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计划基本情况 - 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拟授予100.00万股,占股本总额0.92%[2][6] - 首次授予90.50万股,占股本0.83%,占授予权益90.50%[2][6] - 预留9.50万股,占股本0.09%,占授予权益9.50%[2][6] - 全部有效期内股权激励涉及股票未超股本20%[6][9] - 任一激励对象获授不超股本1%[6][9] - 首次授予激励对象63人,约占2023年底员工总数6.47%[7] - 高翔和王焜各获授5.50万股,各占授予总数5.50%[9] - 核心骨干61人获授79.50万股,占授予总数79.50%[9] - 预留权益比例未超20%[9] - 激励计划有效期最长60个月[12] 归属安排 - 首次授予第一个归属期占30%,第二个占30%,第三个占40%[13] - 2024年三季报前授予预留部分,归属安排同首次;之后授予,第一个归属期占50%,第二个占50%[14] 授予及归属条件 - 授予和归属需公司财报和内控未被出具否定或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等[19][20] - 激励对象最近12个月未被认定不适当人选是条件之一[20][21] 业绩考核 - 首次授予考核年度2024 - 2026年,2024年目标净利润1.6亿元、触发值1.28亿元;2025年目标2.3亿元、触发值1.84亿元;2026年目标3.2亿元、触发值2.56亿元[22] - 三季报前授予预留部分,考核同首次;之后授予,考核年度2025 - 2026年,目标和触发值同首次对应年份[24] - 公司层面净利润A≥目标值Am,归属比例X = 100%;触发值An≤A < Am,X = A/Am;A < An,X = 0%[22][24] - 个人层面绩效考核分A、B、C、D四档,归属比例分别为100%、80%、60%、0%[25] - 实际归属数量=个人计划归属数量×公司层面归属比例×个人层面归属比例[25] 价格及费用 - 授予价格39.76元/股,占草案公告前1、20、60、120个交易日交易均价比例分别为71.06%、62.49%、57.90%、50.01%[18] - 假设2024年5月底首次授予,90.50万股需摊销总费用1717.60万元[38] - 2024 - 2027年对各期会计成本影响分别为568.45万元、696.70万元、350.43万元、102.01万元[38] 流程及时间 - 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拟定草案,董事会决议后提交股东大会审议[27] - 监事会发表意见,聘请独立财务顾问和律师发表专业意见和出具法律意见书[27] - 对内幕信息知情人买卖股票情况自查[27] - 激励计划经股东大会通过且达授予条件,规定时间内授予[29] - 股东大会通过后60日内首次授予并公告[30] - 预留权益授予对象12个月内明确,否则失效[31] 调整及终止 - 资本公积转增股本等调整授予/归属数量和价格,增发不调整[32][33][34][35] - 激励计划调整由董事会审议,必要时提交股东大会,需律师意见[35] - 股东大会审议前变更需董事会通过,审议后变更由股东大会决定且不得提前归属或降低授予价格(特定情况除外)[44] - 股东大会审议前终止需董事会通过,审议后终止由股东大会决定[44] - 财报或内控被出具否定或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等情形,激励计划终止[46] 其他 - 激励对象为董高人员,任职每年转让股份不超25%,离职半年内不得转让[15] - 董高人员6个月内买卖股票收益归公司[15] - 激励对象公示期不少于10天,监事会在股东大会审议前5日披露审核及公示情况[10] - 公司与激励对象争议60日内未协商解决可诉讼[43] - 公司控制权变更或合并分立仍存续,激励计划不变更[46] - 激励对象因过错职务变更或离职,已获授未归属股票不得归属[46][47] - 激励对象正常退休返聘,股票继续有效;不再任职,未归属股票不得归属[48] - 激励对象因执行职务丧失劳动能力离职,股票可归属;非因执行职务,未归属股票不得归属[48][49] - 激励对象因工伤身故,股票由继承人持有并归属;非因工伤,未归属股票不得归属[49][50] - 激励计划未规定情况由董事会认定处理方式[50] - 2024年4月16日发布激励计划相关文件,包括草案、考核管理办法等[51][53] - 2024年4月15日对首次授予90.50万股用Black - Scholes模型预测算公允价值[36] - 标的股价56.70元/股,有效期12、24、36个月[37] - 历史波动率13.6474%、14.4620%、14.7002%,无风险利率1.50%、2.10%、2.75%[37][38]
国光电气:国光电气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摘要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