美元[138] - AHG工作费票据本金为615.9537万美元,于重组生效日发行,到期日为2027年11月30日,年利率5.00%,半年付息一次[168] 股权结构 - 大股东Da Chang、Da Feng、BEA Trustees持股比例分别为11.68%、13.83%、13.83%[174] - 大股东Da Zheng、Funde Sino Life、Fund Resources持股比例分别为13.73%、21.92%、12.66%[176] - 董事KWOK Ying Shing、MAI Fan、SONG Wei、LIU Lihao、ZHANG Yizhao分别持有公司总发行股本约25.54%、0.15%、0.12%、0.06%、0.02%[183] - 公司董事LI Haiming、RAO Yong、LIU Xuesheng分别持有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的0.10%、0.02%、0.02%[185] 法律诉讼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境内有63宗正在进行的诉讼或仲裁程序,争议金额超10000万人民币,总索赔额约256亿人民币,其中12项仲裁裁决约64亿人民币[191] - 2024年4月9日,Oasis Investments II Master Fund Ltd在纽约最高法院对公司及相关公司提起诉讼,目前仍在进行中[190] - 香港法律程序的聆讯日期已押后至2025年6月30日[189] 其他 - 公司于2007年8月2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1638[175] - 公司董事会由七名执行董事和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80] - 方案的长stop日期为2025年6月30日,可由多数方案债权人酌情延长[200] - 凯德方案和瑞景方案相互条件依存,若瑞景方案未获批准和制裁,重组生效日期将不会发生[195,199]
佳兆业集团(01638) - 海外监管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