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数据 - 2023年1 - 9月公司收入同比下降31.96%,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91.86%[8][39][54] - 2023年1 - 9月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6458.31万元,同比下降92.35%[10][39] - 2023年1 - 9月公司营业成本同比下降20.44%,营业毛利同比下降76.81%[10] - 2023年1 - 9月公司营业利润同比下降98.85%,利润总额同比下降98.59%[10] - 2023年1 - 9月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97.88%[10] - 2023年1 - 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5,835.51万元,同比下降16.59%;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926.86万元,同比下降97.04%[71] 产品销售与市场数据 - 2023年1 - 9月碳酸酯系列产品平均销售单价同比下降41.07%,销售量同比增长8.76%[12] - 2023年1 - 9月丙二醇平均销售单价同比下降37.99%,销售量同比增长0.13%[12] - 2023年1 - 9月六氟磷酸锂平均销售单价同比下降41.09%,销售量同比下降56.86%[12] - 2021年公司溶剂总出货量占国内总市场比例为37.5%,电池级DMC国内市占率达53%[21] - 2022年公司溶剂销量29.75万吨,占全球电解液溶剂出货量的32%[22] - 2022年海科新源溶剂销量21.44万吨,占全球电解液溶剂出货量的23%[22] - 2022年公司与海科新源合计销量占全球92.4万吨电解液溶剂出货量的55%[31] 行业数据 - 2020 - 2022年全球电解液溶剂需求量分别为26.72万吨、48.96万吨、83.44万吨,供给量分别为29.60万吨、53.40万吨、92.40万吨[28] - 2020 - 2022年全球电解液溶剂需求量增幅分别为24.63%、83.23%、70.42%,供给量增幅分别为35.90%、80.30%、73.00%[28] - 2020 - 2022年中国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出货量分别为26.9万吨、50.7万吨、89.1万吨,同比分别增长35.9%、88.5%、75.7%[56] - 2021年国内电解液行业整体产能利用率为53.15%,2022年为34.62%;预计2025年我国电解液产能将达463.79万吨,产量为211.11万吨[67] - 2022年中国电解液行业前十企业市场份额达88.3%,较2021年的84.3%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87]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年和2030年全球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需求量将达到272.6万吨和超800万吨,2025年电解液溶剂需求量预计达218.08 - 231.71万吨,2030年预计达640 - 680万吨[32] - 预计2023年新能源汽车总销量达900万辆,同比增长35%[55] - 预计2025年、2030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分别超1270万辆、1830万辆,渗透率分别超50%、60%[55] 项目与研发 - 2023年公司调整募投项目,取消年产5万吨湿电子化学品等多个项目作为募投项目,改为自有资金建设[58] - 22万吨/年锂电材料生产研发一体化项目为年产20万吨电解液项目(武汉)配套[61] - 年产10万吨液态锂盐、年产1.1万吨添加剂项目为年产30万吨电解液项目(东营)配套[61] - 截至2024年3月31日,东营30万吨电解液项目已完成安全设施和环保验收,进入正常生产;武汉20万吨电解液项目已完成建设工程验收,正在办理试生产手续[65] 其他 - 公司约120名员工(含管理层)投资惟普控股[78] - 2022年3月4日富华新材料不再持有惟普控股股权,公司不再以任何方式直接或间接持有惟普控股股权[85] - 报告期内公司退出惟普控股后与惟普控股无交易[86] - 公司与惟普控股业务不构成竞争,在技术、业务等方面无关联[98] - 公司未来添加剂布局基于电解液需求和成本控制,与惟普无利益冲突[102]
胜华新材_发行人及保荐机构关于审核中心意见落实函的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