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和成(002001)

搜索文档
新和成(002001) - 2021年9月1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21 16:16
投资者关系活动信息 - 活动类别包括特定对象调研、分析师会议、媒体采访等多种形式 [1] - 参与单位及人员众多,共 71 家单位及对应人员参与 [1][2] - 活动时间为 2021 年 9 月 14 日,地点为公司总部会议室(电话会议),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石观群、王学闻 [2] 公司上半年业绩情况 - 实现营业收入 72.54 亿元,同比增长 36.7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4.08 亿元,同比增长 9.03% [2] - 营养品类产品保持优势,香精香料和新材料类产品稳步发展,内销和外销均有增长 [2] 公司未来发展规划 营养品领域 - 年产 25 万吨蛋氨酸项目中 15 万吨装置按计划进行,生物发酵项目一期已投入运行,为二期维生素 B 族等产品奠定基础 [3] 香精香料领域 - 在建薄荷醇等项目,未来丰富产品品类,发展万吨级大品类香原料系列,选择附加值高的小品种形成差异化、系列化产品体系 [3] 新材料领域 - PPS 三期正在投资扩建,未来发展集中在下游应用领域,做高附加值、系列化产品;己二腈项目正在中试 [3][4] 其他方面 - 综合考虑化学合成和生物发酵工艺的生产成本、技术工艺,交替发展,增加产品品类,实现规模化生产 [3] - 有维生素复配业务,主要在国内市场销售 [4] - 原料药板块业务规模较小,部分产品如布洛芬、全氟己基辛烷等还在培育,全氟己基辛烷将与 Novaliq、恒瑞等公司合作,产量将增加 [4] 问答环节其他问题解答 - 公司蛋氨酸项目从年产 5 万吨/年发展至 15 万吨/年,2021 年上半年子公司山东新和成氨基酸有限公司实现营业利润 3.46 亿元,未来 30 万吨/年产能完全释放后规模效应将进一步显现 [3] - 维生素 A 与维生素 E 技术门槛相对较高,市场格局相对稳定,市场供需变化可能导致产品价格波动 [4]
新和成(002001) - 2021年7月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21 16:14
公司业务领域选择与发展方向 - 公司选择进入生物发酵领域,因其能在常温常压下生产产品,具有品质高、环境友好特点,是未来发展方向,未来会从化学合成和生物发酵两方面交替发展 [1] - 公司选择做新材料,基于有化学化工技术支撑,在研发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所选产品多为卡脖子产品,技术突破对未来选新产品有借鉴意义 [3] 公司组织架构 - 公司形成三会一层治理结构,按营养品、香精香料、新材料等业务领域设置,总部进行资源配置,子公司执行体系制度,专业做一个领域;总部研究院做前瞻性研究,基地研究院进行技术改进 [2] 市场竞争与公司应对策略 - 公司认为做企业必然面临市场竞争,其蛋氨酸、PPS产品曾面临卡脖子问题,现可大规模生产;公司注重技术研发,突破技术并实现差异化,增强核心竞争力 [2] 产品发展前景 - PPS是优良性能的特种工程塑料,具有耐高温、耐辐射、阻燃、耐腐蚀等特点,应用领域广,是未来发展趋势和方向 [3] 业务集中性问题 - 公司主要业务为营养品、香精香料和新材料,各领域产品前期步骤一致,可实现一体化管理,归结为精细化工;采用多品种、小批量管理方式,销售时可一揽子出售产品,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率 [3] 公司未来发展前景 - 很多国家将精细化学品技术水平作为衡量创新水平的标准,市场上很多行业与化工相关,大量化工原料需转化为精细化工产品;公司深耕精细化工领域,定位“化工+”和“生物+”平台,搭建精细化工平台,发挥协同效应,进行技术和产品创新 [3]
新和成(002001) - 2021年11月1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21 15:42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为 002001,证券简称为新和成,为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 [1] - 2021 年 11 月 17 日在公司总部一楼会议室开展投资者关系活动,活动类别包括特定对象调研、媒体采访等,参与单位众多,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石观群、王学闻 [1] 三季度业绩情况 - 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105.16 亿元,同比增长 40.72%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33.66 亿元,同比增长 14.67% [1] - 截止三季度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 208.70 亿元,比上年度末增长 7.93% [1] - 营养品类产品保持优势,香精香料和新材料类产品稳步发展,内销和外销均有增长 [1] 项目进展情况 营养品板块 - 蛋氨酸项目产能 15 万吨正常生产销售,在建 15 万吨生产装置受疫情影响延迟至 2023 年投产 [2] - 牛磺酸项目已启动报建,维生素 B6 项目在试车中 [2] - 生物发酵项目一期已投入运行,为二期维生素 B 族等产品奠定基础 [2] 香精香料板块 - 基地框架基本完成,正在进一步征地建设,薄荷醇项目在建设中 [2] 新材料板块 - PPS 三期正在扩建,目前年产能 15000 吨,第三期 7000 吨扩产项目预计明年投料试车,总体规划审批产能 30000 吨 [3] 原料药板块 - 拟在山东潍坊布局原料药生产基地,除现有业务外,根据原料中间体和技术优势培育新产品 [3] 问答环节要点 维生素相关 - 维生素市场需求是刚性需求,有季节性变动但每年稳定增长,目前维生素 E 价格处于高周期阶段,维生素 A 价格在中高位波动,供需结构良好,公司会结合多方面提升业绩 [2] 蛋氨酸相关 - 全球蛋氨酸市场规模稳定增长,多种因素影响供需平衡,目前市场供应良好,公司有信心通过产能释放等显现规模效应 [2] PPS 相关 - PPS 性能优良、应用领域广,公司除建设扩产项目外,还拓展下游应用领域,与多家公司合作推进发展 [3] 原料药规划 - 公司原料药板块业务规模较小,拟在山东潍坊布局生产基地,各项目逐步落地 [3] 生物发酵布局原因 - 公司看好生物发酵前景,其与化学合成结合与公司战略和研发匹配度高,符合发展趋势,可增加产品品类、实现规模化生产、增强竞争力 [3] 香精香料业务趋势 - 产品应用覆盖多领域,预计市场需求稳定增长,公司围绕大产品开发系列化产品,未来香料业务将稳健增长 [3] 销售费用下降原因 -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 14 号 - 收入》规定,原销售费用中的运保费计入营业成本,导致销售费用同比下降 [4]
新和成(002001) - 2022年7月2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17 15:01
公司经营情况 - 公司专注精细化工,依托化工和生物平台,围绕营养品、香精香料、新材料、原料药发展功能性化学品 [1] - 营养品板块,蛋氨酸二期25万吨/年中15万吨生产装置预计明年6月建成,牛磺酸项目争取年底建成试车,维生素B6、B12已开始销售 [1] - 香精香料板块稳定,薄荷醇项目三季度安排试车 [1] - 新材料板块稳健,7000吨/年PPS三期项目上月试车进展顺利,己二腈项目处于中试阶段且完成选址、报批有序推进 [1][2] - 原料药板块占营收比例小,氮杂双环项目5月试车销售,打通工艺路线并改进技术,未来产品结构将调整升级,具体项目报批中 [2] - 2022年上半年公司经营稳健,主要项目有序建设,香精香料和新材料板块发展良好,蛋氨酸销量增长、价格稳定有成本优势,维生素类产品销售价量双降,部分原辅材料价格上涨致成本上升,预计上半年盈利218,428.12 - 242,697.91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0% - 0% [2] 投资者问答 市场行情与成本优势 - 受供需影响,目前维生素A市场价格和销量下跌,未来下游需求恢复销量可能增加,公司维生素A产品工艺成熟、成本控制有效,综合成本有优势 [2] 原材料库存 - 原材料库存与生产计划挂钩,一般储备1 - 2个月供应量,部分受市场价格和供应商影响的原材料会策略性储备 [2] 资本开支计划 - 十四五规划产业布局和资源储备充分,接下来两年约有50亿投资规划,围绕营养品、香精香料、高分子新材料和原料药领域协同发展 [3] 香精香料板块发展 - 目前主要做香原料,多种产品全球份额排名前列,未来产品结构将多元化,推出香料新品种,构筑核心竞争力,香精业务暂无具体计划 [3] 生物发酵合作 - 公司研究院下设生物发酵研究院进行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研究,还与国内外知名院所、高校合作进行前瞻性研究 [3] 新材料板块规划 - 以发展高分子聚合物及关键中间体为中心,适度发展下游应用,做高附加值产品,PPS目前1.5万吨/年正常生产,三期7000吨/年试车,近两年规划达3万吨/年,后续根据市场需求决定是否扩产,PPA处于中试改进工艺,己二腈项目中试且报批有序 [3] 原料药板块发展 - 公司从原料药起家,现向四大业务板块转型,原料药在营收中占比小,主要做配套产品,十四五规划中山东基地原料药园区产品品类将拓展,具体项目报批中 [4] 研发人才激励 - 公司坚持企业宗旨和用人理念,强化人才供应链建设,为研发技术人才提供多种发展路径和培养方式,除合理薪酬外,根据课题和项目情况制定奖励机制,员工持股计划也面向核心人才 [4]
新和成(002001) - 2022年11月1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11 10:27
公司经营情况 - 2022年1 - 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91,001.81万元,同比增长12.2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1,104.58万元,同比下降11.23% [1] - 2022年7 - 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9,497.89万元,同比上涨12.8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9,716.84万元,同比下降17.39% [1] - 报告期内各业务板块收入均增长,营养品板块蛋氨酸价格稳定、销量增长,香精香料及新材料业务板块产品价格及销量均增长,但主要维生素类产品价格、销量下降,部分原辅材料价格上涨致产品成本上升,利润下降 [2] 项目进展 - 营养品板块:蛋氨酸二期25万吨/年其中15万吨装置按进度推进,预计2023年6月建成;与中石化合资合作液体蛋氨酸项目在洽谈;5,000吨/年维生素B6、3,000吨/年B12正常生产销售;30,000吨/年牛磺酸项目按进度建设 [2] - 香精香料板块:年产5,000吨薄荷醇项目处于试车过程,其他零星项目有序进行 [2] - 新材料板块:年产7,000吨PPS三期项目试车进展顺利,负荷逐步提升;己二腈项目合法性报批流程有序推进 [2] 投资者问答 行业格局与市场影响 - 主要维生素类产品用于饲料添加剂,受市场供需和格局影响,报告期内维生素A市场价格和销量下降影响业绩,未来随下游需求恢复影响或变化;维生素E价格及市场格局相对稳定 [2] - 下游养殖业复苏对公司产品销售有一定影响,但公司产品属中端产品,需求变化传导需时间和过程 [2] 产品规划 - 蛋氨酸:2005年组建研发团队,2017年突破技术建成国内首条自主知识产权生产线,现有产能15万吨,二期25万吨/年中15万吨装置预计2023年6月建成,达产后固体蛋氨酸产能达30万吨,与中石化合作液体蛋氨酸项目在洽谈 [3] - 香精香料:主要做香原料,下游用于日化、化妆品等,产品需求稳定,多种系列产品全球份额排名前列,近年来营收占比20%左右,报告期内价格和销量增长,5000吨/年薄荷醇项目试车,未来将丰富品类推出新品种 [3] - 新材料:主要产品PPS规划报批产能3万吨/年,15,000吨/年生产线正常生产销售,三期7,000吨/年装置试车,后续根据市场需求扩产;PPA处于中试,工艺改进;己二腈项目处于合法性报批阶段,未来分期建设,以发展高分子聚合物及关键中间体为中心,适度发展下游应用 [3] 产品竞争力与发展方向 - 产品竞争力:专注精细化工,在研发、生产、管理积累经验,产品品类和规模发展快,产业链关联性强,成本有优势,未来坚持一体化、系列化、协同化发展,技术驱动提升综合竞争力 [4] - 发展方向:坚持一体化、系列化、协同化战略,“化工+”和“生物+”主航道,提升应用研究和服务能力,专注营养品、香精香料、高分子新材料和原料药业务,创新驱动发展功能性化学品,加强平台建设和装备引进合作,依托生产基地延伸产业链,结合资本市场开发新项目新产品 [4]
新和成(002001) - 2022 Q3 - 季度财报
2022-10-25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36.95亿元,同比增长12.86%[3] - 前三季度累计营业收入为119.10亿元,同比增长12.21%[3] - 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97亿元,同比下降17.39%[4] - 前三季度累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0.11亿元,同比下降11.23%[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本报告期797,168,419元,同比下降17.39%[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本报告期833,476,722.26元,同比下降10.33%[31] - 营业收入从106.14亿元增至119.10亿元,增长12.2%[21] - 净利润从34.06亿元降至30.24亿元,下降11.2%[23]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0.1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1.2%[24] - 营业收入为119.1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21%[30] - 营业收入从106.14亿元增至119.10亿元,增长12.2%[48][50] - 净利润从34.06亿元降至30.24亿元,下降11.2%[50] - 持续经营净利润为30.2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1.2%[51]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0.1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1.2%[5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前三季度营业成本同比增加30.57%,主要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和产品销量增加[11] - 前三季度财务费用同比减少87.64%,主要由于汇率波动产生汇兑收益[11] - 营业成本从56.65亿元增至73.97亿元,增长30.6%[23] - 研发费用从5.20亿元增至6.00亿元,增长15.4%[23] - 营业成本前三季度同比增加30.57%[38] - 财务费用前三季度同比减少87.64%[38] - 营业成本从56.65亿元增至73.97亿元,增长30.6%[50] - 研发费用从5.20亿元增至6.00亿元,增长15.4%[50] 现金流量表现 - 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5.27亿元,同比下降34.47%[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年初至报告期末2,527,486,364.07元,同比下降34.47%[3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5.2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4.5%[25]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42亿元人民币,同比改善18.8%[26]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44亿元人民币,同比改善200.5%[26]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20.7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6%[25]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81.4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4.7%[25] -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支付的现金为28.9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1%[25]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69.3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2%[2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5.2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4.5%[52]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20.7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6%[52]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81.4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4.7%[52] -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支付的现金为28.9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1%[53]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42亿元人民币,同比改善18.8%[53]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47.5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0%[53]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69.3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2%[53] 资产和负债变化 - 本期末预付款项较年初增加162.64%,主要由于原材料采购额增加[9] - 本期末短期借款较年初增加66.47%,主要由于经营业务增加银行贷款[9] - 本期末其他综合收益较年初增加5,815.88%,主要由于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10] - 货币资金为7,141,557,642.42元,较年初5,952,909,626.94元增长19.96%[19] - 公司总资产从2022年初的347.24亿元增长至382.46亿元,增幅为10.1%[20][21] - 固定资产从143.51亿元增至164.90亿元,增长14.9%[20] - 在建工程从29.85亿元增至34.57亿元,增长15.8%[20] - 短期借款从14.03亿元增至23.36亿元,增长66.5%[20] - 长期借款从51.49亿元增至57.50亿元,增长11.7%[21]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从218.32亿元增至229.82亿元,增长5.3%[21] - 总资产本报告期末38,245,908,900.33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0.14%[31] - 交易性金融资产较年初减少68.02%[36] - 预付款项较年初增加162.64%[36] - 货币资金较年初增加1,188,648,015.48元达7,141,557,642.42元[46] - 存货较年初增加929,951,672.45元达4,123,609,039.61元[46] - 交易性金融资产较年初减少850,736,359.24元至400,000,000.00元[46] - 应收账款较年初减少364,476,819.96元至2,390,691,753.18元[46] - 预付款项较年初增加128,438,833.92元至207,408,794.52元[46] - 公司总资产从年初347.24亿元增长至382.46亿元,增幅10.1%[47][48] - 固定资产从143.51亿元增至164.90亿元,增长14.9%[47] - 在建工程从29.85亿元增至34.57亿元,增长15.8%[47] - 短期借款从14.03亿元增至23.36亿元,增长66.5%[47] - 长期借款从51.49亿元增至57.50亿元,增长11.7%[48]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从218.32亿元增至229.82亿元,增长5.3%[48] 股东和股权结构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89,376户[13] - 新和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数量为1,516,802,525股,持股比例为49.07%[1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数量为71,757,705股,持股比例为2.32%[13] - 上海重阳战略投资有限公司-重阳战略汇智基金持股数量为54,072,200股,持股比例为1.75%[13] - 全国社保基金五零三组合持股数量为32,000,000股,持股比例为1.04%[13] - 控股股东新和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累计增持14,518,152股[17] - 控股股东新和成控股集团累计增持股份14,518,152股[44] - 控股股东计划增持公司股份金额不低于人民币3亿元不超过人民币6亿元[44]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公司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净额为486,707.55万元[18] - 2022年1-9月实际使用募集资金118,700.10万元[18]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募集资金余额为229,479.05万元[18] - 2022年1-9月募集资金实际使用118,700.10万元[45] - 募集资金项目累计投入327,444.73万元[45]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募集资金余额为229,479.05万元[45] 其他财务指标 - 基本每股收益为0.98元,同比下降10.9%[24] - 基本每股收益本报告期0.26元/股,同比下降16.13%[3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本报告期2.95%,同比下降1.84个百分点[3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98元,同比下降10.9%[51]
新和成(002001) - 2022 Q2 - 季度财报
2022-08-23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82.1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92%[1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1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78%[1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0.9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13%[13] - 基本每股收益0.72元/股,同比下降8.86%[1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9.55%,同比下降2.32个百分点[13] - 营业收入821503.93万元,同比增长11.92%[23] - 利润总额262396.23万元,同比下降7.28%[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1387.74万元,同比下降8.78%[23] - 公司营业收入总额为82.15亿元,同比增长11.92%[27] - 2022年半年度净利润为22.2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7%[119] - 2022年半年度营业利润为26.2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0%[119] - 2022年半年度营业收入为18.8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1.7%[121] - 2022年半年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72元,同比下降8.9%[120] - 营业收入从73.40亿元增至82.15亿元,增长12.0%[118] - 2022年半年度母公司净利润为2.5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6.3%[123] - 营业收入调整后增加85.90百万人民币至73.40亿人民币[192]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494512.28万元,同比增长29.36%,主要因原材料价格上涨[25] - 财务费用2223.11万元,同比下降84.62%,主要因汇率波动产生汇兑收益[25] - 研发费用44035.73万元,同比增长25.27%,主要因研发材料和人员薪酬增加[26] - 研发费用从3.52亿元增至4.40亿元,增长25.3%[118] - 财务费用从1.45亿元降至0.22亿元,下降84.6%[118] - 2022年半年度研发费用为1.1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3%[121] - 2022年半年度财务费用为1904.08万元人民币[121] - 营业成本从38.23亿元增至49.45亿元,增长29.3%[118] - 营业成本调整后增加67.42百万人民币至38.23亿人民币[193]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4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5.74%[1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4245.67万元,同比下降45.74%,主要因原材料采购额上升[26]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77.8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7%[125] - 收到的税费返还为6.9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1%[125]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56.2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8.0%[125] -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10.3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2%[12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4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5.7%[125] -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支付的现金为18.0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7%[125]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74亿元人民币,同比改善1.0%[126]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37.9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2%[126] -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为19.6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8%[126]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64.5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4%[126] - 销售商品收到现金调整后增加85.90百万人民币至69.09亿人民币[193] - 购买商品支付现金调整后增加67.42百万人民币至37.99亿人民币[193] - 购建长期资产支付现金调整后增加18.48百万人民币至13.27亿人民币[193] 各业务线表现 - 医药化工行业收入75.85亿元,占总收入92.33%,同比增长10.82%[27] - 营养品收入57.69亿元,占总收入70.22%,同比增长4.81%[27] - 香精香料收入15.23亿元,同比增长31.17%,毛利率49.83%上升5.65个百分点[28] - 直销模式收入65.36亿元,占总收入79.57%,同比增长13.67%[27] - 维生素类主要产品销售价格同比下降,销售数量同比减少[22] - 山东新和成氨基酸有限公司蛋氨酸业务收入达18.20亿元人民币,净利润为5.29亿元人民币[46] - 山东新和成维生素有限公司饲料添加剂业务收入为11.95亿元人民币,净利润为4.74亿元人民币[46] - 上虞新和成生物化工有限公司饲料添加剂业务收入为7.71亿元人民币,净利润为2.63亿元人民币[46] 各地区表现 - 内销收入40.64亿元,同比增长20.19%,外销收入41.51亿元,同比增长4.86%[27] 资产和负债变化 - 货币资金65.90亿元,占总资产17.43%,较上年末增加0.29个百分点[31] - 存货45.62亿元,占总资产12.06%,较上年末增加2.86个百分点[31] - 短期借款26.34亿元,占总资产6.97%,较上年末增加2.93个百分点[31] - 货币资金从59.53亿元增至65.90亿元,增加6.37亿元[111]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12.51亿元降至6.70亿元,减少5.81亿元[111] - 应收账款从27.55亿元增至30.62亿元,增加3.07亿元[111] - 存货从31.94亿元增至45.62亿元,增加13.68亿元[111] - 短期借款从14.03亿元增至26.34亿元,增加12.31亿元[112] - 在建工程从29.85亿元增至38.55亿元,增加8.70亿元[112]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从218.32亿元增至221.14亿元,增加2.82亿元[113] - 货币资金从年初431.95亿元增至490.49亿元,增长13.5%[115]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2亿元翻倍至4亿元,增幅100%[115] - 短期借款从5.82亿元大幅增至14.13亿元,增长142.8%[116]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从12.38亿元增至20.66亿元,增长66.9%[116] - 未分配利润从58.87亿元降至43.51亿元,下降26.1%[117] - 负债总额从55.24亿元增至69.83亿元,增长26.4%[116]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65.9亿元,较期初59.53亿元增长10.7%[199] - 银行存款期末余额为64.52亿元,较期初56.85亿元增长13.5%[199] - 其他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1.38亿元,较期初2.68亿元下降48.4%[199] - 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期末余额为1.09亿元,较期初1.5亿元下降27.3%[199] - 信用证保证金期末余额为2736.46万元,较期初8621.26万元下降68.3%[199]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6.7亿元,较期初12.51亿元下降46.5%[200] - 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期末余额为6.6亿元,较期初12.5亿元下降47.2%[200] - 衍生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955.55万元,较期初73.64万元增长1197.8%[200] - 存放在境外的款项总额期末为4457.74万元,较期初3873.93万元增长15.1%[199] 投资项目与进展 - 蛋氨酸二期25万吨/年项目中10万吨装置已投产,15万吨装置预计2023年6月建成[22] - 年产7000吨PPS三期项目开始试车,年产5000吨薄荷醇项目按进度建设[22] - 报告期投资额1,832,296,131.71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3.83%[34] - 衍生品投资期末金额151,923.60万元占公司报告期末净资产比例6.87%[40] - 报告期衍生品投资实际损益金额907.19万元[40] - 募集资金累计投入278,026.26万元投资进度57.12%[42] - 年产25万吨蛋氨酸项目报告期实现效益35,194.89万元[42] - 年产25万吨蛋氨酸项目延期至2023年6月完成,10万吨生产线已投产,15万吨仍在建设中[43] - 募集资金先期投入金额为3605.59万元人民币且已完成置换[43] - 公司年产500吨卡隆酸酐和500吨氮杂双环及联产800吨硫酸钠建设项目已取得环评批复[64] - 公司年产25万吨蛋氨酸二期项目已取得环评批复[64] 子公司表现 - 山东新和成药业有限公司净利润为5.79亿元人民币,占母公司净利润10%以上[45] - 山东新和成氨基酸有限公司蛋氨酸业务收入达18.20亿元人民币,净利润为5.29亿元人民币[46] - 山东新和成维生素有限公司饲料添加剂业务收入为11.95亿元人民币,净利润为4.74亿元人民币[46] - 上虞新和成生物化工有限公司饲料添加剂业务收入为7.71亿元人民币,净利润为2.63亿元人民币[46] - 公司收购NHU/CHR.OLESEN LATIN AMERICA AS,初期对生产经营无重大影响[47] 员工持股与高管变动 - 员工持股计划覆盖681名员工,持有股票总额1215.78万股,占公司股本总额0.39%[52] - 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在员工持股计划中持股数量从133.44万股增至160.13万股[54] - 2021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后员工持股计划股票数量从1013.15万股转增为1215.78万股[55] - 公司第三期员工持股计划持股数量为1215.782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39%[85] - 控股股东计划增持公司股份金额不低于3亿元,不超过6亿元,已累计增持419.5452万股[87] - 公司高管限售股期末总额增至36,374,202股,较期初增加20.0%[94] - 董事长胡柏藩持股从11,602,498股增至13,922,998股,增持2,320,500股[105] - 副董事长兼总裁胡柏剡持股从12,163,274股增至14,595,929股,增持2,432,655股[105] - 公司董事及高管合计持股从40,415,782股增至48,498,938股,总增持8,083,156股[105] - 胡柏剡个人持股比例0.47%,其中限售股10,946,946股[98] - 胡柏藩个人持股比例0.45%,其中限售股10,442,248股[100] - 公司第三期员工持股计划持有12,157,826股无限售条件普通股[103] 股东结构 - 新和成控股集团持股比例48.74%,持有1,506,479,825股普通股[95]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比例3.10%,持有95,701,262股普通股[95] - 上海重阳战略汇智基金持股比例1.75%,持有54,072,200股普通股[96][102] - 全国社保基金五零三组合持股比例0.91%,持有28,000,000股普通股[97][102] - 科威特政府投资局持股比例0.56%,持有17,222,802股普通股[97][102] - 北京源峰价值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持股比例0.46%,持有14,372,624股普通股[98][102] 融资与担保 - 公司对子公司黑龙江新和成生物科技担保金额20亿元[80] - 公司对子公司山东新和成维生素担保金额5亿元[80] - 公司对子公司新和成(香港)贸易担保金额5369.12万元[80] - 公司对子公司山东新和成精化科技担保金额5亿元[80] - 报告期内审批对子公司担保额度合计22.5亿元[81] - 报告期末对子公司实际担保余额合计50.92亿元[81] - 报告期内担保实际发生额合计8.25亿元[81] - 报告期末已审批担保额度合计65.17亿元[81] - 公司为资产负债率超过70%的被担保对象提供债务担保余额为33.1万元[82] - 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净额为48.67亿元,截至2022年6月30日募集资金余额为27.66亿元[88] - 2022年1-6月实际使用募集资金6.93亿元,募集资金项目累计投入27.8亿元[88] 分红与股本变动 - 公司总股本由25.78亿股增加至30.91亿股,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5.13亿股[91] - 2021年度权益分派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7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17.94亿元(含税)[91] - 股份回购累计交易金额为5亿元,累计回购股票1748.5676万股,占总股本的0.5657%[92] - 2022年报告期内股份回购累计交易金额为1.8亿元,累计回购股票649.7307万股[92] - 股本从期初的2,578,394,760元增加至期末的3,090,907,356元,增长512,512,596元[128][130] - 资本公积从期初的4,121,063,080.96元减少至期末的3,613,594,210.48元,下降507,468,870.48元[128][130] - 库存股从期初的320,360,784.48元增加至期末的500,059,711.25元,增长179,698,926.77元[128][130] - 未分配利润从期初的14,152,465,528.17元增加至期末的14,572,548,858.62元,增长420,083,330.45元[128][130]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的其他综合收益从期初的-1,614,172.31元改善至期末的30,637,305.79元,增加32,251,478.10元[128][130] - 专项储备从期初的12,692,218.51元增加至期末的17,141,311.39元,增长4,449,092.88元[128][130] - 所有者权益合计从期初的21,895,568,862.26元增加至期末的22,187,803,561.89元,增长292,234,699.63元[128][130] - 综合收益总额为2,246,128,897.35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部分为2,246,128,897.35元[129] - 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为1,793,794,088.80元[129] - 少数股东权益从期初的63,730,851.41元增加至期末的73,836,850.86元,增长10,105,999.45元[128][130] - 股本从214.87亿元增加至257.84亿元,增长20%[132][134] - 资本公积从45.61亿元减少至41.31亿元,下降9.4%[132][134] - 未分配利润从115.15亿元增至124.38亿元,增长8%[132][134] - 所有者权益合计从194.04亿元增至203.10亿元,增长4.7%[132][134] - 综合收益总额为24.16亿元[132] - 利润分配总额为15.17亿元[133] - 专项储备增加209.21万元至1164.25万元[132][134] - 资本公积转增股本4.30亿元[132] - 少数股东权益从6757.65万元减少至5975.45万元,下降11.5%[132][134] - 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132.96亿元[135] - 公司2022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为2.58亿元人民币[136] - 公司2022年半年度对所有者分配利润达17.94亿元人民币[136] - 公司2022年半年度所有者权益减少17.10亿元人民币[136] - 公司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为115.85亿元人民币[137] - 公司期末未分配利润为43.51亿元人民币[137] - 公司2021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为18.77亿元人民币[139] - 公司2021年半年度对所有者分配利润为15.04亿元人民币[139] - 公司2021年半年度所有者权益增加3.73亿元人民币[139] - 公司通过资本公积转增股本5.13亿元人民币[136] - 公司期末股本余额为30.91亿元人民币[137] - 公司注册资本为3,090,907,356.00元,股份总数3,090,907,356股(每股面值1元)[141] - 有限售条件流通股份为36,374,202股,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份为3,054,533,154股[141]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1.20亿元人民币,其中政府补助8552.22万元人民币[17] - 2022年半年度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1183.67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0.0%[119] - 2022年半年度投资收益为9007.28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3.6%[121] 会计政策与调整 - 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5号》进行追溯调整,影响上年同期数据[14] - 固定资产调整后
新和成(002001) - 2022 Q1 - 季度财报
2022-04-27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 - 营业收入43.0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66%[3] - 营业总收入为43.0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66%[19] - 营业收入43.0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66%[28]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3.66%至43.08亿元[4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0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18%[3] - 净利润为12.0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2%[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0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18%[28] - 公司净利润为12.0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2%[45] - 营业利润为13.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20] - 营业利润为13.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45] - 基本每股收益为0.47元[2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47元,同比增长6.8%[46] 成本和费用(同比) - 营业成本为25.1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81%[19]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21.82%至25.18亿元[44] - 研发费用同比增加42.50%[9] - 研发费用为2.2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2.52%[19]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42.52%至2.28亿元[44] - 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增加156.48%[34] 现金流量(同比环比)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2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1.03%[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2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1%[2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2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1.03%[2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2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1%[4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下降主要因购买原材料备货增加[35]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68亿元人民币,同比扩大46.3%[23]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68亿元人民币,同比扩大46.3%[48]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7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2.6%[24]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7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2.6%[49]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36.1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8%[22]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36.1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8%[47]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25.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8.9%[23]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25.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8.9%[48] - 支付的各项税费为2.7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2%[23] -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6.3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1%[48]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59.3亿元人民币[24]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59.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1%[49] 资产和负债变动(较年初) - 预付款项较年初增加38.54%[8] - 其他流动资产较年初增加54.60%[8] - 其他非流动资产较年初增加31.28%[8] - 公司货币资金期末余额6,108,319,777.72元,较年初增加155,410,150.78元[16] - 公司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6,108,319,777.72元,较年初增加155,410,150.78元[41]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908,276,322.92元,较年初减少342,460,036.32元[16]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908,276,322.92元,较年初减少342,460,036.32元[41]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3,258,816,632.85元,较年初增加503,648,059.71元[16]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3,258,816,632.85元,较年初增加503,648,059.71元[41] - 存货期末余额为3,653,314,879.66元,较年初增加459,657,512.50元[41] - 在建工程为37.24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长24.75%[17] - 在建工程同比增长24.75%至37.24亿元[42] - 短期借款为18.13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长29.19%[17] - 短期借款同比增长29.19%至18.13亿元[42] - 长期借款为54.85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长6.52%[18] - 长期借款同比增长6.52%至54.85亿元[43] - 未分配利润为153.56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长8.50%[18] - 未分配利润同比增长8.50%至153.56亿元[43] - 资产总计为368.67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长6.17%[17] - 资产总额同比增长6.17%至368.67亿元[42][43] - 负债合计为138.74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长8.15%[18] - 负债总额同比增长8.15%至138.74亿元[43]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29.23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长5.00%[18]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同比增长5.00%至229.23亿元[43] - 应付职工薪酬较年初减少42.77%[8] 投融资及投资收益 - 投资收益同比增加447.44%[9] - 投资收益同比增加447.44%[34] - 公司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净额为4,867,075,500元[14] - 2022年1-3月实际使用募集资金232,676,500元,累计投入募集资金2,320,122,800元[15]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募集资金余额为3,187,447,800元[15] - 2022年1-3月实际使用募集资金232,676,500元,募集资金项目累计投入2,320,122,800元[40]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募集资金余额为3,187,447,800元[40] 股东和股权结构 - 新和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公司无限售条件股份1,251,903,644股,占总股本比例显著[1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有公司无限售条件股份71,338,496股[13] - 公司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中,新和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数量为1,251,903,644股[38]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数量为71,338,496股[38] 股份回购和员工持股 - 公司累计回购股份14,552,236股,占总股本0.5644%,累计交易金额432,464,683.56元[14] - 第三期员工持股计划持股数量为10,131,522股,占公司总股本0.39%[14] - 公司累计回购股票14,552,236股,占总股本0.5644%,累计交易金额432,464,683.56元[39] - 第三期员工持股计划持股数量为10,131,522股,占公司总股本0.39%[39]
新和成(002001) - 2021 Q4 - 年度财报
2022-04-14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147.9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3.47%[1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3.2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34%[1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1.4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63%[13] - 基本每股收益为1.68元/股,同比增长21.74%[13][14]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1.07%,同比增加1.44个百分点[13] - 公司第一季度营业收入37.44亿元,第二季度35.10亿元,第三季度32.62亿元,第四季度42.82亿元[16] - 公司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37亿元,第二季度12.72亿元,第三季度9.58亿元,第四季度9.58亿元[16] - 公司第一季度扣非净利润10.91亿元,第二季度11.89亿元,第三季度9.22亿元,第四季度9.46亿元[16] - 2021年营业收入总额147.98亿元同比增长43.47%[31] - 公司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43.5%至147.98亿元[197] - 2021年营业利润为50.83亿元,较2020年的41.64亿元增长22.1%[198] - 2021年净利润为43.40亿元,较2020年的35.77亿元增长21.3%[198]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3.24亿元,较2020年的35.64亿元增长21.3%[199]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养品主营业务成本同比增长96.32%至58.1亿元,占营业成本比重70.75%[36] - 香精香料主营业务成本同比增长48.62%至12.93亿元,占营业成本比重15.74%[36] - 新材料主营业务成本同比增长32.85%至5.92亿元,占营业成本比重7.21%[36] - 医药化工主营业务成本同比增长79.11%至74.38亿元,占营业成本比重90.57%[35]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65.80%至1.07亿元[40]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43.46%至7.83亿元[40] - 研发投入金额同比大幅增长43.46%至7.8266亿元人民币[45]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73.7%至82.12亿元[197] - 研发费用为7.83亿元,较2020年的5.46亿元增长43.4%[198] - 销售费用为1.07亿元,较2020年的3.13亿元下降65.8%[198] 各条业务线表现 - 营养品业务收入111.28亿元占营业收入75.20%同比增长55.59%[31] - 香精香料业务收入22.39亿元同比增长14.47%毛利率42.13%同比下降13.34个百分点[31] - 新材料业务收入8.74亿元同比增长20.94%[31] - 医药化工行业收入137.86亿元占营业收入93.16%同比增长44.91%[31] - 营养品业务毛利率47.04%同比下降10.74个百分点[31] - 医药化工业务毛利率45.42%同比下降10.30个百分点[31] - 医药化工销售量560,201.79吨同比增长132.21%生产量581,022.52吨同比增长127.43%[33] - 山东新和成氨基酸有限公司蛋氨酸业务营业收入2,876,669,426.09元,净利润647,803,095.88元[67] - 山东新和成维生素有限公司营业收入2,625,693,553.55元,净利润1,042,888,638.98元[66] - 上虞新和成生物化工营业收入2,002,380,570.38元,净利润833,335,883.42元[66] - 山东新和成药业主营香料业务,营业收入2,625,306,028.72元,净利润690,705,685.57元[66] 各地区表现 - 内销收入71.24亿元同比增长57.05%外销收入76.74亿元同比增长32.82%[31] - 直销模式收入114.78亿元占营业收入77.56%同比增长40.53%[3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蛋氨酸二期25万吨/年项目中10万吨装置平稳运行,15万吨装置按进度建设[23] - 年产5,000吨薄荷醇项目按进度建设[23] - 年产7,000吨PPS三期项目投入建设[23]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连续多年超5%[27] - 蛋氨酸项目成本和质量优势持续提升[23] - 研发投入主要项目包括NH酸工艺开发、卡隆酸酐联产项目和薄荷醇产业化[41] - 公司新设立浙江新和成尼龙材料有限公司和新和成(新加坡)有限公司[37] - 密切关注新冠病毒疫情对宏观经济及行业的影响[70] - 国内和国际市场面临同行业竞争[70] - 中美贸易摩擦及汇率波动影响销售收入和盈利能力[71] - 环境保护政策要求进一步提高[71] - 全面推进能源管理体系建设[70] - 加快推进战略新项目落地[70] - 推进数据治理体系和智能制造体系建设[70] - 加强知识产权风险规避与应对[70] - 通过提高原材料利用率降低价格波动影响[71] - 原材料成本占总成本比例较高[71]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8.3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6.94%[13] - 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第一季度10.77亿元,第二季度11.94亿元,第三季度15.60亿元,第四季度22.63亿元[1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86.94%至58.3788亿元人民币[47]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同比增长44.25%至155.8514亿元人民币[4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同比下降28.20%至10.4523亿元人民币[47]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大幅下降1651.67%至-33.9177亿元人民币[47] 研发投入与人员 - 研发人员数量同比增长20.69%至2368人,占比提升至21.92%[43]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保持5.29%稳定[45] - 博士学历研发人员数量同比增长52.63%至58人[43] - 30岁以下研发人员数量同比增长28.89%至1169人[43] - 硕士学历研发人员数量同比增长25%至605人[43] 资产和负债变化 - 总资产为346.9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28%[1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17.9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74%[13] - 货币资金增至59.5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7.16%,较年初增长1.21个百分点[51] - 应收账款增至27.55亿元,占总资产比例7.94%,较年初增长1.69个百分点[51] - 在建工程增至29.85亿元,占总资产比例8.60%,较年初增长4.31个百分点[51] - 短期借款降至14.0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4.05%,较年初下降3.60个百分点[51] - 货币资金同比增长54.8%至43.20亿元[194] - 交易性金融资产同比下降76.5%至2.00亿元[194] - 存货同比下降21.9%至4.42亿元[194] - 短期借款同比下降53.2%至5.82亿元[195] - 应付票据同比增长197.6%至4.64亿元[195] - 长期借款同比增长24.5%至51.49亿元[193]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同比增长12.7%至217.99亿元[193] - 未分配利润同比增长22.6%至141.21亿元[193] - 应交税费增至4.21亿元,较2020年的2.69亿元增长56.5%[192]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增至20.29亿元,较2020年的12.76亿元增长59.1%[192] - 货币资金增加至59.53亿元,较2020年的49.28亿元增长20.8%[190] - 交易性金融资产增至12.51亿元,较2020年的8.52亿元增长46.8%[190] - 应收账款增至27.55亿元,较2020年的19.31亿元增长42.7%[190] - 在建工程增至29.85亿元,较2020年的13.26亿元增长125.1%[191] - 资产总计增至346.92亿元,较2020年的308.97亿元增长12.3%[190] - 短期借款减少至14.03亿元,较2020年的23.64亿元下降40.7%[192] 投资收益和非经常性损益 - 公司2021年非经常性损益总额1.76亿元,其中政府补助1.51亿元,委托投资收益0.58亿元[18] - 投资收益为1.28亿元,占利润总额2.54%[50]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3786.37万元,占利润总额0.75%[50] - 信用减值损失为-5004.33万元,占利润总额-0.99%[50] - 资产减值损失为-5425.04万元,占利润总额-1.08%[50] - 利息收入为1.64亿元,较2020年的0.42亿元增长288.0%[198] - 其他收益为1.52亿元,较2020年的1.21亿元增长25.6%[198] - 信用减值损失为-0.50亿元,较2020年的-0.04亿元扩大1121.8%[198] - 资产减值损失为-0.54亿元,较2020年的-0.12亿元扩大338.5%[198] - 所得税费用为6.91亿元,较2020年的5.33亿元增长29.6%[198] 股东回报和利润分配 - 公司拟以总股本2,563,842,524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7元(含税)[2] - 公司拟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2股[2] - 公司2020年度利润分配以总股本2,148,662,300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7.00元(含税)并转增2股,已于2021年5月19日实施完成[105] - 2022年利润分配预案以股本2,563,842,524股为基数,每10股派现7.00元(含税)并转增2股,现金分红总额达1,794,689,766.80元[108] - 包含股份回购方式现金分红320,360,784.48元,现金分红总额(含其他方式)合计2,115,050,551.28元,占利润分配总额比例100%[108] - 可分配利润为5,886,750,011.71元,现金分红总额占可分配利润比例为35.9%[108] - 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429,732.46千股,转增比例每10股转增2股[160][161][163] - 转增后总股本增至2,578,394.76千股,较转增前增长20%[160][163] 行业和市场数据 - 2021年中国维生素产量40.40万吨(同比增3.70%),占全球产量81.80%[20] - 2021年全球饲用氨基酸产量562.10万吨(同比持平),中国蛋氨酸产量36.50万吨(同比增22.90%)[20] - 2021年全球香精香料市场规模约290亿美元,预计2026年达373亿美元(复合增长率5.10%)[20] - 2019年全球化工新材料产值3700亿美元,预计2025年达4800亿美元(复合增长率4.40%)[21] - 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目标2025年比2020年下降13.50%[22] - 公司是全球四大维生素生产企业之一[23] - 公司主营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世界前列[26] - 原料药产品生产优势集中在中国等新兴国家[22] - 公司是大宗原料药生产和出口大国,大部分原料药用于出口[22] 公司治理和股权结构 - 公司严格按照公司法证券法及相关法规完善治理结构和内控制度[76] - 公司股东大会保障所有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表决权[76] - 公司与控股股东在人员财产财务机构和业务上保持相互独立[76] - 公司董事会人数和构成符合法律法规要求董事忠实履行职责[76] - 公司监事会独立监督财务状况重大事项及高管履职合规性[76]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薪酬与公司绩效和个人绩效挂钩[76] - 2020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54.00%[82] - 董事长胡柏藩持股增加1,000股至11,602,498股因公积金转股[83] - 副董事长胡柏剡持股增加2,027,212股至12,163,274股因公积金转股[83] - 董事石观群持股增加1,455,255股至8,731,532股因公积金转股[83] - 董事王学闻持股增加1,233,046股至7,398,276股因公积金转股[83] - 董事王正江持股增加63,750股至382,500股因公积金转股[83] - 董事周贵阳持股增加22,950股至137,702股因公积金转股[83] -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期末持股总数达40,415,782股[84] - 公司治理状况与监管规定无重大差异[77] - 公司业务资产人员财务机构完全独立于控股股东[78][79][80][81] - 公司董事长胡柏藩在新和成控股集团任董事长兼总经理自2011年11月11日至2023年11月26日且未领取报酬津贴[87] - 公司副董事长兼总裁胡柏剡在新和成控股集团任董事自2011年11月11日至2023年11月26日且未领取报酬津贴[87] - 公司董事兼副总裁石观群在新和成控股集团任董事自2011年11月11日至2023年11月26日且未领取报酬津贴[87] - 公司董事兼副总裁王学闻在新和成控股集团任董事自2011年11月11日至2023年11月26日且未领取报酬津贴[87] - 公司监事会主席石方彬在新和成控股集团任财务负责人自2020年9月15日至2023年11月26日且领取报酬津贴[87] - 公司董事长胡柏藩在浙江新昌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任董事自2005年1月26日至今且未领取报酬津贴[88] - 公司董事长胡柏藩在浙江耕读投资有限公司任执行董事兼总经理自2015年9月4日至今且未领取报酬津贴[88] - 公司董事长胡柏藩在绍兴越秀教育发展有限公司任董事长兼总经理自2016年12月5日至2023年6月9日且未领取报酬津贴[88] - 公司董事王正江任蛋氨酸事业部总经理兼山东新和成氨基酸有限公司总经理[85] - 公司董事周贵阳任浙江新和成特种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85]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合计为2637.25万元[93] - 董事长胡柏藩税前报酬最高为647.48万元[92] - 副董事长兼总裁胡柏剡税前报酬为388.60万元[92] - 独立董事黄灿、金赞芳、朱剑敏、季建阳每人税前报酬均为10万元[92] - 监事会主席石方彬税前报酬为0元,在公司关联方获取报酬[92] - 董事兼副总裁石观群税前报酬为186.45万元[92] - 董事兼副总裁王学闻税前报酬为285.26万元[92] - 董事王正江税前报酬为245.92万元[92] - 董事周贵阳税前报酬为110.25万元[92] - 监事俞宏伟税前报酬为167.43万元[92] - 报告期内董事会共召开5次会议,审议通过包括年度报告和对外投资等多项议案[94] - 所有董事本报告期应参加董事会次数均为5次,无缺席情况,均未连续两次未亲自参会[95][96] - 董事胡柏藩、胡柏剡、石观群现场出席董事会5次,未采用通讯方式参会[95] - 董事王正江、周贵阳、俞柏金、黄灿、金赞芳、朱剑敏、季建阳现场出席董事会1次,以通讯方式参加4次[96]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召开1次会议,审议通过2021-2023年经营团队任期薪酬方案[98] - 审计委员会召开3次会议,审议季度内部审计工作总结、募集资金使用情况专项审计报告及财务报告[98][99] - 新和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为最大股东持股比例48.55%持股数量1,251,903,644股[165]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比例2.87%持股数量73,893,329股报告期内增持16,341,514股[165] - 上海重阳战略汇智基金持股比例1.75%持股数量45,060,167股报告期内增持10,480,229股[165] - 全国社保基金一一二组合持股比例1.08%持股数量27,786,092股报告期内大幅增持17,596,993股[165] - 全国社保基金五零三组合持股比例0.78%持股数量20,000,000股报告期内增持2,999,986股[165] - 科威特政府投资局持股比例0.59%持股数量15,318,702股为报告期内新进股东[165] - 上海重阳战略启舟基金持股比例0.51%持股数量13,164,209股报告期内增持7,664,109股[165] - 胡柏剡持股比例0.47%持股数量12,163,274股其中有限售股9,122,455股[165] - 北京源
新和成(002001) - 2021 Q3 - 季度财报
2021-10-28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32.6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0.31%[3] - 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为105.1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0.72%[3] - 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5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79%[3] - 年初至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3.6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67%[3] - 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0.72%[9] - 营业总收入从上年同期的74.73亿元增至105.16亿元,增长40.7%[18] - 公司净利润为33.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8%[20] - 基本每股收益为1.31元,同比增长14.9%[21]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32.6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0.31%[33] - 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为105.1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0.72%[33] - 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5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79%[33] - 年初至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3.6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67%[33] - 第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37元/股,同比增长32.14%[34] - 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加40.72%[39]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40.7%至105.16亿元[48] - 公司净利润为33.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8%[50] - 基本每股收益1.31元,同比增长14.9%[51]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33.6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7%[5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成本同比增长80.12%[9] - 公司前三季度销售费用同比减少56.12%[9] - 公司前三季度研发费用同比增长48.96%[9] - 营业成本从上年同期的31.05亿元增至55.94亿元,增长80.1%[18] - 研发费用为5.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8.9%[20] - 销售费用为8886.4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6.1%[20] - 财务费用为1.87亿元人民币,其中利息费用为2.46亿元人民币[20] - 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成本同比增加80.12%[39] - 研发费用大幅增长至5.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48.9%[50] - 销售费用降至8886万元人民币,同比减少56.1%[50] 现金流量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年初至报告期末为38.3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7.36%[3] - 公司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87.36%[10] - 公司前三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减少541.92%[10] - 公司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加87.36%[40] - 公司前三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减少541.92%[4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8.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7.3%[23]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0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2%[23] - 收到的税费返还为6.6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5%[23]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55.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6%[23] - 购建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支付现金21.66亿元,较上期15.95亿元增长35.7%[24]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总计38.49亿元,较上期35.60亿元增长8.1%[24]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9.96亿元,同比大幅下降541.8%[24] - 取得借款收到现金48.48亿元,较上期41.82亿元增长15.9%[24] - 偿还债务支付现金34.12亿元,较上期35.20亿元下降3.1%[24] - 分配股利及偿付利息支付现金17.72亿元,较上期12.51亿元增长41.6%[24]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61.21亿元,较期初46.69亿元增长31.0%[2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达38.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7.3%[53]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10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2%[53] - 收到的税费返还6.6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5%[53] - 购建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支付现金21.66亿元,较上期15.95亿元增长35.8%[54] - 取得子公司支付的现金净额0.84亿元,较上期0.38亿元增长118.3%[54]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合计38.49亿元,较上期35.60亿元增长8.1%[54]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9.96亿元,较上期正4.52亿元大幅转负[54]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48.48亿元,较上期41.82亿元增长15.9%[54] - 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34.12亿元,较上期35.20亿元下降3.1%[54] - 分配股利及偿付利息支付现金17.72亿元,较上期12.51亿元增长41.6%[54]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61.21亿元,较期初46.69亿元增长30.9%[54] 资产和负债变动 - 总资产本报告期末为335.53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8.60%[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本报告期末为208.70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7.93%[4] - 在建工程较上年年末增加91.98%,主要系TMB项目、红维素等新项目投建增加所致[8] - 长期借款较上年年末增加30.01%,主要系项目投资所需银行长期贷款增加所致[8] - 合同负债较上年年末增加36.98%,主要系销售预收款增加所致[8] - 公司总资产从2020年末的308.97亿元增长至2021年9月末的335.53亿元,增幅8.6%[16][17][18] - 货币资金从2020年末的49.28亿元增至2021年9月末的63.40亿元,增长28.7%[16]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2020年末的8.52亿元增至2021年9月末的12.57亿元,增长47.6%[16] - 应收账款从2020年末的19.31亿元增至2021年9月末的23.50亿元,增长21.7%[16] - 在建工程从2020年末的13.26亿元增至2021年9月末的25.45亿元,增长91.9%[17] - 长期借款从2020年末的41.37亿元增至2021年9月末的53.78亿元,增长30.0%[17][18]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从2020年末的193.36亿元增至2021年9月末的208.70亿元,增长7.9%[18] - 未分配利润从2020年末的115.15亿元增至2021年9月末的133.77亿元,增长16.2%[18] - 总资产报告期末为335.53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8.60%[3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报告期末为208.70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7.93%[34] - 本期末在建工程较上年年末增加91.98%[38] - 本期末其他流动资产较上年年末减少73.65%[38] - 本期末应收款项融资较上年年末减少79.72%[38] - 本期末库存股较上年年末增加100%[38] - 货币资金较年初增长28.7%至63.40亿元[46] - 交易性金融资产较年初增长47.5%至12.57亿元[46] - 应收账款较年初增长21.7%至23.50亿元[46] - 在建工程较年初增长91.9%至25.45亿元[47] 其他收益和损失 - 公司前三季度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同比增长160.45%[9] - 公司前三季度营业外收入同比增长710.82%[9] - 投资收益为5911.7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0.9%[20] - 公司前三季度营业外收入同比增加710.82%[39] - 公司前三季度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增加220.62%[39] - 利息收入增长至1.1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276.0%[50] - 投资收益为5911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0.9%[50]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年初至报告期末金额为1.03亿元人民币[36] 股份回购和募集资金 - 公司累计回购股份10,988,369股,占总股本0.4262%[14] - 公司募集资金余额为人民币359,011.26万元[15] - 公司累计回购股份10,988,369股,占总股本0.4262%,金额320,335,151.32元[44] - 回购价格区间为26.15元/股至30.03元/股[44] - 2017年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净额486,707.55万元[44] - 2021年1-9月实际使用募集资金20,216.64万元,累计投入185,239.57万元[45] - 截至2021年9月30日募集资金余额359,011.26万元[45] 会计政策变更影响 - 执行新租赁准则新增使用权资产360.49万元[27] - 资产总额因租赁准则调整增加360.49万元至309.01亿元[27] - 负债总额因租赁准则调整增加360.49万元至114.97亿元[28] - 执行新租赁准则使资产总额增加360.49万元[57][58] - 租赁负债新增360.49万元[58] - 公司自2021年1月1日起执行新租赁准则[59] -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从30,897,007,799.54元调整为30,900,612,669.77元,调整额为3,604,870.23元[59] 其他财务数据 - 第三季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53%,同比上升0.52个百分点[34] - 公司股本为2,148,662,300元,无调整[59] - 资本公积为4,560,522,556.84元,无调整[59] - 未分配利润为11,515,384,739.95元,无调整[59]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9,336,254,922.95元,无调整[59] - 少数股东权益为67,576,527.03元,无调整[59] - 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9,403,831,449.98元,无调整[59] - 2021年第三季度报告未经审计[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