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浙江联合投资(08366)
icon
搜索文档
浙江联合投资(08366) - 2022 - 年度财报
2022-07-29 14:23
财务业绩:收入与利润 - 公司2022财年收益为1.333亿港元,较2021财年的1.101亿港元有所增长[14] - 公司总收益从2021财年的约1.101亿港元增长至2022财年的约1.333亿港元,增幅21.1%[25][28] - 公司2022财年净亏损为740万港元,较2021财年的9340万港元大幅减少[14] - 公司拥有人应占净亏损从2021年的9340万港元收窄至2022年的740万港元[48][53] - 公司2022财年每股亏损为0.47港仙,较2021财年的5.92港仙显著改善[14] 财务业绩:成本与费用 - 直接成本从2021财年的约1.087亿港元增至2022财年的约1.315亿港元,增幅21.0%[32][35] - 行政开支从2021财年的约1500万港元降至2022财年的约950万港元,减少36.7%[37] - 行政开支由2021年的1500万港元减少550万港元至2022年的950万港元,降幅36.7%[41] - 员工成本从2021年的730万港元降至2022年的550万港元[68] - 员工成本为550万港元,较去年730万港元下降24.7%[73] 财务业绩:毛利与毛利率 - 公司2022财年毛利为190万港元,较2021财年的150万港元有所增加[14] - 毛利从2021财年的约150万港元增至2022财年的约190万港元,增长26.7%[33][35] - 公司2022财年毛利率为1.4%,较2021财年的1.3%略有提升[15] - 毛利率从2021财年的约1.3%提升至2022财年的约1.4%[33][35] 业务线表现 - 斜坡工程收入从2021财年的约1.100亿港元增至2022财年的约1.330亿港元,增长21.0%[30][34] - 地基工程收入从2021财年的约10万港元增至2022财年的约30万港元,大幅增长200%[31][34] 业务运营与市场环境 - 公司主要运营子公司Fraser Construction Company Limited是香港发展局认可的斜坡/挡土墙防治工程及土地打桩(第二组) specialist contractor[17] - 公司业务主要集中在香港,主要从事斜坡工程、地基工程及其他一般建筑工程[17] - 公司面临香港公共工程项目资金审批进度放缓的挑战[18] - 公司运营成本持续上升,特别是分包费率和一般运营成本增加[18] - 香港建筑市场竞争加剧,公司认为近期竞争变得更加激烈[18] - 收入主要依赖香港政府非经常性合约[83] - 依赖高级管理层及内部工程师团队[83] - 项目延迟可能影响现金流及声誉[83] 管理层与董事会组成 - 罗家明于2022年7月5日被任命为执行董事,拥有30年建筑及物业开发经验[117][120] - 黎碧芝于2021年7月19日调任为执行董事并获任公司秘书,拥有20年审计及财务管理经验[122][123] - 蔡本立先生44岁于2021年9月30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127] - 蔡本立先生现任公司财务总监[128] - 2021年新增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 梁俊业、许文浩及符恩明均于10月21日获委任[170][172] - 黄富仁博士于2021年4月26日获委任独立非执行董事 同年6月21日辞任[170][172] - 董事会包含3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 执行董事罗家明于2022年7月5日获委任[166][169] - 2021年10月21日起董事会由6名董事组成 其中3名为独立非执行董事 占比50%[163][167][166] - 董事会包含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人数三分之一以上[184] 董事背景与经验 - 蔡本立先生自2019年起为国际认证评价专家协会估值从业员[127] - 梁俊业先生39岁拥有逾16年金融及资产管理经验[131] - 许文浩先生43岁拥有逾16年审计会计财务管理及企业融资经验[133] - 符恩明先生57岁拥有逾30年会计审计及财务管理经验[137] - 符恩明先生曾于香港主板及GEM上市公司担任财务总监及公司秘书等高职[137] - 余锡万先生65岁为公司创办人曾于2015年5月20日至2017年7月26日担任执行董事[140] - 余锡万先生于1982年获得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土木工程学士学位[141] - 余锡万先生自1987年5月起在英国工程委员会注册为特许工程师[141] - 余先生拥有39年香港建筑行业经验[145][148] - 余先生于创办集团前积累了约19年行业经验[145][148] - 利先生拥有27年香港建筑行业经验[147][149] - 利先生于2000年7月加入集团[147][149] - 何先生拥有28年香港建筑行业经验[153][155] - 何先生于2003年5月加入集团[152][154] 企业管治与合规 - 公司董事会强调健全企业管治对集团长远成功及持续发展的重要性[157][159] - 公司于报告年度基本遵守了联交所《企业管治守则》的适用条文[158][160] - 公司完全遵守香港法律法规[79][82] - 截至2022年4月30日年度 除周颖和孟莹外所有董事确认遵守证券交易操守准则[164][168] - 董事任期三年且须每三年轮值退任一次[189][190][196] - 董事获委任填补临时空缺后须于首次股东大会重选[191][196] 企业管治:历史问题与整改 - 公司未就董事法律行动安排适当保险 直至2021年8月11日才购买为期一年保险[161] - 周颖自2017年7月起同时担任主席兼行政总裁 违反职权分离原则 于2021年9月30日被罢免[161][166][169] - 2021年5月1日至10月20日期间 独立非执行董事占比未达三分之一要求[179] 董事其他任职与变动 - 黎碧芝女士于2022年4月7日不再担任提名委员会主席但留任委员[182][186] - 黎碧芝女士于2021年11月30日辞任俊文宝石国际有限公司(前股份代号:8351)非执行董事[182][186] - 黎碧芝女士于2022年1月6日辞任长兴国际(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前股份代号:238)公司秘书[182][186] - 黎碧芝现为应力控股(2663)及中国卓银国际控股(8039)的独立非执行董事[124][125] - 蔡先生于2022年4月26日获委任为倩碧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号:8367)执行董事兼公司秘书[183][186] - 蔡先生于2022年4月21日获委任为安悦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号:8245)独立非执行董事[183][186] - 许文浩先生于2021年12月15日辞任懒猪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股份代号:8379)独立非执行董事[183][186] - 符恩明先生于2022年4月7日获委任为提名委员会主席[188][195] 终止综合入账与出售附属公司 - 公司于2021财年因特殊事件确认子公司不再合并产生约2360万港元亏损[38] - 公司因终止综合入账三家中国附属公司录得亏损约2360万港元[97][98] - 公司对应收终止综合入账附属公司款项计提减值亏损约4390万港元[97][98] - 公司以总现金代价2万港元出售三家附属公司股权[100][103] - 公司于2022财年处置子公司产生约20万港元亏损[39] - 出售附属公司导致公司确认亏损约20万港元[100][103] - 终止综合入账附属公司已于2022年4月29日完成出售[108][112] - 集团不再持有终止综合入账附属公司任何权益[108][112] 终止综合入账附属公司状况 - 公司失去对浙江中淳、浙江富连及浙江新联的控制权[97][98][106] - 公司无法取得三家中国附属公司的账簿记录及最新财务信息[97][98][106] - 三家中国附属公司的注册办公地址已空置或被第三方占用[2] - 公司无法联系三家中国附属公司的法定代表人[3][99] - 公司无法获取三家中国附属公司的银行账户详情及状态[3] - 公司最终股东周先生和孟女士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正式逮捕[1] 审计意见与范围限制 - 因账册记录不完整,审计师无法获得充分审计证据[110][111] - 2023年4月30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报表将仅就相应数字可比性发表保留意见[108][112] - 2024年4月30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报表将不再存在相关保留意见[108][112] - 范围限制属一次性且非经常性情况[112] 资产、债务与流动性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1960万港元,从2021年的2520万港元增至2022年的4480万港元[50][56][62] - 总债务从2021年的3400万港元增至2022年的6110万港元[59][64]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从2021年的6200万港元增至2022年的8560万港元[50][55] - 流动比率为0.8,与2021年持平[50][55] - 资产负债率为负317.7%,较2021年的负286.5%进一步恶化[58][64] 资本结构与股本 - 公司发行普通股15.772亿股,每股面值0.01港元,股本总额1580万港元[72] - 已发行股本为1580万港元[76] - 已发行普通股数量为1,577,200,000股,每股面值0.01港元[76] 人力资源 - 公司雇员人数为46名,较去年36名增加27.8%[73] 其他事项 - 其他收入及其他净亏损从2021财年的约130万港元降至2022财年的约90万港元[36] - 金融资产减值亏损从2021年的5750万港元大幅下降至2022年的10万港元[40][44] - 公司无重大或然负债[75] - 公司无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计划[74] - 截至2022年4月30日止年度无新重大项目[113][115]
浙江联合投资(08366) - 2022 Q3 - 季度财报
2022-03-17 02:2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截至2022年1月31日止九个月收益为964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6850万港元增长40.7%[10] - 报告期内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55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亏损7650万港元大幅收窄[10] - 截至2022年1月31日止九个月,公司收益为96,444千港元,较上年同期的68,507千港元增长40.8%[93] - 截至2022年1月31日止九个月,公司录得期内亏损5,501千港元,较上年同期的76,475千港元亏损大幅收窄92.8%[93] - 截至2022年1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收益为50,186千港元,较上年同期的33,068千港元增长51.8%[93] - 截至2022年1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录得期内亏损1,295千港元,较上年同期的4,587千港元亏损收窄71.8%[93] - 截至2022年1月31日止九个月,公司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35港仙,较上年同期的4.85港仙大幅改善92.8%[96] - 截至2022年1月31日止九个月,公司毛利为1,382千港元,而上年同期为418千港元,同比增长230.6%[93] - 截至2022年1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毛利为835千港元,而上年同期为毛损989千港元[93] - 截至2022年1月31日止九个月公司净亏损约550.1万港元[111] - 截至2022年1月31日止九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550.1万港元[162] - 截至2022年1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129.5万港元[162] - 截至2021年1月31日止九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7647.5万港元[162] - 截至2021年1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458.7万港元[162]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直接成本从6810万港元增至9510万港元,增幅39.6%[23][25] - 行政开支从1010万港元降至750万港元,降幅25.7%[28][33] - 2022年融资成本20万港元[30][35] - 短期贷款利息支出21.5万港元(九个月期间),对应贷款本金425.6万港元,年利率12%[148] - 员工成本总额429万港元(九个月期间),其中薪金津贴416.3万港元,退休福利供款12.7万港元[151] - 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支出35万港元(九个月期间)[151] - 分包开支9482.5万港元(九个月期间),计入直接成本[151] - 短期租赁租金支出77.2万港元(九个月期间)[151]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斜坡工程收入从6810万港元增至9620万港元,增长41.3%[17] - 地基工程收入从40万港元下降至20万港元,降幅50%[21][24] - 2022年第三季度斜坡工程收入5012.3万港元,同比增长51.6%[121] - 2022年前九个月斜坡工程收入9624.2万港元,同比增长41.3%[121] - 2022年第三季度地基工程收入6.3万港元,同比减少100%[121] - 2022年前九个月其他收入86.7万港元,同比增长34.4%[125] - 2022年第三季度客户A贡献收入2972.8万港元,占总收入59.2%[130] - 2022年第三季度客户B贡献收入1353.9万港元,占总收入27.0%[130] - 2022年前九个月客户A贡献收入6525.1万港元,占总收入67.6%[130] - 2022年前九个月客户B贡献收入2029.6万港元,占总收入21.0%[130]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收益增长主要源于斜坡工程项目增加[17] - 香港建筑行业面临分包费用上涨导致的运营成本增加[12] - 市场竞争依然激烈[12] - 董事会对香港斜坡工程行业保持审慎乐观态度[15] - 公司未在截至2022年1月31日的九个月内派发任何股息[83] - 董事不建议派付截至2022年1月31日止九个月股息[159][160]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公司主席与行政总裁职务由同一人担任,周先生于2021年9月30日被罢免[76] - 公司董事及主要股东在报告期内不存在与公司业务构成重大竞争的利益关系[72] - 公司为董事购买的保险覆盖期为一年,自2021年8月11日起生效[76] - 公司未就董事可能面临的法律诉讼安排适当的保险覆盖[76] - 联合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公司792,000,000股股份,占股权的50.21%[68] - 张延先生持有公司158,000,000股股份,占股权的10.02%[68] - 周颖先生通过控股结构被视为持有公司792,000,000股股份,占股权的50.21%[69] - 公司由周颖先生通过Century Investment全资控股的联合金融控股持有50.21%股份[105] 终止合并附属公司影响 - 2021年因终止综合附属公司产生亏损6750万港元[29][34] - 公司终止合并三家中国附属公司,包括注册资本3亿元人民币的浙江中淳文化科技、2000万元人民币的浙江富连资产管理和1800万元人民币的浙江新联恒基通讯技术[139] - 终止合并附属公司产生资产净值变动,其中其他应收款2914.9万港元、预付款项及按金4051.7万港元、现金及银行结余43.3万港元[142] - 终止合并导致应付款项减少,包括应付直接控股公司款项438.88万港元及应付前董事款项1.95万港元[142] - 终止合并附属公司产生亏损2357.5万港元[142] - 对应收浙江富连款项438.88万港元全额计提减值损失[145] 其他财务数据 - 每股亏损为0.35港仙,去年同期为4.85港仙[10] - 毛利从40万港元增至140万港元,增长250%,毛利率从0.6%提升至1.4%[22][25] - 其他收入从60万港元增至90万港元[27][32] - 公司权益从负1190万港元恶化至负1740万港元[39][45] - 截至2022年1月31日止九个月,公司其他亏损为0港元,而上年同期为67,463千港元[93] - 期内全面开支总额为550.1万港元[101] - 公司股本为1577.2万港元,股份溢价为7213.1万港元[101] - 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储备从796.2万港元降至0港元,因没收购股权后解除储备[101] - 合并储备为1800.1万港元[101] - 累计亏损/保留盈利从期初的1.2572亿港元增至1.23259亿港元[101] - 权益总额从期初的负1185.4万港元进一步恶化至负1735.5万港元[101] - 截至2022年1月31日公司权益亏绌约1735.5万港元[111] - 公司加权平均普通股数量为15.772亿股[165] - 公司每股基本与摊薄亏损相同因潜在摊薄股份具有反摊薄效应[166][168] 税务事项 - 香港利得税采用两级制税率首200万港元利润按8.25%征税超出部分按16.5%征税[154][156] - 公司未就截至2022年1月31日止九个月计提香港利得税拨备因无应课税溢利[155][156] - 中国企业所得税截至2021年1月31日止九个月为1.4万港元[154] 公司基本信息与运营 - 公司主营业务为香港斜坡工程、地基工程及一般建筑工程[11] - 子公司科正建筑是香港政府发展局认可的斜坡/挡土墙防治工程专门承建商[11] - 公司雇员人数保持16人[53][56] - 公司注册于开曼群岛,主要营业地址位于香港[106] - 公司及其附属公司主要从事斜坡工程、地基工程和其他一般建筑工程[106] 购股权计划 - 公司于2019年9月23日授予的60,000,000份购股权因员工离职已全部失效[85] - 截至2021年1月31日,根据2019年9月23日购股权计划授出的60,000,000份购股权尚未行使[88] - 公司于2019年9月23日向合资格承授人授出购股权,可认购合共60,000,000股每股面值0.01港元的普通股[88] 其他事项 - 公司未在报告期内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73]
浙江联合投资(08366) - 2022 - 中期财报
2021-12-22 06:45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截至2021年10月31日止六个月收益为463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3540万港元增长30.8%[11] - 公司收益从3540万港元增至4630万港元,增幅30.8%[23] - 截至2021年10月31日止六个月收益为4625.8万港元,较去年同期3543.9万港元增长30.5%[96] - 截至2021年10月31日止三个月收益为2118.2万港元,较去年同期1479.2万港元增长43.2%[96] - 2021年中期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42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亏损7190万港元大幅收窄[11]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从7190万港元改善至420万港元[31][37] - 截至2021年10月31日止六个月期内亏损为420.6万港元,较去年同期7188.8万港元亏损收窄94.1%[96] - 截至2021年10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163.8万港元[166] - 截至2021年10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420.6万港元[166] - 截至2020年10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7188.8万港元[166] - 公司报告期内净亏损420.6万港元[118] - 2020年同期其他亏损为6746.3万港元,2021年同期无此项亏损[9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公司毛利率从4.0%下降至1.2%,毛利减少90万港元[24] - 截至2021年10月31日止六个月毛利为54.7万港元,较去年同期140.7万港元下降61.1%[96] - 直接成本增加1170万港元至4570万港元,增幅34.4%[26][32] - 行政开支减少120万港元至530万港元,降幅18.5%[28][34] - 截至2021年10月31日止六个月行政开支为529万港元,较去年同期645.9万港元下降18.1%[96] - 截至2021年10月31日止六个月融资成本为9.3万港元,去年同期为0.1万港元[96] - 截至2021年10月31日止六个月员工成本总额为3,027千港元[156] - 截至2021年10月31日止六个月分包开支为45,711千港元[156] - 截至2021年10月31日止六个月短期贷款利息支出为93千港元[154]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斜坡工程收入从3510万港元增至4610万港元,增长31.3%,主要因项目数量增加[19] - 地基工程收入从40万港元降至10万港元,因项目量减少[20] - 斜坡工程收益增长31.3%至4610万港元[23] - 地基工程收益从40万港元减少至10万港元[23] - 截至2021年10月31日止三个月斜坡工程收益为2111.9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1479.2万港元增长42.8%[131] - 截至2021年10月31日止六个月斜坡工程收益为4611.9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3506.5万港元增长31.5%[131] - 截至2021年10月31日止六个月客户B贡献收益3552.3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2389.8万港元增长48.6%[140] - 截至2021年10月31日止六个月客户A贡献收益675.7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786.7万港元下降14.1%[140] 现金流和流动性 - 现金及银行存款增加590万港元至3110万港元[39][45] - 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从2021年4月30日的2518.3万港元增至2021年10月31日的3110.4万港元,增长23.5%[101] - 公司经营现金净流出813.5万港元,较去年同期542,000港元大幅增加[107] - 公司融资活动现金净流入1405.6万港元,主要来自附属公司董事垫款1070万港元和短期贷款311.4万港元[107]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110.4万港元,较期初2518.3万港元净增加592.1万港元[107] - 公司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从2021年4月30日的6199.2万港元增至2021年10月31日的7356.3万港元,增长18.7%[101] - 公司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从2021年4月30日的1433.8万港元增至2021年10月31日的1521.8万港元,增长6.1%[101] - 公司合约资产从2021年4月30日的961.7万港元增至2021年10月31日的1044.7万港元,增长8.6%[101] - 公司流动负债净额从2021年4月30日的1261.0万港元扩大至2021年10月31日的1655.0万港元[101]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流动负债净额1655万港元,负债净额1606万港元[118] - 公司净负债从2021年4月30日的1185.4万港元增加至2021年10月31日的1606.0万港元,增长35.5%[101] - 应付附属公司董事款项增加至4070万港元,较2021年4月30日的3000万港元增长35.7%[185] - 应付前董事款项总额增至475.3万港元,较2021年4月30日的395.6万港元增长20.1%[185] - 与独立金融机构签订1700万港元贷款融资协议,已提取311.4万港元,年利率12%[185] - 截至2021年10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净额为1239.2万港元[176] - 截至2021年10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中0-30天账龄占比95.7%(1186.1万港元)[180] - 截至2021年10月31日贸易应付款项为1344.2万港元[182] - 截至2021年10月31日应计费用及其他应付款项为5524.3万港元[182] 财务结构和资本 - 公司权益为负1610万港元(对比期初负1190万港元)[38][44] - 资产负债比率为负302.4%(对比期初负286.5%)[41][47] - 公司储备从2021年5月1日的2762.6万港元减少至2021年10月31日的3183.2万港元[101] - 公司股本保持稳定为1577.2万港元[101][102] - 公司股份溢价保持稳定为7213.1万港元[102] - 法定股本维持20亿股普通股,账面价值2亿港元[187] - 已发行普通股数量维持15.772亿股,账面价值1577.2万港元[187] - 每股基本亏损为0.27港仙,去年同期为4.56港仙[11] - 截至2021年10月31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27港仙,较去年同期4.56港仙收窄94.1%[98] - 用于计算每股亏损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1,577,200千股[169] 股息和分配政策 - 公司未建议派发2021年中期股息[11] - 公司未支付截至2021年10月31日止六个月股息[84]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1年10月31日止六个月的任何股息[88] - 公司未支付截至2021年10月31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2020年:无)[163] 市场环境和行业趋势 - 香港建筑市场面临分包成本上升趋势及激烈竞争,预计持续挤压利润率[17] - 政治社会因素导致公共工程项目拨款审议进度放缓[13] - 香港政府持续推行防治山泥倾泻计划,为斜坡工程行业提供稳定需求[14] 公司业务和运营 - 公司为香港斜坡工程及地基工程承建商,科正建筑有限公司为发展局认可专门承建商[12] - 公司员工总数16名,与2021年4月30日相比无变化[60] - 公司所有收益及非流动资产主要归属于香港单一地理区域[136][138] - 公司于回顾期间未购入任何物业、厂房及设备(2020年同期:1.4万港元)[173] - 关联方星之明有限公司短期租赁开支21.8万港元(2021年)[190] 公司治理和股东结构 - 控股股东United Financial Holdings Group Limited持有7.92亿股,占股50.21%[71] - 控股股东周颖先生通过世纪投资持有7.92亿股,占股50.21%[71][72] - 股东张延先生持有1.58亿股,占股10.02%[71] - 公司董事及高管无持有公司股份及债权证权益[62][65] - 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74][79] - 公司于2019年9月23日授予6000万股购股权,每股面值0.01港元,截至2021年10月31日所有购股权因员工离职已被没收[86][89] 风险管理和外汇 - 公司无重大外汇风险敞口,资产及负债主要以港元计价[57] - 公司无重大或然负债[59] - 公司无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计划[58] 终止综合入账的附属公司 - 公司因无法联系前董事周颖先生及孟颖女士,自2020年5月1日起终止合并三家子公司[123] - 2020年同期比较数据因终止合并子公司而进行重述[124] - 公司无法与前董事会主席、前行政总裁兼前执行董事周颖先生及前合规主任兼前执行董事孟莹女士取得联系[125] - 终止综合入账的附属公司自2020年5月1日起不再综合入账[125] - 截至2020年10月31日止六个月的比较数字因终止综合入账的附属公司而作出重列[125] - 终止综合入账附属公司产生亏损23,575千港元[149] - 终止综合入账附属公司其他应收款项为29,149千港元[149] - 终止综合入账附属公司预付款项及按金为40,517千港元[149] - 终止综合入账附属公司应付直接控股公司款项为43,888千港元[149] - 对应收浙江富连款项43,888千港元全额计提减值损失[152] - 浙江富连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20,000,000元,集团持股100%[146] - 浙江新联恒基通讯技术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8,000,000元,集团持股51%[146] 其他收入和支出 - 截至2021年10月31日止三个月其他收入净额为55万港元,2020年同期为净开支20.7万港元[133] - 截至2021年10月31日止六个月其他收入净额为63万港元,2020年同期为64.2万港元[133]
浙江联合投资(08366) - 2021 Q3 - 季度财报
2021-04-30 13:02
收入和利润变化 - 报告期间收益为85.3百万港元,同比下降10.7%[6]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0.9百万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19.8百万港元[6] - 每股基本盈利为0.06港仙,去年同期为亏损1.26港仙[6] - 公司总收益从95.6百万港元减少10.2百万港元至85.3百万港元,同比下降10.7%[17] - 毛利从0.7百万港元增加13.3百万港元至14.1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8.9倍[19]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0.9百万港元,去年同期为19.8百万港元[22] - 截至2021年1月31日止九个月收益为85310千港元,同比下降10.7%[37] - 截至2021年1月31日止九个月毛利为14082千港元,同比大幅增长1790.2%[37] - 截至2021年1月31日止九个月除税前溢利为8877千港元,去年同期亏损20053千港元[37] - 截至2021年1月31日止九个月期内溢利为5648千港元,去年同期亏损20053千港元[37] - 截至2021年1月31日止三个月收益为40984千港元,同比增长38.8%[37] - 截至2021年1月31日止三个月毛利为4999千港元,同比增长1185.1%[37] - 截至2021年1月31日止三个月除税前溢利为3234千港元,去年同期亏损3228千港元[37] - 每股基本盈利为0.06港仙,去年同期亏损1.26港仙[38] - 公司截至2021年1月31日止九个月期内溢利为911千港元[39] - 公司截至2021年1月31日止九个月收益为85310千港元较去年同期95557千港元下降10.7%[44] - 公司截至2021年1月31日止九个月总收益为85,310千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95,557千港元下降10.7%[49][52] - 公司分部业绩从2020年同期亏损633千港元改善至2021年盈利10,261千港元[49] - 除所得税前溢利从2020年同期亏损20,053千港元改善至2021年盈利8,877千港元[49] 成本和费用变化 - 直接成本从94.8百万港元减少23.6百万港元至71.2百万港元,同比下降24.9%[19] - 行政开支从21.5百万港元减少11.3百万港元至10.2百万港元,同比下降52.5%[21] - 员工成本总额为5,587千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12,747千港元下降56.2%[54] - 分包开支为67,199千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94,019千港元下降28.5%[54] 业务线表现 - 斜坡工程收益从86.8百万港元减少至68.1百万港元,同比下降21.5%[17] - 地基工程收益从8.7百万港元大幅减少至0.4百万港元[18] - 传媒服务广告收入贡献收益约16.8百万港元[18] - 毛利率从0.8%提升至16.5%,主要受传媒服务业务推动[19] - 斜坡工程收益为68133千港元占收益总额79.9%[44] - 广告收入为16803千港元为新业务板块[44] - 传媒服务业务收益为16,803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零),建筑服务业务收益为68,507千港元,同比下降28.3%[49] - 建筑服务客户A贡献收益46012千港元占收益总额53.9%[47] - 传媒服务客户E贡献收益12044千港元占收益总额14.1%[47] 市场环境与行业趋势 - 香港建筑市场竞争加剧,经营成本上升[7] - 香港政府基建项目增加斜坡工程需求[8] - 中国户外广告市场规模达456.1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18.2%[11] - 户外广告三大场景市场份额:写字楼宇35.6%、交通出行47.7%、商圈影院11.6%[12] - 预计2021年中国户外广告市场规模将达711.5亿元人民币[13] 战略合作与业务拓展 - 公司与北京航迪传媒合作开展广告及互联网技术服务业务[9] 税务与政府补助 - 中国企业所得税开支为3,229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零)[55] - 公司无香港利得税拨备,因无源自香港的应课税溢利[56] - 获得与COVID-19相关的政府拨款642千港元[46] 股息与股权信息 - 公司未建议派付股息[6] - 公司未派付截至2021年1月31日止九个月的任何股息[33] - 2019年9月23日授出的60000000份购股权于2021年1月31日尚未行使[34] - 公司不建议派付截至2021年1月31日止九个月的股息[58] - 董事长周颖通过控股公司持有950,000,000股,占总股本60.23%[24][26] - 用于计算每股盈利的股份数目为1,573,223千股(2020年同期:1,440,000千股)[63] 其他财务数据 - 公司期内其他全面收入中汇兑差额为2441千港元[39] - 公司权益总额从77333千港元增至85569千港元增长10.6%[39] - 其他收入中汇兑收益净额为4371千港元[46]
浙江联合投资(08366) - 2021 - 中期财报
2020-12-30 12:58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报告期间收益为44.3百万港元,同比下降32.9%[4]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0.9百万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16.6百万港元[4] - 每股基本盈利为0.06港仙,去年同期为每股基本亏损1.06港仙[4] - 公司总收益从66.0百万港元减少至44.3百万港元,同比下降32.9%[13] - 传媒服务业务广告收入贡献收益约8.9百万港元[13] - 毛利从0.4百万港元增加至9.1百万港元,同比增长24.5倍[14]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0.9百万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16.6百万港元[18] - 二零二零年六個月收益44,326千港元,較二零一九年同期的66,031千港元下降32.9%[43] - 二零二零年六個月毛利9,083千港元,而二零一九年同期僅為356千港元,大幅增長2,451.4%[43] - 二零二零年六個月除所得稅前溢利5,643千港元,相比二零一九年同期虧損16,825千港元,實現扭虧為盈[43] - 二零二零年六個月期內溢利3,724千港元,相比二零一九年同期虧損16,825千港元,實現扭虧為盈[43] - 二零二零年六個月每股基本盈利為0.06港仙,相比二零一九年同期虧損1.06港仙[44] - 二零二零年六個月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期內溢利為933千港元,相比二零一九年同期虧損16,630千港元[44] - 斜坡工程收入3506.5万港元,较去年同期5912.5万港元下降40.7%[60] - 地基工程收入37.4万港元,较去年同期690.6万港元大幅下降94.6%[60] - 新增广告收入业务贡献888.7万港元[60] - 总收益4432.6万港元,较去年同期6603.1万港元下降32.9%[60] - 公司总收益同比下降32.9%,从2019年66,031千港元降至2020年44,326千港元[62] - 除所得税前利润改善显著,从亏损16,825千港元转为盈利5,643千港元[62] - 截至2020年10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933千港元,相比2019年同期亏损16,630千港元,亏损大幅收窄94.4%[76] - 截至2020年10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2,196千港元,相比2019年同期亏损13,332千港元,实现扭亏为盈[7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直接成本从65.7百万港元减少至35.2百万港元,同比下降46.3%[15] - 行政开支从17.9百万港元减少至6.6百万港元,同比下降63.1%[17] - 建筑服务业务分部业绩由亏损16千港元扩大至亏损679千港元[62] - 所得税开支新增1,919千港元,主要来自中国企业所得税1,905千港元[72]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斜坡工程收益从59.1百万港元减少至35.1百万港元,同比下降40.7%[13] - 地基工程收益从6.9百万港元大幅减少至0.4百万港元[13] - 传媒服务业务广告收入贡献收益约8.9百万港元[13] - 毛利率从0.5%上升至20.5%,主要得益于传媒服务业务[14] - 建筑服务业务收益大幅下滑46.3%,由66,031千港元减少至35,439千港元[62] - 传媒服务业务新创收8,887千港元,贡献分部业绩7,620千港元[62] 各地区表现 - 香港地区收益下降46.3%,从66,031千港元减至35,439千港元[68] - 中国大陆地区新贡献收益8,887千港元[68] 现金流状况 - 现金状况从37.4百万港元增加至40.8百万港元,增长3.4百万港元[21] - 於二零二零年十月三十一日現金及銀行結餘為40,799千港元,較二零二零年四月三十日的37,408千港元增長9.1%[45] -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额508万港元,相比去年同期经营现金净流出4225.8万港元实现正向转变[49] - 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079.9万港元,较期初3740.8万港元增长9.1%[49] - 融资活动现金净流入80万港元,主要来自董事垫款80.5万港元[49] -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1.4万港元,用于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49] 资产负债变动 - 於二零二零年十月三十一日權益總額為82,390千港元,較二零二零年四月三十日的77,333千港元增長6.5%[46] - 公司总资产微增1.4%,从161,559千港元增至163,817千港元[64] - 贸易应收款项(扣除信贷亏损拨备)从2020年4月30日的23,783千港元下降至2020年10月31日的13,016千港元,降幅达45.3%[80][81] - 其他应收款项从2020年4月30日的29,558千港元增加至2020年10月31日的39,516千港元,增长33.7%[80] - 贸易应付款项从2020年4月30日的23,507千港元大幅下降至2020年10月31日的4,957千港元,降幅达78.9%[83][84] - 应计费用及其他应付款项从2020年4月30日的50,973千港元增加至2020年10月31日的65,297千港元,增长28.1%[83][84] - 公司于回顾期间购入物业、厂房及设备成本约14,000港元,2019年同期无此项支出[79] - 应收关联方浙江联合中小企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款项为2,980,000港元,较2020年4月30日的2,818,000港元增加5.7%[82] - 应付一附属公司董事款项为40,700,000港元,与2020年4月30日金额持平[84]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香港政府放缓公共工程项目拨款审议进度导致经营环境更具挑战性[5] - 经营成本上升包括分包费用升高加剧市场竞争[5] - 公司于2020年8月31日与北京航迪传媒等订约方签署合作协议从事广告及互联网技术服务[7] - 户外广告市场规模达456.1亿元,过去四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8.2%[9] - 写字楼宇、交通出行和商圈影院三大场景市场份额分别达35.6%、47.7%和11.6%[10] - 预计2021年户外广告市场规模将达711.5亿元[10] - 政府拨款收入64.2万港元,与保就业计划相关[60] - 汇兑收益净额252万港元[60] - 二零二零年六個月非控股權益應佔期內溢利為2,791千港元,相比二零一九年同期虧損195千港元[44] - 二零二零年六個月匯兌儲備因換算海外業務報表產生1,558千港元收益[47] - 客户B贡献最大收益23,898千港元,占建筑业务67.4%[69]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周颖先生通过世纪信用投资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950,000,000股,占公司股权60.23%[29] - 周颖先生实益拥有联合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1,000,000股,占该公司股权100%[30] - 周颖先生通过世纪信用投资有限公司持有1股,占世纪信用投资有限公司股权100%[30] - 联合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公司股份950,000,000股,占公司股权60.23%[31] - 世纪信用投资有限公司作为受控法团权益持有公司股份950,000,000股,占公司股权60.23%[31] - 公司主席兼任行政总裁,未区分两职角色[35] - 审核委员会由三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主席为黄文显博士[39] - 公司于2019年5月8日配发137,200千股新股份,配售价每股0.365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49,046千港元[85] 股息和购股权 - 公司未建议派付中期股息[4] - 公司未派付截至2020年10月31日止六个月的任何股息[37] - 公司于2019年9月23日授出购股权60,000,000份,截至2020年10月31日尚未行使[38] 其他重要事项 - 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33]
浙江联合投资(08366) - 2021 Q1 - 季度财报
2020-09-14 09:50
财务表现:收入和利润(同比变化) - 报告期间收益为20.6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36.1百万港元减少42.9%[5]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1.3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3.3百万港元改善[5] - 每股基本亏损为0.08港仙,较去年同期0.21港仙减少[5] - 净亏损由约330万港元收窄至约130万港元[15] - 公司截至2020年7月31日止三个月收益为2064.7万港元,较去年同期3608.9万港元下降42.7%[29] - 期内亏损为126.5万港元,较去年同期亏损329.8万港元收窄61.6%[29]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08港仙,较去年同期0.21港仙改善61.9%[29] - 公司截至2020年7月31日止三个月收益为20,647千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36,089千港元下降42.8%[38][39]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1,263千港元,较去年同期3,298千港元收窄61.7%[46] 财务表现:成本和费用(同比变化) - 直接成本由35.6百万港元降至19.7百万港元,减少44.8%[12] - 行政开支由约450万港元减少约140万港元至约310万港元,降幅为31.7%[14] - 行政开支为309.2万港元,较去年同期453万港元下降31.7%[29] - 员工成本总额1,585千港元,同比增长3.1%[43] - 分包开支19,657千港元,同比下降44.3%[43] 业务线表现 - 斜坡工程收益由31.8百万港元降至20.3百万港元,减少36.2%[10] - 地基工程收益由4.3百万港元降至0.4百万港元,大幅减少91.3%[11] - 斜坡工程收益为20,273千港元,同比下降36.2%[39] - 地基工程收益为374千港元,同比下降91.3%[39] - 客户B贡献收益15,652千港元,占收益总额的75.8%[40] - 公司主要业务为在香港承建斜坡工程及地基工程[37] 盈利能力指标 - 毛利由0.5百万港元增至1.0百万港元,增幅达99.2%[12] - 毛利率由1.4%上升至4.8%,主要因分包开支减少[12] - 毛利为99万港元,较去年同期49.7万港元增长99.2%[29] 其他财务数据 - 汇兑储备从-217万港元改善至-196.4万港元,主要因汇兑差额收益20.6万港元[30] - 公司总权益从7733.3万港元下降至7629.8万港元,减少103.5万港元[30] - 保留盈利从-3236万港元进一步下降至-3362.3万港元[30] - 未计提香港利得税拨备,因无应课税溢利[42] - 每股基本亏损按1,577,200千股加权平均数计算[47] 其他收入和政府补贴 - 其他收入852千港元,其中政府保就业计划拨款321千港元[39] - 获得政府2019冠状病毒病相关保就业计划补贴[34] 公司股权结构 - 董事周颖通过Century Investment Holdings Limited持有公司950,000,000股股份,股权占比为60.23%[16] - 联合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实益持有公司950,000,000股股份,股权占比为60.23%[18] - Century Investment Holdings Limited通过受控法团权益持有公司950,000,000股股份,股权占比为60.23%[18] 公司战略和合作协议 - 公司于2020年8月31日与北京航迪传媒等订约方签署合作协议[8] - 公司计划拓展中国建筑业务及5G网络技术相关服务[9] 股息和购股权 - 公司未建议派付截至2020年7月31日止三个月的任何股息[23] - 于2020年7月31日,公司有60,000,000份购股权尚未行使[24]
浙江联合投资(08366) - 2020 - 年度财报
2020-07-31 14:24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收益为144.8百万港元,同比下降13.6百万港元或8.6%[8]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39.6百万港元,同比增加26.1百万港元或193.3%[8] - 每股亏损为2.51港仙,相比去年0.94港仙[13] - 公司收益从158.4百万港元减少至144.8百万港元,同比下降8.6%[22] - 毛利从5.4百万港元锐减至1.3百万港元,降幅75.9%[24]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增至39.6百万港元(同比增加193%)[27] - 截至2020年4月30日年度确认合约收益为1.448亿港元[18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毛利为1.3百万港元,相比去年5.4百万港元[13] - 毛利率为0.9%,相比去年3.4%[13][14][15] - 直接成本从153.0百万港元降至143.5百万港元,降幅6.2%[24] - 毛利率从3.4%下降至0.9%[24] - 行政开支从21.5百万港元增至41.5百万港元,增幅93.0%[26] - 汇兑亏损2.7百万港元(上年为收益1.4百万港元)[25] - 研发5G业务支出9.7百万港元[26] - 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开支8.0百万港元[26] - 员工成本总额增至14.4百万港元(同比增加144%)[36] - 截至2020年4月30日年度确认合约成本为1.43467亿港元[186]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收益减少主要由于斜坡工程及地基工程收益减少[8] - 斜坡工程收益从137.7百万港元微降至134.6百万港元,降幅2.3%[22] - 地基工程收益从20.6百万港元大幅减少至10.2百万港元,降幅50.5%[24] - 公司正物色中国及香港建筑市场收购或合作机遇[10] - 公司计划开发5G通讯及相关服务业务[10] - 主要业务为在香港承建斜坡工程、地基工程及其他一般建筑工程[140] 各地区表现 - 香港建筑行业市况充满挑战,分包费用升高[9] - 公司客户包括香港政府部门及法定机构,以及私人公司及私营项目实体[50] - 公司供应商包括斜坡工程分包商及建材供应商如高强度钢、钢架、水泥等[51] - 公司未发生重大违反香港法律法规的情况[49] - 公司注册于开曼群岛,主要营业地点位于香港远东金融中心[13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正物色中国及香港建筑市场收购或合作机遇[10] - 公司计划开发5G通讯及相关服务业务[10] -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可能影响财务业绩但未能估算具体程度[178] - 公司未依赖任何单一客户,与主要客户维持1年至10年以上的业务关系[50] - 公司未与五大供应商及分包商产生重大纠纷[51] - 公司确认2020年度无强制性公积金不合规事宜[90] - 董事会确认综合财务报表真实公平反映集团事务状况,符合会计准则及上市规则[124]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0年4月30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144] - 公司股息政策要求平衡业务运营与股东回报考虑每股盈利及财务状况[169] 融资和资金状况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至37.4百万港元(同比增加11%)[29][31] - 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均为1.9(2019年:1.8)[29] - 资产负债比率降至0.5%(2019年:1.9%)[33] - 流动负债增至84.2百万港元(同比增加13%)[29]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增至109.3百万港元(同比增加40%)[29] - 融资租赁抵押品现值降至4,000港元(2019年:27,000港元)[32] - 公司完成配售137,200,000股股份,配售价每股0.365港元,所得款项总额约50.1百万港元[54] - 配售事项所得款项净额约49百万港元,用于一般营运资金、5G业务及建筑业务[54] - 截至2020年4月30日止年度,已动用配售所得款项49百万港元,其中19百万港元用于一般营运资金[55] - 配售所得款项中10百万港元用于5G业务扩展[55] - 配售所得款项中20百万港元用于建筑业务扩展[55] - 可供分派储备约为18.0百万港元,较去年31.7百万港元下降43.2%[152] - 截至2020年4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账面值为2378.3万港元[189] - 截至2020年4月30日合约资产账面值为1317.8万港元[189] 公司治理和董事会结构 - 公司主席与行政总裁由周颖先生一人兼任,未按上市规则区分角色[70] - 公司董事会包含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半数成员[70] - 全体董事确认在截至2020年4月30日止年度遵守证券交易操守准则[71] - 董事会由5名董事组成包括2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73] - 独立非执行董事人数占董事会人数三分之一以上[74] - 公司未区分主席与行政总裁角色由周颖先生兼任[83] - 公司自2019年1月1日起采纳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并达到目标[84] - 截至2020年4月30日止年度全体董事出席最少一次培训课程[85] - 审核委员会包括3名成员全部为独立非执行董事[88] - 公司设立4个委员会包括审核/薪酬/提名/法律合规委员会[87] - 薪酬委员会举行2次会议审阅执行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薪酬待遇并向董事会提出建议[96] - 提名委员会举行2次会议评估董事会架构和独立非执行董事独立性[101] - 法律合规委员会举行1次会议审阅公司监管合规程序及系统[105] - 董事会将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职责授予审核委员会,由其监督系统设计、实施及监察[113] - 审核委员会负责监察风险水平、系统运作成效,并与管理层讨论确保系统有效性[117] - 附属公司管理层需确保遵照集团风险评估手册开展评估工作并审批结果[117] - 公司采用六步风险管理程序:风险识别、分析、应对、控制措施、监控及报告[119] - 公司设立风险管理信息通讯渠道确保信息及时准确传递,各部门定期检查程序并报告[120] - 截至2020年4月30日年度,公司委聘专业内部监控顾问进行系统定期检讨[122] - 公司为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购买责任保险保障企业活动产生的法律风险[176] - 治理层负责监督集团财务报告过程[196] 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详情 - 高级项目经理何志明拥有23年香港建筑行业经验[66] - 高级项目经理利浩昌拥有23年香港建筑行业经验[64] - 公司秘书陈桢于2020年2月1日就任,为香港会计师公会会员[67] - 黎碧芝女士曾担任多家上市公司董事及高管职务,包括执行董事及董事会主席[62] - 徐重豪先生拥有逾十年上市公司相关工作经验,涵盖财务及信息科技审计等领域[61] - 执行董事周颖先生通过控股公司持有950,000,000股,占总股本60.23%[159] - 周颖先生实益拥有联合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100%股权对应100万股[160] - 联合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实益持有公司股份950,000,000股占60.23%股权[162] - 高级管理人员薪酬分布:2人薪酬为0-50万港元,4人薪酬为50.0001万-100万港元[123] - 董事薪酬参考经济状况、市况及个人表现厘定[150] 会议出席和委员会活动 - 董事会举行13次会议[79] - 执行董事周颖先生出席董事会会议8/10次缺席股东周年大会0/1次[80] - 执行董事孟莹女士出席董事会会议10/10次出席股东周年大会1/1次[80] - 独立非执行董事黄文显博士出席董事会会议9/10次出席股东周年大会1/1次[80] - 独立非执行董事徐重豪先生出席董事会会议3/3次出席股东周年大会1/1次[80] - 独立非执行董事黎碧芝女士出席董事会会议2/2次缺席股东周年大会0/0次[80] - 审核委员会于年度内举行5次会议[92] - 审核委员会成员黄文显博士出席5/5次会议[94] - 审核委员会成员徐重豪先生出席3/3次会议[94] - 审核委员会成员黎碧芝女士出席2/2次会议[94] - 审核委员会审阅4个财务期间业绩包括年度/中期/季度报告[90] - 薪酬委员会成员黄文显博士和郑旭晨先生(已辞任)会议出席率100%(2/2)[98] - 提名委员会成员黄文显博士和郑旭晨先生(已辞任)会议出席率100%(2/2)[103] - 法律合规委员会成员黄文显博士和郑旭晨先生(已辞任)会议出席率100%(1/1)[107] 核数师和审计信息 - 核数师开元信德2020年总薪酬为553千港元较2019年628千港元下降11.9%[109] - 核数师审计服务费用2020年为530千港元较2019年510千港元增长3.9%[109] - 核数师非审计服务费用2020年为23千港元较2019年118千港元下降80.5%[109] - 公司于2019年6月20日更换核数师为开元信德会计师事务所[180] - 综合财务报表已按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编制并获得无保留审计意见[181] - 核数师目标为对财务报表整体取得合理保证并出具审计意见[197] - 核数师按照香港审计准则进行审计运用专业判断和职业怀疑[200] - 核数师与治理层沟通审计范围时间安排和重大审计发现[200] - 核数师向治理层提交独立性声明及相关关系披露[200] - 2020年年报编号为44[198] - 独立核数师报告为续篇内容[199] 其他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注册于开曼群岛,股份代号8366[6] - 公司雇员人数保持18名(含董事)[36] - 未派发末期股息(2019年:无)[28] - 慈善及其他捐款总额为327,000港元,较去年10,000港元大幅增加3,170%[151] - 公司已发行股本为1,577,200,000股普通股,每股面值0.01港元[148] - 前五大客户贡献收益占比96.4%最大客户占比61.8%[163] - 前五大供应商采购占比86.7%最大供应商占比41.1%[163] - 2019年9月23日授予购股权可认购60,000,000股普通股截至2020年4月30日尚未行使[173] - 购股权计划规定12个月内授予单个参与者的股份不得超过已发行股份1%[172] - 截至2020年4月30日公司未发生任何须披露的关联交易[168] - 公司不存在优先认购权条款新股发行无需按比例向现有股东配售[177] - 公司维持GEM上市规则规定的足够公众持股量[179] - 公司秘书2020年完成不少于15小时专业培训符合上市规则要求[111] - 公司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系统旨在管理而非消除无法实现业务目标的风险,仅能提供合理但非绝对保证[113] - 股东特别大会需由持有不少于十分之一投票权股本的股东书面要求召开[129] - 股东查询可发送至总办事处或邮箱info@zjuvholdings.com[131][136] - 投资者可通过公司网站http://www.zjuv8366.com获取最新信息[134] - 董事负责根据香港会计师公会准则编制真实且公平的综合财务报表[195] - 董事负责评估集团持续经营能力并披露相关事宜[195] - 董事负责确保内部控制防止欺诈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误陈述[195] - 管理层对贸易应收款项及合约资产计提信贷亏损拨备[189] - 公司确认合约收益及成本采用完工百分比法参照工程进度证书[186]
浙江联合投资(08366) - 2020 Q3 - 季度财报
2020-03-09 13:04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截至2020年1月31日止九个月收益为95.6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111.0百万港元减少13.8%[7] - 截至2020年1月31日止九个月收益为9555.7万港元,较上年同期1.1088亿港元下降13.8%[30] - 截至2020年1月31日止九个月期内亏损为2005.3万港元,较上年同期715.3万港元扩大180.3%[30] - 截至2020年1月31日止九个月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1.26港仙,较上年同期0.50港仙扩大152%[30] - 截至2020年1月31日止三个月收益为2952.6万港元,较上年同期4115.1万港元下降28.2%[30] - 截至2020年1月31日止九个月公司总收益为9555.7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1.1088亿港元下降13.8%[37] - 公司截至2020年1月31日止九个月亏损1983.6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亏损715.3万港元扩大177.4%[46] - 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亏损为19.8百万港元(2019年同期为7.2百万港元)[7] - 每股基本亏损为1.26港仙(2019年同期为0.5港仙)[7]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由7.2百万港元扩大至19.8百万港元[1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分包费用上升导致经营成本增加[8] - 直接成本由107.6百万港元减少12.8百万港元或11.9%至94.8百万港元[14] - 行政开支由13.5百万港元增加8.0百万港元或59.2%至21.5百万港元[16] - 截至2020年1月31日止九个月行政开支为2151.6万港元,较上年同期1351.3万港元增长59.2%[30] - 分包开支从2019年九个月的1.065亿港元降至2020年的9401.9万港元,下降11.7%[42] - 员工成本总额从2019年九个月的447.2万港元增至2020年的478.5万港元,增长7.0%[42] - 融资成本从2019年九个月的9000港元增至2020年的23.5万港元,大幅增加2511.1%[41] 毛利和毛利率变化 - 毛利由3.3百万港元减少2.6百万港元或77.5%至0.7百万港元,毛利率由3.0%降至0.8%[13] - 截至2020年1月31日止九个月毛利为74.5万港元,较上年同期331.6万港元下降77.5%[30] 各业务线表现 - 斜坡工程收益由93.3百万港元降至86.8百万港元,减幅7.0%[12] - 地基工程收益由17.5百万港元降至8.7百万港元[12] - 斜坡工程收益从2019年九个月的9330.4万港元降至2020年的8681.7万港元,下降7.0%[38] - 地基工程收益从2019年九个月的1750.2万港元降至2020年的874.0万港元,大幅下降50.1%[38] - 客户A贡献收益5686.3万港元,占2020年九个月总收益的59.5%[40] 其他收入变化 - 其他收入由3.3百万港元减少至1.0百万港元[15] - 其他收入从2019年九个月的325.3万港元降至2020年的95.3万港元,下降70.7%[39] 战略合作与业务发展 - 公司于2019年5月与全球IC芯片供应商签署5G MBB产品开发协议[10] - 2019年12月与华冠通讯成立合营企业开发5G手机及相关产品[10] 经营环境与挑战 - 香港政府放缓公共工程项目拨款审议进度导致经营环境恶化[8] 股息政策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0年1月31日止九个月的股息[7]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任何股息[25] - 董事不建议派付截至2020年1月31日止九个月的股息[44] 公司股权与融资 - 董事周颖通过控股公司持有1,080,000,000股,股权占比68.48%[18] - 公司通过配售新股融资5007.8万港元,股份发行开支为103.2万港元[31] - 公司确认以股份为基础付款储备796.2万港元[31] - 购股权计划中60,000,000份购股权尚未行使[26] 财务合规与资产 - 审核委员会确认截至2020年1月31日止九个月业绩符合适用会计准则及GEM上市规则[28] - 截至2020年1月31日止九个月权益总额为9932.3万港元,包含股本1577.2万港元及股份溢价7213.1万港元[31] - 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22]
浙江联合投资(08366) - 2020 - 中期财报
2019-12-10 14:41
收入和利润表现 - 报告期间收益为66.0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69.7百万港元减少5.3%[4] - 截至2019年10月31日止六个月收益为66,031,000港元,同比下降5.3%[42] - 截至2019年10月31日止六个月总收益为66,031千港元,较去年同期69,730千港元下降5.3%[83] - 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亏损为16.6百万港元,去年同期为6.5百万港元[4] - 净亏损从6.5百万港元扩大至16.6百万港元[14] - 期内亏损达16,825,000港元,较去年同期6,548,000港元扩大157%[42] - 截至二零一九年十月三十一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1663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654.8万港元增长154%[43] - 截至二零一九年十月三十一日止六个月,公司全面亏损总额为1768.6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817.6万港元增长116%[43] - 除所得税前亏损为16,630千港元,较去年同期6,548千港元扩大154.0%[87][91] 各业务线收益表现 - 斜坡工程收益增长4.9%,从56.4百万港元增至59.1百万港元[9] - 斜坡工程收益为59,125千港元,同比增长4.9%[83] - 地基工程收益大幅减少,从13.3百万港元降至6.9百万港元[9] - 地基工程收益为6,906千港元,较去年同期13,345千港元下降48.2%[83] 成本和费用变化 - 直接成本从67.7百万港元减少2.0百万港元或2.9%至65.7百万港元[11] - 其他收入从1.2百万港元减少至0.9百万港元[12] - 其他收入为901千港元,较去年同期1,200千港元下降24.9%[84] - 行政开支从9.6百万港元增加8.3百万港元或82.1%至17.9百万港元[13] - 行政开支增至17,909,000港元,同比上升86.3%[42] - 融资成本为173千港元,较去年同期6千港元大幅增加2,783.3%[86] - 员工成本总额为3,006千港元,较去年同期2,759千港元增长8.9%[87] - 以股份为基础付款开支为7,962千港元[87] 毛利率和毛利变动 - 毛利减少82.8%,从2.1百万港元降至0.4百万港元[10] - 同期毛利润为356,000港元,较去年同期2,071,000港元大幅下降82.8%[42] - 毛利率从3.0%降至0.5%[10] 每股数据 - 每股基本亏损为1.06港仙,去年同期为0.45港仙[4] - 公司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1.06港仙,较去年同期的0.45港仙增长136%[43] 现金及现金流状况 - 现金从33.7百万港元增加2.6百万港元至36.3百万港元[17] - 公司于二零一九年十月三十一日的现金及银行结余为3632.3万港元,较二零一九年四月三十日的3368.2万港元增长8%[44] - 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4225.8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07万港元大幅增加[48] - 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4563.9万港元,主要来自配售新股份[48] 资产和负债变动 - 权益总额从63.1百万港元增至102.4百万港元[16] - 公司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于二零一九年十月三十一日为1.02374亿港元,较二零一九年四月三十日的6305.6万港元增长62%[44] - 公司权益总额于二零一九年十月三十一日为1.02374亿港元,较二零一九年四月三十日的6305.2万港元增长62%[45] - 资产负债比率从1.9%上升至4.3%[20]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总额从78264千港元增加至108067千港元,增长38.1%[95] - 贸易应收款项从15360千港元下降至6953千港元,减少54.7%[95][96] - 其他应收款项及预付款从43485千港元增至74237千港元,增长70.7%[95] - 公用设施及其他按金从19419千港元增至26877千港元,增长38.4%[95]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额从70790千港元下降至67631千港元,减少4.5%[97] - 贸易应付款项从11644千港元下降至6261千港元,减少46.2%[97] - 应付董事款项保持40000千港元未偿还[97] 融资活动 - 配售新股份净筹资49.0百万港元[24] - 公司通过配售新股份获得款项5007.8万港元[46] - 公司配售137200千股新股,募集资金净额约49046千港元[98] 租赁会计政策变更 - 集团首次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租赁)[53][55] - 对短期租赁(12个月或以下)和低价值资产租赁采用确认豁免[60] - 使用权资产按成本计量并需计提折旧和减值损失[61][63] - 租赁负债按租赁付款现值确认并使用增量借款利率计算[64][67] - 公司于2019年5月1日确认租赁负债约639.4万港元和使用权资产约639.4万港元[75] - 首次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时加权平均承租人增量借款利率为4.05%[75] - 于2019年5月1日未贴现租赁负债总额为666.4万港元[77] - 使用权资产账面值中639.4万港元全部归属于建筑物类别[78] - 应用新准则后非流动资产中物业、厂房及设备增加639.4万港元至820.3万港元[80] - 流动负债中新增租赁负债446.1万港元[80] - 非流动负债中新增租赁负债196万港元[80] - 经营租赁承诺从6932千港元大幅下降至76千港元,减少98.9%[100] 战略合作与协议 - 公司于2019年5月24日与全球著名IC芯片供应商签署5G MBB产品开发协议[7] - 公司于2019年5月31日与北京佰才邦订立战略合作框架协议[7] - 公司于2019年9月19日就5G与VR无人机同步项目签署谅解备忘录[7]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董事长周颖持股1,080,000,000股占比68.48%[28] - 联合金融控股集团持有公司股份1,080,000,000股,占股68.48%[30] - 世纪信用投资有限公司通过受控法团权益持有相同股份1,080,000,000股,占股68.48%[30] - 公司于2015年5月20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并于2015年11月2日在联交所GEM上市[49] - 联合金融控股持有公司已发行股份的68.48%[49] - 世纪投资拥有联合金融控股100%权益并由周颖先生全资拥有[49] 业务构成和地区分布 - 集团主要从事斜坡工程、地基工程、一般建筑工程及电讯业务[49] - 公司收益全部源自香港地区的建筑业务[82] 雇员信息 - 雇员人数从59名减少至49名[27] - 主要管理人员薪酬从1881千港元微增至1903千港元,增长1.2%[102] 其他重要事项 - 公司授出购股权60,000,000份,可认购面值0.01港元的普通股[39]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未赎回任何上市证券[33] - 期内无股息派发[38] - 汇兑差额导致其他全面开支861,000港元[42] - 未计提香港利得税拨备[88] - 客户B贡献收益37,552千港元,占六个月内总收益的56.9%[85] - 中期财务报表涵盖期间为截至2019年10月31日止六个月[50] - 财务报表采用历史成本法编制并以港元呈列[51][52] - 截至2019年10月31日止六个月合约收益为6603.1万港元[82] - 截至2019年10月31日止三个月合约收益为2994.2万港元[82]
浙江联合投资(08366) - 2020 Q1 - 季度财报
2019-09-10 14:09
收入和利润表现 - 报告期间收益为36.1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25.9百万港元增长39.5%[6] - 公司截至2019年7月31日止三个月收益为36089千港元,较2018年同期25869千港元增长39.5%[34] - 公司总收益为3608.9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586.9万港元增长39.5%[40][41] - 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亏损为3.3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3.7百万港元有所收窄[6] - 净亏损同比收窄,从3.7百万港元改善至3.3百万港元[17] - 公司截至2019年7月31日止三个月期内亏损为3298千港元,较2018年同期3682千港元收窄10.4%[34] - 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亏损329.8万港元,同比减少10.4%[48] - 每股基本亏损为0.21港仙,去年同期为0.26港仙[6] - 公司截至2019年7月31日止三个月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21港仙,较2018年同期0.26港仙收窄19.2%[34] - 每股基本亏损0.21港元,基于15.65亿股加权平均股数计算[48] 成本和费用变化 - 直接成本同比上升41.7%,从25.1百万港元增至35.6百万港元[14] - 分包开支3528万港元,同比增长42.1%[46] - 行政开支同比下降10.8%,从5.0百万港元减至4.5百万港元[16] - 员工成本总额153.8万港元,同比增长14.4%[45] - 融资成本9.6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3000港元大幅增加3100%[43] - 公司截至2019年7月31日止三个月汇兑差额为344千港元亏损,较2018年同期1232千港元亏损收窄72.1%[34] 各业务线收益表现 - 收益增长主要源于斜坡工程及地基工程收益增加[12] - 斜坡工程收益同比增长46.7%,从21.7百万港元增至31.8百万港元[13] - 斜坡工程收益3179.2万港元,同比增长46.7%,占总收益88.1%[41] - 地基工程收益同比微增2.3%,从4.2百万港元增至4.3百万港元[13] - 地基工程收益429.7万港元,同比增长2.3%[41] - 客户B贡献收益2102.1万港元,同比增长141.3%,占收益总额58.3%[42] 盈利能力指标 - 毛利同比下降34.6%,从0.8百万港元降至0.5百万港元[14] - 公司截至2019年7月31日止三个月毛利为497千港元,较2018年同期760千港元下降34.6%[34] - 毛利率从2.9%下降至1.4%,降幅达1.5个百分点[14] 其他收入与融资活动 - 其他收入同比增长33.3%,从0.6百万港元增至0.8百万港元[15] - 其他收入总额83.1万港元,同比增长42.8%,主要来自杂项收入78万港元[41] - 配售事项所得款项总额约50.1百万港元,净额约49.0百万港元[10] - 公司通过配售新股获得融资50078千港元,扣除发行开支1032千港元后净融资49046千港元[35] 公司战略与业务发展 - 公司正通过收购与合作方式拓展电讯业尤其是5G业务[11] - 公司成立合营公司开发5G网络技术设备[9] - 与全球著名IC芯片供应商签署授权协议进行5G MBB产品开发[9] 市场环境与挑战 - 香港建筑市场面临分包费用上升及激烈竞争压力[7][11] 公司治理与股东信息 - 控股股东周颖通过Century Investment Holdings持有公司68.48%股份(1,080,000,000股)[18][22] - 徐重豪于2019年8月31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及多个委员会主席[25] - 公司确认遵守董事证券交易操守守则规定[27] 股息政策 - 未建议派付股息(去年同期:无)[6] - 公司未建议派付截至2019年7月31日止三个月的任何股息[28] 财务状况与权益变动 - 公司截至2019年7月31日止三个月汇兑差额为344千港元亏损,较2018年同期1232千港元亏损收窄72.1%[34] - 公司于2019年7月31日总权益为108456千港元,较2018年同期67984千港元增长59.5%[35] - 公司保留盈利从2019年5月1日的7221千港元下降至2019年7月31日的3923千港元,减少45.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