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数据 - 2025年上半年新增获取核准/备案项目容量400.56万千瓦,含陆上风电180.56万千瓦、海上风电30万千瓦、光伏190万千瓦[3]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19%、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5.48%[8] - 截至2025年6月末,应收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余额502.89亿元,1 - 8月累计回收超去年全年,报告期末整体计提坏账比例为5.13%[10]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在建装机规模1381.78万千瓦,风电和光伏1001.78万千瓦,陆风、海风、光伏占比分别为27%、26%、47%,其余380万千瓦为光热等项目[12] - 2025年公司并网装机规模力争500万千瓦,预计风电与光伏各一半[12] - 2025年上半年风电小时数1146小时,太阳能利用小时数597小时,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9小时、37小时[14] 市场情况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714.68万千瓦,市场份额约16.17%[8] - 2025年上半年全国风、光新增装机同比增长99%、107%,华东等区域全年用电增速预计同比减少4.1%、1.7%、1.4%[14] 未来展望 - “十五五”期间围绕“陆上大基地、海上风电引领者”两大战略主线布局业务[3] - 2025年风光资源预测,风资源三季度与去年基本持平,四季度略有上升,光资源三、四季度与去年基本持平[14] 项目进展 - 内蒙古库布齐和新疆南疆两个千万千瓦级沙戈荒外送基地稳步推进,新疆若羌大基地新能源部分实证基地一期已招标,煤电项目已开工,内蒙古库布齐大基地一、二期200万千瓦光伏已于2024年底前并网[7] - 公司公募REITs项目底层资产为三峡新能源大连庄河Ⅲ(300MW)海上风电场项目,总装机规模298.8MW,2020年11月全容量并网发电[12] 应对策略 - 从全生命周期管控提出十类43条应对措施以应对新能源全面入市新政影响[5] - 开展提质增效专项行动,管理团队对30个省市区项目分区包片治理[11] - 通过聚焦效能等措施提升效益[11] 技术研发 - 上半年新增授权专利200余项,完成1项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参与承担的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通过主管部门综合绩效评价[16] - “多塔一机塔式光热电站聚光集热系统”入选国家能源局第四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名单[16] - “16MW超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技术”“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规模化应用技术”两项低碳技术入选《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第五批)[17] 其他 - 公司已建、在建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超过300万千瓦,应用场景含独立储能和新能源配套储能[15] - 截至8月末多地已下发新能源全面入市省级方案或征求意见稿,8月山东首次竞价启动,公司相关项目参与竞价[6]
三峡能源(600905) - 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召开情况的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