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宝钢包装(601968) - 2024年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
宝钢包装宝钢包装(SH:601968)2025-04-28 10:11

业绩数据 - 2024年公司资产总额97.12亿元,营业收入83.18亿元,利润总额2.65亿元,归母净利润1.72亿元[18] - 2024年研发费用1247.21万元,较上年同比上升92.64%[122] - 2024年环保总投入4606.70万元[145] - 2024年废铝累计销售5.24亿元,同比多创收324万元[195] 业务布局 - 金属易拉罐业务在国内多地布局两片罐基地,在东南亚形成“3国4基地5产线”布局[21] - 包装彩印铁业务在河北、广东、湖北等地拥有印铁基地[23] - 制盖业务具备年产60亿只铝质易拉盖的供应能力[26] 荣誉奖项 - 《宝钢包装2023年度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获“五星级”评价[29] - 入选“第十八届中国上市公司ESG百强”[29] - 入选“长三角ESG先锋50”榜单[32] - 入选“央企上市公司100指数ESG・先锋”[32] - 荣获上海市包装技术协会“2024—2027年度金属包装专业五星级企业”称号[32] - 获评工业和信息化部“2024年实数融合典型案例”[32] - 入选“2024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最佳实践案例名单”[34] - 荣获“上海辖区上市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最佳实践案例”[75] - 获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最佳实践”[84] - 连续第2年入选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上市公司董事会最佳实践案例”[80] ESG管理 - 建立自上而下、权责清晰的ESG治理架构,董事长任ESG工作领导小组组长[35] - 制定ESG管理制度、指标体系和绩效考核体系,将ESG核心指标纳入公司业绩考核[39] - 组织开展ESG相关培训,召开2024年ESG报告启动培训会[42][43] - 积极与各利益相关方沟通,通过多样化渠道回应关切要点[44] - 2024年从环境、社会以及公司治理三个维度梳理出26项实质性议题[49] - 依据双重重要性原则,对ESG实质性议题进行优先次序排序[51] 运营管理 - 2024年智慧物流系统上线,优化完善智慧供应链各系统功能模块[55] - 持续深化“一总部多基地”管理体系建设,建设“三智系统”[54] - 围绕主材采购等推进一体化管理,提升营运效率[58] - 2024年12月佛山宝钢制罐智能工厂系统正式投运[61] - 2024年深化与战略客户的“物联 - 数联 - 智联”全链协同,推进与华润雪花共建JIT供应链合作[63] 公司治理 - 2024年共召开股东大会5次[77] - 2024年共召开董事会会议10次,对58项议案形成董事会决议且全票通过[78] - 截至2024年底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其中包括3名独立董事[79] - 2024年召开监事会会议6次[81] - 2024年成功举办5次高质量业绩说明会[83] 资本运作 - 2024年首次开展中期分红,完成约7000万元股份回购[86] - 2024年成功发行A股股票1.4274亿股,募集资金6.98亿元[94] 研发创新 - 2024年入库25名外部专家、35名内部专家,开展科研项目68项[128] - 2024年申报发明专利12项,发明专利申请量创新高,截至年底持有各类专利共143项[132][133] - 2024年与高校协同开展产学研科研项目3个,其中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项目产生的1项核心技术发明专利申请已受理[134][135] - 2024年12月,安徽宝钢制罐KingCan生产线全线贯通,实现710ML、750ML及1L大罐型产品国内首发[140] 环保数据 - 2024年未发生环境违法违规与处罚事件,15家分子公司通过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14家分子公司通过清洁生产审核[144] - 2024年废水化学需氧量(COD)排放总量为85.94吨,完成集团年度考核目标[166] - 2024年废气有组织排放中,二氧化硫排放量6.16吨、氮氧化物40.01吨、烟粉尘19.68吨、挥发性有机物7.8吨[170] - 2024年公司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可比价)降至0.111吨标准煤/万元,完成集团约束性目标[180] - 2024年清洁能源使用总量3.032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29.68%;外购清洁能源电量4868.22万千瓦时,同比减少6%[182] 绿色发展 - 截至2024年底,7家分子公司获“国家级绿色工厂”称号,6家获“省级绿色工厂”称号[163] - 上海宝翼制罐RTO热能回收改造项目每年减少生产费用48.01万元,实现碳减排87.41吨[162] - 2024年征集15篇节能减碳优秀案例,2篇获评集团“极致低碳优秀案例”[163] - 截至2024年底,国内8家及境外全部4家生产基地实施光伏发电项目,光伏发电量总计1036.07万千瓦时[180][186] - 2024年5家分子公司完成属地无废工厂建设申报[173] - 制定《碳达峰碳中和管理办法》搭建应对气候变化治理架构[199] - 构建完善原材料和包装管理体系,明确采购、使用要求[194] - 制定《罐垛塑料托盘回收使用管理制度》,回收利用包装物[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