募集资金情况 - 公司2022年1月12日收到扣除保荐承销费用后募集资金39.78亿元[3] - 公司实际发行2.86亿股,募集资金总额39.87亿元,净额39.75亿元[1] 资金投入与收益 - 2022 - 2023年度累计募集资金项目投入15.87亿元,2025年1 - 6月投入0元[3] - 2022 - 2023年度累计收到银行利息收入、现金管理收益4224.85万元,2025年1 - 6月为434.31万元[3] - 报告期内公司购买现金管理产品累计金额25.1亿元,赎回本金18.8亿元,投资收益370.71万元[22] 资金补充与归还 - 2022 - 2023年度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净额18亿元[3] - 2022年1月28日转出18亿元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2023年归还[15] - 2023年1月22日再次转出18亿元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2024年归还[16] - 2024年1月15日转出18亿元闲置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2025年1月分三次归还[17] - 2025年1月14日再次转出18亿元闲置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截至6月30日未归还[18] - 2025年1月13日同意继续使用不超18亿元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截至6月30日未归还[34] 现金管理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尚未到期的现金管理产品6.3亿元[3] - 2022 - 2024年公司多次审议通过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额度最高不超10 - 13亿元[20][21] 项目进展与收益 - 自主安全整机设计仿真实验室及特种计算机研发中心部分子项目投入进度69.03%[32] - 国产整机智能化产线建设项目投入进度27.12%,本年度效益 - 327.76万元[32] - 特种装备新能源及应用建设项目投入进度69.37%,本年度效益 - 970.45万元[32] - 承诺投资项目投入进度39.91%,本年度实现效益 - 4248.00万元[34] 项目调整与影响 - 2025年公司调整前次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部分子项目结项,部分终止实施并变更用途[28] - 2025年7月根据集团战略调整等终止关键芯片研发等3个项目[34][35] - 国产整机智能化产线建设项目多地完成建设,形成产能超200万台/年[36] - 自主安全整机设计仿真实验室建设项目已结项,特种计算机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后续不再投入[36] - 国产整机智能化产线建设项目北京、武汉投资建设自主创新基地项目不再新增投入[36] - 特种装备新能源及应用建设等3个项目受客户联调联试影响进展未达预期,暂缓实施并重新论证[34][37] - 国产整机智能化产线建设项目未达预计收益因产品市场需求放缓,销售收入不及预期[34] - 特种装备新能源及应用建设项目未达预计收益因行业竞争激烈,产品价格下降,公司无成本优势[34]
中国长城(000066) - 关于2025年1-6月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