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光防雷(300414)
icon
搜索文档
中光防雷(300414) - 2017年11月1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4 08:26
业绩与市场表现 - 公司2014年之前业绩连续十年增长,2014年达到高点,但2015-2017年上半年业绩出现下滑 [2] - 2017年中国移动LTE五期主设备集采规模达40.6万个,超出规划预期23% [3] - 公司是爱立信、诺基亚、华为、中兴等重要客户的优质供应商 [3] - 公司非通信类防雷业务持续增长,通信防雷业务下滑 [2] 行业拓展与新产品 - 公司在电力、铁路、军工、建筑等行业加大投入,新能源领域取得良好效果 [3] - 公司收购的铁创科技在铁路行业排名前三,2017年业绩承诺1200万,预计超预期 [4] - 公司取得爱立信磁性元件供应商资格,目标实现批量销售 [4] - 公司取得中兴通讯Small Cell供应商资格,拓展新产品市场 [5] 技术储备与研发 - 公司整合电磁防护、静电防护相关业务,未来将加大研发力度 [5] - 公司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合作研发电磁防护设备 [7] - 公司具备齐全的军工资质,未来主要依托自我发展 [8] 并购与战略规划 - 公司并购陕西华通机电制造有限公司,交易方式为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 [6] - 未来并购战略以主业为主,形成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协同效应 [7] - 公司军工四证齐全,军工行业优秀企业是并购方向 [7] 海外业务发展 - 公司海外防雷产品订单占总营收接近1/3,主要客户包括爱立信、三星 [8] - 公司创建国际亚太雷电防护产业论坛平台,吸纳国际相关企业 [9] - 未来海外市场业务将聚焦美洲和欧洲市场,兼顾东南亚、非洲市场 [9]
中光防雷(300414) - 2017年11月2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4 08:20
战略发展规划 - 2015年6月提出“再出发”战略,夯实通信行业防雷市场领先地位,拓展铁路、军工、电力、新能源行业防雷市场;向通信行业大客户非防雷领域拓展;夯实民品业务,打造军工产业平台 [1][2] - 2018年业绩来源为民品与军品市场,民品业绩来自全行业防雷市场(含5G防雷产品)与通信行业5G产品(含电感、变压器、射频器件等)两大板块,华通机电为核心军品业务平台 [2] 经营业绩态势 - 2018年经营业绩呈上升态势且多板块布局 [2] - 华通机电并购若完成,军工平台贯彻军民融合战略并实现利润增长 [2] - 2018年铁创科技和华通机电业绩承诺累计净利润不低于5600万,2019年不低于8200万元(不含母公司利润),母公司业绩在5G时代有望大幅增长 [2] - 未来形成“防雷 + 5G + 军工 + 高铁”四轮驱动格局,开拓5G外相关领域业务 [2] 通信行业5G领域市场开拓 产品情况 - 磁性元器件:研制出大电流功率电感器等新产品,技术指标和质量达行业前列,11月起进入批量阶段 [3][4][9][10] - 小基站:具有安装方便等特点,主要研发ZGSC81系列和ZGSCVT系列产品 [4] - 射频器件:技术指标和质量达行业前列 [5] 研发团队与成果 - 无线研发人员30余名,核心研发人员有开发基站RRU等产品经验 [5] - 成功开发DPD+Doherty数字预失真高效功放产品,核心成员对预失真算法研究广泛 [5] - 基于英特尔基带芯片和ADI的Tranceiver开发Small Cell系列产品,获英特尔认可 [5] - 团队是英特尔、ADI及Anadigics的合作伙伴,可优先获最新芯片使用权限 [5] 军工电磁防护产品研发与规划 研发进展 - 与解放军理工大学合作研发电磁防护设备,与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签署技术合作协议,与其他大型军工研究所接触开展电磁脉冲防护研究 [6] - 雷电电磁脉冲领域继续保持研发投入和新产品生产,电磁脉冲弹防护方面与某所合作开展理论验证并准备试验设备 [6] 资质与规划 - 2016年获武器装备质量管理GJB9001B - 2009质量体系证书,已获取进入军工防雷全部资质 [6] - 未来依托自我发展方式,因三级保密资质具体内容不便披露 [6] 业绩下滑与未来预测 业绩下滑原因 - 2014年前十年抓住通信行业3G、4G发展机遇,业绩连续增长,2014年达高点 [7] - 2015年后通信基建放缓,公司营收对通信行业依赖大,2015 - 2017年上半年业绩下滑,但非通信类防雷业务持续增长 [7] 未来业绩分析 通信防雷行业 - 2017年中国移动LTE五期主设备集采规模40.6万个,超出规划预期23%,公司是爱立信等重要客户优质供应商,为铁塔公司和运营商提供防雷产品及服务 [7][8] 其他防雷行业 - 新能源领域:加大开拓力度,与高端客户合作进入核心产品供应体系,预计增长 [8] - 电力行业:保持与大客户合作,开拓广泛市场,取得良好发展 [8] - 基础建设市场:取得众多知名企业合格供应商资格并持续供货 [8] - 铁道防雷:铁创科技在铁路行业前三,在铁路供电防雷市场有积累和先发优势,2017年业绩承诺1200万可能超预期,注册资金增至8000万将迎来高速发展期 [8] 通信配套类非防雷产品行业 - 公司是爱立信、华为电源类优质供应商,取得爱立信磁性元件供应商资格,11月起磁性器件批量生产,中期目标磁性元件销售金额与防雷产品销售收入齐平 [3][9] - 取得中兴通信Small Cell供应商资格,努力拓展新产品市场,成为其他通信配套类产品合格供应商 [3][9] 其他相关领域业务 - 设立全资子公司阿库雷斯,开展防雷工程、测试认证与检测服务、配套件加工等业务,形成全方位业务覆盖 [10]
中光防雷(300414) - 2017年12月1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4 06:58
战略规划 - 2015年6月提出“再出发”战略,夯实通信行业防雷市场领先地位,拓展铁路、军工、电力、新能源行业防雷市场;向通信行业大客户非防雷领域拓展经营;打造军工产业平台 [1][2] - 2018年业绩来源于民品与军品市场,民品业绩来自全行业防雷市场(含5G防雷产品)与通信行业5G产品(含电感、变压器、射频器件等)两大板块,华通机电作为核心军品业务平台 [2] 5G领域市场开拓 产品情况 - 磁性器件:研制出大电流功率电感器、平板变压器、集成式电感等新产品,技术指标和质量达行业前列水准 [3] - 小基站:主要研发ZGSC81系列和ZGSCVT系列产品,具有安装方便等特点,可提高无线信号室内覆盖质量等 [4] - 射频器件:产品技术指标和质量达行业前列水准 [4] 研发能力 - 无线研发人员30余名,核心研发人员有开发基站RRU产品、MDAS无线网络优化产品等经验 [4] - 成功开发DPD + Doherty数字预失真高效功放产品,核心成员对预失真算法有广泛研究和应用经验 [4] - 基于英特尔基带芯片和ADI的Tranceiver开发Small Cell系列产品,获英特尔高度认可 [5] - 团队是英特尔、ADI及Anadigics的合作伙伴,可优先获得相关最新芯片使用权限 [5] 与国际防雷公司对比优势 - 技术水平基本达到国际一流企业水平,产品价格约为德国菲尼克斯、德和盛、OBO等公司的2/3,高性价比使其在爱立信、阿尔卡特等客户供货中占较大份额 [5] 军工电磁防护产品研发及规划 研发进展 - 与解放军理工大学合作研发指挥系统和战车电磁防护设备;与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签署技术合作协议;与其他大型军工研究所接触开展电磁脉冲防护研究 [6] - 继续保持雷电电磁脉冲领域研发投入和新产品生产;与某所合作开展电磁脉冲弹防护理论验证并准备投入试验设备 [6] 资质与规划 - 2016年获武器装备质量管理GJB9001B - 2009质量体系证书,已获取进入军工防雷全部资质 [6] - 未来依托自我发展,因三级保密资质单位不便披露具体内容 [6] 2018年经营业绩态势 - 经营业绩呈上升态势且多板块布局 [7] - 华通机电并购若顺利完成,军工平台贯彻军民融合战略实现利润增长;子公司铁创科技业务发展良好 [7] - 2018年铁创科技和华通机电业绩承诺累计净利润不低于5600万,2019年不低于8200万元(不含母公司自身利润),母公司业绩在5G时代有望大幅增长 [7] - 未来形成“防雷 + 5G + 军工 + 高铁”四轮驱动格局,积极开拓其他相关领域业务 [7]
中光防雷(300414) - 2020年10月2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4 06:50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 300414,证券简称中光防雷 [1] - 参与调研的前海开源基金人员有张伟、范嘉俊、郑建鑫 [1] -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时间是 2020 年 10 月 29 日上午,地点在成都市高新区西部园区天宇路 19 号,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是周辉 [2][3] 5G 领域市场开拓情况 - 公司是全球主要通信设备制造商核心防雷供应商,为 5G 商用做了提前量,加大技术研发和配套服务力度,储备 5G 通信设备雷电防护配套产品 [3][4][5] - 取得中兴通讯和爱立信 Small Cell(小基站)供应商资格,2019 年度 Small Cell 营收 641.13 万元,2020 上半年营收 340.27 万元 [4] - 取得爱立信和诺基亚磁性元件供应商资格,2019 年度磁性元器件营收 1248.21 万元,同比增长 4.7 倍;截至 2020 年 6 月 30 日,营收 2144.03 万元,同比增长 6.46 倍,产品还向国内新能源汽车配套厂商供货 [4] 5G 商用对业绩的影响 - 公司抓住 3G、4G 建设契机,连续十年业绩增长,2014 年度净利润达 9759.44 万元,2015 年因通信行业投入放缓业绩下滑,但仍是防雷行业通信领域龙头 [5] - 国内通信处于 4G 与 5G 叠加期,国家颁布文件推动 5G 建设,防雷产品作为 5G 通信设备配套部件,防雷产业将随 5G 建设获得新一轮发展机会 [5] 布局新基建领域效益 - 新基建是稳定投资、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重要途径,此次疫情凸显其紧迫性与重要性,包含狭义和广义两个口径 [6] - 公司防雷产品应用于多个基础产业,包括通信、轨道交通、新能源等重点领域 [6] - 公司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多方面优势,产品系列齐全、产业链条完整,5G 网络建设需求增长将推动公司业务发展 [6][7] 未来战略发展规划 - 抓好 5G 通信设备雷电防护配套产品市场,开拓通信设备非雷电防护产品市场 [7] - 支持铁创科技开拓铁路市场非雷电防护领域市场 [7] - 以产业并购方式推进与雷电防护细分市场及电磁防护企业合作,实现雷电产业细分领域全覆盖 [7] - 整合上游企业,完善产业链条,实现产品质量和利润最大化 [7] - 拓展电力、新能源、石油化工行业防雷市场,实现业绩“5G 通信 + 高铁 + 新能源 + 航天国防”四轮驱动,成为雷电防护产品全球领先、非雷电防护产品国内前列的专业制造企业 [8] 未来市场开发计划 国内市场 - 坚持多层次、全方位销售策略,在通信行业保持现有客户销售稳定,加强与韩国三星、诺基亚等合作 [8] - 支持铁创科技开拓铁路领域雷电防护和非雷电防护市场 [8] - 开拓电力、航天国防、石油化工、新能源等领域应用市场,挖掘客户特殊需求,开发定制产品带动通用产品销售 [8] 国际市场 - 加强配套大客户国际开发,拓展销售渠道 [9] - 凭借技术和性价比优势,在东南亚、南美和非洲发展分销商、经销商,培养国际市场营销人员,建立全球营销体系 [9] 竞争对手与核心优势 - 对标德国菲尼克斯、德和盛、OBO 等公司,技术水平基本达到国际一流,产品价格约为对方 2/3,高性价比占优势 [9] - 核心竞争力体现在核心技术与研发能力、产品质量控制能力、全行业覆盖的市场与销售体系等方面,还有防雷基础理论研究等多方面优势 [6][9][10]
中光防雷(300414) - 2019年9月1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3 10:56
分组1:公司业绩现状 - 2019年上半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844.96万元,同比增长10.3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92.61万元,同比增长7.60% [6] - 2019年上半年度,铁路与轨道交通领域营业收入4027.50万元,同比增长41.55%;航天国防营业收入852.03万元,同比增长75.71%;能源领域营业收入2105.96万元,同比下降20.21% [7][8] - 2019年上半年度,Small Cell(小基站)共实现营收398.17万;磁性元器件实现营收287.37万元,同比增长933.77% [3][4][9] 分组2:5G及磁性元件对业绩影响 - 公司为5G商用做好提前量,随着5G建设推广,凭借通信行业配套经验,业绩将极大提升 [3] - 公司取得爱立信和诺基亚磁性元件供应商资格,产品技术指标和质量达行业前列水准,有望提升业绩 [3][4] 分组3:未来战略发展规划 - 未来三年,国内收购、股权合作上游或同行业细分领域企业,扩充产品系列,延长产业链,降低成本 [4] - 夯实通信行业防雷市场领先地位,抓好5G通信设备雷电防护配套产品市场,开拓通信设备非雷电防护产品市场 [4] - 支持铁创科技开拓铁路领域雷电防护及非雷电防护市场 [4][5][10] - 产业并购推进与雷电防护细分市场及电磁防护企业合作,整合上游企业完善产业链 [4][5] - 拓展国防建设雷电防护领域业务,优化业务结构,开拓盈利来源 [4][5][10][11] - 拓展电力、新能源、石油化工行业防雷市场,开拓海外市场,实现“5G通信+高铁+新能源+航天国防”四轮驱动 [4][5][9][10] 分组4:行业市场布局 - 铁路方面,支持铁创科技开拓雷电防护及非雷电防护市场 [5][10] - 电力方面,布局行波故障检测、智能雷电监测系统大数据收集,开展二次防雷、防雷工程业务 [5][10] - 新能源方面,为风电、光伏发电、充电桩等新能源设备商提供技术支持和配套服务,提供定制化SPD产品,加大新产品研发 [5][6][8][10] 分组5:主业后续计划和方向 - 主营业务拓展至通信、能源、铁路与轨道交通、电力、石油石化等领域,通过加大市场拓展和并购重组进入其他领域 [6] - 通信防雷领域保持技术、产品质量和服务优势,提供高性价比产品保证订单 [7] - 铁路与轨道交通防雷领域,市场容量大,报告期内营收增长 [7] - 新能源防雷领域,提供技术支持和配套服务,加大新产品研发,报告期内营收下降 [8] - 航天国防防雷领域,加强技术研发和市场开拓,开展合作,报告期内营收增长 [8] - 非防雷通信类产品领域,取得小基站和磁性元件供应商资格,为多元化发展奠定基础 [9] 分组6:未来业绩增长驱动板块 - 扩大现有防雷产品业务,拓展电力、新能源、航天国防等行业 [10] - 各行业具体业务与市场布局同行业市场布局内容 [10] 分组7:竞争对手及核心优势 - 对标德国菲尼克斯、德和盛、OBO等公司,技术水平达国际一流,产品价格约为对方2/3,高性价比占优势 [11] - 核心竞争力包括核心技术与研发能力、产品质量控制能力、全行业覆盖的市场与销售体系 [11] - 具有防雷基础理论研究、技术创新、研发及检测试验、行业地位、优质客户、产业链条完整、拓展新领域多元化发展等优势 [12]
中光防雷(300414) - 2019年6月1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3 10:46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为 300414,证券简称为中光防雷,编号为 2019 - 09 [1] - 2019 年 6 月 14 日下午在成都茂业 JW 万豪酒店举行路演活动,参与单位有中欧基金、中泰证券等,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周辉 [2] 业绩相关 - 2014 年度净利润达 9759.44 万元,因通信行业投入放缓,2015 年度业绩下滑 [3][7] - 2018 年 Small Cell(小基站)营收 1804.75 万,相比 2017 年实现十倍以上增长 [4] - 2018 年度铁路与轨道交通营业收入 6961.44 万元,同比增长 31.69%,占营收比重为 18.33% [6] - 2018 年度能源领域营业收入 5853.56 万元,同比增长 4.11% [7] 业务发展 5G 业务 - 公司是全球主要通信设备制造商核心防雷供应商,已为 5G 商用做好提前量,储备 5G 通信设备雷电防护配套产品,若 2020 年 5G 网络商用,2019 年开始大规模建设,公司业绩将极大提升 [3][8] - 取得中兴通讯和爱立信的 Small Cell(小基站)供应商资格,控股子公司凡维泰科技完成相关产品研发并提供测试样机 [4] 磁性元件业务 - 取得爱立信磁性元件供应商资格,产品技术指标和质量达行业前列水准,开拓磁性元件市场是“再出发”战略部署 [3] 其他业务 - 努力拓展军工、电力、新能源、石油化工行业防雷市场及海外市场,实现“5G 通信 + 军工 + 高铁 + 新能源”四轮驱动格局 [3] - 2017 年度完成铁创科技并购重组,资源整合实现协同效应与战略升级 [6] - 为新能源设备商提供技术支持和配套服务,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 [7] 战略规划 - 未来三年国内收购或股权合作上游或同行业细分领域企业,扩充产品系列,提高市场占有率,延长产业链,降低成本 [5] - 夯实通信行业防雷市场领先地位,开拓通信设备非雷电防护产品市场;支持铁创科技开拓铁路非雷电防护领域市场 [5] - 以产业并购推进与雷电防护细分市场及电磁防护企业合作,整合上游企业,完善产业链 [5] - 有序拓展国防建设雷电防护领域业务,优化业务结构,开拓盈利来源,降低经营风险 [5][6] 竞争情况 - 对标德国菲尼克斯、德和盛、OBO 等公司,技术水平基本达国际一流,产品价格约为对方 2/3,高性价比占优势 [8] - 核心竞争力包括核心技术与研发能力、产品质量控制能力、全行业覆盖的市场与销售体系等 [8][9]
中光防雷(300414) - 2022 Q3 - 季度财报
2022-10-24 16:00
根据您的要求,我将关键点按照单一主题进行了分组。 营业收入表现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1.36亿元,同比下降17.53%[5] - 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3.89亿元,同比下降5.12%[5] - 营业总收入为3.8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1%,上期为4.10亿元人民币[21] 净利润表现 - 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03.65万元,同比下降4.06%[5] - 年初至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122.66万元,同比下降5.81%[5] - 净利润为3367.15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8%,上期为3653.54万元人民币[23]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122.66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8%,上期为4377.03万元人民币[23]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总额为4149.8万元,同比下降5.05%[24]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265元,同比下降5.88%[24] 成本和费用表现 - 营业成本为2.8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5%,上期为2.88亿元人民币[21] - 研发费用为4335.65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8%,上期为4096.09万元人民币[21] - 销售费用为3388.52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6%,上期为2956.65万元人民币[21] - 财务费用-2295.32万元,同比下降1006.18%,主要系人民币贬值导致汇兑收益大幅增加[10] - 财务费用为-2295.32万元人民币,主要因利息收入331.74万元人民币超过利息费用31.06万元人民币[21] - 其他收益293.43万元,同比下降75.74%,主要系政府补助减少[10] - 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1.03亿元,同比增长21.82%[24] 现金流表现 - 年初至报告期末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9167.11万元,同比大幅增长236.40%[5]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4.82亿元,同比增长47.66%[2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167.11万元,同比改善236.36%(上期为-6720.96万元)[24] - 收到的税费返还为869.74万元,同比增长65.70%[24]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6亿元,同比转负(上期为8087.18万元)[25]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5.09亿元,同比增长35.53%[25]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79.27万元,同比下降19.99%[25]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2.35亿元,同比下降26.82%[25] 资产及负债项目变化 - 货币资金较年初减少24.4%,从3.14亿元降至2.38亿元[18] - 应收账款较年初减少19.7%,从3.19亿元降至2.56亿元[18] - 存货较年初增加16.7%,从1.79亿元增至2.09亿元[18] - 其他流动资产大幅增加201.5%,从0.83亿元增至2.50亿元[18] - 其他流动资产2.50亿元,较期初大幅增长201.44%,主要系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增加[10] - 应收票据较年初减少32.6%,从0.38亿元降至0.25亿元[18] - 应收款项融资较年初减少27.9%,从0.43亿元降至0.31亿元[18]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较年初增加12.5%,从0.11亿元增至0.12亿元[18]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较年初增加54.7%,从0.22亿元增至0.34亿元[18] - 使用权资产减少100.13万元人民币,期末为42.87万元人民币,期初为143.00万元人民币[19] - 合同负债为439.04万元人民币,较期初的451.72万元人民币下降2.8%[19] 公司整体财务状况 - 总资产11.95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3.37%[5] - 公司总资产为11.95亿元人民币,较期初的11.56亿元人民币增长3.4%[19][20] 股东及股权结构 - 公司实际控制人王雪颖合计持股38.3%,其中直接持有18,552,778股,间接通过四川中光高技术研究所持有106,301,300股[13] - 前10名股东中上海广信科技持股2.6%共8,476,086股,其中5,250,000股处于质押状态[13] 特殊项目收益 - 第三季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745.90万元,同比大幅增长68.29%[5]
中光防雷(300414) - 2022 Q2 - 季度财报
2022-08-29 16:00
收入和利润表现 - 营业收入为2.53亿元,同比增长3.25%[25]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25%至2.529亿元[56]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3.25%至2.529亿元[152]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5292.57万元[43]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4.6%至2.3577亿元,营业成本同比增长27.4%至1.7811亿元[156] - 净利润同比下降9.07%至1886.63万元[15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19万元,同比下降7.13%[25]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同比下降7.13%至2319.00万元[153] - 净利润同比增长6.5%至3274万元,基本每股收益0.1004元同比增长6.2%[157]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711元/股,同比下降7.42%[25]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下降7.42%至0.0711元[154]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44%,同比下降0.29个百分点[25] 成本和费用变化 - 营业成本同比上升13.26%至1.847亿元[56]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27.4%至1.7811亿元[156]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8.36%至2815.27万元[153]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1.3%至1854万元,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7.3%至1114万元[156] - 财务费用因汇率变动产生汇兑收益1266万元,同比降幅达396倍[56] - 财务费用由负转正至-1266.16万元(同比变动+396倍)[153] - 利息收入338万元同比增长13.2%,财务费用为-1410万元(利息净收入)[156] - 支付职工薪酬7155万元同比增长22.8%,购买商品支付1.8175亿元[158]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997.73万元,同比大幅增长188.78%[25]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改善至3998万元,同比增幅188.78%[56]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改善至3998万元,同比转正(上年同期为-4503万元)[158]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5844万元,显著优于合并层面表现[161]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2.576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7110万元[160]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7591.42万元,与上年同期正1.31亿元相比大幅下降[16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负1287.51万元,同比大幅下降115.17%[162] - 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为741.64万元,同比由负转正[162] - 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为272.64万元,较上年同期445.39万元下降38.79%[162] -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为554.23万元,同比增长13.78%[162] 业务线表现 - 通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9.32%至2.034亿元,毛利率下降11.81个百分点[58] - 非防雷产品收入同比增长48.60%至6747万元,但毛利率下降22.24个百分点[58] - 主营业务收入占营业总收入比例为99.87%[43] - 公司产品是5G通信设备不可或缺的部件[33] - 主要产品包括电源SPD、天馈SPD、信号SPD等防雷设备及工程服务[184][185] 地区销售结构 - 出口销售收入为0.94亿元,占销售收入总额的37.18%[7] - 内销收入占比62.82%,出口收入占比37.18%[6] 资产和负债变动 - 货币资金较上年末减少1.88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1.4个百分点[62] - 应收账款较上年末减少4234万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3.46个百分点[62] - 货币资金减少至2.96亿元,较期初下降6.0%[145] - 应收账款下降至2.77亿元,较期初减少13.3%[145] - 存货增长至1.99亿元,较期初增加11.3%[145] - 流动资产总额降至9.78亿元,较期初减少1.9%[145] - 短期借款新增647.43万元[146] - 应付账款降至1.21亿元,较期初减少24.3%[146] - 应收账款融资同比下降19.90%至3333.05万元[150] - 存货同比上升1.39%至1.257亿元[150] - 流动资产合计同比增长1.33%至8.271亿元[150] - 应付票据同比增长60.58%至5217.41万元[151] - 母公司货币资金减少至2.66亿元,较期初下降4.2%[149] - 母公司应收账款降至1.84亿元,较期初减少2.8%[149] 子公司业绩 - 子公司铁创科技报告期内营业利润亏损412.63万元,净利润亏损417.21万元[74] - 子公司铁创科技报告期内营业收入为1286.65万元[74] - 子公司凡维泰科技报告期内营业利润亏损931.47万元,净利润亏损931.47万元[74] - 子公司凡维泰科技报告期内营业收入为1201.18万元[74] - 境外子公司中光国际(香港)资产规模259万元,占净资产比重0.27%[64] 股东和股权结构 - 有限售条件股份减少2,512,790股至14,758,531股,持股比例从5.30%降至4.53%[126] - 无限售条件股份增加2,512,790股至311,260,935股,持股比例从94.70%升至95.47%[126] - 股份总数保持326,019,466股不变[126] - 王雪颖持股减少2,379,348股至13,914,583股,限售原因为高管锁定[128] - 周辉持股减少60,117股至180,352股,限售原因为高管锁定[128] - 汪建华持股减少50,766股至152,296股,限售原因为高管锁定[128]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22,180户[131] - 控股股东四川中光高技术研究持股133,276,450股,占比40.88%[131] - 实际控制人王雪颖直接持股18,552,778股,占比5.69%[131] - 上海广信科技持股18,236,186股(占比5.59%),报告期内减持3,260,130股[131] - 上海广信科技质押股份16,250,000股[131] - 实际控制人王雪颖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合计持股38.3%[131][132] - 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中,四川中光高技术研究持有133,276,450股流通股[131] - 股东周旭兴、吴志刚、黄书峰、岳桂英通过信用证券账户持股,实际持股数分别为2,533,150股、2,159,369股、981,700股、584,146股[132] - 董事、监事及高管持股无变动,王雪颖持股保持18,552,778股[133] - 公司无表决权差异安排,前10名股东未进行约定购回交易[132] 所有者权益和分配 - 未分配利润增长至4.41亿元,较期初增加4.2%[14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9.56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89%[25]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增至9.56亿元,较期初增长1.9%[147]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本期增减变动金额为113.22万元[165] - 综合收益总额为2319万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部分为2303.26万元[165] - 对所有者的分配为542.33万元[165]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3073.5万元[174]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所有者权益合计增加3031.8万元[173]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89453.5万元[174]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股本增加464.0万元至32519.7万元[173][174]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资本公积增加398.99万元至12608.1万元[173][174]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未分配利润增加2586.4万元至39162.4万元[173][174]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盈余公积保持5170.5万元不变[173][174]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对股东分配利润4870.97万元[173] - 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期初余额为911,900,537.20元[170] - 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期末余额为939,097,926.09元[170][172] - 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32,739,719.80元[170] - 本期未分配利润增加27,193,888.89元[170] - 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减少5,542,330.91元[172] - 股本保持326,019,466.00元不变[170][172] - 资本公积保持133,069,540.73元不变[170][172] - 盈余公积保持55,726,636.43元不变[170][172] 非经常性损益和特殊项目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金额为2,048,939.59元[29] -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318.12元[29]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金额为2,494,371.29元[29] - 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金额为112,817.65元[29] - 所得税影响额为390,392.92元[29] -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为167,538.31元[29] - 公司计提商誉减值准备1787.67万元[84] - 铁创科技资产组可回收价值评估值为1600万元[84] - 收到的税费返还716万元同比增长101.2%,政府补助179万元[156][158] 公司治理和合规 - 公司不存在境内外会计准则差异[27] - 公司属于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C39)[33] - 公司是沪深两市唯一以防雷产品为主业的上市企业[34] - 2022年半年度财务报告于8月29日经第四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批准报出[186] - 公司以持续经营为基础编制财务报表且认为未来12个月持续经营能力良好[188][189] - 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包含全部子公司且与上年相比无变化[187] - 合营安排分类及共同经营会计处理方法未涉及[200]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为公司带来的损益达到公司报告期利润总额10%以上的租赁项目[116]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重大担保情况[117]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其他重大合同[121]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需要说明的其他重大事项[122] 研发和技术能力 - 公司技术人员共259名占员工总数20.5%[46] - 技术人员含高级工程师23名[46] - 拥有10年以上防雷行业经验技术人员55名[46] - 从事通信设备研发资深技术人员43名[46] - 公司拥有有效专利145项其中发明专利32项[47] - 专利含实用新型101项外观专利11项PCT国际专利1项[47] - 另拥有计算机软件著作权5项[47] - 公司产品通过第三方认证达1300余个型号160余个系列[53] 客户和供应商风险 - 公司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总额的65.63%[80] 诉讼和仲裁事项 - 诉讼案件涉案金额28.02万元[104] - 案件1仲裁裁决支付货款19.521万元及利息[104] - 案件2调解支付8.5万元(逾期则支付11万元)[104] - 报告期内案件1执行获得3.31万元[104] 租赁和投资活动 - 公司累计出租房屋面积2448㎡ 租金26.3084万元[115] - 另出租房屋面积145.8㎡ 租金1.38万元[115] - 委托理财发生额1.35亿元,全部为银行理财产品[70] 社会责任和捐赠 - 公司社会公益活动捐赠价值4.3万元[95] 管理层讨论和风险因素 - 原材料价格仍处于高位,导致产品成本持续增加[5] - 铁创科技业绩亏损主因包括疫情致施工成本增加及人工成本上涨[74][75] - 铁创科技原材料价格高位运行,铜、钢等成本上升[75] - 凡维泰科技亏损主因人工成本增长及5G研发投入巨大[76] - 高铁建设投资较往年略有放缓影响铁创业务[75] - 公司面临毛利率下滑风险,受原材料价格及产品定价影响[81][82] 历史融资和资本变动 - 公司2015年首次公开发行2107万股A股[178] - 公司2017年非公开发行238.24万股A股[178] - 2018年度利润分配以总股本170,912,351股为基数每10股转增9股[179] - 资本公积转增股本后总股本增加至324,733,466股[179] - 2019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第一个行权期已行权1,286,000股[180]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总股本增至326,019,466股[180] - 公司注册资本为32,601.95万元[180]
中光防雷(300414) - 2022 Q1 - 季度财报
2022-04-26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 - 营业收入为1.22亿元,同比增长24.27%[3]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24.3%,从9777.7万元增至1.22亿元[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03.8万元,同比下降39.38%[3] - 净利润同比下降38.2%,从1086.5万元降至671.9万元[21]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同比下降39.4%,从1326.1万元降至803.8万元[21]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下降39.5%,从0.0408元降至0.0247元[21] 成本和费用(同比) - 营业成本为9019.27万元,同比增长42.48%[7]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42.4%,从6330.1万元增至9019.3万元[20] - 财务费用为12.59万元,同比增长105.03%[7]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0.5%,从1174.8万元增至1297.5万元[20] -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3379.8万元,同比增长25.6%[24]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1.067亿元,同比增长26.4%[24] 其他收益和损失(同比) - 其他收益为151.14万元,同比增长125.32%[7] - 投资收益为64万元,同比下降71.58%[7] - 信用减值损失为241.93万元,同比增长207.67%[7] - 资产减值损失为-25.07万元,同比增长223.59%[7] 现金流量(同比)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663.24万元,同比增长457.15%[3]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685亿元,同比增长43.7%[24] - 收到的税费返还为564.7万元,同比增长156.7%[24]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814亿元,同比增长49.0%[2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663.2万元,去年同期为-745.7万元[24]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8064万元,同比下降60.9%[24]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900.9万元,去年同期为-1189.7万元[24]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01.9万元[25] 资产负债项目(期末余额较年初变化)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3.17亿元,较年初3.14亿元增长0.7%[15]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2.80亿元,较年初3.19亿元下降12.3%[15] - 存货期末余额为1.92亿元,较年初1.79亿元增长7.0%[15] - 流动资产合计期末为9.78亿元,较年初9.96亿元下降1.8%[15] - 资产总计期末为11.37亿元,较年初11.56亿元下降1.6%[15] - 应付账款期末余额为1.31亿元,较年初1.60亿元下降18.3%[15] - 合同负债同比增长9.6%,从451.7万元增至495.0万元[17] - 应付职工薪酬同比下降18.5%,从1785.6万元降至1455.0万元[17] - 负债总额同比下降11.0%,从2.33亿元降至2.07亿元[17][18] - 所有者权益同比增长0.7%,从9.23亿元增至9.30亿元[18]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3.144亿元,较期初增加193.4万元[25] 股东和股权结构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22,478户[9] - 第一大股东四川中光高技术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持股133,276,450股,占总股本40.88%[9] - 实际控制人王雪颖直接和间接合计持股占公司总股本38.3%[9] 其他重要事项 - 注销股票期权合计257.2万份,涉及25人[13]
中光防雷(300414) - 2021 Q4 - 年度财报
2022-03-24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2.57%至5.92亿元[23] - 公司2021年实现营收59186.10万元,主营业务收入占营业总收入比例为99.90%[44]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59186.10万元,同比增长32.57%[5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8.29%至2912.16万元[2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89.94%至1628.62万元[23]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达1.82亿元为全年最高[25] - 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64.87万元出现亏损[25]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21%同比下降0.38个百分点[23]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893元/股同比下降8.69%[23]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直接材料成本占营业成本比重73.05%,金额为2.844亿元,同比下降2.02个百分点[73]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7.14%至4618.81万元,财务费用同比下降84.31%至78.5万元[79]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5.54%至5206.08万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8.80%[79][81] - 研发投入增加1059.04万元,同比增长25.54%[82] - 营业收入增长导致研发投入占比下降[82] 各业务线表现 - 通信领域收入34372.88万元,同比增长34.98%,占总收入58.08%[57][58][66] - 建筑领域收入同比增长74.01%[57] - 航天国防领域收入3121.42万元,同比增长63.05%[57][61] - 能源领域收入9015.54万元,同比增长31.79%[57][60] - 铁路与轨道交通领域收入9744.61万元,同比增长12.13%[57][59] - 磁性元器件业务收入6655.45万元,同比增长55.52%[64] - 出口业务收入17489.67万元,同比增长61.35%,毛利率36.87%[66][68] - 非防雷产品收入12367.24万元,同比增长89.59%,毛利率34.92%[66][68] - 防雷产品销售量同比增长39.56%至833.97万只,生产量同比增长44.36%至887.15万只,库存量同比增长76.39%至122.8万只[69] - 非防雷产品销售量同比增长11.57%至415.3万只,生产量同比增长20.30%至482.38万只,库存量同比增长94.95%至137.73万只[69][70] 产品研发与认证 - 公司5G DC防雷产品实现大批量销售[37] - 公司5G DCDU产品进入大批量生产阶段[37] - 通信用磁性元件实现大批量生产[37] - 公司多款铁道专用防雷模块和防雷箱处于批量生产阶段[37] - 光伏电源浪涌保护器通过欧盟及北美认证并实现批量生产[37] - 雷电监测系统及SPD智能监测产品进入批量生产阶段[37] - 汽车磁性元件处于小批量生产阶段[37] - 无线产品完成多款设计并开始批量生产[37] - 控股子公司凡维泰科技自主研发的Small Cell小基站实现批量供货,并开发4G/5G光猫型小基站等系列产品[53] - 公司通过1200余个产品型号认证,包括UL认证119个、CE-LVD认证496个等[54] - 公司开发多款新产品包括浪涌保护器、5G直流防雷单元等,预计可实现大批量销售[80] 地区表现 - 公司2021年出口销售收入为1.75亿元,占销售收入总额的29.55%[8] - 公司2021年内销收入占比为70.45%,出口收入占比为29.55%[7] 子公司表现 - 铁创科技总资产为1.92亿元人民币,净资产为1.52亿元人民币,营业收入为9194.51万元人民币[96] - 铁创科技营业利润为136.44万元人民币,净利润为145.82万元人民币[96] - 凡维泰科技总资产为3785.96万元人民币,净资产为负3522.49万元人民币,营业收入为1948.26万元人民币[96] - 凡维泰科技营业利润为负1700.29万元人民币,净利润为负1700.50万元人民币[96] - 铁创科技业绩下滑受区域新冠疫情影响,工程施工进度受阻且劳务成本上涨[96] - 铁创科技海外客户订单因国外疫情未恢复而明显下滑[97] - 凡维泰科技人员数量较去年增长一倍,且5G研发投入巨大导致亏损[97][98] - 凡维泰科技因芯片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和交期长而提前囤货,占用大量资金[98]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下降868.92%至-6911.65万元[2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恶化至-6911.65万元,同比下降868.92%[83]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增长至7773.58万元,同比上升107.86%[83]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激增970.68万元,同比增长1196.93%[83] 资产与负债 - 资产总额同比增长7.38%至11.56亿元[23] - 应收账款增长至3.19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4.92个百分点[87] - 存货增长至1.79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3.57个百分点[87] - 货币资金维持在3.14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1.39个百分点[87] 客户与供应商 - 前五名客户销售总额2.852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48.18%,其中最大客户占比17.31%[75]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总额8322.2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24.14%[77] - 客户集中风险主要源于通信设备制造商行业集中度高[119] - 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总额的48.18%[119] 研发与技术创新 - 公司技术人员共262名,占员工总人数22.22%,其中高级工程师25名,10年以上行业经验技术人员54名,通信设备研发资深技术人员43名[46] - 公司拥有有效专利142项,其中发明专利33项、实用新型专利98项、外观专利10项,PCT国际专利1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5项[47] - 公司参与制定标准60项,已发布实施国内标准42项,其中国家标准28项、CECS标准2项、国军标2项、行业标准8项、省级标准1项、地方标准1项[51] - 公司担任标准主编10项,其中国家标准4项、CECS标准1项、行业标准3项、省级标准1项、地方标准1项[51] - 公司参与编标32项,其中国家标准24项、CECS标准1项、国军标2项、行业标准5项[51] - 全资子公司阿库雷斯具备CMA、CNAS、ILAC实验室资格及美国UL目击实验室资格[49] - 研发人员数量262人同比增长11.02%,30岁以下研发人员数量同比增长51.39%[8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计划实现业绩来源于5G通信、高铁、新能源和航天国防四轮驱动格局以降低对通信行业依赖[110] - 公司将继续加强同韩国三星、诺基亚等客户合作以提升产品销售和市场地位[113] - 公司重点开拓电力、航天国防、石油化工和新能源等领域应用市场以扩大市场占有率[113] - 公司计划通过产业并购扩充产品系列延长产业链并降低生产成本[114] - 公司研发投入计划包括资金和人员投入以提高雷电和非雷电防护产品技术能力[112] - 公司产品存在3-5年更新迭代需求形成存量市场更换需求[113] - 公司积极研发非雷电防护产品包括小基站、磁性元器件、环形器和滤波器等技术[111] - 公司未来几年继续拓展电力、新能源、石油化工行业防雷市场同时优化海外市场[109] - 5G行业预计2030年带动国内直接产出6.3万亿元人民币,复合增长率29%[101] - 石油化工行业市场需求总体将继续扩大但增速会有所下降[106] - 新能源行业到2025年力争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05] 风险因素 - 公司面临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主要原材料包括电子元器件、印制板、塑胶件、五金材料[6] - 公司产品出口主要采用美元结算,存在汇率波动导致的汇兑损失风险[8] - 新冠肺炎疫情对公司报告期内业绩产生客观影响,疫情结束时间仍不确定[7] - 公司主营业务涉及通信产业和铁路建设行业,受国家宏观经济波动影响[5] - 有色金属、原油、电子元器件等制造业材料成本上涨导致产品成本增加[6] - 原材料如铜、钢、塑胶件价格高位运行,增加铁创科技产品成本[97] - SPD产品毛利率受原材料价格、制造费用摊薄及新产品销售占比影响[120] - 公司主导产品为SPD产品,其毛利率直接决定综合毛利率水平[120] - 商誉减值风险源于收购铁创科技形成的资产组[123] - 应计提商誉减值准备1787.67万元[123] - 铁创科技资产组可回收价值评估值为1600万元[123]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董事长兼总经理王雪颖减持3,172,463股,期末持股18,552,778股,减持原因为个人资金需求[132] - 董事兼董秘、副总经理周辉减持80,156股,期末持股240,469股,减持原因为个人资金需求[132] - 董事许慧民减持30,000股,期末持股90,312股,减持原因为个人资金需求[132] - 财务总监汪建华减持67,688股,期末持股203,062股,减持原因为个人资金需求[132] - 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合计减持3,350,307股,期末总持股19,678,121股[132] - 董事许慧民于2021年5月18日因退休离任[133][134]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合计为300.1万元[146] - 董事长兼总经理王雪颖税前报酬为50万元[145] - 董事夏从年税前报酬为1.8万元且在关联方领取报酬[145] - 董事兼副总经理周辉税前报酬为32万元[145] - 董事雷成勇税前报酬为35万元[146] - 离任董事许慧民税前报酬为4.3万元[146] - 三位独立董事(金智、黄兴旺、汪学刚)税前报酬均为6万元[146] - 副总经理邓小林税前报酬为40万元[146] - 副总经理杨国华税前报酬为37万元[146] - 副总经理李旭斌税前报酬为38万元[146] 生产与供应链 - 公司主要实行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39][40] - 公司产品销售以配套大客户模式为主[41] - 公司以销定产模式根据客户订单安排原材料采购及安全库存[120] - 公司通过供应链管理及招投标控制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121] 投资与资产交易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达1329.26万元[29] - 资产减值损失1789.60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68.91%[86] - 理财产品投资收益483.24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18.61%[86] - 公司新增控股子公司中光天宇开拓涉军业务,已纳入合并报表范围[74] - 公司2021年新设控股子公司中光天宇开拓涉军业务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193] - 公司通过产业并购实现雷电产业细分领域全覆盖的战略规划[119] 利润分配与分红 - 公司利润分配预案为以326,019,466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17元(含税)[9] - 2020年度现金分红方案为每10股派0.15元,总分红金额4,871,001.99元[159] - 2020年提取法定盈余公积3,451,344.06元,占净利润10%[159] - 2021年度母公司实现净利润4021.74万元[163] - 提取法定盈余公积402.17万元,占净利润10%[163] - 2021年度可供股东分配利润为3619.56万元[163] - 累计可供股东分配利润总额为3.97亿元[163] - 现金分红总额为554.23万元,占利润分配总额100%[161] - 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17元(含税)[161][163] - 分红股本基数为3.26亿股[161] - 现金分红占利润分配最低比例要求为20%[162] 人力资源 - 报告期末公司员工总数1,179人,其中生产人员736人(占62.4%),技术人员262人(占22.2%)[154] - 员工教育程度中专科以下学历510人(占43.3%),专科381人(占32.3%),本科以上288人(占24.4%)[155] - 劳务外包总工时463,442小时,支付报酬总额8,290,663元[158] - 报告期内累计培训3,939人次,总课时278.5小时,培训完成率100%[157] - 生产员工持证上岗培训932人次,多能工比例达90%[157] - 母公司在职员工934人,主要子公司在职员工245人[154] 内部控制与审计 - 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召开4次会议,审议6项财务及审计相关议案[151][152] - 所有董事出席率100%,无连续两次缺席情况[148][149] - 纳入评价范围单位资产总额占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资产总额的比例为100%[169] - 纳入评价范围单位营业收入占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营业总收入的比例为100%[169] - 财务报告重大缺陷数量为0个[170] - 非财务报告重大缺陷数量为0个[170] - 财务报告重要缺陷数量为0个[170] - 非财务报告重要缺陷数量为0个[170] - 内部控制鉴证报告意见类型为标准无保留意见[171] - 公司聘任四川华信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服务报酬为62万元连续年限17年[194] -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服务注册会计师李敏连续服务5年[194] 承诺与责任 - 公司实际控制人何亨文、史俊伟、史淑红承诺规范关联交易,长期有效,报告期末未出现违反承诺情况[182][183] - 何亨文、史俊伟、史淑红承诺避免同业竞争,长期有效,报告期末未出现违反承诺情况[183] - 何亨文、史俊伟、史淑红承诺交易标的资产权属清晰,长期有效,报告期末未出现违反承诺情况[183] - 铁创科技承诺交易完成后第一年销售费用率不超过16%[185] - 铁创科技承诺交易完成后第一年管理费用率不超过9%[185] - 铁创科技承诺销售与管理费用率合计不超过25%[185] - 承诺人保证后续年度费用率不高于第一年水平[185] - 费用率调整需获得中光防雷书面许可方可实施[185] - 违反费用率承诺需以现金全额赔偿违规支出[185] - 承诺人提供信息需确保真实准确完整并承担法律责任[184] - 涉及立案调查时承诺人股份将被锁定且暂停转让[184] - 调查发现违法违规时锁定股份将用于投资者赔偿[184] - 铁创科技资金收支需经中光防雷委派财务总监审批[184] - 公司承诺若招股说明书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将以二级市场价格回购全部首次公开发行新股[187] - 公司控股股东承诺不从事与公司构成竞争的业务活动[187] - 公司控股股东持股的其他企业若存在相同业务将进行清算注销[187] - 公司董事及高管承诺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直接或间接持有股份总数的25%[186] - 公司董事及高管承诺离职后半年内不转让所持股份[186] - 公司董事及高管承诺上市后6个月内申报离职则18个月内不转让股份[186] - 公司董事及高管承诺上市后7-12个月申报离职则12个月内不转让股份[186] - 公司承诺收到立案稽查通知后两个交易日内申请股份锁定[186] - 公司控股股东承诺若获得竞争性投资机会将优先提供给公司[187] - 公司承诺若调查发现违法违规情节,锁定股份将用于投资者赔偿安排[186] - 公司实际控制人承诺若招股书虚假记载将回购IPO股份[188] 其他重要事项 - 公司产品应用市场包括通信、铁路与轨道交通、航天国防、电力、石油化工、新能源、建筑等基础产业[52] - 公司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四川省重点行业小巨人企业,2020-2023年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50] - 公司2021年向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木果镇牛场幼儿园捐赠物资价值1万元[179] - 公司2021年向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保安镇双处村幼儿园捐赠物资价值2.1万元[179] - 公司涉及三件未达重大诉讼标准案件涉案总金额172.52万元[195] - 公司会计政策变更遵循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新规[192]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违规对外担保情况[189][190] - 公司报告期无重大关联交易及资产收购类关联交易[198][199] - 公司及其控股股东报告期不存在失信及大额债务违约情况[197] - 公司报告期未发生破产重整及行政处罚事项[194][196] - 2020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47.70%[131] - 公司资产、财务、业务、人员及机构均独立于控股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