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息科技(08178)

搜索文档
中国信息科技(08178) - 董事会会议召开日期
2025-08-12 08:35
业绩相关 - 2025年8月26日举行董事会会议批准2025年上半年中期业绩[4] - 会议考虑建议派发中期股息(如有)[4] 人员相关 - 公告日期董事会有3名执行董事、2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董[5] 公告相关 - 公告将刊于公司及联交所网站保留最少7日[5]
中国信息科技(08178) - 截至二零二五年七月三十一日止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1 08:41
股本信息 - 本月底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12亿港元,股份数目为120亿股,每股面值0.1港元[1] 股份情况 - 上月底和本月底已发行股份总数均为73,265,237股,库存股份数目均为0[2] 购股计划 - 2012、2023购股计划上月底和本月底结存股份期权数目有不同数量[3] - 本月内因行使期权所得资金总额为0港元[3]
中国信息科技(08178.HK)终止出售广州天河区物业
格隆汇· 2025-07-30 10:13
交易终止 - 买方决定不进行广州天河区物业出售事项 [1] - 买卖双方于2025年7月28日订立终止协议 自2025年7月16日起生效解除交易 [1] - 买方同意就终止事项向卖方赔偿人民币100万元 须于签署终止协议日期起30日内支付 [1]
中国信息科技附属终止出售广州市天河区物业
智通财经· 2025-07-30 10:12
交易终止 - 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广州信丰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原拟以人民币1.50亿元向广东新景晟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出售物业[1] - 买方决定终止交易 双方于2025年7月28日签署终止协议 交易自2025年7月16日起正式解除[1] - 买方需支付人民币100万元赔偿金 款项须在签署终止协议后30日内完成支付[1]
中国信息科技(08178)附属终止出售广州市天河区物业
智通财经网· 2025-07-30 10:06
交易事项 - 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广州信丰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原拟以人民币1.50亿元向广东新景晟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出售物业 [1] - 买方决定终止交易 双方于2025年7月28日签署终止协议 交易自2025年7月16日起正式解除 [1] - 买方同意支付人民币100万元赔偿金 需在签署终止协议后30日内完成支付 [1] 协议执行 - 终止协议经买卖双方公平磋商后订立 明确解除买卖协议及所有相关交易安排 [1] - 公司于2025年7月30日正式收到终止协议文件 [1]
中国信息科技(08178) - 终止有关出售物业之主要交易
2025-07-30 10:00
交易情况 - 公司终止出售物业主要交易[2] - 2025年7月30日收到终止协议,7月16日起生效[3] - 买方赔偿100万元,30日内支付[3] 后续计划 - 董事会认为终止出售无重大不利影响[4] - 集团继续为物业物色潜在买方[4]
中国信息科技(08178)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07 11:02
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集团收益约4148.5万港元,较2023年的约4922.8万港元减少约15.7%[12] - 2024年毛利约为2239.8万港元,毛利率约为54.0%,2023年毛利率约45.8% [12] - 2024年公司权益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3763.4万港元,2023年亏损约2087.6万港元[12] - 2024年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约2061.7万港元,2023年约553.6万港元[12] - 集团2024年收益约4148.5万港元,较2023年约4922.8万港元减少15.7%,因销售电脑硬件及软件收益减少且着重提供资讯科技服务[48] - 集团2024年销售及服务成本总额约1908.7万港元,较2023年约2666万港元减少28.4%,因本年度电脑硬件及软件交易减少[49] - 集团2024年毛利约2239.8万港元,较2023年约2256.8万港元减少约17万港元[50] - 集团2024年其他收入及收益约103.1万港元,2023年约347.2万港元,减少因本年度其他利息收入减少[51] - 集团2024年销售及分销开支约158万港元,较2023年约899万港元减少741万港元,因2023年有相关研发开支而本年度无[52] - 集团2024年行政开支约3407.6万港元,较2023年约3897.9万港元减少12.6%,因产品广告推广及法律专业费用减少[53] - 集团2024年投资组合公平值亏损约20.2万港元,2023年为收益约2.9万港元[54] - 2024年投资物业公平值减少约2061.7万港元,2023年约为553.6万港元[55] - 2024年财务成本约为257.8万港元,较2023年约558.9万港元减少约301.1万港元[56]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3763.4万港元,2023年约为2087.6万港元[5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537.1万港元,较2023年约1159.5万港元减少[58]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借贷总额约为6074万港元,2023年约为6503.3万港元,资产负债率均为0.25[58] - 2024年资本支出约为3.9万港元,2023年约为63.8万港元,用于添置物业、厂房及设备[58]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万高讯科2024年收益约2230.6万港元,较2023年约3019.9万港元减少26.1%,主要因着重提供资讯科技服务致硬件及软件销售减少[42] - 数立方2024年收益约422.2万港元,较2023年约341.1万港元增加23.8%,本年度专注与捷运公司合作获更高收入[45] 公司业务发展动态 - 2024年公司收购Popsible Limited,该公司提供资讯科技及公共关系服务[13] - 2024年6月6日公司全资附属公司以1150万港元收购Popsible Limited 100%股权,7月12日完成股份配发及发行[31] - 2024年9月公司与Masary Capital订立合作协议,将拓展阿联酋及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地区业务[33] - 2024年11月公司与认购人订立认购协议,拟配發及发行1235.3万股认购股份,认购价每股6.31港元[36] - 认购股份相当于公司报告日期现有已发行股本约16.86%,完成后经扩大已发行股本约14.43%[36] - 假设全數認購,认购事项所得款项总额约7795万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7775万港元[38] - 所得款项净额的70%(约5443万港元)用作阿联酋一般营运资金,30%(约2332万港元)用于香港一般营运资金[38] - 公司与认购人同意将认购协议最后截止日期延至2025年4月3日[38] - 2024年1月集团与多方订立合营协议成立合营企业,推动ESG领域可持续变化,截至报告日尚未经营[29][30] - 2024年6月6日,集团全资附属公司以1150万港元收购Popsible 100%已发行股本,收购后贡献收益约181.8万港元[59] 过往业务协议情况 - 2022年11月公司订立服务协议,合约金额为8700万美元,服务期三年[1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自两名客户收取12,028,000泰达币及62,000 BUSD,相当于约94,299,000港元预付款[1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以加密货币形式向服务供应商存入12,028,000泰达币及62,000 BUSD,相当于约94,299,000港元[1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按净额基准以加密货币形式录得收益12,090,000美元,相当于约94,299,000港元及成本12,090,000美元,相当于约94,299,000港元[19] - 2023年11月,公司管理层决定终止服务协议及分包协议[20] - 2023年公司就提供若干技术取得公共交通公司招标,投标项目代价为现金[20] 财务报表审核相关 - 核数师对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财务报表表达保留意见[18] - 公司认为已尽力提供资料供审核,但无法提供核数师要求的所有资料及文件[22] - 审核委员会同意管理层对审计保留意见的立场及依据[26] - 2024年财务报表保留意见基准将在2025财年综合财务报表中剔除[25] - 公司提交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80]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及年报初稿[83] 公司内部管理与合规 - 因内部监控不足,公司执行若干补救措施解决问题[23] - 公司考虑多因素编制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财务报表[2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一直遵守GEM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企业管治守则的守则条文,但主席与行政总裁由黄景兆先生一人兼任偏离守则条文C.2.1[154] - 集团已在各重大方面遵守对业务及营运有重大影响的相关法律法规,本年度并无严重违反或不遵守适用法律法规[143] 公司股权与股东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7326.5237万股已发行股份,2023年为6176.5237万股[61] - 2024年12月31日,黄景兆在公司普通股好仓登记股东655,550股,占已发行股本0.89%,相关权益615,000股,占0.84%[104] - 2024年12月31日,李世荣议员在公司普通股好仓相关权益200,000股,占已发行股本0.27%[104] - 2024年12月31日,黄海权、陈圣蓉在公司普通股好仓相关权益均为34,000股,各占已发行股本0.05%[104] - 2024年6月28日退任的张棋深在公司普通股好仓相关权益614,374股,占已发行股本0.84%[104] - 报告日期公司已发行普通股总数为73,265,237股[104] - 2024年12月31日,张荣先生持有公司普通股19,094,299股,占已发行股本的26.09%[137] - 2024年12月31日,JStage Technology Limited持有公司普通股11,500,000股,占已发行股本的15.70%[137] - 报告日期公司已发行普通股总数为73,265,237股[142] - Corporate Advisory Limited持有3,134,800股股份,由张先生全资拥有[142] - JStage Technology持有11,500,000股股份,颜昭辉先生和施美伶女士分别拥有30%及70%权益[142] - 截至报告日期,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中最少25%由公众人士持有[148] 购股计划相关 - 2021年5月13日公司授出2390万份购股权,可认购2390万股公司股份;2022年6月16日进一步授出1636万份购股权,可认购1636万股公司股份[110] - 本年度26.7562万份购股权利失效,383.5213万份购股权尚未行使,对应383.5213万股股份可供发行,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5.23%[113] - 2012年购股计划更新的授权限额下,公司能授出3431.4132万份购股,占2021年11月5日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0%[113] - 截至授出日期止12个月内,因购股计划向每名参与者授出购股获行使已发行及可能发行股份总数,不得超授出日期已发行股份的1%[114] - 2021年5月13日授出购股权行使期为2021年5月13日至2031年5月12日;2022年6月16日授出购股权行使期为2022年6月16日至2032年6月15日[115] - 2021年5月13日及2022年6月16日授出的购股权并无归属期[116] - 接纳购股权时,承授人须向公司支付1.00港元作为代价[117] - 2012年购股计划自2012年8月2日起至2022年8月1日有效,尚未行使购股权自授出日期起10年内有效[119] - 2024年1月1日购股权总数为4,102,775份,12月31日尚未行使的购股权总数为3,835,213份,期间失效267,562份[121] - 2023年购股计划自2023年5月15日起生效,公司有权根据计划授权发行6,176,523份购股,根据服务供应商限额发行617,652份购股[124] - 截至报告日期,2023年购股计划已授出1,568,000份购股,公司有权根据计划授权授出最多4,608,523份购股及根据服务供应商限额授出617,652份购股[124] - 2022年4月11日完成供股,12月5日完成股份合并,尚未行使购股的数目及行使价已相应调整[121] - 购股的行使期为自授出日期起计十年,并无任何归属期或表现目标[122] - 股份于2022年6月16日前之收市价为0.140港元(股份合并完成前)[123] - 雇员批次甲授予购股数为0至50,000,共18人,其中7人已辞职,购股已失效[121] - 雇员批次乙授予购股数为50,001至100,000,共4人,其中1人已辞职,购股已失效[121] - 雇员批次丙授予购股数为200,001至250,000,共5人[121] - 雇员批次丁授予购股数为0至50,000,共10人,其中4人已辞职,购股已失效[121] - 公司有权于2023年购股权计划购股期权行使时发行最多6,176,523股股份,相当于2023年5月15日已发行股份的10%[126] - 2023年8月10日公司向若干董事及雇员授出1,568,000份购股期权,行使价为每股3.42港元[126] - 报告日期,1,538,000份购股期权尚未行使,1,538,000股股份可供发行,相当于已发行股份的约2.10%[127] - 截至授出日期止12个月内,每名参与者因购股期权行使已发行及可能发行股份总数不得超授出日期已发行股份的1%[128] - 授予服务供应商购股期权可能配发及发行股份总数上限为采纳日期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即不超617,652股股份[128] - 购股期权须于授出日期起计10年内行使[129] - 购股期权最短归属期不得少于12个月[130] - 接纳购股期权时,承授人须于授出日期30日内支付1.00港元作为代价[131] 公司人员变动与治理 - 2024年6月28日朱乔华、梁嘉铭获委任董事,张棋深退任;11月1日So Han Meng Julian获委任董事;8月1日孔庆文辞任,朱焕钊获委任董事[94] - 按章程细则,三分之一董事须在应届股东周年大会退任并接受重选[95] - 2024年度,董事会举行16次董事会会议及1次股东大会[169] - 董事黄景兆、李世荣、黄海权、陈圣蓉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股东大会出席率100%[169][170] - 董事朱乔华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169] - 董事So Han Meng Julian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169] - 董事张棋深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股东大会出席率100%[169] - 董事梁嘉铭董事会会议出席率约88.9%[169] - 董事朱焕钊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170] - 董事孔庆文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股东大会出席率100%[170] - 2024年8月1日起,孔庆文先生辞任薪酬委员会成员,朱焕钊先生获委任为成员[177] - 2024年度,薪酬委员会共举行4次会议,黄海权先生、
中国信息科技(08178)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7 14:34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4年全年收益约4148.5万港元,较2023年的约4922.8万港元减少约15.7%[13] - 2024年毛利约为2239.8万港元,毛利率约为54.0%,2023年毛利率约为45.8% [13] - 公司权益拥有人应占2024年亏损约为3763.4万港元,2023年亏损约2087.6万港元[13] - 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由2023年约553.6万港元增加至2024年约2061.7万港元[13] - 集团2024年收益约4148.5万港元,较2023年约4922.8万港元减少15.7%,因销售电脑硬件及软件收益减少且着重提供资讯科技服务[49] - 集团2024年销售及服务成本总额约1908.7万港元,较2023年约2666万港元减少28.4%,因电脑硬件及软件交易减少[50] - 集团2024年毛利约2239.8万港元,较2023年约2256.8万港元减少约17万港元[5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财政年度,集团其他收入及收益约为103.1万港元(2023年:约347.2万港元),因其他利息收入减少[52] - 集团2024年销售及分销开支约为158万港元,较2023年约899万港元减少741万港元,因2023年有智能零售云端平台及物联网云端平台网络保安研发开支[53] - 集团2024年行政开支约为3407.6万港元,较2023年约3897.9万港元减少12.6%,因产品广告及推广等费用减少[54]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投资组合公平值亏损约为20.2万港元(2023年:收益约2.9万港元)[55] - 2024年投资物业公平值减少约2061.7万港元,2023年约为553.6万港元[56] - 2024年财务成本约为257.8万港元,较2023年约558.9万港元减少约301.1万港元[57]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3763.4万港元,2023年约为2087.6万港元[58]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537.1万港元,2023年约为1159.5万港元[5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借贷总额约为6074万港元,2023年约为6503.3万港元,资产负债比率均为0.25[59] - 2024年资本支出约为3.9万港元,2023年约为63.8万港元[59]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7326.5237万股已发行股份,2023年为6176.5237万股[62]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共聘用70名雇员,2023年为61名;2024年雇员福利开支总额约为2421.6万港元,2023年约为2174.4万港元[68]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万高讯科2024年收益约2230.6万港元,较2023年约3019.9万港元减少26.1%,主要因着重提供资讯科技服务致硬件及软件销售减少[43] - 数立方2024年收益约422.2万港元,较2023年约341.1万港元增加23.8%,本年度专注与捷运公司合作获更高收入[46] 公司人事变动 - 2024年朱乔华于6月28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So Han Meng Julian于11月1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9] - 2024年梁嘉铭于8月1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朱焕钊于8月1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9] - 张棋深于2024年6月28日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执行董事[9] - 2024年6月28日朱乔华、梁嘉铭获委任,张棋深退任;11月1日So Han Meng Julian获委任;8月1日孔庆文辞任,朱焕钊获委任[95] - 李世荣自2022年10月26日起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梁嘉铭自2024年8月1日起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朱焕钊自2024年8月1日起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77][79] 公司核数师变动 - 2024年栢淳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于6月28日获委任为核数师[10] - 中汇安达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于2024年6月28日退任公司核数师,栢淳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同日获委任,将在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届时将提呈续聘决议案[151] - 前三年内除上述核数师变动外,无其他核数师变动[152] 公司业务合作与收购 - 2024年公司收购Popsible Limited以拓宽收益来源[14] - 2024年6月6日公司全资附属公司以1150万港元收购Popsible Limited 100%股权,7月12日完成股份配发及发行[32] - 2024年9月公司与Masary Capital订立合作协议,拓展阿联酋及海合会地区业务[34] - 2024年1月集团与多方订立合营协议成立合营企业,推动ESG领域可持续变化[30] - 2024年6月6日,集团全资附属公司以1150万港元收购Popsible 100%已发行股本,收购后贡献收益约181.8万港元[60] 公司股份认购 - 2024年11月公司与认购人订立认购协议,将配發及发行1235.3万股认购股份,认购价每股6.31港元[37] - 认购股份相当于公司报告日期现有已发行股本约16.86%,完成后经扩大已发行股本约14.43%[37] - 假设全數認購,认购事项所得款项总额约7795万港元,净额约7775万港元[39] - 所得款项净额70%(约5443万港元)用作阿联酋一般营运资金,30%(约2332万港元)用于香港一般营运资金[39] - 公司与认购人同意将认购协议最后截止日期延至2025年4月3日[39] 公司过往业务协议情况 - 2022年11月公司订立服务协议,合约金额为8700万美元,服务期三年[2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自两名客户收取12,028,000泰达币及62,000 BUSD,相当于约94,299,000港元预付款[2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以加密货币形式向服务供应商存入12,028,000泰达币及62,000 BUSD,相当于约94,299,000港元[2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按净额基准以加密货币形式录得收益12,090,000美元,相当于约94,299,000港元及成本12,090,000美元,相当于约94,299,000港元[20] - 2023年11月,公司管理层决定终止服务协议及分包协议[21] - 2023年公司就提供若干技术取得公共交通公司招标,投标项目代价为现金[21] 公司财务报表相关 - 核数师对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财务报表表达保留意见[19] - 公司认为已尽力提供资料供审核,但无法提供核数师要求的所有资料及文件[23] - 2024年财务报表保留意见基准将在2025财年综合财务报表中剔除[26] - 公司提交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81] - 集团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亏损及事务状况载于第64至71页综合财务报表[83]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及年报初稿[84] 公司内部监控 - 因内部监控不足,公司执行若干补救措施解决问题[24] - 公司已检讨内部监控并执行补救措施解决2023年不足之处[28] 公司潜在上市计划 - 公司考虑在阿联酋阿布扎比证券交易所或迪拜金融市场旗下纳斯达克迪拜证券交易所进行潜在双重上市[15] 公司股息分配 - 董事不建议派付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85] 公司股本及购股计划 - 2021年5月13日公司授出2390万份购股权,可认购2390万股公司股份;2022年6月16日进一步授出1636万份购股权,可认购1636万股公司股份[111] - 本年度26.7562万份购股已失效,383.5213万份购股尚未行使,对应383.5213万股股份可供发行,占报告日期公司已发行股份的5.23%[114] - 2012年购股计划更新的授权限额下,公司能授出3431.4132万份购股,为2021年11月5日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0%[114] - 截至授出日期止12个月内,因购股计划向每名参与者授出购股获行使已发行及可能发行股份总数,不得超授出日期已发行股份的1%[115] - 2021年5月13日授出购股行使期为2021年5月13日至2031年5月12日;2022年6月16日授出购股行使期为2022年6月16日至2032年6月15日[116] - 2021年5月13日及2022年6月16日授出的购股无归属期[117] - 接纳购股时,承授人须向公司支付1.00港元作为代价[118] - 公司每年审视雇员表现以评估及调整薪酬,设有2023年购股计划奖励合资格人士[109] - 2024年度无董事放弃袍金[110] - 2012年购股计划自2012年8月2日起至2022年8月1日有效,尚未行使购股自授出日期起10年内有效[120] - 2024年1月1日购股权总数为4,102,775份,12月31日尚未行使的购股权总数为3,835,213份,期间失效267,562份[122] - 主要股东张荣2024年1月1日与12月31日未行使购股权均为25,730份,行使价2.19港元[121] - 执行董事黄景兆2024年1月1日与12月31日未行使购股权均为343,000份,行使价1.40港元[121] - 前任董事孔庆文2024年1月1日有34,000份购股权,8月1日辞任后失效,期末未行使为0份[121] - 雇员批次甲1在2024年1月1日有268,492份购股权,失效33,562份,12月31日未行使234,930份,行使价2.19港元[121] - 顾问韦奇2024年1月1日与12月31日未行使购股权均为237,168份,行使价2.19港元[122] - 公司2023年5月15日起生效的2023年购股计划,有权根据计划授权发行6,176,523份购股,根据服务供应商限额发行617,652份购股[125] - 截至报告日期,2023年购股计划已授出1,568,000份购股,公司仍有权根据计划授权授出最多4,608,523份购股及根据服务供应商限额授出617,652份购股[125] - 2022年4月11日供股,12月5日股份合并后,尚未行使购股数目及行使价已作相应调整[122] - 股份在2022年6月16日购股授出日前收市价为0.140港元(股份合并完成前)[124] - 公司有权于购股权获行使时发行最多6,176,523股股份,相当于2023年5月15日已发行股份的10%[127] - 2023年8月10日公司向若干董事及雇员授出1,568,000份购股,行使价为每股3.42港元[127] - 报告日期,1,538,000份购股尚未行使,相当于已发行股份的约2.10%[128] - 截至授出日期止12个月内,每名参与者因购股获行使已发行及可能发行股份总数不得超授出日期已发行股份的1%[129] - 服务供应商限额为采纳日期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即不超617,652股股份[129] - 承授人可行使购股期限为授出日期起计10年内[130] - 购股最短归属期不得少于12个月[131] - 接纳购股时,承授人须于授出日期三十日内向公司支付1.00港元[132] 公司股东权益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黄景兆登记股东股份655,550股,占已发行股本0.89%,相关权益股份615,000股,占0.84%[105] - 2024年12月31日,李世荣议员相关权益股份200,000股,占已发行股本0.27%[105] - 2024年12月31日,黄海权、陈圣蓉相关权益股份均为34,000股,各占已发行股本0.05%[105] - 2024年6月28日退任的张棋深相关权益股份614,374股,占已发行股本0.84%[105] - 百分比按报告日期公司已发行普通股总数73,265,237股计算[105] - 2024年12月31日,张荣先生持有公司股份占已发行股本26.09%,JStage Technology Limited占15.70%,林树松先生占5.19%,蔡庆莲女士
中国信息科技(08178)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8-27 13:43
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约为2006.8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50.3%(2023年约4036.5万港元)[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768.6万港元(2023年约378.5万港元)[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来自持续营运的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亏损约为12.44港仙(2023年约6.72港仙)[7] - 2024年上半年,集团销售及服务成本总额约为942.6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66.0%[20] - 2024年上半年,集团毛利约为1064.2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5.8%[20] - 报告期内,销售及分销开支约为36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93.6%;行政开支约为1739.2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7.2%[20] - 2024年上半年,集团买卖投资证券亏损约18.9万港元,2023年亏损约35.7万港元[20] - 2024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1143.6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1159.5万港元[21]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借贷总额约为6403.4万港元,负债比率为0.26;2023年12月31日借贷总额约为6503.3万港元,负债比率为0.25[22]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值265,044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74,932千港元下降约3.6%[31]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值69,440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74,952千港元下降约7.4%[31]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额61,676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66,563千港元下降约7.3%[31]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7,764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8,389千港元下降约7.4%[32] - 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值247,962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60,940千港元下降约5%[3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553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所用现金净额5,410千港元[4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275千港元[4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1,03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所得现金净额5,268千港元[46] - 2024年6月30日期终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11,436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7,536千港元下降约34.8%[46] - 2024年和2023年上半年综合收益分别为20,068千港元和40,365千港元[57] - 2024年和2023年上半年客户合约收益分别为14,499千港元和35,684千港元[60] - 2024年和2023年上半年财务成本分别为1,347千港元和3,883千港元[63] - 2024年和2023年上半年税前亏损分别为7,853千港元和4,661千港元[53] - 2024年6月30日和2023年12月31日资产总值分别为334,484千港元和349,884千港元[56] - 2024年6月30日和2023年12月31日负债总额分别为86,522千港元和33,944千港元[56] - 2024年和2023年上半年香港地区收益分别为14,202千港元和37,102千港元[57] - 2024年和2023年上半年中国(香港除外)地区收益分别为5,866千港元和3,263千港元[57] - 2024年和2023年上半年其他利息收入分别为9千港元和2,523千港元[59] - 2024年上半年递延税项抵免为3000千港元,2023年为7000千港元[65]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7686000千港元,2023年为3785000千港元[66] - 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61765237股,2023年为56285557股[66] - 2024年6月30日投资物业估值为238521000千港元,较年初减少5738000千港元[70] - 2024年6月30日已质押作银行贷款抵押的投资物业账面金额约为39216000港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43460000港元[70] - 2024年上半年集团动用0港元添置物业、厂房及设备,2023年为约25000港元[71] - 2024年6月30日应收贸易账款为15483000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5584000千港元[75] - 2024年6月30日应付贸易账款为1946000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455000千港元[76] - 2024年6月30日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开支为16335000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5825000千港元[78] - 2024年6月30日银行及其他借贷为59353000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60486000千港元[78] - 2024年6月30日按揭贷款约3921.6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346万港元,平均利率3.75%[79] - 2024年6月30日来自独立第三方的多笔贷款情况:约322.3万港元年利率15%;约48.3万港元、约26.9万港元、约107.5万港元年利率13.8%;约1008.9万港元、约149.6万港元、约350.2万港元免息[79] - 2024年6月30日非即期债券为468.1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54.7万港元[80] - 2024年6月30日经常性公平值计量总额为25571.7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4875.7万港元[84][86] - 2024年6月30日按第三级公平值计量的资产:私募权益987.7万港元,商用中国投资物业24425.9万港元,总计25413.6万港元[86] - 2024年1月1日至6月30日,第三级公平值计量资产因汇兑调整减少573.8万港元[88] - 202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第三级公平值计量资产因综合损益、其他全面收益、出售附属公司、汇兑调整等因素减少4556万港元[89] - 2024年6月30日,投资物业月程收入每平方米40 - 122元,市场月程每平方米102元,期内收益率3.25%,复归收益率3.50%;分类为于其他全面收益按公平值计量的权益投资的私募权益投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13.11%,缺乏可销售性折扣20.5%,金额为9,877 [92] - 2023年12月31日,投资物业月程收入每平方米40 - 122元,市场月程每平方米102元,期内收益率3.25%,复归收益率3.50%;分类为于其他全面收益按公平值计量的权益投资的私募权益投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13.11%,缺乏可销售性折扣20.5%,金额为9,877 [95]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2023年:无)[7]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派付中期股息(2023年:无)[158] 财务报表审计相关 - 2023年度核数师对集团财务报表表达保留意见,原因是无法确定相关协议性质[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期间,审核委员会及董事会检讨内部监控并执行补救措施[8] 集团发展战略与合作 - 2024年集团关注未来不明朗因素及挑战,与多位专家联盟合作并寻求潜在收购[9] - 2024年1月集团与多方订立合营协议成立合营企业,推动ESG领域可持续变化[10] - 合营企业拟对本地区块链及阿联酋源头碳信用进行代币化,建立经营去中心化碳信用交易所[10] - 报告日期,合营企业尚未开始经营业务[10] - 公司已开始与迪拜业务伙伴合作以开拓潜在市场[15] 公司收购事项 - 公司全资附属公司以1150万港元收购Popsible Limited 100%股权,配发及发行1150万股代价股份[11] - 建议收购事项代价为1亿港元,其中7598.567728万港元以承兑票据支付,其余以配发及发行1111.7742万股代价股份偿付[16] - 建议收购Autostereoscopic 3D Limited全部已发行股本代价为1亿港元,包括7598.567728万港元承兑票据及1111.7742万股代价股份,该收购于2024年7月11日单方面终止[147]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万高讯科本期收益约1147.1万港元,较2023年约1647.7万港元减少30.4%[14] - 数立方本期收益约247.7万港元,较2023年约1727.8万港元减少85.7%[14] - 公司AI智能物流系统本期开始收到客户订单[14] 行业市场规模数据 - 预计到2023年,信息与通信技术市场规模将接近6万亿美元[15] - 2022年,认知及人工智能系统全球开支超570亿美元[15] - 到2025年,人工智能市场行业规模将增至1900亿美元[15] 业务荣誉与技术应用 - 万高讯科获路坦力“大师级伙伴”等多项世界级伙伴奖项及名衔[12] - 数立方利用独特先进核心科技推广数据建模及大数据分析[13] 员工情况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全职雇员总数为58名,与2023年持平;截至该日止六个月雇员福利开支约为1039.1万港元,2023年约为850.9万港元[19] 会计准则应用 - 公司于2024年采纳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未致会计政策等重大变动,未应用已颁布但未生效准则[48] 购股权相关 - 2021 - 2023年授出的购股权行使价分别为2.19港元、1.40港元、3.42港元,有效期均为10年 [99] - 2024年6月30日期初尚未行使购股权数目5,640,775份,加权平均行使价2.29港元;期内失效200,000份,加权平均行使价1.40港元;期末尚未行使5,440,775份,加权平均行使价2.32港元 [100] - 2021年5月13日、2022年6月16日及2023年8月10日授出的购股权估计公平值分别约为2,992,000港元、1,172,000港元及2,695,000港元 [100] - 截至报表批准日,根据计划获批准授出的购股数为4,608,523份(2023年:6,176,523份),相当于已发行股份的6.29%(2023年:10%) [101] - 2023年8月10日、2022年6月16日、2021年5月13日授出购股权时,预期波幅分别为76.59%、65.11%、68.33%;无风险利率分别为3.356%、3.23%、1.2% [102] - 2021年5月13日,公司授出23,900,000份购股权;2022年6月16日,进一步授出16,360,000份购股权[112] - 2024年7月和8月分别有33,562份及34,000份购股权失效[114] - 截至报告日期,3,835,213份购股尚未行使,可供发行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的5.23%[114] - 2021年11月5日前,公司根据更新授权限额能授出34,314,132份购股权,占2021年11月5日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0%[114] - 2021年5月13日及2022年6月16日授出购股权的行使期分别为2021年5月13日至2031年5月12日、2022年6月16日至2032年6月15日[115] - 2012年购股计划自2012年8月2日起至2022年8月1日止10年内有效,2021年5月授出购股权届满日期为2031年5月12日,2022年6月授出购股权届满日期为2032年6月15日[120] - 截至2024年1月1日,2021年5月13日授出的购股权未行使数量为25,730份,2022年6月16日授出的购股权未行使数量
中国信息科技(08178)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2 09:4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约为2006.8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50.3%(2023年:约4036.5万港元)[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768.6万港元(2023年:约378.5万港元)[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来自持续营运的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亏损约为12.44港仙(2023年:约6.72港仙)[7] - 2024年期间,万高讯科收益约1147.1万港元,较2023年约1647.7万港元减少30.4%,主要因硬件及软件交易项目数量减少[14] - 2024年期间,数立方贡献收益约247.7万港元,较2023年约1727.8万港元减少85.7%,期间专注与捷运公司合作[14]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全职雇员总数为58名,与2023年持平;截至该日止六个月雇员福利开支约为1039.1万港元,2023年约为850.9万港元[1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收益约2006.8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50.3%[20] - 2024年上半年销售及服务成本总额约942.6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66.0%[20] - 2024年上半年毛利约1064.2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5.8%[20] - 报告期内销售及分销开支约36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93.6%;行政开支约1739.2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7.2%[20] - 2024年上半年集团买卖投资证券亏损约18.9万港元,2023年亏损约35.7万港元[20] - 2024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约1143.6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1159.5万港元[2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768.6万港元,2023年约为378.5万港元[22]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借贷总额约6403.4万港元,负债比率为0.26;2023年12月31日借贷总额约6503.3万港元,负债比率为0.25[22]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值为265,044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74,932千港元下降约3.6%[31]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值为69,440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74,952千港元下降约7.4%[31]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额为61,676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66,563千港元下降约7.3%[31]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为7,764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8,389千港元下降约7.4%[32] - 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247,962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60,940千港元下降约5%[32]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553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所用现金净额5,410千港元[46] - 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275千港元[46]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03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所得现金净额5,268千港元[46] - 2024年6月30日期终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为11,436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7,536千港元下降约34.8%[46] - 2024年上半年综合收益20068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40365千港元,同比下降约50.28%[57] - 2024年上半年客户合约收益1449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5684千港元,同比下降约59.36%[60] - 2024年上半年财务成本1347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883千港元,同比下降约65.29%[63] - 2024年上半年税前亏损7853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4661千港元,同比增加约68.48%[53] - 2024年6月30日资产总值334484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49884千港元,同比下降约4.4%[56] - 2024年6月30日负债总额86522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3944千港元,同比增加约154.9%[56] - 2024年上半年香港地区收益14202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7102千港元,同比下降约61.72%[57] - 2024年上半年中国(香港除外)地区收益5866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263千港元,同比增加约79.77%[57] - 2024年上半年其他利息收入92523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558千港元,同比增加约3517.01%[5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递延税项抵免为3000千港元,2023年为7000千港元[65]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7686000千港元,2023年为3785000千港元[66] - 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61765237股,2023年为56285557股[6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投资物业估值为238521000千港元,较年初减少5738000千港元[7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已质押作银行贷款抵押的投资物业账面金额约为39216000港元,2023年底约为43460000港元[70] - 2024年上半年集团动用0港元添置物业、厂房及设备,2023年同期约为25000港元[7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应收贸易账款为15483000千港元,2023年底为15584000千港元[7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应付贸易账款为1946000千港元,2023年底为3455000千港元[7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开支为16335000千港元,2023年底为15825000千港元[7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银行及其他借贷为59353000千港元,2023年底为60486000千港元[78] - 2024年6月30日按揭贷款约3921.6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346万港元,平均利率3.75%[79] - 2024年6月30日来自独立第三方的多笔贷款情况:约322.3万港元年利率15%;约48.3万港元、约26.9万港元、约107.5万港元年利率13.8%;约1008.9万港元、约149.6万港元、约350.2万港元免息[79] - 2024年6月30日非即期债券为468.1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54.7万港元[80] - 2024年6月30日经常性公平值计量总额为25571.7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4875.7万港元[84][86] - 2024年6月30日按第三级公平值计量的资产期初为25413.6万港元,期末为24839.8万港元,因汇兑调整减少573.8万港元[88] - 2023年按第三级公平值计量的资产期初为29969.6万港元,期末为25413.6万港元,因综合损益、其他全面收益、出售附属公司、汇兑调整等因素减少[89] 公司人员变动 - 朱乔华先生于2024年6月28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5] - 张棋深先生于2024年6月28日退任执行董事及授权代表[5] - 朱焕钊先生于2024年8月1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等多个职位,孔庆文先生于同日辞任相关职位[5] - 2024年1月12日孔庆文辞任康健国际医疗集团独立非执行董事,6月28日张棋深退任执行董事,朱乔华获任执行董事[155] - 2024年8月1日孔庆文辞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梁嘉铭获任非执行董事,朱焕钊获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55] 核数师变动 - 上会栢诚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于2024年6月28日获委任为核数师[5] - 中汇安达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于2024年6月28日退任核数师[5] 公司收购事项 - 2024年6月6日公司全资附属公司拟1150万港元收购Popsible Limited 100%股权,7月12日完成收购并配发及发行1150万股代价股份[11] - 建议收购事项代价为1亿港元,其中7598.567728万港元以承兑票据支付,其余以配发及发行1111.7742万股代价股份偿付[16] - 建议收购Autostereoscopic 3D Limited全部已发行股本代价为1亿港元,包括7598.567728万港元承兑票据及1111.7742万股代价股份,该收购于2024年7月11日单方面终止[147] 公司业务合作与发展 - 2024年1月公司与多方订立合营协议成立合营企业,拟推动ESG领域可持续变化,报告期尚未开始经营业务[10] - 公司与迪拜业务伙伴合作,将继续开拓不同潜在市场以扩阔业务版图[15] - 万高讯科与业内精英推动香港企业市场数码转型,获路坦力等多个世界级伙伴奖项及伙伴名衔[12] - 数立方持续与公共交通公司合作,利用独特先进核心科技推广数据建模及大数据分析[13] - 数立方AI Booster解决方案服务的智能物流及CRM系统开始收到客户订单[14] 股息分配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2023年:无)[7]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派付中期股息(2023年:无)[158] 核数师意见 - 2023年度核数师于集团财务报表独立核数师报告内表达保留意见,因无法确定相关协议性质[8] 市场规模预测 - 预计到2023年信息与通信技术市场规模接近6万亿美元,2022年认知及人工智能系统全球开支超570亿美元,2025年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增至1900亿美元[15] 公司战略规划 - 公司2024年关注未来不确定因素及挑战,通过审慎风险管理巩固及扩展人工智能及其他资讯科技业务[9] 财务报表编制政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中期财务报表编制政策与2023年全年报表一致[47] - 公司于2024年采纳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未导致会计政策等重大变动,未应用已颁布但未生效准则[48] 购股权相关情况 - 2021 - 2023年授出的购股权利,2021年5月13日行使价2.19港元,2022年6月16日行使价1.40港元,2023年8月10日行使价3.42港元 [99] - 2024年6月30日期初尚未行使购股权数目5,640,775,加权平均行使价2.29港元;期内失效200,000,加权平均行使价1.40港元;期末尚未行使购股权数目5,440,775,加权平均行使价2.32港元 [100] - 2023年6月30日期初尚未行使购股权数目4,220,246,加权平均行使价1.88港元;期内失效117,471,加权平均行使价1.88港元;期末尚未行使购股权数目4,102,775,加权平均行使价1.88港元 [100] - 2021年5月13日、2022年6月16日及2023年8月10日授出的购股权估计公平值分别约为2,992,000港元、1,172,000港元及2,695,000港元 [100] - 截至2024年报表批准日,根据计划获准授出的购股数为4,608,523份,相当于已发行股份的6.29%;2023年为6,176,523份,相当于已发行股份的10% [101] - 2023年8月10日授出购股权,授出日期股价3.23港元,行使价3.42港元,预期波幅76.59%,预计年期10年,无风险利率3.356%,预期股息率0%,预期提早行使倍数2.2/2.8 [102] - 2022年6月16日授出购股权,授出日期股价0.14港元,行使价0.14港元,预期波幅65.11%,预计年期10年,无风险利率3.23%,预期股息率0%,预期提早行使倍数2.2 [102] - 2021年5月13日授出购股权,授出日期股价0.245港元,行使价0.245港元,预期波幅68.33%,预计年期10年,无风险利率1.2%,预期股息率0%,预期提早行使倍数2.2 [102] - 2021年5月13日,公司授出23,9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