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数据 - 2025年上半年向境外采购生产原材料金额5231.22万元,占当期采购总额比例10.34%[24] - 2025年6月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7740083906.87元,较2024年6月末减少1.90%[28] - 2025年6月末总资产10258634866.87元,较2024年6月末减少0.55%[28] - 2025年1 - 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103535527.57元,较2024年同期减亏65.28%[28] - 2025年1 - 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 202582506.91元,较2024年同期减亏37.55%[28] - 2025年1 - 6月基本每股收益 - 0.25元/股,较2024年同期亏损减少65.28%[28] - 2025年1 - 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 - 0.49元/股,较2024年同期亏损减少37.97%[28] - 2025年1 - 6月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 1.32%,较2024年增加2.24个百分点[28] - 2025年1 - 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 2.59%,较2024年增加1.29个百分点[28] - 2025年1 - 6月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29.14%,较2024年减少3.06个百分点[28] - 2025年1 - 6月费用化研发投入271558606.43元,2024年1 - 6月为371896199.99元,变化幅度 - 26.98%[46] - 2025年1 - 6月资本化研发投入52923305.49元,2024年1 - 6月为17441246.85元,变化幅度203.44%[46] - 2025年1 - 6月研发投入合计324481911.92元,2024年1 - 6月为389337446.84元,变化幅度 - 16.66%[46] - 2025年1 - 6月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16.31%,2024年1 - 6月为4.48%,增加11.83个百分点[46] - 系列G中高通量测序仪预计总投资规模64764万元,本期投入金额7846万元,累计投入金额52940万元[48] 用户数据 - 全球有活跃测序仪超2.2万台,覆盖9500多个客户[11] - 临床客户收入贡献占比过半[12] - 公司在中国及部分海外市场销售和客户数量快速增加[12] - 截至报告期末,已建设30座DCS Lab,发展32家DCS认证服务商[38] - 公司在中、美、德、日、澳等区域设立13个客户体验中心[40] - 国内获NMPA批准用于临床检测的基因测序仪共41款,基于公司DNBSEQ技术的产品达24款,占比59%[41]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成为全球首个同时拥有大规模商业量产级短读长与长读长测序产品的企业[30] - 开发纳升级专利移液技术,构建AI闭环解决方案,压缩研发周期[33] - 多款建库仪已适配十余家国内外主流品牌试剂盒[34] - 单细胞与时空组学解决方案年通量达数十万级[37] - 自动化样本制备系统完成下一代开发,STP - B1000升级,预计2025下半年推出相关产品[50] - 智能信息化平台对aLab Studio实验室智能管理平台升级调度管理模块[50] - 生物样本相关技术开发完成高采血量技术原理验证,采血量翻倍[50] - 多组学数据分析与存储平台正式推出αCube数据中心一体机[50][51] - 掌上超声获NMPA 2类注册证,研发全自主扫查超声机器人关键技术[51] - 自动化生物样本库在镜面无霜技术和AI视觉应用等方面升级[51][52] - 多组学技术平台研发围绕细胞组学开展,推出单细胞一体机[52] - 蛋白组学方向推出多组学分析仪MGISEQ - 2000RS、定制抗体Panel、多功能液滴分选一体机MGIDS - 1000P[52] - 化学合成方向完成MGI红光和蓝光染料从头合成工艺开发[52] - 测序芯片方向引入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测序芯片基底结构[52] - 酶方向开发新型热稳定RCA/MDA NL聚合酶[52] 市场扩张 - 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落成9大研发中心,落地7大生产中心[39] 其他 - 公司面临业绩下滑或亏损、核心技术人才流失及泄密、不能及时应对技术变化影响业绩增长等风险[6][7][9] - 自2019年以来的专利、商标侵权诉讼截至2024年末均已结案[10] - 美国政府科研经费减少,中国集采等使部分企业研发投入减少,固定资产投入决策时间拉长[12] - 国内基因测序临床应用受监管趋严和医保支付覆盖有限影响,伴有检测价格下行和样本增长不足风险[12] - 公司主导及参与起草并已发布的标准达104项[41] - 截至报告期末,拥有境内外有效授权专利数量1080项[41] - 截至报告期末,研发人员达665人,占员工总数29.2%,其中60.6%拥有硕士及以上学位[43] - 本持续督导期间未发现公司存在新增业务[53] - 公司已建立募集资金管理制度并执行,使用履行必要程序,进度与原计划基本一致,未发现违规使用情形[5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牟峰、徐讯年初和年末持股数分别为250200、125100[55] - 本持续督导期,公司控股股东等不存在其他质押、冻结及减持情况[56]
华大智造(688114) -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深圳华大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