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南芯科技(688484) - 南芯科技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使用可行性分析报告
南芯科技南芯科技(SH:688484)2025-09-07 08:00

融资与项目投资 - 公司拟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不超193,338.11万元[4] - 智能算力领域电源管理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总投资45,923.95万元,建设期3年[6][7] - 车载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总投资84,334.43万元,建设期3年[6][21] - 工业应用的传感及控制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总投资63,079.74万元,建设期3年[6][36] 市场数据 - 2025年全球传统PC出货量预计达2.74亿台,对应多相电源市场空间约10.96 - 13.70亿美元[16] - 2025年全球服务器出货量预计达1630万台,对应多相电源需求约8.15 - 11.41亿美元[16] - 2024年全球AI服务器市场规模预计为1251亿美元,2025年将增至1587亿美元,2028年有望达2277亿美元[17] - 2024年中国AI服务器市场规模达190亿美元,2025年将达259亿美元,同比增长36.2%,2028年将达552亿美元[17] - 2024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7%和4.5%[24] - 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新能源新车销量占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0.9%,同比增长9.3%[24] - 2025年全球光电传感器市场规模预计突破300亿美元,中国贡献超40%份额,工业领域占比达55%,国内市场渗透率从2020年的28%提升至2025年的42%[42] - 2024年全球惯性传感器市场规模已达120.36亿美元,预计到2031年将增长至175.08亿美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5.5%[43] - 2023年全球磁传感器市场为29亿美元,预计2029年有望增长至37亿美元,CAGR为4%,2023 - 2029年工业领域磁传感器市场规模从6.1亿美元增长至8.3亿美元,CAGR可达5%[45] - 全球智能控制器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1.23万亿美元提升至2024年的1.96万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5%[45] - 2024年中国传感器市场规模为2725亿人民币,预计2025 - 2029年CAGR为18.2%[52] - 2016至2023年中国智能控制器市场规模从1.36万亿元增至3.42万亿元,CAGR约14%,2024年预计达3.87万亿元,同比增长13.1%,占全球市场份额约29%[54] 公司人员数据 - 截至2025年半年度,公司研发人员数量增至756人,占员工总数比例为68.35%[19][34][55] - 车载领域拥有150人以上的研发团队[34] 技术与产品 - AI算力跃升对大芯片性能及主板供电系统要求升级[8] - 多相电源方案可降低应力、输出纹波小、效率高且能节能[8] - 多相控制器技术难点在于控制电流均衡和驱动信号精确移相[10] - DrMOS制造工艺难点在于封装技术和供应链整合[11] - 项目实施后公司将新增大电流场景下的电源管理产品[13] - 项目聚焦汽车车身、座舱和智驾系统,布局传感、通信等五大芯片板块,完善产品矩阵[28] - 项目拟开发磁传感、光传感、惯性传感三大系列芯片及高速高精度数字控制器等产品[40] 市场与业务布局 - 公司从车载充电切入汽车头部厂商,已切入大部分整车厂的供应体系,产品逐步处于放量阶段[31] 项目影响与优势 - 本次募投项目建成投产后将丰富和拓展公司产品线,提高产品竞争力和市场份额[58] - 本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到位后,公司总资产和总负债规模将增加,转股前财务成本低、利息偿付风险小,转股后资产负债率将降低[59] - 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建设期内可能使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等财务指标下降,建设完毕并释放效益后公司经营规模和盈利能力将提升[59] - 项目研发方向与国家顶层设计高度同频,能获政策支持[30] - 项目实施后可导入现有客户资源,保障产能消化并提升客户黏性[32] - 项目能填补国产高端传感芯片空白,打破国外垄断,强化产业链安全[40] - 项目实施可顺应行业发展趋势,契合公司自身发展战略[40] - 项目开发的产品将成为公司下一轮业绩增长的核心引擎与创收的有力抓手[45] - 公司可依托与部分已有电源管理产品合作的客户进行项目联动合作,降低传感器产品市场切入成本[54] - 公司拥有自研工艺平台,能完成项目研发、流片等全流程,降低项目实施风险[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