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赛龙(301131)

搜索文档
聚赛龙(301131) - 2022 Q4 - 年度财报
2023-04-17 16:00
利润分配 - 公司经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47780000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0股[2] - 2022年度利润分配拟以47,780,000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元(含税),共派发现金红利9,556,000元(含税)[116][118] - 现金分红总额占利润分配总额的比例为100%[117] - 公司发展阶段属成熟期且无重大资金支出安排,现金分红在本次利润分配中所占比例最低应达80%[117] - 公司利润分配可采取现金、股票或二者结合方式,优先现金分红,每年度进行一次分红,有条件可中期分红[114] - 若当年盈利且无重大投资计划或支出,每年度现金分红金额不低于当年可供分配利润(不含年初未分配利润)的10%[114] 财务数据 - 2022年营业收入13.04亿元,较2021年增长0.03%[8]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49.45万元,较2021年下降46.24%[8]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433.60万元,较2021年增长57.78%[8] - 2022年末资产总额14.24亿元,较2021年末增长14.54%[8] - 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7.78亿元,较2021年末增长70.37%[8] - 2022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859.54万元[11] - 2022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3.43亿元、3.03亿元、2.85亿元、3.73亿元[8] - 2022年第一至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306.69万元、513.54万元、372.71万元、1256.51万元[8] - 2022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特定除外)为1019.09万元[11] - 2022年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7701元/股,较2021年下降57.00%[8] - 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0,351.14万元,较上年同期上升0.0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49.45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6.24%[47] - 2022年营业收入合计13.04亿元,同比增长0.03%[49] - 改性PP收入6.65亿元,占比51.01%,同比降1.36%;改性PC/ABS收入1.57亿元,占比12.03%,同比降5.22%;改性PA收入6183.27万元,占比4.74%,同比增10.03%[49] - 广东省收入4.56亿元,占比34.97%,同比降16.26%;浙江省收入3.38亿元,占比25.95%,同比增13.19%[49] - 改性塑料销售12.77亿元,占比97.96%,同比增1.36%;原料贸易2660.47万元,占比2.04%,同比降38.65%[50] - 改性塑料行业毛利率10.23%,同比降2.16%;改性PP毛利率7.58%,同比降2.55%;改性PC/ABS毛利率21.01%,同比增2.66%[50] - 改性塑料行业销售量11.64万吨,同比增0.14%;生产量12.11万吨,同比增5.39%;库存量1.15万吨,同比降10.94%[50] - 改性塑料行业直接材料成本10.46亿元,占比91.40%,同比增3.86%;直接人工成本1317.27万元,占比1.15%,同比增5.56%[51] - 2022年度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共2家,报告期内新增1家[51]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5.33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40.86%,关联方销售额占比0%[52] - 客户一销售额2.48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19.02%;客户二销售额1.55亿元,占比11.87%[52]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2.49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22.75%[53] - 销售费用2411.24万元,同比增加45.85%,因业务拓展新增销售人员职工薪酬增加[53] - 管理费用1643.70万元,同比增加31.72%,因上市中介机构费增加[53] - 财务费用1702.99万元,同比减少14.68%,因公司优化融资结构导致财务费用减少[53] - 研发费用4446.89万元,同比增加7.14%,因新增研发项目[53] - 2022年研发人员数量102人,较2021年的80人增长27.50%,占比从17.43%提升至20.73% [66] - 2022年研发投入金额44468933.36元,占营业收入比例3.41%,较2021年的41506913.56元及3.19%有所提升 [67] - 2022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063937283.13元,同比增长15.56%,流出小计1118273239.67元,同比增长6.57%,净流量-54335956.54元,同比增长57.78% [67] - 2022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55301747.22元,同比增长108334.80%,流出小计186360980.30元,同比增长241.74%,净流量-131059233.08元,同比增长140.55% [67] - 2022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839096565.61元,同比增长39.40%,流出小计554049055.69元,同比增长33.44%,净流量285047509.92元,同比增长52.64% [67] - 2022年末货币资金157833977.48元,占总资产比例11.08%,较年初比重增加3.72%;应收账款318672324.15元,占比22.37%,比重减少3.77% [69] - 2022年末存货240592905.24元,占总资产比例16.89%,比重减少2.37%;固定资产211648525.53元,占比14.86%,比重增加0.95% [69] - 2022年末在建工程62754923.61元,占总资产比例4.41%,比重增加2.22%;短期借款319535655.04元,占比22.43%,比重减少3.50% [69] - 2022年报告期投资额16000000元,上年同期为0,变动幅度100% [70] - 2022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4,494,504.43元,母公司净利润为36,778,272.01元[117] - 按母公司2022年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3,677,827.2元[117]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母公司累计未分配利润为214,148,645.13元,合并报表未分配利润为210,879,261.94元[117] 公司业务 - 公司专业从事改性塑料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有改性通用、工程、特种工程塑料等,应用于家电、汽车等领域,客户包括美的、苏泊尔等知名企业[14][16] - 公司主要产品为改性PP、改性PC/ABS、改性PA、改性PBT、改性ABS产品系列[16] - 公司采购通用塑料、工程塑料和其他原材料的采购额占比分别为69.65%、15.83%和14.51%[25] - 通用塑料上半年平均价格8.51元,下半年7.89元;工程塑料上半年15.67元,下半年12.51元;其他上半年20.31元,下半年21.19元[25] - 公司采用直接面对客户的销售模式,通过主动开发和产业推广开拓客户[23][24] - 公司主要采取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对市场需求大的产品适当备货[24] - 改性PP系列有核心技术人员10人,硕士以上学历4人,拥有授权专利21件[26] - 改性PC/ABS系列有核心技术人员4人,拥有授权专利1件[27] - 改性PA系列有核心技术人员2人,拥有授权专利5件[28] - 改性PBT系列有核心技术人员4人,拥有授权专利3件[29] - 改性ABS系列有核心技术人员4人,拥有授权专利1件[30] - 公司建立了严格完整的采购管理流程,按订单向合格供应商采购[22] - 科睿鑫有3名核心技术人员,技术带头人博士学历,在光学胶膜方面有十年以上开发经验[32][33][34][35][36] - 华南生产基地设计产能15万吨,产能利用率87.02%,在建产能3万吨,二期处于产能逐步爬坡阶段[37] - 华东生产基地设计产能12万吨,产能利用率83.40%,在建产能10万吨,一期设备调试中,二期仍在建设[38] - 公司在改性塑料领域坚持自主研发创新,掌握多种改性技术及产品配方[42] -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授权专利7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截至期末共取得61项授权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含1件海外发明专利[42] - 公司“电气接线盒用聚苯醚 - 尼龙复合材料”等多项产品被认定为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42] - 公司“以回收PET为基体的环保型阻燃增强复合材料”等产品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42] - 公司以客户为中心,搭建完善销售及售后服务体系,市场营销和响应能力强[43] - 公司投入研发费用4,446.89万元,较上年度增长7.14%[47] - 报告期内公司申请9项发明专利,获得6项发明专利和1项实用新型专利,截至目前已取得62项发明专利(其中海外发明专利1项)、3项实用新型专利[47] - 公司开发出汽车外饰用免火焰处理聚丙烯复合材料、无卤阻燃PPO材料等多种新产品[47][48] - 公司投资新设控股子公司科睿鑫,布局光伏领域POE、EVA胶膜等材料应用[48] - 2022年科睿鑫投入2000万平方米EVA胶膜和1500万平方米POE胶膜产能建设[48] - 公司下游客户包括美的、海信、东风、长安等知名企业[44] - PA6/PP复合材料完成主机厂基本认证和路试测试,为合金类产品积累技术支撑[53] - 无卤阻燃导热聚酰胺复合材料基本接近进口材物性水平,积累多方面技术[53][54] - 透明耐刮擦PC材料完成小试和中试阶段,部分项目推广至试样中[55] - 高性能ASA及其合金材料部分产品进入批量生产阶段,应用于国内自主品牌汽车外饰[56] - 低比重低收缩的薄壁化聚丙烯材料部分产品进入批量生产阶段,应用于国内各大汽车品牌[58] 公司发展与规划 - 公司未来发展目标是成为我国改性塑料产业中的领军企业[81] - 公司秉持“汇聚天下贤才,共创常青基业”理念,坚持“客户至上、品质制胜、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经营方针[81] - 构建新技术、新产品快速转化平台,加大技术开发和自主创新力度[82] - 华东生产基地二期建成后预计新增10万吨改性塑料产品产能[82] - 2023年启动西南生产基地建设项目[82] - 在家电领域提升多方面能力获取更高市场份额[82] - 在汽车领域借基地建设契机开拓华东和西南区域[82] - 引进高级研发、营销和管理人才增强人才团队[82] -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规范三会运作和管理层工作制度[82] 公司风险 - 宏观经济变化或使客户对产品需求减少影响业绩[82] - 原材料成本占生产成本比重超90%,价格波动影响毛利率[82] - 行业竞争加剧可能对公司经营发展造成不利影响[82] - 2020年公司市场占有率为0.52%,整体规模与竞争对手存在差距[83] - 报告期期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31,867.23万元,占公司资产比重为22.37%[83] - 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家用电器、汽车工业等领域,下游市场需求波动会影响公司经营成果[83] - 改性塑料行业竞争激烈,公司若不能把握机遇提升竞争力,可能导致竞争力下降[83] - 公司面临核心技术人员流失、应收账款坏账损失、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等风险[83] 公司治理 - 公司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完善内部控制体系[86] - 公司规范股东大会召集、召开和表决程序,平等对待所有股东[87] - 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依法行使权利并承担义务,未干预公司决策和经营活动[87] - 公司在业务、人员、资产、财务、机构方面均独立于控股股东,无控股股东占用资金和担保情形[88][90][91] - 公司董事、监事会资格及构成符合法规,运作程序合规,各专门委员会独立运行[88] - 公司治理实际状况与相关规定无重大差异[89] - 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100.00%,2021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57.99%[92] -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期初与期末持股总数均为22,657,143股,报告期无增持、减持情况[93] - 报告期不存在任期内董事、监事离任和高级管理人员解聘的情况[93] - 2022年5月18日,吴书勇因第二届董事会任期届满不再担任公司董事[94] - 2022年5月18日,陆正华、赵建青因第二届董事会任期届满且独立董事连任已满6年,不再担任公司独立董事[94][95] - 2022年5月18日,袁海兵被选举为公司第三届董事会董事[95] - 2022年5月18日,彭晓洁、郑垲被选举为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独立董事[95][96] - 郝源增现任公司董事长、总工程师[97] - 任萍现任公司副董事长[97] - 郝建鑫现任公司董事、总经理[97] - 刘文志现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97] - 杨辉现任公司董事、营销总监[97] - 袁海兵现任
聚赛龙(301131) - 2021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19 03:04
生产基地情况 - 华南生产基地二期基础建设完成,生产设备调试中,设计产能15万吨,在建3万吨 [3][4] - 华东生产基地一期基础建设完成,生产设备调试,设计产能15万吨,产能利用率10%,在建产能8万吨,二期于2022年3月动工建设 [3] 业绩与利润 - 2021年改性塑料生产量120,789吨 [3] - 2021年利润降低因主要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成本上升,盈利能力下降 [3][4] - 华东生产基地二期建成达产后,预计年均销售收入120,000.00万元,项目税后内部收益率18.82%;华南生产基地二期达产,预计增加年均销售收入60,000.00万元,项目税后内部收益率20.49% [3] 研发情况 - 2021年研发投入4150.69万元,占营业收入3.19% [5] - 2021年度新增授权专利8项,其中发明专利7项,牵头制定发布1项团体标准,完成7项UL黄卡认证 [5] 市场与客户 - 下游客户主要为家电、汽车等领域大型制造企业,合作良好 [4] - 截至目前,暂无特斯拉订单,未来紧跟新能源汽车机会拓展新产品领域 [4] 产品应用 - 口罩用熔喷料一季度零星收入,未来按需排产 [4] - 拥有光伏领域材料综合解决方案及产品应用,后续拓展研发和市场 [4] - 对建筑模板相关材料研究,产品处于验证阶段,未来拓展市场 [5][6] 公司优势 - 专注改性塑料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强,有专业研发团队和研发中心、实验室,获多项荣誉认定 [5][6][7] - 截至2021年末,获56项授权发行专利,多项产品获省科技进步奖 [5][7] - 能将前沿技术用于产品研发,积累家电、汽车领域优质客户资源,有品牌效应 [3][4][5][7] 其他问题 - 应收账款账面价值32,504.52万元,占公司资产比重26.14%,加强应收款项管理,安排专人跟进 [4] - 政府补贴每年金额规模不同,今年力争销售收入和利润增长 [3] - 股价受多因素影响,公司努力经营拓展业务,稳定股价政策关注后续公告 [4][5][6][8] - 业务开展中监测原材料价格,与客户有一定议价能力,可传导价格波动风险 [6][7] - 2021年度利润分配方案综合考虑公司情况,符合现阶段发展需要 [8] - 进行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改性技术研究,有可降解材料解决方案,未来拓展市场 [8]
聚赛龙(301131) - 2022年9月2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14 10:02
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其他(2022广东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1] - 时间是2022年9月22日15:50 - 16:50 [1] - 地点是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https://rs.p5w.net/ )[1]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长郝源增、总经理郝建鑫、董事会秘书吴若思 [1] 公司发展规划 - 公司专注于改性塑料领域,致力于改性材料前沿技术研发,瞄准新兴行业需求,加强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使技术与产品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1] - 子公司科睿鑫结合行业前景、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情况,逐步投资产能建设,制定未来生产经营计划 [1] 现金流情况 - 公司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生产基地均处于投资建设阶段,对现金流产生部分影响 [1]
聚赛龙(301131) - 2022年8月3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11 03:29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1998年,是从事改性塑料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 [1] - 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4,548.50万元,较上年同期上升8.31% [1] - 2022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20.23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8.49% [1] 业务差异对比 - 与沃特股份主要业务均含改性塑料,公司产品为改性PP、ABS、PC/ABS等,下游应用于家电和汽车行业,与沃特股份在下游产品应用有差异 [1] - 金发科技为亚太地区规模最大的改性塑料企业,产品种类相对齐全,公司专注改性塑料领域,是国内先进企业之一 [2] 生产基地情况 - 从化生产基地设计产能15万吨,二期基地主体完工,正进行设备安装和调试 [2] - 芜湖生产基地设计产能10万吨,其中8万吨产能于2022年3月正式开工建设 [2] 子公司进展 - 控股子公司科睿鑫成立于2022年3月,研发和生产光伏领域EVA、POE胶膜产品,产品主要处于验证阶段 [2] 毛利率及业绩相关 - 毛利率下滑主因是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和下游行业暂时低迷,有价格传导机制但调价有滞后性 [2] - 公司聚焦主业,围绕主营产品开拓业务,以做好生产经营、保持稳定健康发展为要务 [2] 客户合作情况 - 暂未与小鹏、蔚来、理想等合作,汽车领域客户有广汽、丰田、长安等,长安、广汽、奇瑞等有应用在新能源车型 [2] 并购计划 - 暂无上下游并购计划,会持续做好经营管理,为未来发展夯实基础 [3]
聚赛龙(301131) - 2022 Q3 - 季度财报
2022-10-27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2.845亿元,同比下降3.70%[3] - 前三季度累计营业收入为9.300亿元,同比增长4.33%[3] - 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373万元,同比大幅下降78.87%[3] - 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2193万元,同比下降58.60%[3] - 营业收入为9.30亿元,较上年同期的8.91亿元增长4.3%[18]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192.95万元,较上年同期的5297.14万元下降58.6%[20]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总额为2358.15万元,对比数据为5327.43万元[2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5007元,稀释每股收益为0.5007元,对比数据均为1.4785元[2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为8.42亿元,较上年同期的7.77亿元增长8.3%[18] - 销售费用增长64.54%至1705万元,因业务拓展人员增加[8] - 研发费用为3073.01万元,较上年同期的2436.81万元增长26.1%[18] - 信用减值损失扩大1030.41%,主要因应收票据坏账计提[8] 现金流量表现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改善至-4480万元,同比提升51.39%[3][8]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7.43亿元,同比增长15.8%(上期6.41亿元)[2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480.19万元,同比改善51.4%(上期-9216.56万元)[21]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0亿元,同比扩大270.2%(上期-4331.24万元)[21][22]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57亿元,同比增长111.2%(上期1.22亿元)[22] -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支付的现金为6708.13万元,同比增长54.8%(上期4333.24万元)[21]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3.10亿元,同比下降4.6%(上期3.26亿元)[22] - 收到的税费返还为1241.80万元[21]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9798.23万元,较期初增长111.8%(期初4617.25万元)[22] 资产和负债变化 - 货币资金增长80.67%至1.653亿元,主要因IPO募集资金到位[6] - 货币资金从年初91,486,431.56元增长至165,290,831.35元,增幅80.7%[15] - 应收款项融资大幅增长223.25%至1.862亿元[6] - 应收款项融资从年初57,604,779.86元增长至186,210,084.88元,增幅223.3%[15] - 应收账款从年初325,045,207.43元下降至254,812,648.50元,降幅21.6%[15] - 存货从年初239,519,957.15元增长至259,456,479.48元,增幅8.3%[15] - 流动资产合计从年初1,009,860,058.77元增长至1,100,081,384.31元,增幅8.9%[15] - 在建工程增长106.88%至5624万元,反映产能扩张投入[6][7] - 在建工程为5624.12万元,较年初的2718.57万元增长106.9%[16] - 固定资产为1.95亿元,较年初的1.73亿元增长12.8%[16] - 公司总资产为13.89亿元,较年初的12.43亿元增长11.7%[16][17] - 短期借款为3.08亿元,较年初的3.22亿元下降4.4%[16] - 资本公积为4.96亿元,较年初的1.98亿元增长149.8%[17] - 其他综合收益为186.32万元,较年初的21.11万元增长782.5%[17] 股东结构和持股情况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7,034名[10] - 控股股东郝源增持股比例为24.55%,持股数量为11,730,000股[10] - 控股股东任萍持股比例为16.68%,持股数量为7,970,000股[10] - 控股股东郝源增、任萍、郝建鑫所持股份均为限售股,限售期至2025年3月14日[12] - 横琴聚合盈等6家股东限售股将于2023年3月14日解除限售[12][13]
聚赛龙(301131) - 2022 Q2 - 季度财报
2022-08-25 16: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简称聚赛龙,代码301131,上市于深圳证券交易所[16] - 公司法定代表人是郝源增[16] - 董事会秘书是吴若思,证券事务代表是熊艳[17] - 公司注册地址、办公地址等报告期无变化,可参见2021年年报[18] - 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报告期无变化,可参见2021年年报[19] - 报告期初注册登记日期为2018年07月02日,地点为广州市从化鳌头镇龙潭聚宝工业区[2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645,485,019.67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31%[22]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202,307.94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8.49%[22] - 本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9,005,611.01元,较上年同期减少73.19%[22]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1,413,939,591.08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3.71%[22]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760,516,667.62元,较上年度末增长66.64%[22] - 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4,548.50万元,较上年同期上升8.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20.23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8.49%[58] - 营业成本590,989,567.66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4.30%;销售费用11,461,704.73元,较上年同期增加58.88%[65] - 管理费用5,821,374.90元,较上年同期减少0.77%;财务费用9,295,576.66元,较上年同期减少7.72%[65] - 所得税费用2,053,639.98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4.89%;研发投入16,139,076.71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23%[6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9,005,611.01元,较上年同期减少73.19%;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7,314,165.15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77.70%[65]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97,878,110.15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54.64%;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91,574,916.26元,较上年同期增加460.87%[65] - 本报告期末货币资金2.045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4.46%,较上年末比重增加7.10%[70] - 本报告期末应收账款2.465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7.44%,较上年末比重减少8.70%[70] - 报告期投资额1600万元,上年同期投资额为0,变动幅度100%[72] - 2022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计14.14亿元,较1月1日的12.43亿元增长13.71%[173][174][175] - 2022年6月30日公司负债合计6.54亿元,较1月1日的7.87亿元下降16.97%[174][175] - 2022年6月30日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7.60亿元,较1月1日的4.56亿元增长66.61%[175] - 2022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合计11.51亿元,较1月1日的10.10亿元增长14%[173] - 2022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合计2.63亿元,较1月1日的2.34亿元增长12.56%[174] - 2022年6月30日流动负债合计5.84亿元,较1月1日的6.84亿元下降14.44%[174][175] - 2022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合计0.70亿元,较1月1日的1.03亿元下降32.24%[175] - 2022年6月30日元公司股本为4778万元,较1月1日的3583万元增长33.36%[175] - 2022年6月30日公司资本公积为4.96亿元,较1月1日的1.98亿元增长150.21%[175] - 2022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645,485,019.67元,2021年上半年为595,984,239.54元[180] - 2022年上半年营业总成本634,799,481.72元,2021年上半年为558,983,825.16元[180] - 2022年上半年净利润18,095,464.57元,2021年上半年为35,336,409.86元[181] - 2022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18,821,510.03元,2021年上半年为35,504,685.94元[182] - 2022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0.4354,2021年上半年为0.9863[182] - 2022年上半年负债合计642,626,005.14元,2021年同期为775,734,723.07元[179] - 2022年上半年所有者权益合计761,536,796.31元,2021年同期为457,370,110.30元[179] - 2022年上半年税金及附加1,092,181.06元,2021年上半年为2,089,141.96元[181] - 2022年上半年销售费用11,461,704.73元,2021年上半年为7,214,122.84元[181] - 2022年上半年研发费用16,139,076.71元,2021年上半年为16,678,533.82元[181] - 2022年上半年信用减值损失611,168.86元,2021年上半年为 - 517,492.34元[185] - 2022年上半年资产减值损失805,067.27元,2021年上半年为 - 2,711,033.00元[185] - 2022年上半年营业利润20,449,782.65元,2021年上半年为41,449,853.30元[185] - 2022年上半年净利润18,236,821.02元,2021年上半年为36,955,572.45元[185] - 2022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 79,005,611.01元,2021年上半年为 - 45,617,064.54元[187] - 2022年上半年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 127,314,165.15元,2021年上半年为 - 22,038,048.29元[187] - 2022年上半年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97,878,110.15元,2021年上半年为83,995,496.88元[188] - 2022年上半年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 37,036,116.26元,2021年上半年为 - 27,373,444.32元[189] - 2022年上半年母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 250,588,020.42元,2021年上半年为 - 41,103,663.93元[189] - 2022年上半年母公司筹资活动吸收投资收到现金327,879,395.20元,2021年上半年无此收入[189] - 2022年上半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525,656,123.49元,2021年同期为301,047,747.55元[190] - 2022年上半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213,872,013.34元,2021年同期为217,052,250.67元[190] - 2022年上半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11,784,110.15元,2021年同期为83,995,496.88元[190] - 2022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24,176,555.74元,2021年同期为15,505,293.17元[190] - 2022年上半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69,045,739.92元,2021年同期为57,996,220.71元[190] - 2022年期初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456,384,494.69元[192] - 2022年本期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金额为304,025,329.56元[192] - 2022年综合收益总额为18,821,510.03元[192] - 2022年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为309,093,819.53元[196] - 2022年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760,409,824.25元[198]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主要从事改性塑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包括改性通用塑料等[30] - 公司产品覆盖PP、ABS等各类高分子材料,应用于家电、汽车等领域[31] - 公司主要产品有改性PP、改性PC/ABS等系列[33] - 改性PP系列产品用于家用电器、汽车工业等领域[33] - 改性塑料营业收入645,485,019.67元,毛利率8.44%,较上年同期减少36.25%;改性PC/ABS营业收入87,756,572.10元,毛利率16.67%,较上年同期减少8.82%[67] - 改性PP营业收入318,681,856.37元,毛利率5.73%,较上年同期减少51.54%;其他产品营业收入148,291,838.33元,毛利率8.74%,较上年同期减少35.59%[67] 各地区表现 - 广东省营业收入224,254,473.37元,毛利率9.87%,较上年同期减少34.66%;浙江省营业收入175,351,717.12元,毛利率12.85%,较上年同期减少3.26%[67] - 山东省营业收入64,681,565.34元,毛利率1.70%,较上年同期减少85.49%[6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4] - 公司计划半年度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106]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5,011.42元,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8,459,073.49元[26] - 公司生产所需原材料包括PP、ABS、PC等基础树脂、无机矿粉及改性功能助剂,采购价格随行就市,采取多批次小批量采购策略应对价格波动[36] - 公司主要采取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根据订单制定计划,对需求量大的产品适当备货[37] - 公司产品生产流程一般包括配料、混合、混炼挤出、冷却、切粒、筛分、匀化和包装入库等环节[37][38] - 公司采用直接面对客户的销售模式,通过主动开发和产业推广开拓客户,还参与技术交流等活动扩大影响力[39] - 国家产业政策将新材料产业定性为“国民经济先导产业”,支持改性塑料行业发展[40] - 经济转型推动高端改性材料进口替代,本土企业加大研发进入高端市场[41] - 5G等技术发展和智能家居、新能源汽车兴起,催生高品质改性塑料需求[42] - 塑料改性产业因下游需求推动快速发展,改性设备和技术成熟,工业体系逐步完善[44] - 全球产业向中国转移和“以塑代钢”等趋势,使中国成为全球塑料材料最大市场和需求增长引擎[44] - 国内经济转型升级推动材料领域进口替代,为本土改性材料企业创造契机[44] - 公司2021年7月被国家工信部认定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0] -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授权专利2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53]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取得59项授权发明专利(含1项海外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53] - 公司已掌握填充改性、增强改性等多种改性技术及产品配方[52] - 公司“电气接线盒用聚苯醚 - 尼龙复合材料”等多项产品被认定为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52] - 公司“以回收PET为基体的环保型阻燃增强复合材料”等产品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52] - 公司在家电领域主要客户包括美的集团、海信集团等国内知名家电企业[55] - 公司在汽车领域与东风集团、长安集团等知名汽车品牌商及延锋汽车等零部件企业建立合作[55] - 公司长期担任中国合成树脂协会副会长单位等多个重要行业职务[49] - 公司自2008年起连续多年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49] - 对安徽睿鑫新材料有限公司投资1600元,持股比例75%[74] - 募集资金总额3.091亿元,报告期投入1.583亿元,已累计投入1.583亿元[77] - 华东生产基地二期建设项目承诺投资2亿元,本报告期投入1852.92万元,截至期末投资进度10.96%[80] - 华南生产基地二期建设项目承诺投资8000万元,本报告期投入6975.79万元,截至期末投资进度99.65%[80] - 补充流动资金承诺投资8000万元,本报告期投入7000.37万元,截至期末投资进度100.01%[80] - 2022年4月26日,公司同意以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及已支付发行费用的自筹资金6659.66万元[80][81] - 公司尚未使用
聚赛龙(301131) - 2022 Q1 - 季度财报
2022-04-27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342,746,894.30元,同比增长19.33%[3] - 公司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9.3%至3.427亿元[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066,934.16元,同比下降20.94%[3] - 净利润同比下降20.9%至1307万元[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7,182,921.03元,同比下降43.16%[3] - 综合收益总额为1374.71万元,较上年同期1681.01万元下降18.2%[24]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735元,较上年同期0.4613元下降40.7%[24]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12%,同比下降2.01个百分点[3]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增加25.4%至3.138亿元[22]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1.4%至811万元[22] - 支付给职工的现金为1913.88万元,同比增长33.3%[27]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2.241亿元,同比增长1.6%[25] 现金流表现(同比环比)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4,971,453.93元,同比改善50.47%[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497万元,较上年同期-5042万元改善50.5%[27]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2.248亿元,同比增长19.2%[25]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10万元,较上年同期-1360万元改善33.1%[27]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16,374,687.75元,同比增长523.63%[9]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164亿元,同比增长523.8%[27]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6106.75万元,较上年同期1.115亿元下降47.1%[27]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3.285亿元,较期初4.617亿元下降28.9%[27] 资产和负债关键项目变化 - 货币资金374,610,211.66元,较期初增长309.47%[7] - 期末货币资金余额为374,610,211.66元,较年初91,486,431.56元大幅增加[17] - 期末应收票据余额为308,746,938.23元,较年初263,801,052.33元增长[17] - 期末应收账款余额为297,381,154.23元,较年初325,045,207.43元下降[17] - 期末应收款项融资余额为89,727,651.97元,较年初57,604,779.86元增长[17] - 期末预付款项余额为14,931,721.36元,较年初11,442,138.75元增长[17] - 存货环比增长5.8%至2.534亿元[18] - 在建工程环比激增79.4%至4878万元[18] - 短期借款环比下降2.1%至3.155亿元[19] - 总资产1,607,408,259.02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9.27%[3]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同比大幅增长70.7%至7.792亿元[20] - 资产负债率维持在51.5%相对稳定水平[19][20] - 资本公积495,620,687.48元,较期初增长149.71%[7] 非经常性损益 - 政府补助6,942,120.81元,计入非经常性损益[5] 股权结构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0,936名[11] - 控股股东郝源增持股比例为24.55%,持股数量为11,730,000股[11] - 控股股东任萍持股比例为16.68%,持股数量为7,970,000股[11] - 横琴聚合盈咨询管理企业持股比例为4.91%,持股数量为2,347,640股[11] - 郝建鑫持股比例为4.81%,持股数量为2,300,000股[11]
聚赛龙(301131) - 2021 Q4 - 年度财报
2022-04-27 16: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营业收入为13.03亿元,较2020年增长17.59%[19]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416.92万元,较2020年下降16.64%[19]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5673.89万元,较2020年下降24.28%[19] - 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1.29亿元,较2020年增长2.54%[19] - 2021年末资产总额为12.43亿元,较2020年末增长16.24%[19] - 2021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4.56亿元,较2020年末增长16.42%[19] - 2021年四个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2.83亿元、3.13亿元、2.95亿元、4.12亿元[22] - 2021年非经常性损益小计为8819.39万元,合计为7430.35万元[25][26] - 2021年支付的优先股股利为0元,支付的永续债利息为0元[20] - 用最新股本计算的2021年全面摊薄每股收益为1.3430元/股[20] - 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0,308.15万元,同比增长17.5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416.92万元,同比下降16.64%[63] - 2021年公司研发投入4,150.69万元,较上年度增长14.55%[63] - 2021年度销售费用1653.20万元,较上年度下降10.52%[70] - 2021年度营业成本114158.1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2.97%[71] - 2021年营业收入13.03亿元,较2020年增长17.59%[74] - 改性PP收入6.74亿元,占比51.73%,较2020年下降0.80%[74] - 改性PC/ABS收入1.65亿元,占比12.70%,较2020年增长70.13%[75] - 广东省营业收入5.44亿元,占比41.77%,较2020年增长3.18%[75] - 浙江省营业收入2.99亿元,占比22.93%,较2020年增长43.80%[75] - 改性塑料行业销售量116006.29吨,较2020年增长12.09%[78] - 改性塑料行业生产量120789.57吨,较2020年增长4.14%[78] - 改性塑料行业库存量12370.68吨,较2020年下降3.15%[78] - 2021年改性塑料行业直接材料金额为10.18亿元,占营业成本比重92.61%,同比增长30.21%[80] - 2021年销售费用为1653.2万元,同比减少10.52%,因疫情减少出差所致[86] - 2021年管理费用为1247.86万元,同比减少18.46%,因上市中介机构费转入发行费用核算[86] - 2021年财务费用为1996万元,同比增长36.50%,因本期借款增加利息费用相应增加[86] - 2021年研发费用为4150.69万元,同比增长14.55%,因本期增加研发项目投入[86] - 2021年研发人员数量80人,较2020年的83人减少3.61%,占比17.43%,较2020年的17.58%降低0.15%[91] - 2021年本科研发人员45人,较2020年的50人减少10.00%;硕士和博士研发人员数量与2020年持平[91] - 2021年研发投入金额41,506,913.56元,占营业收入比例3.19%,研发支出资本化金额为0[91] - 2021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920,651,437.72元,同比增长16.28%;现金流出小计1,049,347,354.50元,同比增长13.59%[93] - 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8,695,916.78元,同比增长2.54%[93] - 2021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51,000.00元,同比减少30.14%;现金流出小计54,533,063.84元,同比增长9.58%[93] - 2021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4,482,063.84元,同比增长9.64%[94] - 2021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601,940,071.04元,同比增长8.71%;现金流出小计415,198,692.88元,同比增长11.59%[94] - 2021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86,741,378.16元,同比增长2.80%[94] - 2021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3,544,197.20元,同比增长3,165.27%[94] - 营业外收入119,493元,占利润总额比例0.17%;营业外支出40,769.97元,占利润总额比例0.06%[97] - 2021年末货币资金91,486,431.56元,占总资产比7.36%,较年初比重减少2.98%[99] - 2021年末应收账款325,045,207.4元,占总资产比26.14%,较年初比重减少3.55%[99] - 2021年末存货239,519,957.1元,占总资产比19.26%,较年初比重增加0.89%[100] - 2021年末固定资产172,911,511.2元,占总资产比13.91%,较年初比重增加1.10%[100] - 芜湖聚赛龙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0,000,000元,2021年营业收入92,098,596.59元,净利润 -639,348.32元[106] - 报告期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32504.52万元,占公司资产比重26.14%[116] - 2021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4169218.18元,合并报表可供股东分配利润为203952584.71元[162] - 2021年度母公司实现净利润为64809193.76元,母公司可供股东分配利润为204938200.32元[162]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专注合成树脂改性业务,报告期内产品主要为改性PP、改性PC/ABS、改性PA、改性PBT、改性ABS系列[48] - 改性PP系列基础特性为密度小、质轻、韧性强等,应用于家电、汽车等领域[48] - 改性PC/ABS系列具有易成型、机械性高等性质,应用于家电、汽车等领域[48] - 改性PA系列具有优异力学性能、突出耐腐蚀等优点,应用于家电、汽车等领域[48] - 改性PBT系列具有优良韧性和抗疲劳性等特点,应用于家电、汽车等领域[48] - 改性ABS系列综合性能较好,应用于家电、汽车等领域[49] - 公司建立严格完整采购管理流程,按订单需求向合格供应商采购,结合价格走势设定安全库存[50] - 公司采用直接面对客户业务模式,通过主动开发和产业推广开拓客户[51] - 公司采取以销定产生产模式,对市场需求大的规格型号产品适当备货[51] - 公司生产流程一般包括配料、混合、混炼挤出、冷却、切粒、筛分、匀化和包装入库等环节[51] - 主要原材料PP、PC、ABS采购额占采购总额比例分别为34.29%、9.47%、9.32%,结算方式均未发生重大变化,上半年平均价格分别为7.76、18.45、14.19,下半年平均价格分别为7.90、19.04、14.70[53] - 公司拥有改性PP类授权专利19件、改性PC/ABS类授权专利1件、改性PA类授权专利4件、改性PBT类授权专利1件、改性ABS类授权专利1件[53] - 华南生产基地 - 改性塑料设计产能15万吨,产能利用率80.00%,在建产能3万吨;华东生产基地 - 改性塑料设计产能10万吨,产能利用率10.00%,在建产能8万吨[53][54] - 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汽车质量管理体系(IATF16949)等多项资质有效期涉及2020 - 2024年不同时间段,持有人为广州聚赛龙和芜湖聚赛龙[54] - 报告期内公司销售模式、产品品种、应用领域、进出口贸易及税收政策等情况未发生重大变化[55] - 公司作为高新技术企业,专注改性塑料领域,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56] - 公司建立专业研发团队,掌握多种改性技术及产品配方,承担多项科研项目,多项产品获认定或奖项[57] -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授权专利8项,其中发明专利7项,截至报告期末共取得56项授权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其中1件海外发明专利[58] - 报告期内公司牵头制定发布熔喷布用聚丙烯(pp)专用料团体标准,完成7项UL黄卡认证[58] - 2021年公司开展新项目25项,涉及家电、汽车、消费电子、5G、环保、可降解、智能穿戴等多个领域[63] - 公司开发的高性能ASA及其合金材料在汽车高韧性、高耐候材料领域批量供货[65] - 公司开发的含卤阻燃PP材料的替代及低成本化研究处于试产阶段[65] - 公司开发智能马桶盖专用高光抗菌聚丙烯材料,实现卫浴领域材料零突破[66] - 公司开发碳酸钙填充V2级阻燃聚丙烯材料,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66] - 公司开发玻纤增强PBT/ASA材料,替代进口材料应用于国内某乘用车天窗盖板[66] - 公司开发高灼热丝无卤阻燃PBT材料,应用于国内某知名家电厂家洗碗机洗涤泵并批量生产[66] - 公司开发电动汽车电池上盖用阻燃热塑性聚烯烃材料,具有环保低碳、可循环再生、轻量化特点[67] - 汽车外饰改性尼龙(PA)系列材料开发项目已批量供货,目标拉伸强度≥150MPa等[87] - 高流动、高灼热丝无卤阻燃PBT材料已批量生产,总卤元素≤500ppm等[87] - 可满足5G领域的高性能工程塑料开发与应用研究处于客户试样阶段[87] - 汽车领域用高性能PC/ABS材料拉伸强度≥55MPa,断裂伸长≥60%,23℃缺口冲击强度≥55KJ/m²,-40℃缺口冲击强度≥30KJ/m²,热变形温度(1.8MPa)≥110℃[88] - 汽车内饰用特殊表面触感和光泽性能材料拉伸强度≥16MPa,熔融指数≥10g/10min,弯曲强度≥25MPa,弯曲模量≥1200MPa,Izod缺口冲击强度≥18KJ/m²[88] - 无卤阻燃导热聚酰胺复合材料PA6 - TC7500规格拉伸强度≥80MPa,弯曲强度≥125MPa,1.6mm V0级,Izod缺口冲击强度≥3KJ/m²,导热率≥2W/mK;PA66 - TC7500规格拉伸强度≥60MPa,弯曲强度≥125MPa,3.2mm V0级,Izod缺口冲击强度≥2KJ/m²,导热率≥1.2W/mK[88] - 透明耐刮擦PC材料铅笔硬度>1H,缺口冲击强度>7KJ/m²[88] - 高性能ASA及其合金材料Izod缺口冲击强度≥8KJ/m²,氙灯老化测试2000小时色差小于1.5[88] - PA6/PP合金体系发动机罩盖材料拉伸强度≥100MPa,弯曲强度≥130MPa,热变形温度≥160℃,Izod缺口冲击强度≥4KJ/m²,150℃*1000小时性能保持率>75%[88] - HB级阻燃材料拉伸强度≧17Mpa,弯曲强度≧23Mpa,弯曲模量≧2000Mpa,IZOD冲击强度≧7.0KJ/m²[88] - 汽车领域用高性能PC/ABS材料批量供货,高性能ASA及其合金材料批量供货[88] - 汽车内饰用特殊表面触感和光泽性能材料、透明耐刮擦PC材料处于客户试样阶段[88] - 无卤阻燃导热聚酰胺复合材料处于导热粉体设计及处理阶段[88] - 含卤阻燃PP材料替代及低成本化研究处于试产阶段,溴系阻燃拉伸强度≧20Mpa等,无卤阻燃拉伸强度≧17Mpa等[89] - 对标LG AF 312C的高性价比阻燃ABS开发已批量供货,拉伸强度≧40Mpa等[89] - IH饭煲盘座用PET材料开发已批量供货,拉伸强度≥130MPa等[89] - 改性聚丙烯材料打螺丝性能的影响因素研究已批量应用,建立不同改性PP体系物理力学性能与打螺丝外观缺陷内在影响规律[89] - 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改性技术研究处于客户试样阶段,产品性能满足客户吹膜和注塑应用要求[89] - PBT基材纳米注塑材料(NMT)关键技术开发处于客户试样阶段,金属结合力>35MPa等[89] - 满足复杂制件低翘曲改性尼龙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已批量供货,满足制件性能及尺寸、翘曲度等要求[89] - 耐油阻燃聚碳已批量供货,阻燃1.6mmV0、灼热丝达850℃不燃[89] 各地区表现 - 广东省营业收入5.44亿元,占比41.77%,较2020年增长3.18%[75] - 浙江省营业收入2.99亿元,占比22.93%,较2020年增长43.80%[7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2022年公司计划开展7 - 10个PCR材料认证、开展1 - 3项UL黄卡认证[108] - 华南生产基地二期项目完全建成达产后,预计将新增5万吨改性塑料产能;华东生产基地二期项目建成后,预计将新增10万吨改性塑料产品产能[108] - 若宏观经济形势下滑等情况导致下游行业景气度降低或产能过剩,可能使公司产品需求减少,影响经营业绩[110] - 材料成本占公司生产成本比重超90%,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毛利率[111] - 公司产品主要原材料为聚丙烯等合成树脂,价格受石油等基础原料及供需影响[111] - 公司产品应用于家电、汽车等领域,需求与下游市场景气度相关性高[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