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航天工程:航天工程公司2023年度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
航天工程航天工程(SH:603698)2024-04-19 09:34

战略规划 - 公司围绕“世界一流”目标,筹划五大战略板块[19][84] 技术研发 - 研发出具有半废锅、6.5GPa、3000吨级等最先进煤气化技术[21][88] - 原创性研发航天熔融无害化废盐处置技术[21] - 推出碱性电解制氢和PEM电解制氢两类系列产品[21] - 航天粉煤加压气化技术经鉴定达国际领先水平[35] - 2022年3500吨级气化炉以高分通过科技部结题验收[89] - 6.5兆帕、3500吨级半废锅型航天粉煤气化装置至2023年底累计运行超770余天[90] - 2023年自主开发的1000及以下碱性电解槽ALK系列和20及以下PEM系列产品完成定型推向市场[94] 标准与数据库 - 参与制定6项国家标准、2项行业标准、2项团体标准[36][37][141] - 航天炉煤质特性数据库涵盖煤样超500种[36] 产品参数 - 碱性电解制氢系统范围为10 - 5000Nm³/h,PEM电解制氢系统范围为0.5 - 100Nm³/h[46] 业务分布 - 业务分布于西北、西南、华南等地区[47] 荣誉与认证 - 获2023年北京市隐形冠军等多项荣誉[51] - 2023年获得CNAS认证[51] - 阀门子公司获评2023年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4] - 通过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第五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复核[115] - 核心设备国产化率达到100%[118] - 气化机理实验室已通过CNAS认证[118] 人员与培训 - 注册工程师240人,研发人员约151人,占比24%以上[129][134] - 高级职称以上员工占34%,拥有各类专家4人[134] - 2023年反贪腐培训35次,时长165小时,接受培训人次853[77] - 2023年仿真培训中心举办7期培训活动[174] - 2023年各级各类人员安全教育培训率100%[180] - 2023年职业安全培训举办9场次,参加人次1580,覆盖率100%[184] 党建工作 - 党委会审定党建等议题29项[68] - 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77项[68] - 新设4个党支部,调整8个党支部[68] - 完成12个党支部换届选举[70] - 开展“第一议题”学习26次[74] 项目与成果 - 保障能源安全相关项目24个,开发绿色氢能25个,发展循环经济25个,建设制造强国27个[80] - 靖远项目参与专业28个等,实现煤化工全厂数字化交付规划和实施[139] 专利与商标 - 2023年专利申请数38件,授权数31件,商标16件[141] - 截至2023年专利申请数累计558件,授权数累计385件,商标累计38件[141] 合作与交流 - 与北京化工大学签署产学研合作协议[131] - 2023年5月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共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199] - 举办第四届航天炉客户交流大会[176] 安全与管理 - 2023年开展安全检查48次,用车超24万公里,安全生产全年“零”事故[181] - 截至报告期末发布安全生产管理制度29项,通过北京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企业认定[179] 社会责任 - 促进社会就业评分为49分,尊重员工权益评分为51分等[193] - 报告期内引进22名高校毕业生,48名社会招聘人才[198] 其他 - 报告为航天工程首份ESG报告,报告期为202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4][5] - 识别3大类31个重要ESG议题[56] - 收集147份利益相关方调查问卷[57] - 公司在报告期内完成巡视整改“回头看”5个问题,开展19个专项整治任务,形成60项具体措施[79] - 建成公司党建书苑,购置并发放7类指定读物2383册[79] - 系统部署推动调研形成20份调研成果,开展正反面案例8个,召开4场调研成果交流会[79] - 2023年研发费用16104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为5.74%,较2022年增加0.61个百分点[130] - 截至报告期末供应商数量为1304家[187] - 中国矿业大学200余名学生到公司参观实习、仿真实习[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