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盟资本(08375)

搜索文档
数盟资本(08375) - 有关董事於禁售期内买卖证券之公告
2025-08-11 13:44
违规事件 - 2025年7月29日,吴元涛购入10,000股公司股份违反GEM上市规则第5.56(a)(ii)条[4] - 吴元涛交易前未告知主席,违反GEM上市规则第5.61条[5] - 公司认为违规属无心之失,不影响其担任董事合适性及诚信[6] 应对措施 - 要求董事及雇员3个营业日内交付禁售期确认及承诺[7] - 实施强化的禁售期通知及确认程序[7] - 提名钟传勇为指定董事,接收相关通知[8] - 组织董事合规培训,要求8月31日前参加[8] 董事会情况 - 公告日董事会有两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9]
数盟资本(08375) - 董事会会议通告
2025-08-08 09:34
业绩与会议安排 - 公司2025年8月21日举行董事会会议[3] - 会议考虑批准刊发2025年上半年未经审核中期业绩[3] - 会议考虑派付中期股息(如有)[3] 人员信息 - 公告日执行董事为麦俊晖、钟传勇[3] - 公告日独立非执行董事为邓凯鸿、吴元涛、李维维[3] 公告信息 - 公告将在联交所及公司网站刊登至少七天[3]
数盟资本(08375) - 截至2025年7月31日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6 04:07
股本情况 - 公司本月底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5000万港元,股份数目为10亿股,面值0.05港元[1] - 本月底已发行股份总数为2.88亿股,库存股份数目为0[2] 期权情况 - 上月底和本月底结存股份期权数目均为0,本月因期权发行新股数目为0[3] - 月底可因期权发行或转让股份总数为1600万股,本月行使期权所得资金为0港元[3] 股份变动 - 本月已发行股份和库存股份增减总额均为0普通股[5]
【LME注册及注销仓单日报】金十期货5月13日讯,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有色金属注册及注销仓单如下:1. 铜注册仓单108375吨,注销仓单81275吨,减少925吨。2. 铝注册仓单249875吨,注销仓单149425吨,减少1925吨。3. 镍注册仓单181308吨,注销仓单17208吨,增加486吨。4. 锌注册仓单93750吨,注销仓单74200吨,增加3975吨。5. 铅注册仓单121650吨,注销仓单131525吨,增加150吨。6. 锡注册仓单2345吨,注销仓单445吨,增加135吨。
快讯· 2025-05-13 08:14
铜仓单变化 - 注册仓单108375吨 注销仓单81275吨 较前日减少925吨 [1] 铝仓单变化 - 注册仓单249875吨 注销仓单149425吨 较前日减少1925吨 [1] 镍仓单变化 - 注册仓单181308吨 注销仓单17208吨 较前日增加486吨 [1] 锌仓单变化 - 注册仓单93750吨 注销仓单74200吨 较前日增加3975吨 [1] 铅仓单变化 - 注册仓单121650吨 注销仓单131525吨 较前日增加150吨 [1] 锡仓单变化 - 注册仓单2345吨 注销仓单445吨 较前日增加135吨 [1]
数盟资本(08375)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2 10:36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益由2023年约84.3百万港元减少3.2%至2024年约81.5百万港元[12] - 公司年度收益由84.3百万港元减少3.2%至81.5百万港元[14][16] - 自产工业铝电解电容器销售收益由73.6百万港元降至68.7百万港元[14][16] - 年度亏损由12.2百万港元收窄至5.5百万港元[24] - 每股基本亏损由4.23港仙改善至1.90港仙[2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毛利率从7.3%提升至7.5%[14][18] - 销售成本由78.1百万港元减少3.5%至75.4百万港元[17] - 其他收入由0.5百万港元增至2.4百万港元[19] - 员工薪酬总额由18.0百万港元增至19.8百万港元[34] 资产和负债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由23.6百万港元降至19.5百万港元[27] - 计息借款总额由7.1百万港元减少至5.9百万港元[27] - 公司2024年美元负债为330.4万港元,较2023年的206.6万港元增长59.9%[37] - 公司2024年美元资产为1200.8万港元,较2023年的932.0万港元增长28.8%[37] - 公司2024年港元资产为63.4万港元,较2023年的141.0万港元下降55.0%[37] - 公司2024年日元资产为123.8万港元,较2023年的159.2万港元下降22.2%[37] - 公司2023年人民币资产为4.6万港元,2024年降至零[37] - 公司无重大投资持有(2024年及2023年均为零)[38] - 可供分派储备总额为34百万港元,较2023年的40百万港元下降15%[135] 业务线表现 - 公司正式进军高端智能电子设备与人工智能领域[12] - 公司已全数动用款项购买机器设备以提高贴片式铝电解电容器产能[162] - 公司已全数动用款项支付第二个生产厂房的租金及装置开支[162] - 公司已全数动用款项聘请额外员工并投入研发部门[162] - 公司已全数动用款项聘请更多销售人员及发行小册子进行市场推广[162] - 公司拥有33项实用新型专利和2项发明专利,并已提交7项实用新型和1项发明专利申请[176] - 公司生产符合ISO 9001:2015、QC080000:2017、IATF 16949:2016及RoHS和REACH标准[176] 客户和供应商集中度 - 最大客户占总收益约14.9%[128] - 前五大客户合计占总收益约47.3%[128] - 最大供应商占采购总额约12.3%[128] - 前五大供应商合计占采购总额约41.7%[12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无重大外汇风险[35] - 公司无外汇对冲政策,但管理层密切监控汇率风险[37] - 公司收益来源高度依赖中国市场及主要产品销售[124] - 公司业务面临铝电解电容器行业的激烈竞争[124] - 公司无任何预定的派息比率[118] - 公司无与客户签订长期合约[124] - 公司运营高度依赖主要管理人员及熟练雇员[124] - 未发现对持续经营能力构成重大疑问的事件[101] 董事会和公司治理 - 公司于2024年12月27日及2025年2月27日发生重大董事会成员变更[8][9] - 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层变动,新增多位执行董事和独立非执行董事[40][41][42][43] - 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条文,仅偏离第C.2.1条[52] - 董事会成员共5名,包括2名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57] - 独立非执行董事占比达60%(3/5),符合GEM上市规则要求[61] - 主席兼行政总裁职务由一人兼任(麦俊晖先生),构成对企业管治守则第C.2.1条的偏离[60] - 董事证券交易合规确认:全体董事及相关雇员均遵守交易必守标准[55] - 2024年12月27日新增3名董事,2025年2月27日变更5名董事(3人辞任,2人新任)[56] - 董事会成员间无任何重大关联关系[59] - 董事会独立性评估完成率100%(全体董事参与问卷),评估结果满意[62] - 企业管治框架已采纳GEM上市规则附录C1守则,并制定配套政策程序[51] - 董事会每年定期检讨企业管治常规并持续改进[53] - 执行董事服务合约为期三年自动续约一年除非提前三个月书面通知终止[64] - 独立非执行董事委任函为期三年除非提前三个月书面通知终止[64] - 三分之一董事(或最接近但不少于三分之一人数)须在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值退任[64]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包括一名具备专业会计资格成员[71] - 审核委员会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举行两次会议审查核数师薪酬及内部控制[72] - 审核委员会与核数师每年进行两次无执行董事出席的会面[73] - 审核委员会审查2023年度财务业绩及2024年中期财务业绩后提交董事会批准[72] - 审核委员会于2025年3月28日会议审查2024年度经审计综合财务报表[73] - 新委任董事获提供正式培训包括董事手册及法规最新资料[68] - 培训类别分为A(出席课程/研讨会)和B(阅读新闻刊物/期刊)两种形式[69] - 薪酬委员会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7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薪酬委员会举行1次会议[76] - 薪酬委员会审阅并建议批准3名董事的委任及薪酬待遇[77] - 提名委员会由1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7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提名委员会举行1次会议[80] - 提名委员会提名3名董事候选人[80] - 2025年2月27日薪酬委员会举行会议审议2名董事的薪酬待遇[77] - 2025年2月27日提名委员会举行会议审议2名董事的提名[80] - 2025年3月28日提名委员会举行会议审议董事重选事宜[80] - 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考虑7个维度因素[81] - 董事会由5名董事组成,其中男性4名(80%)和女性1名(20%),年龄组别为31-40岁2名(40%)和41-50岁3名(60%)[83] - 董事会中国籍董事5名均为中国籍(100%),教育背景包括财务管理1名、法律2名、信息及电脑科学1名、电子及信息技术1名[83] - 公司达成女性董事占比20%的目标(当前1名女性董事)和女性雇员占比40%的目标[86] - 2024年董事会变动包括2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辞职,新委任2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92] - 高级管理层(非董事)中1人年薪在0-100万港元范围[93] - 2024年度举行4次定期董事会会议,董事出席率均为100%(5/5),独立非执行董事会议出席率100%[93] - 新委任独立非执行董事邓凯鸿担任薪酬委员会主席及审核/提名委员会委员,吴元涛担任提名委员会主席及审核/薪酬委员会委员[96] - 提名委员会定期检讨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以确保有效性[84] - 董事会具备会计金融、信息技术、研发、法律等行业经验各1名董事[83] - 董事提名标准包括品格诚信、专业资格、多元化因素(性别/年龄/教育背景等)、独立性及时间投入能力[88] - 内部监控顾问每年进行独立内部监控制度审阅[97][99] - 董事会确认2024年度财务报表编制责任[100] - 执行董事服务合约为三年期,需至少提前三个月书面通知终止[145] - 独立非执行董事委任函为三年期,需至少提前三个月书面通知终止[145] - 无董事持有须披露的股份及相关权益[152] - Super Date Co., Ltd.持有公司股份188,150,000股,占公司股权65.33%[154] - 郭凡先生通过受控制法团权益持有公司股份188,150,000股,占公司股权65.33%[154] - 江彩云女士作为郭凡配偶,被视为持有相同数量股份188,150,000股,占公司股权65.33%[154] - 股东需持有至少十分之一表决权方可要求召开股东特别大会[108] - 股东特别大会申请需在递交后21天内获董事会回应[108] - 公司由公眾持有的已發行股本總額至少25%[160] 股息和股份计划 - 公司未建议派付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122] - 购股权计划下可供发行股份总数为16,000,000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的5.56%[138] - 购股权计划有效期自2017年10月24日起计10年[140] - 购股权行使价须为(a)批授日收市价(b)批授前5个营业日平均收市价(c)股份面值中的最高者[142] - 购股权申请需在批授日起21天内支付1.00港元[142] - 任何12个月期间单个参与者获授权益上限不超过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138] - 自计划采纳至今未授出任何购股权[141] 核数师和费用 - 核数师为天职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9] - 公司年度审计服务费用为580,000港元[103] - 风险咨询服务费用为72,000港元[103] - 税务服务费用为37,500港元[103] - 核数师总服务费用合计689,500港元[103] 环境、社会及管治(ESG)表现 - 公司建立了由董事会、ESG工作小组和职能部门组成的三层管治架构[180] - 公司通过量化数据披露环境和社会关键绩效指标,并说明计量标准和方法[174] - 公司采用国际标准和排放系数计算关键绩效指标,方法与去年一致[173] - 公司识别可能对形象产生负面影响或构成短期、中期及长期风险的事件[175] - 公司董事会每年审视ESG目标表现,并在出现重大偏差时修订策略[178] - 公司ESG工作小组由中高级管理层组成,负责数据收集和措施监察[178] - 公司通过现场考察、售后服务和团队活动等方式与客户及雇员沟通[182] - 公司组织社区活动、员工志愿活动和捐款等社区福利项目[182] - 氮氧化物排放量从2023年的3.82千克大幅增至2024年的24.71千克[189] - 硫氧化物排放量从2023年的0.07千克微增至2024年的0.08千克[189] - 颗粒物排放量从2023年的0.28千克增至2024年的2.29千克[189] - 非甲烷碳氢化合物排放量从2023年的34.18千克降至2024年的19.26千克[189] - VOCs排放量从2023年的16.10千克大幅增至2024年的57.20千克[189] - 范围1温室气体排放(车辆燃料燃烧)从2023年的11.29吨二氧化碳当量增至2024年的15.09吨二氧化碳当量[191] - 范围2温室气体排放(外购电力及电动车)从2023年的4312.82吨二氧化碳当量降至2024年的4201.87吨二氧化碳当量[191] - 范围3温室气体排放(废纸)从2023年的4.37吨二氧化碳当量大幅增至2024年的184.37吨二氧化碳当量[191] - 范围3温室气体排放(商务差旅)从2023年的0.22吨二氧化碳当量增至2024年的3.57吨二氧化碳当量[191] - 温室气体排放总密度从2023年的0.48吨二氧化碳当量/平方米增至2024年的0.54吨二氧化碳极当量/平方米[191] - 有害废弃物总量67.99吨,同比下降15.1%,其中废电解液63.13吨(较去年75.32吨下降16.2%)[194] - 有害废弃物密度0.0084吨/平方米,较去年0.009吨/平方米下降6.7%[194] - 无害废弃物总量53.49吨,同比上升14.0%,主要因纸类废弃物增至38.41吨(去年9.10吨)[196] - 无害废弃物密度0.007吨/平方米,较去年0.005吨/平方米上升40.0%[196] - 废包装桶及包装罐4.86吨,较去年4.77吨微增1.9%[194] - 纸皮箱废弃物15.08吨,较去年12.47吨上升20.9%[196] - 耗水量6901立方米,同比上升7.6%,密度0.849立方米/平方米(去年0.706)[200] - 公司目标将下年度有害废弃物密度控制在今年水平的80%-120%范围内[194] - 公司目标将下年度无害废弃物密度控制在今年水平的80%-120%范围内[196] - 2024年废电解液未处置导致数据同比下降,无害废弃物因回收范围调整导致数据波动[194][196] - 公司於二零二四年無進行任何慈善或其他捐款[158] 公司基本信息和结构 - 公司总部位于香港长沙湾Global Gateway Tower 22楼2212室[9] - 股份过户登记分处为卓佳证券登记有限公司[9] - 主要往来银行为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10] - 公司网址为www.verticaltech.com.cn[10] - 股份代号为8375[10] - 公司于开曼群岛注册成立[1][3] - 公司秘书年度参与专业培训不少于15小时[104] 报告期后事件和其他 - 公司无重大报告期后事件[39] - 公司於報告期後無任何重大事件[166]
数盟资本(08375)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8 11:30
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收益约为8150万港元,较上一年度减少约280万港元或3.2%[4] - 集团毛利率由2023年的约7.3%增加至2024年的约7.5%[4] - 2024年度亏损约为550万港元,较2023年度减少约670万港元[4] - 2024年度每股基本亏损约为1.90港仙,2023年度为约4.23港仙[4]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24年度末期股息,2023年度股息为零港元[4] - 2024年除税前亏损5,007千港元,2023年为11,850千港元[16] - 2024年除税前亏损5007千港元,2023年为11850千港元;实际税项开支2024年为473千港元,2023年为338千港元[23] - 2024年每股基本亏损按亏损5480千港元、288000千股计算,2023年按亏损12188千港元、288000千股计算[25] - 2024年收益约8150万港元,较2023年约8430万港元减少约280万港元或3.2%[30][32] - 销售成本2024年约7540万港元,较2023年约7810万港元减少约3.5%[33] - 毛利率由2023年约7.3%增加至2024年约7.5%;其他收入由2023年约50万港元增加至2024年约240万港元[34][35] - 其他收益及亏损净额从2023年的亏损约200万港元转变为2024年的收益约360万港元[36] - 销售及分销开支从2023年的约280万港元增加约30万港元至2024年的约310万港元[37] - 行政开支从2023年的约1310万港元增加约40万港元至2024年的约1350万港元[38] - 年度亏损从2023年的约1220万港元减少至2024年的约550万港元[40] - 每股基本亏损从2023年的约4.23港仙降至2024年的约1.90港仙[41] - 2024年末总资产约9660万港元(2023年:1.076亿港元),总负债约2700万港元(2023年:3100万港元),股东权益约6970万港元(2023年:7660万港元)[42] - 2024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1950万港元(2023年:2360万港元),计息借款总额约590万港元(2023年:710万港元),资产负债比率为0.10倍(2023年:0.11倍)[43] - 2023年2月9日派付特别股息约1008万港元,每股普通股3.50港仙[24] 资产负债项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物业、厂房及设备为2821.8万港元,较2023年的3908.2万港元减少[6] - 2024年存货为894.6万港元,较2023年的764.2万港元增加[6] - 2024年应付贸易款项为1628.2万港元,较2023年的1812.7万港元减少[6] - 2024年流动净资产为4099.8万港元,较2023年的3619.8万港元增加[6] - 2024年应收贸易款项及票据(扣除信贷亏损拨备)为27956千港元,2023年为27385千港元[26] - 2024年应付贸易款项为16282千港元,2023年为18127千港元[27][29] - 以美元计值的货币资产从2023年的9320万港元增至2024年的1.2008亿港元,货币负债从2023年的2066万港元增至2024年的3304万港元[52] 公司控股信息变更 - 2024年12月5日起,公司直接及最终控股公司变更为Super Date Co., Ltd,最终控股方为郭凡先生[7]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销售工业铝电解电容器外部销售68,691千港元,买卖电子零件外部销售12,855千港元,总计81,546千港元;2023年对应数据分别为73,615千港元、10,647千港元、84,262千港元[1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销售工业铝电解电容器分部溢利5,717千港元,买卖电子零件分部溢利422千港元,总计6,139千港元;2023年对应数据分别为5,738千港元、385千港元、6,123千港元[16] - 销售工业铝电解电容器收益2024年约6870万港元,较2023年约7360万港元减少约490万港元[30][32] - 买卖电子零件收益2024年约1290万港元,较2023年约1060万港元增加[32] 收益按地区及客户划分数据变化 - 按客户所在地划分,2024年来自中国的收益为68,858千港元,日本为12,164千港元,香港为491千港元,澳门为33千港元;2023年对应数据分别为71,717千港元、9,653千港元、2,807千港元、85千港元[17] - 按资产所在地理区域划分,2024年非流动资产香港为4,720千港元,中国为24,311千港元,总计29,031千港元;2023年对应数据分别为5,639千港元、34,781千港元、40,420千港元[17] - 2024年来自客户A的收益为12,164千港元,客户B为9,445千港元;2023年客户A为9,653千港元,客户B为11,985千港元,客户C为11,861千港元[18] 税务相关数据变化 - 2024年中国企业所得税即期税项为0千港元,过往年度超额拨备净额为0千港元,中国预扣税为473千港元,总计473千港元;2023年对应数据分别为67千港元、 - 163千港元、434千港元、338千港元[21] - 中国附属公司两个年度企业所得税率为25%,东莞首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自2016年起享有15%优惠税率[21] - 集团须就来自中国附属公司的股息收入缴纳5%的中国预扣税[22] 会计准则相关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等准则修订将于2027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11] 雇员相关数据变化 - 2024年末全职雇员126名(2023年:124名),薪酬总额约1980万港元(2023年:1800万港元)[49] 证券交易及股权相关 - 截至2024年末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本公司上市证券[58] - 公司采纳GEM上市规则指引作为董事和相关雇员证券交易守则,截至2024年12月31日董事遵守标准,不知悉雇员违规事件[5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及公告日期,公司已发行股份总额至少25%由公众人士持有[60] 股东大会相关 - 公司应届股东周年大会将于2025年5月16日上午11时30分举行[61] - 公司将在2025年5月13日至5月16日暂停股东名册登记,不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62] - 为确定出席股东大会并投票的股东身份,股份过户文件及股票需在2025年5月12日下午4时30分前送达指定地点[62] 审核委员会相关 - 公司成立审核委员会,书面职权范围符合规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63] - 审核委员会主席李维维女士拥有适当专业会计资格及相关财务管理专长[63] - 审核委员会主要职责是协助董事会审核集团内部职能、财务报告程序等,并监督审核程序[63]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经审核末期业绩[63] 公告刊登相关 - 公告将自刊登日起至少七天在联交所网站和公司网站刊登[64]
数盟资本(08375)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8-26 08:42
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收益约为398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约5.6%[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毛利率约为9.9%,2023年同期约为3.7%[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期间亏损约为10万港元,2023年同期约为550万港元[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每股基本亏损约0.05港仙,2023年同期为每股基本亏损约1.89港仙[6] - 2024年上半年收益39,847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7,745千港元[7] - 2024年上半年毛利3,942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393千港元[7]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56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5,443千港元[7] - 2024年上半年公司亏损139千港元,2023年同期亏损5451千港元[9]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益净额2973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424千港元[21]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成本29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30千港元[22] - 2024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83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8千港元[2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总收益39847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7745千港元[20]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13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5451千港元[2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约398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约3770万港元增加约210万港元,增幅约5.6%[37][38] - 公司销售成本由2023年同期约3640万港元减少至2024年约3590万港元,减幅约为1.2%[39] - 公司毛利由2023年同期约140万港元增加至2024年约390万港元,提升约250万港元;毛利率由2023年同期约3.7%增加至2024年约9.9%[41] - 公司其他收入由2023年同期约10万港元增加至2024年约110万港元;其他收益净额由2023年同期约140万港元增加至2024年约300万港元[41] - 公司销售及分销成本在2024年和2023年同期均维持约140万港元[41] - 公司行政开支由2023年同期约660万港元减少至2024年约630万港元,减少约30万港元[42] - 公司所得税开支由2023年同期约8000港元增加约75000港元至2024年约83000港元[4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录得期间亏损约10万港元,2023年同期亏损约550万港元;每股基本亏损约0.05港仙,2023年同期约1.89港仙[44][45] 集团资产负债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39,776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0,420千港元[8] - 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值75,045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76,618千港元[8]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未经审核的总权益为75045千港元,较2023年1月1日的101122千港元减少25.79%[9] - 2024年6月30日应收贸易款项及票据(已扣除信贷损失拨备)为27749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7385千港元[30] - 2024年6月30日应付贸易款项为18470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8127千港元[31]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约为1.116亿港元,总负债约3660万港元,股东权益约7500万港元;流动比率约为2.0倍;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2300万港元;计息银行借款总额约为1100万港元;资产负债比率为0.16倍[48] - 2024年6月30日,港元货币资产账面值为87.5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141万港元),日圆为141.4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159.2万港元),美元为1400.2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932万港元),人民币为3000港元(2023年12月31日:4.6万港元);美元货币负债账面值为342.3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206.6万港元)[55] 集团现金流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换算海外业务时产生的汇兑差额为1434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257千港元[9]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861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4428千港元[10] - 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4832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398千港元[10]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803千港元,2023年同期所用现金净额为16149千港元[10] 集团业务收购与处置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约4908000港元,2023年同期为4515000港元[29] - 2024年上半年撇销物业、厂房及设备约391港元,2023年同期为833000港元[29] 集团借款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公司筹集借款约4500000港元,偿还银行借款约700000港元;2023年同期筹集借款为零,偿还银行借款约5100000港元[32]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销售工业铝电解电容器收益为33666千港元,买卖电子零件收益为6181千港元,总计39847千港元[17] - 2024年上半年销售工业铝电解电容器分部溢利为3627千港元,买卖电子零件分部溢利为315千港元,总计3942千港元[17] - 销售工业铝电解电容器的收益由2023年同期约2970万港元增加约400万港元至2024年约3370万港元;买卖电子零件的收益由2023年同期约810万港元减少至2024年约620万港元[37][38] 集团人员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及2023年6月30日,集团分别有134名及149名全职雇员,截至该日期止六个月薪酬总额分别约为950万港元及910万港元[53] 集团股权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6月30日,温先生于公司股份持有好仓,直接持有787万股,通过受控法团持有1.8亿股,股权百分比分别为2.73%及62.50%[58] - 2024年6月30日,温先生于相联法团Vertical Technology股份持有好仓,拥有权益的股份数目为1股,股权百分比为100%[60] - 2024年6月30日,Vertical Investment于公司股份持有好仓,所持股份数目为1.8亿股,股权百分比为62.50%[61] - 2024年6月30日,Sun Koon Kwan女士于公司股份持有好仓,所持股份数目为1.8787亿股,股权百分比为65.23%[61] - 于报告日期,温先生直接或间接持有公司已发行股本的65.33%权益[67] 集团或然负债与投资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及2023年6月30日,集团并无重大或然负债[52]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并无持有任何重大投资(2023年12月31日:零港元)[56] 集团重大事件相关情况 - 自2024年6月30日至报告日期,并无发生重大事件[57] 集团购股计划相关情况 - 自购股计划于2017年10月24日采纳以来,概无根据购股计划授出购股期权[63] 集团企业管治相关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仅偏离守则条文第C.2.1条[64] - 温先生为公司主席兼行政总裁,负责集团主要决策等事务,董事会认为其兼任符合集团最佳利益[64] 集团证券交易相关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或附属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65] 集团贷款融资相关情况 - 循环贷款融资借入款项须于相关提取期间结束时偿还或重新借入,本金每12个月偿还[66] 集团股东责任相关情况 - 温先生被施加特定履约责任,需继续为公司最大股东并担任主席或执行董事[67] 集团审核委员会相关情况 - 公司成立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黄伟樑先生为主席[68]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中期业绩[68] 集团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任何股息(2023年同期:零港元)[6]
数盟资本(08375)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19 12:38
集团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收益约为398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约5.6%[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毛利率约为9.9%,2023年同期约为3.7%[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期间亏损约为10万港元,2023年同期约为550万港元[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每股基本亏损约0.05港仙,2023年同期为每股基本亏损约1.89港仙[2]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任何股息,2023年同期亦为零港元[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约398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约5.6%;毛利约39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约250万港元[27] - 2024年上半年收益约398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约3770万港元增加约210万港元[29] - 销售成本由2023年上半年约3640万港元减至2024年上半年约3590万港元,减幅约1.2%[30] - 毛利由2023年上半年约140万港元增至2024年上半年约390万港元,毛利率由约3.7%提升至约9.9%[31] - 其他收入由2023年上半年约10万港元增至2024年上半年约110万港元[32] - 其他收益净额由2023年上半年约140万港元增至2024年上半年约300万港元[33] - 行政开支由2023年上半年约660万港元减至2024年上半年约630万港元,减少约30万港元[35] - 所得税开支由2023年上半年约8000港元增至2024年上半年约83000港元[36] - 2024年上半年亏损约10万港元,2023年同期亏损约550万港元[37] 集团资产负债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3977.6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042万港元[3]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7185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6718.1万港元[3]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3658.1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098.3万港元[3]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为3526.9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619.8万港元[3] - 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7504.5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7661.8万港元[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应收贸易款项及票据(已扣除信贷损失拨备)为2774.9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738.5万港元[2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应付贸易款项为1847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812.7万港元[23]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总资产约1.116亿港元,总负债约3660万港元,股东权益约7500万港元[41] 集团现金流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861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4428千港元[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4832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398千港元[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803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6149千港元(所用)[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168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3119千港元[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3027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5081千港元[5] 各业务线收益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销售工业铝电解电容器外部销售收益为33666千港元,买卖电子零件为6181千港元,总计39847千港元;2023年同期分别为29661千港元、8084千港元、37745千港元[11] - 按客户所在地划分,2024年来自外界客户的收益为39847千港元,2023年为37745千港元[13] 集团其他财务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除税前亏损为56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5443千港元[1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收益净额为2973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424千港元[11][14] - 2024年外汇亏损净额为122千港元,2023年为94千港元[1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成本为29.9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33万港元[1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除税前亏损计算中折旧为141.2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103.9万港元[1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确认存货成本作开支为3383.1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3435.9万港元[1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亏损为0.000483港元(13.9万港元÷2.88亿股),2023年同期为0.019港元(545.1万港元÷2.88亿股)[18] - 2024年上半年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约490.8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451.5万港元;2024年上半年撇销约391港元,2023年同期为83.3万港元[19] 集团融资及借款情况 - 2024年上半年筹集借款约450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零;2024年上半年偿还银行借款约70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510万港元[24] - 2022年3月7日,公司全资附属公司弘峰科技获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最高1800万港元的循环贷款融资及透支融资,其中透支融资不超800万港元[62] - 循环贷款融资借入款项须在提取期结束时偿还或重新借入,本金在每次提取日期后每12个月偿还[63] - 订立融资函件目的为拨付弘峰科技收购资产或作一般营运资金[63] 公司股权结构 - 温浩然先生直接持有公司787万股股份,占公司股权2.73%,通过受控法团持有1.8亿股股份,占公司股权62.50%[51] - Sun Koon Kwan女士被视为拥有1.8787亿股股份权益,占公司股权65.23%[52] - 温先生为Vertical Technology Investment唯一实益拥有人,持有1股股份,占该相联法团股权100%[51] - 公告日期,温先生直接或间接持有公司已发行股本的65.33%权益[63] 公司股本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法定股本为5000万港元,已发行及缴足股本为1440万港元[25] 公司雇员情况 - 2024年及2023年6月30日,集团分别有134名及149名全职雇员,薪酬总额分别约为950万港元及910万港元[46] 公司购股权计划情况 - 公司购股权计划自2017年10月24日采纳以来,未授出购股期权[56] 公司合规情况 - 全体董事确认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遵守证券交易必守标准[5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董事等无竞争业务权益[58] - 公司应用GEM上市规则附录C1企业管治守则,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除C.2.1条外遵守守则条文[59][60] 公司证券交易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及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上市证券行为[61] 重大事件情况 - 自2024年6月30日至公告日期,无重大事件发生[51] 公司管理层安排 - 温先生担任公司主席兼行政总裁,董事会认为此安排符合集团最佳利益[60] 公司审核委员会情况 - 公司成立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黄伟樑为主席[64] - 审核委员会主要职责为协助董事会独立审阅集团内部审核等职能成效并监督审核程序[64]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中期业绩[64] 公司董事情况 - 公告日期,执行董事为温浩然及周祥珠,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刘筠、戚健民及黄伟樑[64] 公告刊登情况 - 公告将在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刊登最少七天[64]
数盟资本(08375)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02 10:23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3年收益约8430万港元,较2022年的约8640万港元减少2.4%[8] - 公司2023年销售及分销成本约280万港元,较2022年的约290万港元跌幅约为3.4%[14] - 公司2023年年度亏损约1220万港元,较2022年的约1850万港元减少,主要因其他收益及亏损和行政开支分别减少约360万港元及310万港元[15]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约1.076亿港元(2022年:1.337亿港元),总负债约3100万港元(2022年:3250万港元),股东权益约7660万港元(2022年:1.011亿港元),流动比率约为2.2倍(2022年:约2.7倍)[16]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124名全职雇员(2022年:137名),2023年薪酬总额约1800万港元(2022年:2000万港元)[19] - 2023年12月31日,美元负债206.6万港元(2022年:328.7万港元),美元资产932万港元(2022年:1268.9万港元);港元资产141万港元(2022年:11.1万港元);日元资产159.2万港元(2022年:200万港元);人民币资产4.6万港元(2022年:4.9万港元)[21] - 2022年1月1日权益总额为111,150千港元[170] - 2022年年度亏损18,546千港元,年内其他全面开支7,203千港元,年内全面开支总额25,749千港元[170] - 2022年透过供股发行新股份增加权益20,160千港元,供股成本1,559千港元,宣派及批准股息2,880千港元[170] - 2022年12月31日及2023年1月1日权益总额为101,122千港元[170] - 2023年年度亏损12,188千港元,年内其他全面开支2,236千港元,年内全面开支总额14,424千港元[170] - 2023年宣派及批准股息10,080千港元[170] - 2023年12月31日权益总额为76,618千港元[170]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销售工业铝电解电容器2023年收益约7360万港元,较2022年的约6960万港元增加约400万港元;买卖电子零件2023年收益约1060万港元,较2022年的约1680万港元减少[13] 公司潜在股权交易 - 2023年12月21日,潜在卖方与潜在买方订立谅解备忘录,涉及潜在卖方可能出售其在公司的权益,但并非正式协议[22] 公司管理层信息 - 执行董事温先生曾于2000年9月至2003年9月在国际商业机器中国香港有限公司担任财务分析师[25] - 独立非执行董事戚先生于1996年11月取得香港大学理学士学位,2001年11月取得澳洲蒙纳殊大学执业会计硕士学位等多项学位及资格[29] 公司治理相关 - 报告期为202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34][41][46][53][56] - 董事会由5名成员组成,包括2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36] - 公司自2017年10月16日起委聘卓佳为外聘服务供应商,委任张月芬为公司秘书[33] - 2023年度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仅偏离守则条文第C.2.1条[41] - 温浩然兼任公司主席兼行政总裁,董事认为偏离守则条文第C.2.1条恰当[43] - 各独立非执行董事与公司订立自2023年11月13日起为期3年的委任函[47] - 每届股东周年大会上,当时三分之一的董事须轮值退任,每位董事每三年至少轮值退任一次[48] - 审核委员会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黄伟樑任主席[55] - 审核委员会于2024年3月18日会议,与管理层审阅集团会计原则等并提呈董事会批准[56] - 薪酬委员会每次会议后须向董事会汇报[5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提名委员会举行了一次会议[6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的组成并无变动[69] - 2023年3月23日,董事会主席与独立非执行董事举行一次会议[72] - 刘筠先生及黄伟樑先生将在应届股东周年大会退任并符合膺选连任资格[82] - 各独立非执行董事与公司订立自2023年11月13日起为期三年的委任函[83] 公司股权结构 - 温浩然先生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7840000股公司股份,股权百分比为2.72%[87] - 温浩然先生于受控法团权益持有180000000股公司股份,股权百分比为62.50%[87] - 温先生直接或间接持有公司已发行股本的65.22%权益[94] 公司业务目标与核心业务 - 公司业务目标包括提高贴片式铝电解电容器产能、设立第二个生产厂房、继续研发工作、推广品牌产品,且相关款项已全数动用[95] - 公司核心业务为制造贴片式及径向引线式铝电解电容器,辅以买卖多种电子零件[102] 公司环保与风险管理 - 本汇报年度总温室气体排放为4328.7吨(2022年:1899.18吨),密度为每平方米0.48吨(2022年:每平方米0.21吨)[114] - 本汇报年度生产厂房及办公室总面积为9087.53平方米(2022年:9087.53平方米)[114] - 中国内地的国家排放因子为0.5703吨二氧化碳/兆瓦时[114] - 公司将继续努力将下一汇报年度气体排放密度维持在本年度密度的80%至120%之间[106] - 公司拥有全面品质监控系统,符合ISO 9001:2015、QC080000:2017、IATF 16949:2016、RoHS及REACH标准[102] - 公司间接温室气体排放主要来自外购电力,直接温室气体排放来自车辆燃料燃烧[108] - 公司已审视气候相关事宜并纳入风险管理系统,潜在风险将在每年企业风险评估中研究评估[103] - 2023年废包装桶及包装罐总量4.77吨,2022年为0.92吨;2023年废电解液总量75.32吨,2022年为56.44吨[115] - 2023年燃料消耗41364.50千瓦 时,2022年为53499.62千瓦 时;2023年燃料消耗密度4.55千瓦 时/平方米,2022年为5.89千瓦 时/平方米[118] - 集团在环保、员工安全、职业卫生等法规方面本汇报年度内未发生重大违规事件[116][133] 公司员工情况 - 2023年员工按地区划分,香港3人占2%,中国123人占98%;按性别划分,男性75人占60%,女性51人占40%[125] - 2023年员工按年龄组划分,25岁以下11人占9%,25 - 29岁18人占14%,30 - 39岁43人占34%,40 - 49岁43人占34%,50岁或以上11人占9%[125] - 2023年员工按雇佣类型划分,全职124人占98%,兼职2人占2%[125] - 2023年集团整体雇员流失率为74%[130] - 2023年每名雇员平均培训时数为3.24小时,经理为0小时,中层员工为14.57小时,低层员工为0小时;男性为3.84小时,女性为2.35小时[143] 公司供应商管理与投诉处理 - 集团每季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剔除不合格供应商以确保货品质量[139] - 2023年集团收到10项投诉,所有个案均已解决,无产品因安全及健康理由回收[140] 公司数据管理 - 公司建立规章制度并制定个人数据政策,收集、使用及保存资料符合相关法规[147] 公司控股信息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直接及最终控股公司为Vertical Technology Investment Limited,最终控制方为温浩然先生[182] 公司财务报表编制与准则应用 - 核数师已审计公司2023年综合财务报表,包括财务状况表、损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等[154] - 应用修订对集团财务状况及表现无重大影响,但影响综合财务报表附注3所载集团会计政策的披露[179] - 已颁布但尚未生效的修订准则包括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修订本)等多项,公司董事预期应用这些准则在可预见未来对综合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188] - 综合财务报表根据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编制,涵盖联交所GEM证券上市规则及香港公司条例规定的适用披露[189] 公司附属公司入账规则 - 附属公司于集团取得控制权时开始综合入账,失去控制权时终止,本年度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的收入及开支自获得控制权日起至不再控制日止纳入综合损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192] 公司租赁相关会计处理 - 若合约为换取代价给予在一段时间内控制可识别资产使用的权利,则合约属于或包含租赁[194] - 集团作为承租人,非租赁部分与租赁部分分开并应用其他适用准则入账[195] - 使用使用权资产的成本包括集团产生的初始直接成本及拆解、搬迁移除、复原相关资产的成本估计[196] - 集团于租期结束时合理确定获取相关租赁资产所有权的使用权资产自开始日期起至使用年期结束期间计提折旧,否则以直线法于其估计使用年期及租期内以较短者为准计提折旧[197] - 已付的可退回租赁按金根据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入账,初步按公平值计量,对初步确认公平值的调整视为额外租赁款项并计入使用权资产成本[200]
数盟资本(08375)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18 14:18
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收益约为8430万港元,较上一年度减少约210万港元或2.4%[3] - 集团毛利率由2022年的约5.9%增加至2023年的约7.3%[3] - 2023年度亏损约为1220万港元,较2022年度减少约630万港元[3] - 2023年度每股基本亏损约为4.23港仙,2022年度为每股基本亏损约6.71港仙[3]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23年度末期股息,2022年度股息为零港元[3] - 2023年收益84,262千港元,销售成本78,139千港元;2022年收益86,371千港元,销售成本81,313千港元[11] - 2023年毛利6,123千港元,2022年为5,058千港元[11] - 2023年非流动资产40,420千港元,2022年为46,257千港元[12] - 2023年存货7,642千港元,2022年为11,800千港元[12] - 2023年流动负债30,983千港元,2022年为32,499千港元[1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除税前亏损11,850千港元[21] - 2023年除税前亏损11,850千港元,2022年为19,028千港元[44] - 2023年实际税项开支为338千港元,2022年为抵免482千港元[44] - 2023年无建议股息,2022年末期股息为288万港元,2023年2月派付特别股息1008万港元[46] - 2023年每股基本亏损为(12,188÷288,000)港元,2022年为(18,546÷276,580)港元[47] - 2023年应收贸易款项及票据为27,385千港元,2022年为25,121千港元[49] - 2023年应付贸易款项为18,127千港元,2022年为12,494千港元[53] - 2023年收益约8430万港元,较2022年约8640万港元减少约2.4% [56] - 2023年毛利约610万港元,较2022年约510万港元增加约100万港元[75] - 工业铝电解电容器收益从2022年约6960万港元增至2023年约7360万港元,电子零件买卖收益从2022年约1680万港元减至2023年约1060万港元[77] - 2023年销售成本约7810万港元,较2022年约8130万港元减少约3.9%[77] - 2023年毛利约610万港元,较2022年约510万港元增加约100万港元,毛利率从2022年约5.9%增至2023年约7.3%[77] - 2023年所得税开支约30万港元,2022年为所得税抵免约50万港元[82] - 2023年每股基本亏损约4.23港仙,较2022年约6.71港仙有所减少[83] - 2023年底总资产约1.076亿港元(2022年:1.337亿港元),总负债约3100万港元(2022年:3250万港元),股东权益约7660万港元(2022年:1.011亿港元),流动比率约2.2倍(2022年:约2.7倍)[83] - 2023年底计息借款总额约710万港元(2022年:1330万港元),资产负债比率为0.11倍(2022年:0.14倍)[85] - 2023年收益约8430万港元,较2022年约8640万港元减少约210万港元或2.4%[97] - 2023年销售及分销成本约280万港元,较2022年约290万港元减少约3.4%,行政开支约1310万港元,较2022年约1620万港元减少约310万港元[101] - 2023年年度亏损约1220万港元,较2022年约1850万港元有所减少[102] 地域收益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地域收益方面,香港为5,639千港元,中国为34,781千港元,总计40,420千港元[24] 业务线收益及溢利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根据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5号计算的分部收益外部销售为86,371千港元,分部溢利为5,058千港元,除税前亏损为19,028千港元[22] - 2023年销售工业铝电解电容器外部销售为73,615千港元,买卖电子零件为10,647千港元,总计84,262千港元;分部溢利分别为5,738千港元和385千港元,总计6,123千港元[39] 税务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中国企业所得税即期税项为67千港元,过往年度超额拨备净额为 - 163千港元,中国预扣税为434千港元,总计338千港元[42] - 中国附属公司两个年度的企业所得税率为25%[42] - 集团须就来自中国附属公司的股息收入缴纳5%的中国预扣税[43] - 中国附属公司享有15%的优惠税率[64] 政策影响 - 废除香港强积金 - 长期服务金抵销机制将于2025年5月1日正式生效,对集团业绩及财务状况无重大影响[16][17] - 应用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实务报告第2号(修订本)对集团财务状况及表现无重大影响,但影响会计政策披露[30][31] 业务履约责任情况 - 2023年及2022年所有销售工业铝电解电容器及买卖电子零件合约的履约责任预期于一年或以内达成[20] 股份相关情况 - 可能出售187,840,000股公司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约65.22%[110] - 2022年2月21日供股,发行96,000,000股普通股,所得款项净额约1860万港元[11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温先生直接或间接持有公司已发行股本的65.22%权益[12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额至少25%由公众人士持有[123] 资产质押情况 - 2023年12月31日,账面价值约420万港元的租赁土地及楼宇已质押给银行[130] 重大投资情况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并无持有任何重大投资(2022年:零港元)[133] 供股款项使用计划 - 供股所得款项净额1860万港元,计划升级设备及机器用960万港元、偿还银行借款用380万港元、一般营运资金用520万港元[136] 融资函件情况 - 融资函件包括最高1800万港元的循环贷款融资及透支融资,透支融资合计可借出金额不超800万港元[140] 雇员证券交易守则情况 - 公司采纳书面指引作为相关雇员证券交易守则,暂无违规事件[143] 股东名册登记及股份过户安排 - 公司将于2024年5月13日至5月17日暂停股东名册登记,期间不办理股份过户[145] - 为确定出席股东大会股东身份,股份过户文件需于2024年5月10日下午4时30分前送达指定地点[145] 公告刊登安排 - 公告将自2024年3月18日起在联交所网站刊登最少7天,也将在公司网站刊登[146] 审核委员会情况 - 公司成立审核委员会,符合相关规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49] - 审核委员会主席黄伟樑拥有适当专业会计资格及财务管理专长[149] 公司董事情况 - 公告日期,执行董事为温浩然和周祥珠,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刘筠、戚健民和黄伟樑[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