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呈和科技: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呈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呈和科技呈和科技(SH:688625)2024-09-04 11:14

业绩数据 - 2024年1 - 6月营业收入41405.9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02%[21] - 2024年1 - 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767.73万元,同比增长17.37%[21][22] - 2024年1 - 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2670.78万元,同比增长22.73%[21][22] - 2024年1 - 6月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0262.07万元,同比上升20.50%[21][22] - 2024年6月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23268.39万元,较2023年末减少3.47%[21][23] - 2024年6月末总资产302664.32万元,较2023年末减少8.58%[21][23] - 2024年1 - 6月基本每股收益0.94元/股,同比增长16.05%[21]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9.79%,较2023年增加0.16个百分点[22] - 2024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9.71%,较2023年增加0.57个百分点[22] - 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为45.09%[11] - 报告期期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为24396.09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比例58.92%[12] - 报告期内公司来源于境外主营业务收入为7029.63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16.98%,汇兑损失36.05万元[14] - 报告期末公司应收款项融资金额为9999.43万元[15] 研发与专利 - 公司拥有59项授权境内外发明专利[6] - 报告期内公司取得3项发明专利授权,9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9] - 2024年1 - 6月费用化研发投入1664.2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5.10%[37] - 2024年1 - 6月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02%,较上年同期下降0.26个百分点[3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共获得现行有效境内外专利75项,其中发明专利59项,实用新型16项[38] - 本报告期新增发明专利授权3项,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授权9项,新增申请发明专利5项[38] 项目进展 - 低黄指羧酸盐复合增刚剂预计总投资300万元,本期投入137.98万元,累计投入237.90万元,项目已完成[41] - GLPP - R02复合助剂预计总投资200万元,本期投入53.39万元,累计投入187.84万元,项目已完成[41] - 高阻隔合成水滑石预计总投资400万元,本期投入301.73万元,累计投入396.16万元,完成中试,准备试产[41] - 聚丙烯增刚增透成核剂研发预计总投资400万元,本期投入158.82万元,累计投入158.82万元,小试进行中[41] - 抗冲共聚聚丙烯复合助剂WH - 306J研发预计总投资400万元,本期投入130.65万元,累计投入130.65万元,小试进行中[41] - 抗黄变膜CPP复合助剂研发预计总投资250.00万元,本期和累计投入均为174.39万元,完成中试准备试产[42] - 抗紫外合成水滑石研究预计总投资400.00万元,本期投入84.67万元,累计投入383.89万元,项目已完成[42] - 流延膜添加剂颗粒化研发预计总投资250.00万元,本期和累计投入均为217.35万元,完成中试准备试产[42] - 山梨醇类透明剂合成新工艺研究预计总投资450.00万元,本期投入86.45万元,累计投入466.87万元,项目已完成[42] - 水杨酸插层合成抗紫外水滑石研发预计总投资350.00万元,本期和累计投入均为135.29万元,完成小试[42] - 涂料用合成水滑石研发预计总投资350.00万元,本期和累计投入均为165.73万元,完成小试准备中试[43] - 符合FDA的液体复配抗氧剂研发预计总投资100.00万元,本期和累计投入均为17.76万元,完成小试[43] 股权相关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赵文林持股46050000股,赵文声持股10000股,魏永权持股7847股[48][49] - 2024年3月公司董事长控制公司向崔皓协议转让700万股,占比5.17%;4月和8月向茹菲协议转让800万股和950万股,占比5.91%和7.02%[50] 其他 - 中信证券于2023年3月2日与公司签订保荐协议[2] - 中信证券于2024年8月1日现场查看公司及募投项目情况[3] - 持续督导期间保荐人和保荐代表人未发现公司存在重大问题[5] - 持续督导期间保荐人未发现公司存在重大违规事项[19] - 公司主营产品属精细化工新材料领域,所处高分子材料助剂行业为技术密集型行业[6][7] - 公司核心产品符合全球主要国家与地区食品接触材料标准与法规,是首家通过美国FDA食品接触物质审批且通过该审批最多的中国企业[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