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和国际控股(08513)

搜索文档
加和国际控股(08513) - 2023 Q1 - 季度财报
2023-05-12 09:10
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集团未经审核收益约为290万新加坡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390万新加坡元减少约100万新加坡元或25.6%[5]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集团未经审核亏损约为71.7万新加坡元,2022年同期亏损约为20.5万新加坡元[5] - 2023年第一季度收益为2908千新加坡元,2022年同期为3934千新加坡元[6] - 2023年第一季度销售成本为2700千新加坡元,2022年同期为3220千新加坡元[6] - 2023年第一季度毛利为208千新加坡元,2022年同期为714千新加坡元[6] - 2023年第一季度经营亏损为687千新加坡元,2022年同期为52千新加坡元[6] - 2023年第一季度除税前亏损为717千新加坡元,2022年同期为94千新加坡元[6] - 2023年第一季度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基本每股亏损为0.13,2022年同期为0.04[8] - 2023年3月31日权益总额为8416千新加坡元,2022年3月31日为10560千新加坡元[9]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为722千新加坡元,2022年为185千新加坡元[32]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收益约290万新加坡元,较去年同期约390万新加坡元减少25.6%[39][42]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净亏损约71.7万新加坡元,去年同期净亏损约20.5万新加坡元[39] - 公司销售成本由2022年第一季度约320万新加坡元减少约50万新加坡元或15.6%至2023年第一季度约270万新加坡元[43] - 公司整体毛利由2022年第一季度约70万新加坡元减少约50万新加坡元或71.4%至2023年第一季度约20万新加坡元[44] - 公司整体毛利率由2022年第一季度约18.1%降至2023年第一季度约6.9%[44] - 公司行政开支由2022年第一季度约60万新加坡元增加约10万新加坡元或16.7%至2023年第一季度约70万新加坡元[45]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派付股息,2022年同期也无派息[5] 各业务线收益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第一季度商品销售收益为2843千新加坡元,2022年为3832千新加坡元;提供开模服务收益2023年为65千新加坡元,2022年为102千新加坡元[17] 其他收入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第一季度其他收入中政府补助为23千新加坡元,2022年为34千新加坡元;废料销售2023年为18千新加坡元,2022年为11千新加坡元[18] 成本费用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第一季度已出售存货成本为1085千新加坡元,2022年为1550千新加坡元;雇员福利开支2023年为1073千新加坡元,2022年为1222千新加坡元[20] - 2023年第一季度财务成本中租赁负债利息开支为26千新加坡元,2022年为37千新加坡元;借款利息开支2023年为30千新加坡元,2022年为42千新加坡元[21] - 2022年第一季度所得税开支总额为111千新加坡元,2023年为0千新加坡元[22] 所得税税率情况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新加坡企业所得税税率为17%,与2022年相同[23]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香港利得税适用税率为16.5%,与2022年相同[27]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集团于中国注册成立之余下实体所得税税率为25%,与2022年相同[28] 已发行普通股情况 - 2023年第一季度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基本)为568372千股,2022年为476372千股[32] 股东持股情况 - 截至2023年3月31日,邬海燕女士持有公司52,694,000股股份,持股百分比9.27%[48]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潘瑞河先生持有公司33,832,000股股份,持股百分比5.95%[48]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梁浩家先生、Star Happy International Limited、添运环球有限公司均持有公司113,096,000股股份,持股百分比19.90%[52] - 截至2023年3月31日,谢建隆先生持有公司61,612,000股股份,持股百分比10.84%[52] 公司证券交易情况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55] 购股计划情况 - 公司于2017年12月19日采纳购股计划,有4000万份可供发行的购股权,占2023年3月31日已发行股份约7.0%[56] - 现获准授予的未行使购股权最多数目为股份于联交所GEM上市日期已发行股份的10%[56] - 任何十二个月期间内,计划内根据授予每名合资格参与者的购股权可发行最多股份数目限为公司任何时候已发行股份的1%[56] - 授予公司主要股东或独立非执行董事或其联系人的购股权,任何十二个月期间内超公司任何时候已发行股份的0.1%或总值超500万港元,须股东于股东大会批准[56] - 承授人可于要约日期起30日内支付1港元接纳授予购股权要约[58]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无授出购股权,且当日并无购股权尚未行使[59] 公司合规情况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除守则条文第C.2.1条外已遵守GEM上市规则企业管治守则[60]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董事已全面遵守规定交易标准,无不合规事件[61] 财务资料审核情况 - 审核委员会已讨论及审阅集团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资料,认为业绩合规且披露充分[63]
加和国际控股(08513) - 2023 Q1 - 季度业绩
2023-05-12 09:0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第一季度收益为290.8万新加坡元,2022年同期为393.4万新加坡元[6] - 2023年第一季度毛利为20.8万新加坡元,2022年同期为71.4万新加坡元[6] - 2023年第一季度经营亏损为68.7万新加坡元,2022年同期为5.2万新加坡元[6] - 2023年第一季度除税前亏损为71.7万新加坡元,2022年同期为9.4万新加坡元[6] - 2023年第一季度期间亏损为71.7万新加坡元,2022年同期为20.5万新加坡元[6] - 2023年第一季度全面收益总额为 -70.9万新加坡元,2022年同期为 -18.9万新加坡元[6] - 2023年第一季度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为72.2万新加坡元,2022年同期为18.5万新加坡元[7] - 2023年第一季度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全面收益总额为 -71.6万新加坡元,2022年同期为 -17.3万新加坡元[7] - 2023年第一季度基本每股亏损为0.13新加坡元,2022年同期为0.04新加坡元[7]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收益约290.8万新加坡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393.4万新加坡元减少25.6%[14][29]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净亏损约71.7万新加坡元,2022年同期净亏损约20.5万新加坡元[29] - 公司收益从2022年3月31日止三个月约390万新加坡元减少约100万新加坡元或25.6%,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约290万新加坡元[32] - 公司销售成本从2022年3月31日止三个月约320万新加坡元减少约50万新加坡元或15.6%,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约270万新加坡元[33] - 公司整体毛利从2022年3月31日止三个月约70万新加坡元减少约50万新加坡元或71.4%,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约20万新加坡元;整体毛利率从约18.1%降至约6.9%[34] - 公司行政开支从2022年3月31日止三个月约60万新加坡元增加约10万新加坡元或16.7%,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约70万新加坡元[35] - 2023年第一季度所得税开支为0,2022年同期为11.1万新加坡元[16]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 - 2023年第一季度商品销售收益为284.3万新加坡元,提供开模服务收益为6.5万新加坡元[14] - 2023年第一季度其他收入为4.1万新加坡元,其中政府补助2.3万新加坡元,废料销售1.8万新加坡元[14] - 2023年第一季度开支为344.2万新加坡元,其中已出售存货成本108.5万新加坡元,雇员福利开支107.3万新加坡元[15] - 2023年第一季度财务成本为3万新加坡元,其中租赁负债利息开支2.6万新加坡元[16] 公司准则采纳情况 - 公司于2023年1月1日开始首次采纳及应用多项新准则及诠释[13]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就2023年第一季度派付中期股息[26] 附属公司重大事项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无附属公司重大收购或出售事项[27] 公司股权结构 - 邬海燕女士持有公司52,694,000股好仓,持股百分比9.27%;潘瑞河先生持有33,832,000股好仓,持股百分比5.95%[38] - 梁浩家先生、Star Happy International Limited、添运环球有限公司均持有公司113,096,000股好仓,持股百分比19.90%;谢建隆先生持有61,612,000股好仓,持股百分比10.84%[41] - 黄凤娇女士持有公司33,832,000股好仓,持股百分比5.95%;翁宇淋女士持有30,500,000股好仓,持股百分比5.37%;施慧玲女士持有30,000,000股好仓,持股百分比5.28%[41] 公司证券交易情况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44] 公司购股权情况 - 公司有40,000,000份可供发行的购股权,占公司2023年3月31日已发行股份约7.0%[45] - 现获准授予的未行使购股权最多数目为公司股份于联交所GEM上市日期已发行股份的10%;任何十二个月内,根据授予每名合资格参与者购股权可发行最多股份数目限于公司任何时候已发行股份的1%[46] - 承授人可在要约日期起30日内支付1港元接纳授予购股权要约,购股权可在授出日起十年内行使[48]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无授出购股,且当日并无购股权尚未行使[49] 公司企业管治情况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除守则条文第C.2.1条外遵守企业管治守则[50] - 守则第C.2.1段规定主席与行政总裁角色应区分,潘先生身兼两职[51] 董事合规情况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董事已全面遵守规定交易标准,无不合规事件[52] 审核委员会情况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张嘉裕博士任主席[53] - 审核委员会已讨论及审阅集团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未经审核财务资料[54] 公告刊登情况 - 公告将由刊登日期起计最少七天于联交所网站刊登,也将在公司网站刊登保留[55]
加和国际控股(08513)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3-30 08:41
公司业绩 - 2022年度公司录得净亏损约3.1百万新加坡元,较2021年度净亏损减少约4.1百万新加坡元[10] - 公司收益由2021财政年度的约19.8百万新加坡元减少了约5.1百万新加坡元或25.8%至2022财政年度的约14.7百万新加坡元[18] - 公司整体毛利从2021财政年度的约4.0百万新加坡元减少3.1百万新加坡元或77.5%至2022财政年度的约0.9百万新加坡元[20] 公司经营 - 全球经济不明朗和COVID-19疫情持续导致客户搁置新产品发布和订单不足[16] - 公司在新加坡制造及销售一次性医疗器械的注塑塑料零部件以及提供开模服务,以及在中国制造及安装游艺机器及设备[15] 财务状况 - 公司流动比率于2022年12月31日约为2.4倍(2021年:2.2倍)[28] - 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于2022年12月31日约为0.3倍(2021年:0.3倍)[29]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于2022年12月31日分别约为2.3百万新加坡元及4.1百万新加坡元[30] 资金情况 - 公司获得一般营运资金的银行信贷融资约2.8百万新加坡元,其中约2.5百万新加坡元尚未动用[31] - 公司租赁负债于2022年12月31日约为2.3百万新加坡元(2021年:3.0百万新加坡元)[32] - 公司股份发售的所得款项净额约为6.0百万新加坡元,将按照未来计划及所得款项用途进行动用[39] 风险管理 - 全球COVID-19疫情导致供应链中断,原材料价格上升,乌克兰与俄罗斯战争导致能源及货运成本增加,全球经济环境复杂,通货膨胀压力存在不确定性,公司通过股权融资加强一般营运资金储备[41] 公司治理 - 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基于GEM上市规则附录15企业管治守则的原则和条文[78] - 董事会已根据相关GEM上市规则成立了审计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97] - 董事会负责制定整体策略、监察和控制公司表现,管理层负责管理公司业务[81]
加和国际控股(08513)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3-29 14:35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益从2021年的19773千新加坡元下降至2022年的14656千新加坡元,降幅为25.9%[6] - 公司收益从2021财年1980万新加坡元下降25.8%至2022财年1470万新加坡元[55] - 公司年度亏损从2021年的7181千新加坡元收窄至2022年的3063千新加坡元,改善57.3%[6] - 公司年度总亏损为7181千新加坡元,其中持续经营业务亏损7540千新加坡元,已终止经营业务收益359千新加坡元[26] - 公司2022财年净亏损310万新加坡元,较2021财年净亏损720万新加坡元收窄56.9%[53] - 每股基本亏损从2021年的1.52新加坡分改善至2022年的0.56新加坡分[7] - 持续经营业务每股基本亏损从2021年的1.63新加坡分改善至2022年的0.56新加坡分[7] - 公司每股基本亏损为0.56坡仙,持续经营业务每股亏损0.56坡仙[3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毛利从2021年的3969千新加坡元下降至2022年的938千新加坡元,降幅为76.4%[6] - 公司毛利从2021财年400万新加坡元下降77.5%至2022财年90万新加坡元[57] - 公司毛利率从2021财年20.2%下降至2022财年6.1%[57] - 公司销售成本从2021财年1580万新加坡元下降13.3%至2022财年1370万新加坡元[56] - 公司已出售存货成本从8145千新加坡元下降至6648千新加坡元,降幅18%[29] - 公司使用权资产折旧从1869千新加坡元下降至1546千新加坡元,降幅17%[29] - 公司所得税开支从161千新加坡元下降至101千新加坡元,降幅37%[30] - 2022财年员工成本总额为5.2百万新加坡元,较2021财年的5.7百万新加坡元下降8.8%[74]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分部收益为14656千新加坡元,其中组件分部收益12379千新加坡元,子组件部件分部收益1519千新加坡元,游艺机器及设备分部收益758千新加坡元[25]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分部收益为19773千新加坡元,其中组件子组件部件贡献15381千新加坡元,游艺机器及设备贡献2805千新加坡元和1587千新加坡元[26] - 公司分部溢利/亏损为938千新加坡元,其中组件分部溢利899千新加坡元,子组件部件分部亏损254千新加坡元,游艺机器及设备分部溢利293千新加坡元[25]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分部亏损为3679千新加坡元,其中游艺机器及设备业务亏损7213千新加坡元[26] 资产和负债变化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1年的4078千新加坡元减少至2022年的2271千新加坡元,减少44.3%[8]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1年410万新加坡元下降至2022年230万新加坡元[66] - 存货从2021年的3677千新加坡元减少至2022年的3016千新加坡元,减少18.0%[8]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从2021年的6594千新加坡元减少至2022年的4731千新加坡元,减少28.3%[8] - 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从398.7万新加坡元降至342.3万新加坡元[40] - 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从111.5万新加坡元增至114.8万新加坡元[46] - 公司合约负债从1699千新加坡元下降至206千新加坡元,降幅达88%[27] 减值亏损和拨备 - 公司非金融资产减值亏损达7637千新加坡元,主要来自持续经营业务[26] - 公司商誉减值损失达6700千新加坡元,无形资产减值损失682千新加坡元[29] - 商誉减值亏损为670万新加坡元[39] - 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值亏损为7000新加坡元[39] - 使用权资产减值亏损为24.8万新加坡元[39] - 客户关系减值亏损为68.2万新加坡元[39] - 公司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199千新加坡元[25] - 公司2022财年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20万新加坡元,2021财年贸易应收款项及非金融资产减值亏损760万新加坡元[58] - 逾期90天以上应收款项预期亏损率从2.2%大幅上升至26.4%[41] - 贸易应收款项减值拨备从1.1万新加坡元增加至19.9万新加坡元[40][41] - 诉讼拨备金额为9万新加坡元[46] 融资和资金动用 - 公司发行9200万股新股,募集资金162.2万新加坡元[45] - 股份发售所得款项净额为6.0百万新加坡元[76] - 2022年通过配发新股筹集款项净额约9.1百万港元[77] - 2022年一般营运资金动用1.2百万新加坡元[77] - 升级现有制造设施动用0.708百万新加坡元[77] 员工相关变化 - 公司员工总数从2021年的138名减少至2022年的126名,同比下降8.7%[72] - 公司运营部门员工从2021年的57名减少至2022年的48名[72] - 质量保证部门员工从2021年的19名减少至2022年的17名[72] 公司治理和股东信息 - 潘瑞河先生持有公司33,832,000股股份,持股比例为5.95%[82] - 鄔海燕女士持有公司52,694,000股股份,持股比例为9.27%[82] - 主要股东黄凤娇女士持有33,832,000股股份占比5.95%[84] - 添运环球有限公司为实益拥有人持有133,400,000股股份占比23.47%[84] - 谢建隆先生持有61,612,000股股份占比10.84%[84] - 翁宇淋女士持有30,500,000股股份占比5.37%[84] - 施慧玲女士持有30,000,000股股份占比5.28%[84] - 公司执行董事包括潘瑞河先生等三人[105] - 审计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04] - 核数师由香港立信德豪变更为中正天恒会计师事务所[102] - 核数师变更发生在2023年1月18日[102] 其他重要事项 - 公司不派发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2021年:无)[48] - 公司于2022年12月31日无重大或然负债[49] - 公司于2021年12月以230万港元(约40.7万新加坡元)出售中式酒品贸易业务[50][51] - 2022财政年度公司未进行任何上市证券的购买出售或赎回[86] - 购股权计划可发行股份上限为上市日已发行股份的10%(40,000,000股)[90] - 任何12个月期间因购股权行使而发行的股份总数不得超过已发行股份的1%[91] - 购股权计划有效期至2017年12月19日起计十年(2027年12月届满)[96] - 公司已采纳GEM上市规则的规定交易标准作为董事证券交易操守准则[100] - 公司将于2023年5月22日至5月25日暂停办理股东登记手续[101] - 股东周年大会将于2023年5月25日举行[101] - 股份过户文件需在2023年5月19日16:30前提交[101] - 审计委员会已审阅2022财政年度年报并确认符合会计准则[105] - 2022年度综合财务状况表已与经审计财务报表核对一致[103] - 公告将在联交所网站刊登至少7天[106]
加和国际控股(08513) - 2022 Q3 - 季度财报
2022-11-14 11:18
公司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未经审核收益约为1180万新加坡元,较2021年同期的约1510万新加坡元减少约330万新加坡元或21.9%[5]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未经审核亏损约为100万新加坡元,2021年同期则录得溢利约30万新加坡元[5]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18坡仙,2021年同期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分别为0.09坡仙及0.08坡仙[5]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派付股息,2021年同期亦无派付[5]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集团收益约1180万新加坡元,较去年同期约1510万新加坡元减少330万新加坡元或21.9%[47][51]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集团净亏损约100万新加坡元,2021年同期净溢利约30万新加坡元[47]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93.3万新加坡元,2021年同期溢利40.3万新加坡元[39]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每股基本亏损0.18坡仙,2021年同期盈利0.09坡仙;每股摊薄亏损0.18坡仙,2021年同期盈利0.08坡仙[39]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派付中期股息,2021年同期亦无[43] 年度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销售成本为1052.3万新加坡元,2021年为1175.4万新加坡元[8] - 2022年毛利为130.2万新加坡元,2021年为336.6万新加坡元[8] - 2022年经营亏损为85.5万新加坡元,2021年经营溢利为56.6万新加坡元[8] - 2022年除税前亏损为96.5万新加坡元,2021年除税前溢利为37.9万新加坡元[8] - 2022年期间亏损为98.6万新加坡元,2021年期间溢利为25.4万新加坡元[8] - 2022年全面收益总额亏损为16万新加坡元,2021年为34.2万新加坡元[10] 九个月各业务收益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商品销售收益为11,601千新加坡元,2021年同期为14,870千新加坡元;提供开模服务收益为224千新加坡元,2021年同期为250千新加坡元;总收益为11,825千新加坡元,2021年同期为15,120千新加坡元[23]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其他收入中政府补助为47千新加坡元,2021年同期为43千新加坡元;废料销售为55千新加坡元,2021年同期为29千新加坡元;其他为5千新加坡元,2021年同期为19千新加坡元;其他收入总计107千新加坡元,2021年同期为91千新加坡元[23] 九个月各项开支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销售成本为10,523千新加坡元,2021年同期为11,754千新加坡元;贸易应收款项的减值亏损为203千新加坡元,2021年同期为0;销售及分销费用为291千新加坡元,2021年同期为369千新加坡元;行政开支为1,933千新加坡元,2021年同期为2,502千新加坡元;总开支为12,950千新加坡元,2021年同期为14,625千新加坡元[25]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财务成本中租赁负债利息开支为98千新加坡元,2021年同期为132千新加坡元;租购贷款利息开支为3千新加坡元,2021年同期为3千新加坡元;银行借款利息开支为7千新加坡元,2021年同期为29千新加坡元;信托收据贷款利息开支为2千新加坡元,2021年同期为23千新加坡元;财务成本总计110千新加坡元,2021年同期为187千新加坡元[29]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所得税开支中即期所得税开支为0千新加坡元,2021年同期为134千新加坡元;过往年度拨备不足/(超额)拨备为21千新加坡元,2021年同期为 - 9千新加坡元;所得税开支总额为21千新加坡元,2021年同期为125千新加坡元[29] 九个月集团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集团销售成本约1050万新加坡元,较去年同期约1180万新加坡元减少130万新加坡元或11.0%[52]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集团整体毛利约130万新加坡元,较去年同期约340万新加坡元减少210万新加坡元或61.8%;毛利率从22.5%降至11.0%[53]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集团行政开支约190万新加坡元,较去年同期约250万新加坡元减少60万新加坡元或24.0%[56] 公司股权结构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潘瑞河先生持有公司1.67232亿股股份,持股百分比29.42%[60] - 截至2022年9月30日,邬海燕女士持有公司5269.4万股股份,持股百分比9.27%[60] - 截至2022年9月30日,黄凤娇女士持有公司167,232,000股股份,持股百分比为29.42%;添运环球有限公司持有133,400,000股,持股百分比为23.47%;谢建隆先生持有61,612,000股,持股百分比为10.84%;翁宇淋女士持有30,500,000股,持股百分比为5.37%;施慧玲女士持有30,000,000股,持股百分比为5.28%[67] 公司购股计划 - 公司于2017年12月19日采纳购股计划,有40,000,000份可供发行的购股,占2022年9月30日已发行股份约7.0%[71]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9个月无授出购股,且当日并无购股尚未行使[75] - 承授人可于要约日期起30日内支付1港元接纳授予购股要约,购股行使价不可低于相关收市价最高者[74] - 购股无赋予持有人获派股息或于股东大会上投票权利[75] 公司证券交易情况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9个月,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70] 公司合规情况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9个月,公司除守则条文第C.2.1条外,已遵守GEM上市规则附录15企业管治守则[76]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9个月,董事已全面遵守规定交易标准,无不合规事件[78] 审核委员会情况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张嘉裕博士为审核委员会主席[79] - 审核委员会认为集团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9个月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资料已遵守适用准则及规定,且已充分披露[82] 公司税务政策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新加坡企业所得税按17%(2021年:17%)的税率就期内在新加坡产生的应课税收入作出拨备[32]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香港利得税适用税率为16.5%(2021年:16.5%),公司无源自香港的应课税溢利,未计提香港利得税[34]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一间中国附属公司2020 - 2022年可享15%优惠企业所得税率,其余中国实体所得税率为25%(2021年:25%)[35] -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中国境外成立的直接控股公司就2007年12月31日后产生的盈利须缴10%预扣税,公司因预期中国附属公司在可预见未来不分派保留盈利,期内未计提预扣税(2021年:无)[38] 公司会计政策 - 公司编制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的简明综合财务报表时,重大会计政策与2021年年度财务报表基本一致,但首次采纳及应用了2022年1月1日开始会计期间已颁布及生效的新准则及诠释[20] 报告相关信息 - 报告为二零二二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85] - 报告将由刊登日期起计最少七天于联交所网站www.hkexnews.hk、GEM网站(www.hkgem.com)「最新公司公告」网页及公司网站www.inzign.com刊登[84] - 报告日期执行董事为潘瑞河先生、李震锋先生及邬海燕女士[83] - 报告日期非执行董事为郑琨荃先生[83] - 报告日期独立非执行董事为Tan Yew Bock先生、张嘉裕博士及梁乾原先生[83]
官酝控股(08513) - 2022 Q2 - 季度财报
2022-09-13 08:3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品豪集团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标准化纯利较上一年度下降90%以上[8] 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品豪集团90%以上的客户位于中国及香港[5] 财务计算参数 - 用于使用价值计算的贴现率为22%,推算五年预算计划以外现金流的增长率为2%[3][4]
加和国际控股(08513) - 2022 - 中期财报
2022-08-15 11:23
公司整体财务业绩变化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未经审核溢利约为780万新加坡元,较2021年同期的1030万新加坡元减少约250万新加坡元或24.3%[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未经审核亏损约为90万新加坡元,2021年同期溢利约为20万新加坡元[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19坡仙,2021年同期为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0.07坡仙[5] - 2022年上半年收益为778.1万新加坡元,2021年同期为1030.8万新加坡元[8] - 2022年上半年毛利为56.8万新加坡元,2021年同期为247万新加坡元[8]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全面收益总额为亏损100.8万新加坡元,2021年同期为28.3万新加坡元[8] - 2022年上半年除所得税前亏损92.6万新加坡元,2021年同期溢利34.3万新加坡元[18]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总收益为7781千新加坡元,较2021年上半年的10308千新加坡元下降24.51%[34][36][38]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期间亏损938千新加坡元,而2021年上半年为溢利219千新加坡元[34][36] - 2022年上半年商品销售收益为7677千新加坡元,较2021年上半年的10180千新加坡元下降24.6%[38]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91.5万新加坡元,2021年为溢利32.9万新加坡元[56] - 2022年上半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均为0.19坡仙,2021年为0.07坡仙[5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溢利约780万新加坡元,较上年同期1030万新加坡元下跌250万新加坡元或24.3%[89][92] - 同期,公司净亏损约90万新加坡元,而2021年同期净溢利约20万新加坡元[89][97] - 销售成本由2021年同期约780万新加坡元减少约60万新加坡元或7.7%至2022年约720万新加坡元[93] - 整体毛利由2021年同期约250万新加坡元减少约190万新加坡元或76.0%至2022年约60万新加坡元,毛利率由24.3%跌至7.7%[94] - 行政开支由2021年同期约180万新加坡元减少约50万新加坡元或27.8%至2022年约130万新加坡元[95] 公司资产负债情况变化 - 2022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2.0283亿新加坡元,2021年12月31日为2.0909亿新加坡元[10] - 2022年6月30日,公司权益总额为1136.3万新加坡元,2021年12月31日为1074.9万新加坡元[10] - 2022年6月30日,公司负债总额为892万新加坡元,2021年12月31日为1016万新加坡元[12] - 2022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458.2万新加坡元,2021年12月31日为397.6万新加坡元[6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4647千新加坡元,2021年12月31日为3987千新加坡元[70] - 2022年6月30日,逾期超过90日贸易应收款项预计亏损率为6.4%,亏损拨备65千新加坡元;2021年12月31日预计亏损率为2.2%,亏损拨备11千新加坡元[7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1351千新加坡元,2021年12月31日为1115千新加坡元[80] - 2022年6月30日,流动比率约为2.4倍(2021年12月31日:2.2倍),资产负债比率为约0.2倍(2021年12月31日:0.3倍)[98] - 2022年6月30日及2021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约为630万新加坡元及410万新加坡元[98] - 2022年6月30日,公司借款总额约为260万新加坡元(2021年12月31日:350万新加坡元)[100] 公司成本费用情况变化 - 2022年上半年已出售存货成本为3762千新加坡元,较2021年上半年的4057千新加坡元下降7.27%[39] - 2022年上半年雇员福利开支为2464千新加坡元,较2021年上半年的2984千新加坡元下降17.43%[39][41] - 2022年上半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215千新加坡元,较2021年上半年的280千新加坡元下降23.21%[39] - 2022年上半年使用权资产折旧为783千新加坡元,较2021年上半年的916千新加坡元下降14.52%[39] - 2022年上半年无形资产摊销为3千新加坡元,较2021年上半年的45千新加坡元下降93.33%[39] - 2022年上半年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为54千新加坡元,2021年上半年为0[34][39] - 2022年上半年财务成本为77千新加坡元,较2021年上半年的129千新加坡元下降40.31%[34][36][46] - 2022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为1.2万新加坡元,2021年为12.4万新加坡元[48] - 2022年上半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21.5万新加坡元,2021年同期为28万新加坡元[18] - 2022年上半年使用权资产折旧为78.3万新加坡元,2021年同期为91.6万新加坡元[18] - 2022年上半年使用权资产折旧费用为78.3万新加坡元,2021年为91.6万新加坡元[64] - 2022年上半年租赁现金流出总额为99.2万新加坡元,2021年为101.1万新加坡元[64] 公司现金流情况变化 - 2022年上半年经营所得现金为208.4万新加坡元,2021年同期为303.5万新加坡元[18] - 2022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03.4万新加坡元,2021年同期为285.9万新加坡元[18] - 2022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3.5万新加坡元,2021年同期为11.6万新加坡元[21] - 2022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37.4万新加坡元,2021年同期所用现金净额为108.2万新加坡元[21] - 2022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227.3万新加坡元,2021年同期为166.1万新加坡元[21] 公司业务构成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附属公司主要从事新加坡医疗器械注塑零部件业务和中国游艺机器设备业务[23] - 公司可报告业务分部包括组件、子组件部件、游艺机器及设备[32] 公司税务情况 - 新加坡企业所得税税率为17%,香港利得税税率为16.5%,中国附属公司优惠税率为15%,其余实体税率为25%,中国预扣税税率为10%[48][52][53][54] 公司股份发行及股本情况 - 2022年6月16日,公司按每股0.10港元价格发行9200万股股份,所得款项为1622000新加坡元[7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已发行及缴足普通股数目为568371790股,股本为984千新加坡元,股份溢价为18290千新加坡元[77] 公司贸易应收应付款项详情 - 2022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中1 - 30日为734千新加坡元,31 - 60日为305千新加坡元,61 - 90日为163千新加坡元,90日以上为149千新加坡元[81] - 2022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按货币计值,美元为346千新加坡元,新加坡元为708千新加坡元,人民币为165千新加坡元等[83] 公司主要关联方 - 公司主要关联方包括潘瑞河先生、黄凤娇女士、邬海燕女士、李震峰先生[85] 公司信贷政策 - 公司一般向客户授予30至90日的信贷期[70] 公司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减值情况 - 截至2021年及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就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计提减值拨备[75] 公司股息政策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派付股息,2021年同期亦无派息[5]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派付中期股息[106] 公司附属公司收购出售情况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无附属公司重大收购或出售事项[112] 公司股份发售款项使用情况 - 股份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600万新加坡元,截至2022年6月30日,实际动用547.3万新加坡元,余额47.7万新加坡元预计于2023年6月30日或之前充分使用[114][115] 公司外汇风险情况 - 集团营业额及业务成本主要以新加坡元及人民币计值,外汇风险不重大,未动用金融工具对冲[117] 公司资本架构情况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期间,集团资本架构无变化[118] 公司重要事件情况 - 截至报告日期,未发现自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期末起有关集团业务或财务表现的重要事件[119] 公司股权持有情况 - 2022年6月30日,潘瑞河先生持有公司167,232,000股股份,持股百分比29.42%[123] - 2022年6月30日,邬海燕女士持有公司52,694,000股股份,持股百分比9.27%[123] - 2022年6月30日,黄凤娇女士持有公司167,232,000股股份,持股百分比29.42%[129] - 2022年6月30日,添运环球有限公司持有公司133,400,000股股份,持股百分比23.47%[129] 公司证券交易情况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132] 公司购股计划情况 - 公司于2017年12月19日采纳购股计划,有效期10年,有4000万份可供发行的购股,占2022年6月30日已发行股份约7.0%[133] - 现获准授予的未行使购股最多数目为上市日已发行股份的10%,12个月内授予每名参与者的购股可发行最多股份数为任何时候已发行股份的1%[133] - 授予董事等关联人购股,12个月内超已发行股份0.1%或总值超500万港元,须股东大会批准[133] - 承授人可在要约日期起30日内支付1港元接纳购股要约[134] - 购股可在授出日起十年内行使,行使价不得低于要约日收市价及前五个交易日平均收市价的最高者[134][13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无授出购股,当日无尚未行使购股[136] 公司守则遵守情况 - 除企业管治守则第C.2.1条外,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遵守守则条文[137] - 公司采纳规定交易标准作为董事证券交易操守守则,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无违规事件[138] 公司审核委员会情况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财务资料[140] 公司报告刊登情况 - 报告将在联交所、GEM及公司网站刊登最少七天[141] 公司物业、厂房及设备与使用权资产情况 - 2022年6月30日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净值为122.2万新加坡元[60] - 2022年6月30日使用权资产为222.8万新加坡元,租赁负债为240.9万新加坡元[62] - 2022年上半年使用权资产添置及出售分别为58.1万新加坡元及25.8万新加坡元[62] 公司员工情况 - 2022年6月30日,公司共有127名雇员(2021年6月30日:147名),截至该日止六个月总员工成本约为250万新加坡元(2021年6月30日:300万新加坡元)[103][105]
加和国际控股(08513) - 2022 Q1 - 季度财报
2022-05-13 11:07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收益为3.9百万新加坡元,同比下降23.5%[5][7]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亏损为205,000新加坡元,较2021年同期62,000新加坡元亏损扩大[5][7]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总收益为393.4万新加坡元,同比下降22.6%(2021年同期为508.4万新加坡元)[20]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净亏损为205,000新加坡元,较去年同期62,000新加坡元亏损扩大[42] - 公司股东应占亏损为18.5万新加坡元,亏损同比大幅扩大(2021年同期亏损3,000新加坡元)[33] - 每股基本亏损为0.04坡仙(2021年同期为不重要的亏损)[33]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收益为3.9百万新加坡元,同比下降23.5%[42][4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销售成本为3,220,000新加坡元[7]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行政开支为648,000新加坡元[7]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财务成本为42,000新加坡元[7]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所得税开支为111,000新加坡元[7] - 公司销售成本为3.2百万新加坡元,同比下降17.9%[46] - 公司行政开支为0.6百万新加坡元,同比下降40.0%[48]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总开支为402.6万新加坡元,同比下降20.8%(2021年同期为508.3万新加坡元)[22] - 已出售存货成本为155.0万新加坡元,同比下降25.4%(2021年同期为207.7万新加坡元)[22] - 雇员福利开支为122.2万新加坡元,同比下降21.5%(2021年同期为155.7万新加坡元)[22] - 财务成本为4.2万新加坡元,同比下降31.1%(2021年同期为6.1万新加坡元)[23] - 所得税开支总额为11.1万新加坡元,同比增长117.6%(2021年同期为5.1万新加坡元)[23] 毛利表现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毛利为714,000新加坡元,较2021年同期1,145,000新加坡元下降[7] - 公司整体毛利为0.7百万新加坡元,同比下降36.4%[47] - 公司整体毛利率为18.1%,同比下降4.4个百分点[47] 其他收入与亏损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其他收入为45,000新加坡元[7]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为51,000新加坡元[7] 各业务线表现 - 商品销售收入为383.2万新加坡元,同比下降24.2%(2021年同期为505.6万新加坡元)[20] - 开模服务收入为10.2万新加坡元,同比大幅增长264.3%(2021年同期为2.8万新加坡元)[20] 每股数据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每股基本亏损为0.04新加坡元[10] 股东结构和持股情况 - 董事潘瑞河直接及间接持有公司35.10%股份[51][54] - 董事黄凤娇通过配偶权益持有公司35.10%股份[51][54] - 董事鄔海燕直接持有公司11.06%股份[51] - 添运环球有限公司持有公司133,400,000股股份,持股比例为28.00%[58] - 施慧玲女士持有公司30,000,000股股份,持股比例为6.52%[58] - 潘先生通过添运环球有限公司间接持有公司87.9%的股份权益[58] 公司治理 - 公司主席与行政总裁角色由潘先生兼任,未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第C.2.1条[67] - 公司未派发2022年第一季度中期股息[37]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59] 购股权计划 - 购股权计划下可供发行的购股权为40,000,000份,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约8.4%[62] - 购股权计划允许未行使购股权最多相当于公司上市时已发行股份的10%[62] - 任何十二个月内授予单一合资格参与者的购股权不得超过公司已发行股份的1%[62] - 授予主要股东或独立非执行董事的购股权若超过已发行股份的0.1%或价值超过5百万港元需股东批准[62]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三个月未授出任何购股权且无尚未行使的购股权[65]
加和国际控股(08513) - 2021 - 年度财报
2022-03-30 12:23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入同比下降16.8%[10] - 公司收益从2020财年约23.2百万新加坡元下降至2021财年约19.8百万新加坡元,减少3.4百万新加坡元或14.7%[18] - 整体毛利从2020财年约5.0百万新加坡元降至2021财年约4.0百万新加坡元,减少1.0百万新加坡元或20.0%[21] - 毛利率从2020财年约21.6%下降至2021财年约20.2%[21] - 2021财年已终止经营业务录得溢利约0.4百万新加坡元[29]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成本从2020财年约18.2百万新加坡元减少至2021财年约15.8百万新加坡元,下降2.4百万新加坡元或13.2%[20] - 行政开支从2020财年约3.8百万新加坡元减少至2021财年约3.2百万新加坡元,下降0.6百万新加坡元或15.8%[24] - 财务成本从2020财年约310,000新加坡元降至2021财年约241,000新加坡元,减少69,000新加坡元或22.3%[26] - 员工成本总额保持稳定,二零二一及二零二零财政年度均为5.7百万新加坡元[38]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游艺机器及设备业务收入减少[10] - 已完成出售中式酒品业务全部股权[9] - 公司确认游艺机器及设备分部减值亏损约763.7万新加坡元[198] - 业务涵盖新加坡医疗注塑零部件制造及中国游艺设备开发销售[14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经营环境不确定性,影响公司运营及财务状况[53] - 业务受新冠疫情影响严重[9][10] - 重新分配1.2百万新加坡元未动用所得款项至一般营运资金[48] - 分配0.7百万新加坡元未动用所得款项用于升级现有生产设施[48] 财务表现关键指标 - 经调整EBITDA为3.0百万新加坡元[10] - 净亏损约7.2百万新加坡元[10] - 公司录得贸易应收款项及非金融资产减值亏损7.6百万新加坡元[22] - 2021年12月31日流动比率为2.2倍(2020年:1.8倍)[30] - 2021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4.1百万新加坡元(2020年:4.4百万新加坡元)[30]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4.1百万新加坡元[47] 公司治理结构 - 公司主席与行政总裁由同一人潘先生担任不符合企业管治守则C.2.1条要求[87] - 公司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除第C.2.1条外所有条文[87] - 董事会由8名董事组成包括3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和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92] - 独立非执行董事占比50%符合GEM上市规则要求[92][94] - 主席与行政总裁由同一人担任董事会认为符合公司利益[99] - 董事配偶关系存在于主席与另一执行董事之间[100] - 公司确认企业管治对长远成功至关重要[86] 董事会及委员会运作 - 2021财年举行1次股东大会和6次董事会会议[95] - 审计委员会召开5次会议成员出席率100%[96][106] - 薪酬委员会召开1次会议成员出席率100%[96] - 提名委员会召开1次会议成员出席率100%[96] - 审计委员会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符合专业资格要求[105][106] - 薪酬委员会2021财政年度举行1次会议[111] - 提名委员会2021财政年度举行1次会议[116] 审计与内部控制 - 审计委员会已审阅2021财政年度经审计全年业绩并确认符合适用准则及GEM上市规则[109] - 审计委员会讨论2021财政年度内部监控及财务申报事宜[109] - 集团委聘富信商务咨询有限公司检阅内部监控并提供改进意见[127] - 非金融资产(包括商誉)减值评估被确定为关键审计事项[199] - 核数师变更为香港立信德豪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191] - 已付外聘核数师立信德豪审计服务费用为246千新加坡元[122] 股东结构和持股情况 - 执行董事潘瑞河直接持有33,832,000股,并通过控股公司间接持有133,400,000股[168] - 潘瑞河与黄凤娇共同通过添运环球有限公司持有133,400,000股,占公司股份28.0%[170] - 潘瑞河总持股167,232,000股,占公司总股份35.10%[166] - 黄凤娇通过配偶权益持有167,232,000股,占公司总股份35.10%[166][169] - 鄔海燕直接持有52,694,000股,占公司总股份11.06%[166] - 股东施慧玲持有30,000,000股,占公司总股份6.52%[170] - 添运环球有限公司持股133,400,000股,潘瑞河与黄凤娇分别拥有其87.9%和12.1%股权[170] 融资和资本管理 - 首次公开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6.0百万新加坡元[43] - 截至二零二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已动用所得款项净额4.042百万新加坡元,未动用1.908百万新加坡元[44] - 可供分派储备约9.7百万新加坡元,较2020财年15.9百万新加坡元下降39%[156] - 2021财年未向股东建议任何末期股息[146] - 公司已发行股本总数476,371,790股普通股,每股面值0.01港元[152] 关键管理人员背景 - 潘瑞河拥有超过30年注塑成型行业经验,自1981年起担任集团附属公司Inzign董事[55] - 黄凤娇拥有超过25年集团工作经验,自1992年加入并负责财务及行政事务[57] - 鄔海燕负责中国中式酒品贸易业务至2021年12月13日出售为止[61] - 郑琨荃持有新加坡国立大学工程学士、威斯康辛大学计算机科学硕士及南洋理工MBA学位[63] - Tan Yew Bock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机械工程背景及电子包装制造经验[65] - 柯兆发拥有超过30年会计及咨询经验,曾担任上市公司财务总监[67] 客户和供应商集中度 - 公司五大客户占集团总收益约90.9%,最大客户占35.6%[173] - 公司五大供应商占集团总采购额约62.4%,最大供应商占20.7%[174] 购股权计划 - 购股权计划下可发行股份上限为上市日已发行股份的10%即40,000,000股[182] - 任何12个月期间因行使购股权发行的股份总数不得超过已发行股份的1%[182] - 购股权认购价不得低于(i)授予日收盘价(ii)前五个营业日均价(iii)面值中的最高者[183] - 公司财务业绩公布前60天(年度)或30天(季度/半年度)禁止向董事授予购股权[187] - 购股权计划有效期自2017年12月19日起计十年[187] 资产减值和估值 - 公司非金融资产账面净值包括物业、厂房及设备约132.3万新加坡元[198] - 公司非金融资产账面净值包括使用权资产约260.7万新加坡元[198] - 公司非金融资产账面净值包括无形资产约3.3万新加坡元[198] - 公司商誉账面净值为零新加坡元[198] - 减值测试基于现金产生单位的可收回金额[198] - 可收回金额通过使用价值计算评估[198] - 使用价值计算涉及重大判断包括预期收入增长和贴现率[198] - 审计程序包括评估独立专业估值师的客观性及能力[200]
加和国际控股(08513) - 2021 Q3 - 季度财报
2021-11-15 12:18
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九个月,集团未经审核收益约为1510万新加坡元,较2020年同期的1710万新加坡元减少约200万新加坡元或11.7%[5]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九个月,集团未经审核溢利约为30万新加坡元,2020年同期则录得溢利约80万新加坡元[5]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分别为0.09坡仙和0.08坡仙,2020年同期分别为0.16坡仙和0.15坡仙[5] - 2021年九个月收益为15,120千新加坡元,2020年为17,140千新加坡元[8] - 2021年九个月销售成本为11,754千新加坡元,2020年为13,035千新加坡元[8] - 2021年九个月毛利为3,366千新加坡元,2020年为4,105千新加坡元[8] - 2021年九个月经营溢利为566千新加坡元,2020年为1,401千新加坡元[8] - 2021年九个月期间溢利为254千新加坡元,2020年为782千新加坡元[8] - 2021年九个月全面收益总额为342千新加坡元,2020年为833千新加坡元[10]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九个月,集团净溢利约0.3百万新加坡元,较2020年同期的约0.8百万新加坡元减少[41] - 集团收益由2020年同期约17.1百万新加坡元减少约2.0百万新加坡元或11.7%至2021年的约15.1百万新加坡元[46] - 集团销售成本由2020年同期约13.0百万新加坡元减少约1.2百万新加坡元或9.2%至2021年的约11.8百万新加坡元[47] - 集团整体毛利由2020年同期约4.1百万新加坡元减少约0.7百万新加坡元或17.1%至2021年约3.4百万新加坡元,毛利率由约24.0%降至约22.5%[48] - 集团行政开支由2020年同期约3.3百万新加坡元减少约0.8百万新加坡元或24.2%至2021年的约2.5百万新加坡元[50]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403千新加坡元,2020年同期为731千新加坡元[34]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每股基本盈利为0.09坡仙,2020年同期为0.16坡仙;每股摊薄盈利为0.08坡仙,2020年同期为0.15坡仙[34]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派付股息[6]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派付中期股息[38] 公司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商品销售收益为14,870千新加坡元,2020年同期为16,652千新加坡元;提供开模服务收益为250千新加坡元,2020年同期为488千新加坡元[18]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九个月,中式酒品贸易业务无收益[42] 公司成本及开支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已出售存货成本为6,028千新加坡元,2020年同期为7,838千新加坡元;雇员福利开支为4,350千新加坡元,2020年同期为4,281千新加坡元[20]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财务成本为187千新加坡元,2020年同期为233千新加坡元[22]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所得税开支总额为125千新加坡元,2020年同期为386千新加坡元[23] 税率情况 - 新加坡企业税在抵扣结转的任何税项亏损后按17%(2020年:17%)的税率就期内于新加坡产生的应课税收入作出拨备[26]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九个月,香港利得税的适用税率为16.5%(2020年:16.5%),因集团并无赚取或源自香港的应课税溢利,故并无计提香港利得税[29] - 集团一间中国附属公司2020 - 2022年可享15%优惠企业所得税率,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九个月,集团于中国注册成立之馀下实体之所得税率为25%(2020年:25%)[30] 股权结构情况 - 潘瑞河先生持有公司204,000,000股股份,持股百分比44.35%[53] - 黄凤娇女士持有公司204,000,000股股份,持股百分比44.35%[53] - 邬海燕女士持有公司52,694,000股股份,持股百分比11.46%[53] - 邬海燕女士持有深圳御鉴酒业有限公司49%权益[63]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添运环球有限公司持有公司204,000,000股股份,持股百分比为44.35%;施慧玲女士持有30,000,000股股份,持股百分比为6.52%[66] - 添运环球有限公司的全部已发行股份分别由潘先生及黄女士合法及实益拥有87.9%及12.1%[67] 证券交易及购股权情况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69] - 公司有40,000,000份可供发行的购股权,占公司于2021年9月30日已发行股份的约8.7%[70]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无授出购股,且于2021年9月30日并无购股尚未行使[74] 企业管治情况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除守则条文第A.2.1条外,已遵守GEM上市规则附录15企业管治守则[77]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九个月,董事已全面遵守规定交易标准,并无出现不合规事件[78] 审核委员会情况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柯兆发先生为审核委员会主席[79] - 审核委员会认为集团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的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资料已遵守适用会计准则等规定[82] 报告刊登情况 - 报告将由刊登日期起计最少七天于联交所网站、GEM网站及公司网站刊登[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