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数据 -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31.37亿元,净利润4.43亿元,资产总额48.30亿元,净资产37.38亿元[39] - 2023年环保资金投入110.26万元,天然气使用量151.1万立方米,用电量1515万千瓦·时[43] 用户数据 - 2023年小马医疗积累专业肛肠医生用户4.3万人[124] - 2023年健康家新增会员15.06万人,累计服务会员达63.02万人[127] - 客户满意度为97.5%,产品及服务投诉数量为15件,处理率100%,需求收集数量为100条[131] 未来展望 - 推进数字化转型,打造5G智慧工厂,实现信息数据化、监测数字化、运行智能化建设目标[50][51] - 围绕“三大链、六平台、四支柱”推进纵横一体化信息系统建设[54]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2023年枸橼酸托法替布片取得药品注册证书,3个项目获注册受理[86] - 2023年大健康产品完成62个新品研发及42个新品上市,2个二类医疗器械获申报受理,4个特殊用途化妆品获注册批件[86] - 2023年升级大健康核心产品37个,部分产品成本降低[86] - AI肠镜辅助诊疗系统完成40例累计206例3D数字模型,年度推广医院10家,累计40家[68] 市场扩张和并购 - 2023年肛肠诊疗中心全年新增签约18家,累计签约80家[44] - 直营医院及诊疗中心累计达84家,2023年新增诊疗中心18家[121] 其他新策略 - 2023年完善ESG管理架构,组建工作小组,开展工作并编制报告[47] - 医药商业打造线上线下整合式经营平台,零售实行健康家运营模式[38] 公司基础信息 - 公司始于1582年,是“中华老字号”,拥有100多个国药准字号药品文号和400多个大健康产品SKU,2023年品牌价值达521.87亿元[30] - 公司连续20年入选“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30] - “马应龙眼药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治痔膏药为“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30] - 公司被评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等[30] - 公司医药制造以肛肠类为核心,眼科类、皮肤类产品为支柱[35] - 大健康产业产品基于“械食卫妆消”涵盖功能性化妆品等[37] 研发团队情况 - 研发团队现有人员267人,其中博士15人,高级职称人员32人,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占比达49%[81] 生产与质量相关 - 智慧工厂产能提升60%,产品交付周期缩短50%以上,实现生产全过程100%数字化管理[56] - 数字化监测系统产出数据统计时间缩短至15天[66] - 2023年累计开发新报表36个,在线监测经营指标240个[66] - 2023年公司产品一次合格率和市场抽检合格率均为100%,检验报告差错率为0,重大质量事故为0起[105] - 2023年通过眼膏剂、医疗器械GMP符合性审查,子公司马应龙美康通过药品GMP规范检查[99] - 2023年龙珠软膏修订质量标准和规格事项获国家药监局批准[99] - 2023年开展药品类29个品种及大健康品类12个品种的持续稳定性考察[99] 环保相关 - 2023年马应龙水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排放浓度为21 - 70mg/L等[153] - 2023年子公司马应龙美康水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排放浓度为190mg/L等[156] - 氮氧化物核定的排放总量4.95t/a[157] - 有害废弃物排放总量53.57吨,无害废弃物排放总量690.0吨[159] 员工相关 - 员工总数2882人,社会保险覆盖率和劳动合同签订率均为100%,员工培训覆盖率95.03%[39] - 2023年员工工伤保险投入33.36万元,覆盖率100%[190] - 公司为员工设置行政序列与业务序列两条职业发展通道,推行导师制和A/B角等制度[200] 其他运营数据 - 2023年实施精益项目45个,结案率93.33%,产生经济效益963.15万元,南湖园区公共区用水节约24000吨[163] - 2023年软膏一区冷冻机能耗同比下降16.9%,综合制剂大楼一楼冷冻机能耗同比下降19.7%[165] - 公司全年节约天然气约4.7万立方米,节约用水量约24000吨[169] - 全年对256台关键设备进行巡查,覆盖率为91.7%,关键生产设备综合效率提升0.3个百分点[169] - 2023年开展全面安全排查39次并完成隐患整改[186] - 2023年开展线上和线下安全培训6次,转发80条安全热点信息,创作11条原创安全知识学习内容,组织1次消防安全知识竞赛[188] - 2023年公司全年慰问近1000人次,对58人次困难员工进行经济资助[195] - 2023年公司收到135份建议书,包含217条建议[198]
马应龙:马应龙2023年度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