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庆娱乐(08052)

搜索文档
陆庆娱乐(08052) - 2023 - 年度业绩
2023-09-07 14:30
应收贷款及联营公司款项减值与逾期情况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应收贷款及贷款予一间联营公司及应收一间联营公司款项的减值亏损分别约330万港元及390万港元[2]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贷款予一间联营公司及应收一间联营公司款项约907.6万港元,已逾期90日或以上[8] - 应收一间联营公司款项包括2020年2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多项交易约550万港元[10] - 2022年12月31日,应收贷款、贷款予一间联营公司及应收一间联营公司款项的预期信贷亏损合理估计分别为345万港元、357万港元及551万港元[24] 贷款业务相关情况 - 2018年10月22日,陆庆资本授出本金345万港元的计息贷款,年利率10%,原定于2019年10月22日前偿还[2] - 2022年8月及9月,陆庆资本就4743041.08港元未偿还债务向客户发出催缴函,诉讼将于2023年11月在香港高等法院进一步聆讯[6] - L&B Mandarin向陆庆大华提供的股东贷款合共357.04万港元,L&B Mandarin拥有陆庆大华已发行股本约29.73% [8][9] - 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期间,公司向陆庆大华提供免息垫款合共约200万港元[10] - 2022年6月至2022年11月期间,Betula免息提供垫款总额约80万港元[11] 咨询服务业务情况 - 珠海陆庆与深圳超菲订立咨询服务协议,深圳超菲应付每月咨询费为人民币20万元[4] - 珠海横琴陆庆桦霖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是公司全资附属公司,从事会所业务咨询服务[27] 陆庆大华经营情况 - 因COVID - 19疫情,“GaGiNang饭店”业务受干扰,集团为舒缓陆庆大华财务压力提供垫款[13] - 2022年2月22日,陆庆大华终止经营「GaGiNang饭店」餐厅[15] - 2023年2月14日,陆庆大华收到一名雇员的清盘呈请[15] 预期信贷亏损计量规则 - 预期信贷亏损计量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确认12个月预期信贷亏损,第二、三阶段确认整个存续期预期信贷亏损[21][22][23] 减值评估情况 - 公司已委聘独立专业估值师对相关款项进行减值评估[18] 夜店业务情况 - 名为「Superface」的夜店由客户及深圳超菲控制运营,于2020年中期停止运营[27] 公司人员架构 - 执行董事为蔡逸翰先生、蔡绍杰先生及Patrick Ting先生[27] - 非执行董事为欧家威先生[27] - 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叶凯帆先生、谢美玲女士、麦国坤先生及吴文鸿女士[27] 公告相关信息 - 公告日期为2023年9月7日[27] - 公告将在联交所网站保留7天[27] - 公告也将在公司网站www.lukhing.com刊登[27]
陆庆娱乐(08052)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8-07 13:1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收益与亏损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收益为23,47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4,624千港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为47,28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1,195千港元[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除税前亏损为3,22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4,031千港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除税前亏损为3,09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9,244千港元[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期内亏损为3,22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4,026千港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内亏损为3,09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9,239千港元[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期内全面亏损总额为75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3,961千港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内全面亏损总额为1,53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9,391千港元[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基本每股亏损为0.12港仙(三个月)和0.15港仙(六个月),2022年同期分别为0.49港仙和0.93港仙[6] - 2023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亏损)为-309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9239千港元[11] - 2023年上半年期内其他全面收益/(亏损)为156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52千港元[11]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3807千港元,2022年为21032千港元[34]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约380万港元,2022年同期约2100万港元[79] - 集团总收益从2022年上半年约2120万港元增加123.1%至2023年同期约4730万港元[7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资产与负债 - 于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20,349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0,581千港元[7] - 于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14,908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1,021千港元[7] - 于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127,901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33,062千港元[9] - 于2023年6月30日负债净额为102,372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07,718千港元[9] - 于2023年6月30日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67,592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71,601千港元[9]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拥有人应占总计为-102372千港元,2022年6月30日为-89017千港元[11]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有流动负债净额及负债净额分别约112993000港元及102372000港元[19] - 2023年6月30日香港非流动资为20349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0581千港元[2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中人寿保单价值为620.9万港元,与2022年12月31日持平,保险总额约为600万港元[4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使用权资产为880.4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352.1万港元[4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租赁负债为986.5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475.7万港元,适用的加权平均增量借款利率为5.15% [4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项总额为1208.8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193万港元[4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应收账款信贷亏损累计拨备为77.4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65.6万港元[5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其他应收款项的信贷亏损累计拨备为462.9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87.3万港元[52]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按金主要包括收购厂房及设备等按金约32.1万港元、租赁按金约390.2万港元;其他应收款项主要指可收回增值税约496.1万港元[54] - 2023年6月30日应付账款627.2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656.7万港元[59] - 2023年6月30日其他应付款项6428.8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6857.3万港元[59] - 2023年6月30日未缴中国附属公司注资结余3899.8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4004.4万港元[65]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均为0.1,负债比率为390.4%;2022年12月31日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均为0.1,负债比率为358.9%[81] - 2023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60万港元,外部借款约4170万港元[8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现金流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442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100千港元[13]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9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805千港元[13]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541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878千港元[13] - 2023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128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027千港元[13] - 2023年6月30日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59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869千港元[1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其他 - 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入及收益为717千港元,2022年为1715千港元[3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COVID - 19相关补贴的政府补助为1872000港元,其中1200000港元与餐饮处所资助计划有关,约672000港元与「保就业」计划有关[32]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6月30日止三、六个月,香港及澳门附属公司无估计应课税溢利,未就香港利得税及澳门补充税作出拨备[3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融资成本为36.6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38.4万港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成本为74.7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307.3万港元[36] - 董事会不建议公司派付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2022年同期也无派息[37] - 公司分别于截至2023年及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以成本29.1万港元及13.6万港元收购厂房及设备项目[38] - 2023年上半年就每股基本亏损而言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2554451千股,2022年为2254798千股[3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支付主要管理人员薪酬92.1万港元,2022年为86.5万港元[6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关联方租金开支51万港元,贷款利息开支8.6万港元[68] 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业务范围与经营情况 - 公司主要从事饮食及娱乐业务,包括经营会所及餐厅、举办音乐相关特色活动及借贷业务[1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主要经营香港“六公馆HEXA”及“六小馆SIXA”餐厅[72] - 2023年上半年来自香港的收益为47285千港元,2022年为20510千港元;来自中国的收益2023年为0,2022年为685千港元[25] - 2023年上半年销售食品及其他产品收益为43097千港元,2022年为18279千港元;销售饮料收益2023年为4188千港元,2022年为2744千港元[29] - 已售存货成本从2022年上半年约680万港元增加88.2%至2023年同期约1280万港元[77] - 员工成本从2022年上半年约1510万港元增加17.9%至2023年同期约1780万港元[77]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共有85名雇员,2022年为82名[90] 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融资与股权 - 2023年2月24日公司与配售代理订立配售协议,3月17日完成配售4.5088亿股,筹得所得款项净额约690万港元,其中约650万港元用于偿债[21] - 2023年4月6日公司进行供股,筹集所得款项总额约4390万港元,所得款项净额估计不超约4090万港元,部分用于偿债、还款、结算费用等,约680万港元用作营运资金[21] - 2023年配售4.5088亿股每股0.016港元的股份,占配售前后已发行股本约19.69%及16.45%[63] - 2023年配售事项所得款项净额约687.6万港元,已悉数动用[63] - 公司董事会建议以每股0.160港元的认购价进行274,128,000股供股股份的供股,最多筹集约4390万港元[92] - 已接获三份有效申请,涉及19,222,525股供股股份,相当于供股总数约7.0%[127] - 建议按每股0.160港元进行274,128,000股供股,最多筹集约4390万港元(扣除开支前)[127] - 2023年3月17日公司配售4.5088亿股股份,所得款项净额约690万港元;4月6日拟供股筹资最多约4390万港元[74] 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股东权益与股权结构 - 2023年6月30日,蔡逸翰先生、蔡绍杰先生、欧家威先生分别持有本公司1,093,500,000股,占股39.89%[95][97] - 2023年6月30日,欧家威先生个人持有本公司18,000,000股,占股0.66%[97] - 2023年6月30日,蔡逸翰先生、蔡绍杰先生分别持有Welmen 3,031.11股,占股30.3111%;分别持有1,262.225股,占股12.62225%[95] - 2023年6月30日,欧家威先生持有Welmen 1,604.44股,占股16.0444%[9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Welmen Investment、Yui Tak Investment等多家公司或人士持有10.935亿股普通股,占比39.89%[99][10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Kenbridge Limited和潘正棠先生持有1.215亿股普通股,占比4.43%[10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Trendy Pleasure、Saint Lotus Cultural等持有3亿股普通股,占比10.94%[10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Restoran Oversea (CST) Sdn Bhd持有4.0088亿股普通股,占比14.62%[102] 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诉讼与或然事项 - 公司附属公司珠海锐烨涉诉,需向城建集团支付租金、赔偿及诉讼费等约345万港元(约合人民币306.1万元)[69] - 公司就相关事项及雇佣纠纷寻求法律意见,涉及金额约人民币250万元[7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无其他重大诉讼或仲裁[129]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无其他或然负债及资本承担[88] 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购股权计划 - 公司于2016年10月18日采纳第一项购股权计划以激励人员[109] - 第一項購股權計劃下,所有已授出及將授出購股權獲行使可發行最高股份數目佔公司已發行股份10%,12個月內向每名合資格參與者授出購股權可發行最高股份數目以公司已發行股份1%為限[11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第一項購股權計劃下年初尚未行使購股權24,950,000股,期內註銷3,103,846股,期末尚未行使21,846,154股[113] - 中期報告日期,根據第一項購股權計劃可進一步授出購股權總數為585,769股,佔公司已發行股本的0.21%[114] - 中期報告日期,根據第二項購股權計劃可能進一步授出購股權總數為22,544,000股,佔公司已發行股本的8.22%[116] - 中期報告日期,根據第一項購股權計劃授出及尚未行使購股權總數為2,184,615股,佔公司已發行股本的0.80
陆庆娱乐(08052)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07 13:12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15年11月30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16年11月11日股份于香港联交所GEM上市[11] - 公司及其附属公司主要从事饮食及娱乐业务,包括经营会所及餐厅、举办音乐活动和借贷业务[1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收益为23,47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4,624千港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47,28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1,195千港元[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除税前亏损为3,22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4,031千港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除税前亏损为3,09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9,244千港元[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期内亏损为3,22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4,026千港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期内亏损为3,09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9,239千港元[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基本每股亏损为0.12港仙,2022年同期为0.49港仙;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基本每股亏损为0.15港仙,2022年同期为0.93港仙[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为20,349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0,581千港元[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为14,908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1,021千港元[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为127,901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33,062千港元[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净额为 - 112,993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 - 122,041千港元[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负债净额为 - 102,372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 - 107,718千港元[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总权益为 - 102,372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 - 107,718千港元[8]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442.2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210万港元;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2023年为-29.1万港元,2022年为-80.5万港元;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2023年为-541.1万港元,2022年为187.8万港元[10] - 2023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期末余额为59.8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86.9万港元[10]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累积亏损为1.75898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1.61163亿港元[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总权益为-1.02372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0.89017亿港元[9]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有流动负债净额及负债净额分别约1.12993亿港元及1.02372亿港元[1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来自香港的收益为47,285千港元,来自中国的收益为0千港元(2022年分别为20,510千港元和685千港元)[2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销售食品及其他产品收益为43,097千港元,销售饮料收益为4,188千港元(2022年分别为18,279千港元和2,744千港元)[2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其他收入及收益为717千港元(2022年为1,715千港元)[2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所得税开支为0千港元(2022年为 - 5千港元)[3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3,807千港元(2022年为21,032千港元)[3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融资成本为747千港元(2022年为3,073千港元)[32]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分别以成本291,000港元及136,000港元收购厂房及设备项目[3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人寿保单)为6,209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6,209千港元)[3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使用权资产为8,804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3,521千港元)[3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租赁负债流动部分为9865千港元,非流动部分为0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流动部分为10105千港元,非流动部分为4652千港元,适用的加权平均增量借款利率为5.15%[38] - 2023年6月30日,应收账款为2084千港元,信贷亏损拨备为774千港元,净额为1310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为1725千港元,信贷亏损拨备为656千港元,净额为1069千港元[39] - 2023年6月30日,其他应收款项为9800千港元,信贷亏损拨备为4629千港元,净额为5171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其他应收款项为9075千港元,信贷亏损拨备为3873千港元,净额为5202千港元[39] - 2023年6月30日,按金为5010千港元,信贷亏损拨备为108千港元,净额为4902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按金为5049千港元,信贷亏损拨备为109千港元,净额为4940千港元[39] - 2023年6月30日,收购厂房及设备以及装修按金约321000港元,租赁按金约3902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收购厂房及设备以及装修按金约212000港元,租赁按金约3980000港元[44] - 2023年6月30日,其他应收款项中可收回增值税约4961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5118000港元[45] - 2021年12月31日,应收贷款总额约3450000港元,按年利率10%计息;2022年12月31日,约3450000港元应收贷款已逾期90日或以上;2023年6月30日,应收贷款账面价值含累计减值亏损约3450000港元[46][47][48] - 2023年6月30日,应付账款为6272千港元,应付租金为3504千港元,其他应付款项为64288千港元,董事贷款为7337千港元,股东贷款为838千港元,第三方贷款为539千港元,应计费用为14108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应付账款为6567千港元,应付租金为5112千港元,其他应付款项为68573千港元,董事贷款为4904千港元,股东贷款为1059千港元,第三方贷款为382千港元,应计费用为14755千港元[49] - 2023年6月30日,其他应付款项中可换股承兑票据约13715000港元须于第三季度偿还,可换股贷款约8405000港元,其中约3865000港元须于第三季度偿还,约4540000港元已违约,按每日0.1%违约利率计息[50] - 2023年6月30日,来自董事的有息贷款约7252000港元,年利率5.25%,须于1年内偿还;免息贷款约85000港元,须按要求偿还;2022年12月31日,有息贷款约4720000港元,免息贷款约184000港元[51][52] - 2023年6月30日来自第三方的贷款约539,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82,000港元,年利率5% - 5.25% [55] - 2023年6月30日应付账款0 - 30日为319千港元,31 - 60日为185千港元,61 - 90日为85千港元,91 - 120日为5,683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对应分别为219千港元、103千港元、15千港元、6,230千港元 [56] - 2023年6月30日法定股本每股0.01港元的普通股股份数目为10,000,000千股,面值100,000千港元;已发行及缴足股份数目为2,741,280千股,面值27,413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对应分别为10,000,000千股、100,000千港元、2,290,400千股、22,904千港元 [57] - 2023年6月30日未缴中国附属公司注资结余为38,998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40,044千港元 [59] - 2023年上半年支付给集团主要管理人员薪金及其他短期雇员福利902千港元,退休计划供款19千港元;2022年对应分别为851千港元、14千港元 [59] - 2023年上半年关联方Zone One (CS) Limited租金开支510千港元,蔡绍杰贷款利息开支86千港元;2022年关联方Goldentime Holdings (HK) Limited出售汽车220千港元 [60] - 公司总收益从2022年上半年约2120万港元增加123.1%至2023年同期约4730万港元[67] - 已售存货成本从2022年上半年约680万港元增加88.2%至2023年同期约1280万港元[68] - 员工成本从2022年上半年约1510万港元增加17.9%至2023年同期约1780万港元[69] - 物业租金及相关开支从2022年上半年约380万港元减少2.6%至2023年同期约370万港元[70] - 广告及营销开支从2022年上半年约11.7万港元增加23.1%至2023年同期约14.4万港元[71]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约为380万港元,2022年同期约为2100万港元[73] - 2023年6月30日负债比率为390.4%,2022年12月31日为358.9%[74]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60万港元,与2022年12月31日持平[75]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有外部借款约4170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4880万港元[76] 融资活动情况 - 2023年2月24日公司与配售代理订立配售协议,3月17日完成配售4.5088亿股配售股份,筹得所得款项净额约690万港元,其中约650万港元用于清偿部分可换股承兑票据及可换股贷款的未偿还本金[18] - 2023年4月6日公司进行供股,筹集所得款项总额约4390万港元,所得款项净额估计不超约4090万港元,其中约2040万港元用于结算可换股承兑票据及可换股贷款负债等多项用途[19] - 450,880,000股配售股份占公司紧接配售事项完成前后的已发行股本约19.69%及16.45%,所得款项净额约6,876,000港元 [58] - 2023年3月17日配售450,880,000股配售股份,所得款项净额约6.9百万港元;2023年4月6日拟供股筹集所得款项总额最多约43.9百万港元 [66] - 公司董事会建议进行2.74128亿股供股股份的供股,以筹集最多约4390万港元(扣除开支前)[82] - 公司建议按每股0.160港元进行274,128,000股供股股份的供股,最多筹集约4390万港元(扣除开支前)[124] - 公司已接获合共三份有效申请,涉及19,222,525股本公司供股股份,相当于供股项下提呈发售之供股股份总数约7.0%[124] 股权结构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蔡逸翰、蔡紹傑、歐家威先生通過受控法團權益、聯合持有權益等方式持有本公司1,093,500,000股,佔股39.89%[87][8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歐家威先生個人持有本公司18,000,000股,佔股0.66%[8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蔡逸翰、蔡紹傑先生持有Welmen 3,031.11股,佔股30.3111%;實益擁有1,262.225股,佔股12.62225%[8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歐家威先生實益擁有Welmen 1,604.44股
陆庆娱乐(08052) - 2023 Q1 - 季度财报
2023-05-12 14:2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收益为23,806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6,571千港元增长262.3%[3] - 2023年第一季度除税前溢利为122千港元,而2022年同期为亏损15,213千港元[3] - 2023年第一季度期内溢利为12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亏损15,213千港元[3] - 2023年第一季度期内全面亏损总额为77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5,430千港元[3] - 2023年第一季度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43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9,918千港元[5] - 2023年第一季度基本每股亏损为0.02港仙,2022年同期为0.44港仙[5] - 2023年第一季度摊薄每股亏损为0.02港仙,2022年同期为0.43港仙[5] - 2023年3月31日股本为27,413千港元,较2022年1月1日的22,544千港元增加21.6%[7] - 2023年3月31日股份溢价为81,536千港元,较2022年1月1日的77,839千港元增加4.8%[7] - 截至2023年3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净额及负债净额分别约1.13亿港元及1.02亿港元[13] - 2023年第一季度来自客户合约的收益为2.38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6571万港元[19] - 2023年第一季度其他收入及收益为204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669万港元[21] - 2023年及2022年第一季度香港、澳门及中国附属公司无估计应课税溢利,未作所得税拨备[21]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43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991.8万港元[22] - 2023年第一季度融资成本为38.1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68.9万港元[23] - 集团总收益由2022年第一季度约660万港元增加260.6%至2023年同期约2380万港元[34] - 已售存货成本由2022年第一季度约190万港元增加231.6%至2023年同期约630万港元[35] - 员工成本由2022年第一季度约730万港元增加20.5%至2023年同期约880万港元[35] - 物业租金及相关开支由2022年第一季度约210万港元减少9.5%至2023年同期约190万港元[35] - 广告及营销开支由2022年第一季度约10万港元减少70.0%至2023年同期约3万港元[35]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0.4百万港元,2022年同期约为9.9百万港元,亏损大幅减少[38]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第一季度销售食品及其他产品收益为2157.2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517.9万港元[19] - 2023年第一季度销售饮料收益为223.4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30.7万港元[19]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餐厅销售收入上升,恢复至疫情前收益表现水平的90%[31] 公司业务范围 - 公司主要从事饮食及娱乐业务,包括经营会所及餐厅、举办音乐相关特色活动及借贷业务[9] 融资事项 - 2023年3月17日完成配售事项,筹得所得款项净额约690万港元,其中约650万港元用于偿债[15] - 2023年4月6日订立供股协议,预计筹集所得款项总额约4390万港元,净额不超4090万港元[15] - 2023年3月17日公司完成配售4.5088亿股股份,所得款项净额约687.6万港元,配售股份占配售前后已发行股本的19.69%及16.45%[28] - 2023年4月6日公司与万富金融订立协议拟供股,最多筹集约4390万港元[32] - 2023年3月公司根据一般授权成功向新投资者配售新股份以偿还部分未偿还债务[39] - 董事认为2023年第二及第三季度的建议供股可清偿主要未偿还负债、加强集团财务状况并筹集额外资金[39] 涉诉事项 - 公司附属公司珠海锐烨涉诉,需向城建集团支付租金、损害赔偿、罚款及诉讼费约345万港元(约合人民币308万元)[24] 股息分配 - 董事会不建议公司派付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期间的中期股息[27] 股权权益情况 - 2023年3月31日,蔡逸翰先生、蔡绍杰先生、杨志诚先生、区伟邦先生、欧家威先生于本公司普通股的联合权益证券数目为1,093,500,000股,概约百分比为39.89%[42][44][46] - 2023年3月31日,杨志诚先生于本公司普通股的个人权益证券数目为18,000,000股,概约百分比为0.80%[44] - 2023年3月31日,欧家威先生于本公司普通股的个人权益证券数目为18,000,000股,概约百分比为0.66%[46] - 蔡逸翰先生、蔡绍杰先生于Welmen普通股的受控法团权益证券数目为3,031.11股,概约百分比为30.3111%[42][44] - 蔡逸翰先生、蔡绍杰先生、杨志诚先生、区伟邦先生、欧家威先生于Welmen普通股的实益拥有人权益证券数目分别为1,262.225股、1,262.225股、1,234.44股、1,605.56股、1,604.44股,概约百分比分别为12.62225%、12.62225%、12.3444%、16.0556%、16.0444%[42][44][46] - 根据一致行动安排,蔡逸翰先生、蔡绍杰先生、区伟邦先生、欧家威先生及杨志诚先生各自被视作于Welmen持有的本公司已发行股本48.51%中持有权益[46] - 蔡逸翰先生及蔡绍杰先生各自被视为于Yui Tak持有的Welmen已发行股本30.3111%中持有权益[46] - 2023年3月31日,Welmen、Yui Tak、富瑆、永發、Perfect Succeed均持有10.935亿股普通股,占比39.89%[48] - 2023年3月31日,Kenbridge Limited、潘正棠先生均持有1.215亿股普通股,占比4.43%[50] - 2023年3月31日,Trendy Pleasure Limited、Saint Lotus Cultural Development Group Co., Limited、張建光先生均持有3亿股普通股,占比10.94%[50] - 2023年3月31日,Chan Ting Fai女士、Lee Wan女士均持有10.935亿股普通股,占比39.89%[50] - 2023年3月31日,Lau Sze Mun Charmaine女士持有1.215亿股普通股,占比4.43%[50] - 2023年3月31日,Restoran Oversea持有4.0088亿股普通股,占比14.62%[50] - 2023年3月17日,公司完成配售事项,按每股0.016港元配售4.5088亿股,其中Restoran Oversea (CST) Sdn Bhd获配4.0088亿股,Attractive Venture Sdn Bhd获配5000万股[53] 证券交易情况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行为[55] 业务竞争情况 - 公司控股股东在澳门若干餐厅业务有权益,董事认为与集团业务无竞争[56] 关联权益情况 - 2023年3月31日,蔡紹傑先生配偶在力博餐飲集團有限公司、深井陳記燒鵝有限公司、裕東有限公司分别拥有约50%、7.5%、7.5%权益[58] 审核委员会情况 - 公司遵照相关规则成立审核委员会并明确书面职权范围[61] - 截至报告日期,审核委员会主席为独立非执行董事谢美玲女士[61] - 审核委员会成员包括独立非执行董事黄颂伟先生及非执行董事欧家威先生[61]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62] 报告基本信息 - 报告为陆庆娱乐集团控股有限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63] - 截至报告日期,执行董事有蔡逸翰先生、蔡绍杰先生、Patrick Ting先生(2023年4月21日获委任),杨志诚先生于2023年4月21日辞任[64] - 截至报告日期,非执行董事为欧家威先生[64] - 截至报告日期,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叶凯帆先生、黄颂伟先生、谢美玲女士[64] - 报告日期为2023年5月12日[64]
陆庆娱乐(08052) - 2023 Q1 - 季度业绩
2023-05-12 14:25
收入和利润表现 - 2023年第一季度收益为23806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6571千港元增长262.3%[4] - 2023年第一季度除税前溢利为122千港元,相比2022年同期亏损15213千港元实现扭亏为盈[4] - 2023年第一季度期内溢利为122千港元,相比2022年同期亏损15213千港元实现扭亏为盈[4] - 2023年第一季度每股基本亏损为0.02港仙,相比2022年同期的0.44港仙大幅改善[5] - 2023年第一季度非控股权益应占期内溢利为552千港元,相比2022年同期亏损5295千港元实现扭亏为盈[5] - 2023年第一季度总收益约2380万港元,同比增长260.6%[29]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0.4百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9.9百万港元大幅减少[36] - 亏损减少主要由于餐厅销售收入回升及终止CUBIC SPACE+运营后经营开支降至最低[36] 成本和费用变化 - 2023年第一季度已售存货成本为6295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881千港元增长234.7%[4] - 2023年第一季度员工成本为8767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7301千港元增长20.1%[4] - 2023年第一季度物业租金及相关开支为1898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144千港元下降11.5%[4] - 2023年第一季度折旧及摊销为3303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6718千港元下降50.8%[4] - 2023年第一季度融资成本为381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689千港元下降77.4%[4] - 已售存货成本约630万港元,同比增长231.6%[30] - 员工成本约880万港元,同比增长20.5%[31] - 物业租金及相关开支约190万港元,同比减少9.5%[32] - 折旧及摊销约330万港元,同比减少50.7%[35] 资本运作与融资活动 - 公司于2023年3月17日完成配售事项筹集所得款项净额约690万港元[14] - 配售所得款项净额中约650万港元用于清偿部分可换股承兑票据及可换股贷款[14] - 公司计划通过供股筹集所得款项总额约4390万港元[15] - 供股所得款项净额估计不超过约4090万港元[15] - 供股所得款项净额中约2130万港元将用于清偿可换股承兑票据及可换股贷款余下未偿还负债[15] - 供股所得款项净额中约510万港元将用于偿还执行董事无抵押贷款[15] - 供股所得款项净额中约80万港元将用于偿还东亚银行贷款本金[15] - 供股所得款项净额中约920万港元将用于清偿董事袍金、薪金及逾期办公室开支[15] - 股份发行所得款项净额共约450万港元将用作公司营运资金[16] - 公司完成配售450,880,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约16.45%,净筹资约687.6万港元[25] - 公司完成配售450,880,000股股份,配售价每股0.016港元(其中Restoran Oversea获配400,880,000股)[56] 财务状况与持续经营能力 - 公司于2023年3月31日有流动负债净额约1.126亿港元及负债净额约1.016亿港元[13] - 公司负债净额仍然重大,对持续经营基准构成不确定性[38] 法律诉讼与仲裁事项 - 公司附属公司珠海锐烨被要求支付租金及管理费诉讼费用约834.6万港元(约人民币692.4万元)[24] - 珠海锐烨提出反申索要求赔偿约1594.7万港元(约人民币1323万元)[24] - 仲裁裁决珠海锐烨须支付租金约207.2万港元(约人民币185.1万元)及损害赔偿和罚款约113万港元(约人民币101万元)[24] 股息政策 - 公司未派付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的中期股息[25] 股权结构与股东信息 - 董事蔡逸翰通过Welmen持有公司39.89%普通股[41] - 董事蔡绍杰通过Welmen持有公司39.89%普通股[42] - 董事杨志诚直接持有公司0.80%普通股并通过Welmen持有12.3444%权益[42] - 董事区伟邦通过Welmen持有公司39.89%普通股[42] - 董事欧家威直接持有公司0.66%普通股并通过Welmen持有16.0444%权益[43] - Welmen Investment Co. Ltd为公司最大股东,持有39.89%普通股[46] - Yui Tak Investment Limited通过Welmen间接持有公司39.89%普通股[46] - Kenbridge Limited实益拥有121,500,00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4.43%[47] - 潘正棠先生通过Kenbridge持有公司4.43%股权(121,500,000股普通股)[47][49] - Trendy Pleasure Limited实益拥有300,000,00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10.94%[47] - 张建光先生通过Saint Lotus及Trendy持有公司10.94%股权(300,000,000股普通股)[47][50] - Chan Ting Fai女士(蔡绍杰配偶)拥有配偶权益1,093,500,000股普通股,占39.89%[47][51] - Lee Wan女士(区伟邦配偶)拥有配偶权益1,093,500,000股普通股,占39.89%[47][52] - Restoran Oversea持有400,880,00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14.62%[47][54] 关联方业务与潜在竞争 - 控股股东在澳门保留餐厅业务权益,与公司现有业务存在地理和经营模式差异[59][60] - 蔡绍杰先生通过配偶持有力博餐饮集团50%权益、深井陈记烧鹅7.5%权益及裕东有限公司7.5%权益[61] 公司治理与董事会变动 - 公司于2023年4月21日委任Patrick Ting为执行董事[65] - 公司于2023年4月21日接受杨志诚辞任执行董事职务[65] - 公司董事会主席兼行政总裁为蔡逸翰[65] - 公司执行董事包括蔡绍杰[65] - 公司非执行董事为欧家威[65]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包括叶凯帆、黄颂伟及谢美玲[65] 财务报告与公告信息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之简明综合财务报表未经审核[65] - 公司公告日期为2023年5月12日[65] - 公司公告于联交所网站www.hkexnews.hk登载至少七天[65] - 公司公告同时登载于公司网站www.lukhing.com[65]
陆庆娱乐(08052)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02 10:1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餐厅业务收益从2021年6590万港元下降至2022年5770万港元,降幅约12.4%[19] - 集团总收益从2021年约1.604亿港元下降63.5%至2022年约5860万港元[27] - 已售存货成本由2021年约41.6百万港元减少56.0%至2022年约18.3百万港元[28] - 员工成本由2021年约86.5百万港元减少62.8%至2022年约32.2百万港元[28] - 物业租金及相关开支由2021年约12.1百万港元减少25.6%至2022年约9.0百万港元[28] - 广告及营销开支由2021年约1.8百万港元减少88.9%至2022年约0.2百万港元[28] - 其他经营开支由2021年约27.9百万港元减少42.7%至2022年约16.0百万港元[29] - 折旧及摊销由2021年约32.7百万港元减少29.7%至2022年约23.0百万港元[29]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由2021年约72.0百万港元改善至2022年约32.1百万港元[33] - 流动比率由2021年0.3恶化至2022年0.1[34] - 负债比率由2021年154.4%上升至2022年358.9%[3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由2021年2.0百万港元减少至2022年0.6百万港元[34] - 公司2022年净亏损约4893.5万港元[85] - 公司流动负债超过流动资产约1.22041亿港元[85] - 公司总负债超过总资产约1.07718亿港元[85]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约62.6万港元[8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已售存货成本由2021年约41.6百万港元减少56.0%至2022年约18.3百万港元[28] - 员工成本由2021年约86.5百万港元减少62.8%至2022年约32.2百万港元[28] - 物业租金及相关开支由2021年约12.1百万港元减少25.6%至2022年约9.0百万港元[28] - 广告及营销开支由2021年约1.8百万港元减少88.9%至2022年约0.2百万港元[28] - 其他经营开支由2021年约27.9百万港元减少42.7%至2022年约16.0百万港元[29] - 折旧及摊销由2021年约32.7百万港元减少29.7%至2022年约23.0百万港元[29] 各条业务线表现 - 餐厅业务占集团总收入约98.5%[19] - 禁止堂食期间餐厅销售急挫60%至90%[19] - 公司2022年很少在中国内地从事会所业务,因营商恶化及与业主意见分歧[12] - 集团就CUBIC SPACE+终止业务确认亏损约1130万港元[20] - 出售Club Cubic澳门附属公司录得收益约1640万港元[24] - 公司主要业务为经营会所及餐厅业务[113] - 公司经营位于中国珠海的CUBIC PACE+夜店[113] - 公司餐厅业务包括经营"六公馆HEXA"和"六小馆SIXA"[113] - Club Cubic澳门自2021年10月8日起停止运营[113] - 珠海CUBIC SPACE+自2022年1月13日起暂停营业[113] - 联营公司陆庆大华于2022年2月22日终止"GaGiNang饭馆"餐厅运营[113] - 公司业务涉及向饮食及娱乐行业实体贷款[190] 各地区表现 - 公司2022年很少在中国内地从事会所业务,因营商恶化及与业主意见分歧[12] - 珠海锐烨需支付未付租金及罚款合计约350万港元[20] - 公司已在中国大陆、台湾、日本、英国和新加坡等司法管辖区注册商标[18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2022年业务受COVID-19严重影响,高级餐厅遭受沉重打击[11] - 餐厅因进餐限制制定外卖及自取菜单,并推出节日特色菜单和消费餐券吸引顾客[11] - 全球供应链受封城和停工影响,食材及船运集装箱成本大幅提高[11] - 公司依赖资本杠杆运营,通胀压力及融资成本风险成为2023年最大担忧[13] - 公司2023年进行集资活动以清偿部分债务、加强财务状况和支持业务运营[13] - 公司计划2023年改造和优化现有业务以提高运营效率[13] - 公司管理层致力把握疫情后重新开放势头,加大餐厅及新业务领域投入[13] - 公司定期审视现有业务并改善运营及财务状况,物色潜力业务扩充收入[15] - 公司愿景成为大中华区领先的音乐娱乐及餐厅营运商[116] - 公司目标于来年将整体温室气体排放降低3%至5%[128][132] - 公司目标在来年通过能源效益管理措施降低电力消耗3%至5%[139] - 公司目标在来年通过改善能源效益管理措施降低燃气用量3%至5%[140] - 公司目标在下个运营年度将整体耗水量减少3%至5%[142] - 公司目标在来年将用纸量进一步降低3%[143] - 公司面临食品饮料及劳动力成本上升对经营产生不利影响的风险[194] - 公司依赖主要供应商提供食品饮料供应[194] - 公司可能无法取得或更新对运营至关重要的牌照[194] 其他财务数据 - 集团获得政府补助合计约390万港元[25] - 集团成功申请百分百担保特惠贷款计划下800万港元用于支付餐厅租金[25] - 股份配售所得款项净额约700万港元,其中约650万港元用于偿付票据及贷款[25] - 公司银行贷款总额约2160.5万港元[85] - 公司租赁负债总额约1475.7万港元[85] - 公司可换股贷款违约金额约908万港元[85] - 公司可换股承兑票据违约金额约1810.9万港元[85] - 核数师年度审计服务费用为60万港元[88] - 股息政策优先以现金方式分派,具体比率由董事会根据财务业绩和未来前景等因素酌情决定[92] - 特别股息分派由董事会全权酌情批准,全体股东享有同等权利[93] - 公司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22年度任何股息[199] 公司治理与董事会结构 - 审核委员会已批判性审阅核数师的不表示意见基准并认同管理层观点[44] - 审核委员会要求管理层采取一切必要行动确保下一年度不再出现不表示意见[44] - 执行董事蔡逸翰(46岁)自2016年1月19日起担任董事[46] - 执行董事蔡绍杰(45岁)自2015年11月30日起担任董事[48] - 执行董事杨志诚(51岁)自2016年1月19日起担任董事[51] - 非执行董事欧家威(46岁)自2018年8月9日起担任董事[52] - 独立非执行董事叶凯帆(36岁)自2022年5月6日起担任董事[54] - 独立非执行董事黄颂伟(47岁)自2023年1月10日起担任董事[54] - 蔡逸翰持有英国伦敦城市大学工程学士学位(2001年6月取得)[48] - 蔡绍杰持有英国伦敦玛丽王后西田学院工程学士学位(2001年7月取得)[49] - 董事会由7名成员组成包括3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62] - 公司主席兼行政总裁由蔡逸翰一人担任违反企业管治守则C.2.1段规定[58] - 2022年股东周年大会缺席5名董事包括2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和2名独立非执行董事[59] - 独立非执行董事谢美玲获委任为审核委员会主席及薪酬委员会主席自2023年1月13日起生效[66] - 独立非执行董事黄颂伟获委任为审核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及提名委员会成员自2023年1月10日起生效[66] - 执行董事张荣轩于2022年11月23日辞任[64] - 独立非执行董事邓子栋于2022年10月13日辞任导致违反GEM上市规则5条相关规定[63] - 独立非执行董事陈伟于2023年1月9日辞任导致违反GEM上市规则4条相关规定[66] - 蔡逸翰姓名由蔡耀陘更改为蔡逸翰自2023年2月1日起生效[63] - 公司自2016年11月10日起采纳董事会多元化政策并每年检讨成员组合[68] - 董事会共有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均符合独立性要求[69] - 2022年董事会共举行5次会议[75] - 2022年执行董事蔡逸翰出席董事会会议5/5次,股东会议1/1次[75] - 2022年非执行董事欧家威出席董事会会议4/5次,审核委员会会议3/4次[75] - 独立非执行董事叶凯帆(2022年5月6日获任)出席董事会会议3/4次[75] - 独立非执行董事陈伟(2022年6月20日获任)出席董事会会议2/2次,审核委员会会议2/2次[75] - 独立非执行董事邓子栋(2022年10月13日辞任)出席董事会会议3/3次,审核委员会会议3/3次[75] - 独立非执行董事陈家贤(2022年6月10日辞任)出席董事会会议2/3次,审核委员会会议2/2次[75] - 公司已设立审核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三个董事委员会[77] - 公司秘书年度接受专业培训不少于15小时[90] - 风险管理团队每季度进行风险识别分析并制定风险管理计划[96] - 风险管理系统每季度审阅实施情况并适时修订[96] - 内部监控系统涵盖运营效能、财务报告可靠性和合规性目标[97] - 外聘专业顾问对内部监控系统有效性进行审查并报告结果[97] - 持有不少于实缴股本十分之一的股东有权要求召开股东特别大会[103] - 股东可通过书面要求提呈建议或动议,需明确股权和议程细节[103] - 股东沟通政策设立多个渠道包括股东大会和网站披露[100][106] - 公司地址位于香港上环干诺道中168-200号信德中心西翼15楼1505室[103][105] - 公司注册于开曼群岛主要从事食品饮品行业[190] 环境、社会及管治(ESG)表现 - 公司2022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为第七份ESG报告[110] - 公司委聘独立专业顾问评估2022年ESG表现[110] - 公司2022年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为452.84吨,较2021年763.29吨减少约40.67%[128] - 公司2022年间接排放二氧化碳256吨,较2021年604.40吨减少[128] - 公司2022年直接排放二氧化碳196.84吨,较2021年158.89吨增加[128] - 公司2022年硫氧化物直接排放0.074千克,较2021年0.09千克减少17.78%[132] - 公司2022年氮氧化物直接排放14.8千克,较2021年17.75千克减少16.62%[132] - 公司2022年颗粒物直接排放为零,2021年亦无排放[132] - 公司2022年报告期间无违反环境法例[127] - 公司2022年报告期间无使用燃料,汽车已被处置[128] - 公司2022年有害废弃物包括灯泡、打印机碳粉、电池及旧电脑等,均由合资格收集商处理[132] - 公司2022年电力消耗为490,920千瓦时,较2021年1,167,292千瓦时减少57.94%[139] - 公司2022年燃气消耗为77,106立方米,较2021年96,456立方米减少20.06%[140] - 公司2022年食水消耗为20,076立方米,较2021年35,047立方米减少42.72%[142] - 公司每名员工电力消耗密度为6,214.18千瓦时[139] - 公司每名员工燃气用量密度为976.03立方米[140] - 公司每名员工耗水密度为254.13立方米[142] - 公司餐厅运营使用燃气烹饪产生大量直接温室气体排放[149] - 公司使用不可再生电力及消耗燃气和水产生间接温室气体排放[149] - 公司已停用一辆运输车辆以减少碳足迹[145] - 公司2022年员工总数为79名,全部为全职员工,无兼职员工[156] - 公司2022年男性员工53名,女性员工26名[156] - 公司2022年员工按职责划分:一般员工15名,运营员工35名,管理层33名[160] - 公司2022年员工年龄分布:30岁以下8名,31-40岁26名,41-50岁23名,51-60岁14名,60岁以上8名[158] - 公司2021年员工总数为138名,其中全职96名,兼职42名[156] - 公司2021年男性员工79名,女性员工59名[156] - 公司2021年员工按职责划分:一般员工31名,运营员工54名,管理层49名[160] - 2022年公司雇员流失率为79.75%[161] - 女性雇员流失率88.46%高于男性雇员流失率75.47%[162] - 30岁以下雇员流失率最高达128.57%[163] - 41至50岁雇员流失率为82.61%[163] - 51至60岁雇员流失率为76.92%[163] - 60岁以上雇员流失率最低为25.00%[163] - 报告期间发生3起工伤事故(1起轻伤/2起中度伤)[168] - 工伤员工共获得37个工作天休假[168] - 过去三年包括2022年零工亡事故[168] - 2022年因社交距离政策未提供正式培训[169] - 公司供应商数量从2021年69名减少至2022年47名,同比下降31.88%[175] - 所有47名供应商均为本地供应商,支持本地经济策略[175] - 报告期内未发生任何新鲜食品或饮品质量相关的重大问题和产品供应短缺[173] - 餐厅场所及总办事处悉数通过香港和中国消防部门所有安全检验[176] - 报告期内餐厅场所未发生任何对雇员及客户造成严重生命威胁的事件[177] - 2022年报告期内未发生任何违反隐私法的案件或投诉[180] - 报告期内未出现可能对业务造成重大不利影响的客户投诉或政府调查[181] - 2022年报告期内未发生知识产权侵权相关法律诉讼[185] - 公司2022年未发生任何贪污相关投诉[186] - 公司2022年未向董事及雇员提供反贪污培训[186] - 公司通过招聘当地员工改善社区就业情况[187] 运营与资产处置 - 公司间接非全资附属公司Betula续签经营场所租约至2024年6月25日为期两年[195]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员工性别比例为男性67.09%,女性32.91%[71] - ESG报告涵盖期间为202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114]
陆庆娱乐(08052)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3-30 14:38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收益为58,590千港元,较上年的160,409千港元下降63.5%[17] - 2022年全年亏损48.935百万港元,较2021年亏损81.529百万港元收窄39.9%[18] - 2022年净亏损48,935,000港元[30] - 2022年总收益58,590千港元,较2021年160,409千港元下降63.5%[41][43] - 2022年销售食品饮料收益58,334千港元,较2021年159,026千港元下降63.3%[43] - 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3209.3万港元,较去年7199.7万港元改善55.4%[55] - 总收益从2021年约160.4百万港元减少63.5%至2022年约58.6百万港元[81]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从2021年约72.0百万港元改善至2022年约32.1百万港元[89]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已售存货成本为18,313千港元,较上年的41,640千港元下降56.0%[17] - 员工成本为32,189千港元,较上年的86,549千港元下降62.8%[17] - 物业租金及相关开支为8,965千港元,较上年的12,128千港元下降26.1%[17] - 折旧与摊销为22,969千港元,较上年的32,675千港元下降29.7%[17] - 融资成本为6,523千港元,较上年的8,073千港元下降19.2%[17] - 除税前亏损包含员工成本3218.9万港元,较去年8654.9万港元下降62.8%[50] - 已售存货成本从2021年约41.6百万港元减少56.0%至2022年约18.3百万港元[82] - 员工成本从2021年约86.5百万港元减少62.8%至2022年约32.2百万港元[83] - 物业租金及相关开支从2021年约12.1百万港元减少25.6%至2022年约9.0百万港元[84] - 广告及营销开支从2021年约1.8百万港元减少88.9%至2022年约0.2百万港元[85] - 其他经营开支从2021年约27.9百万港元减少42.7%至2022年约16.0百万港元[86] - 折旧及摊销从2021年约32.7百万港元减少29.7%至2022年约23.0百万港元[87] 其他财务数据 - 预期信贷亏损模式下的减值亏损为11,654千港元,较上年的5,697千港元增加104.6%[17] - 出售附属公司收益为16,424千港元[17] - 非控股权益应占亏损从2021年9.532百万港元扩大至2022年16.842百万港元,增幅76.7%[18] - 其他收入及收益总额为459.6万港元,较去年721万港元下降36.2%[44] - 政府补助大幅增加至386.4万港元,较去年101.4万港元增长281.1%[44] - 融资成本总额为652.3万港元,较去年807.3万港元下降19.2%[45] - 可换股贷款违约利息支出130.9万港元,去年无此项支出[45] - 预期信贷亏损模式下减值亏损总额为11654万港元,较去年5697万港元增长104.6%[50] - 终止业务亏损为1134.1万港元,较去年1690.3万港元下降32.9%[50] - 加权平均普通股股数为227.27亿股,较去年208.04亿股增长9.2%[55] - 终止CUBIC SPACE+会所业务确认亏损约11.3百万港元[76] - 出售附属公司陆庆投资有限公司录得收益约16.4百万港元,代价为0.1百万港元[79] 各地区表现 - 香港地区收益57,930千港元,中国地区收益660千港元[41] 各条业务线表现 - 餐厅业务收益约57.7百万港元,占总收入98.5%,较2021年65.9百万港元下降[75] - 餐厅业务在疫情限制期间销售额急挫60%至90%[74] - 餐厅业务截至公告日期恢复至疫情前收益水平的90%[75] - 公司重续与新濠天地订立的经营协议直至2027年3月[117] - 公司持有Club Cubic珠海低于20%权益[115] - 公司运营六公馆HEXA餐厅于2017年10月开业[116] - 公司运营六小馆SIXA餐厅于2019年8月开业[117] - Club Cubic澳门于2011年4月开业[115] - 新濠天地综合度假村于2009年6月开幕[11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2022年因COVID-19限制及全球供应链问题面临严重经营压力[7][8][9] - 公司未派发2022年度末期股息,与2021年度保持一致[54] - 公司于2022年12月23日以10万港元代价出售涉案子公司陆庆投资[64] - 清盘呈请涉及债务50万美元及应计利息,已被法院驳回[78] - 因租金争议被仲裁判决支付约3.5百万港元[76] - 公司通过配售股份获得净额约7百万港元,其中约6.5百万港元用于偿还可换股承兑票据及可换股贷款部分本金,余下0.5百万港元用作营运资金[100] - 核数师对持续经营假设出具不表示意见,若措施顺利实施且无重大不利变动,下年度审计报告可能删除该意见[103] - 审核委员会要求管理层采取必要行动解决不表示意见的影响,以确保下一年度不再出现不表示意见[104] - 公司主席与行政总裁由同一人担任(蔡逸翰先生),且目前无意图区分这两项职能[108] - 审核委员会于2022年度举行四次会议,审阅季度报告、中期报告及年报并向董事会提出建议[111] - 公司计划于2023年6月16日举行股东周年大会,通告将按规则适时刊发及寄发[112] - 为确定股东周年大会投票资格,公司将于2023年6月13日至16日暂停股份过户登记[11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105] - 公司已采纳并基本遵守企业管治守则,但存在主席兼行政总裁未分离及部分董事缺席股东周年大会的偏离情况[107][109] 资产和债务状况 - 厂房及设备价值从2021年44.611百万港元大幅减少至2022年6.815百万港元,降幅84.7%[1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1年2.034百万港元下降至2022年0.626百万港元,降幅69.2%[19] - 流动负债净额从2021年76.318百万港元恶化至2022年122.041百万港元,增幅59.9%[20] - 总权益从2021年负60.670百万港元恶化至2022年负107.718百万港元,降幅77.5%[20] - 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项从2021年55.683百万港元增至2022年101.352百万港元,增幅82.0%[20] - 租赁负债(非流动部分)从2021年30.148百万港元减少至2022年4.652百万港元,降幅84.6%[20]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从2021年负38.768百万港元恶化至2022年负71.601百万港元,降幅84.7%[20] - 流动负债超出流动资产约122,041,000港元[30] - 负债总额超出资产总值约107,718,000港元[3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626,000港元[30] - 可换股贷款及可换股承兑票据分别结欠9,080,000港元和18,109,000港元[30] - 2023年配售股份获净额约7百万港元,其中6.5百万港元用于偿还债务[32] - 非流动资产总额30,581千港元,较2021年76,179千港元减少59.9%[41] - 应收账款净额从493万港元下降至106.9万港元,降幅达78.3%[57] - 其他应收款项净额从1100.4万港元下降至520.2万港元,降幅达52.7%[57] - 按金净额从663万港元下降至494万港元,降幅达25.5%[57] - 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项流动部分从5568.3万港元增至1.01352亿港元,增幅达82%[59] - 资本承担中未缴中国附属公司注资结余从5582.1万港元降至4004.4万港元,降幅达28.3%[60] - 应收账款中超过120天账龄金额从230.8万港元大幅降至0.5万港元[59] - 应付账款中91-120天账龄金额从154.3万港元大幅增至623万港元[59] - 公司年度净亏损约48.935百万港元,流动负债超出流动资产约122.041百万港元,负债总额超出资产总值约107.718百万港元[69]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约0.626百万港元,银行贷款约21.605百万港元,租赁负债约14.757百万港元[69] - 可换股贷款违约欠款约9.08百万港元,可换股承兑票据违约欠款约18.109百万港元[69] - 负债比率从2021年154.4%上升至2022年358.9%[9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1年2.0百万港元减少至2022年0.6百万港元[92] - 公司一年内需偿还银行及其他借款约31.4百万港元,包括可换股贷款约9.1百万港元、可换股承兑票据约18.1百万港元及银行贷款约4.2百万港元[100] 诉讼和仲裁事项 - 涉及COD诉讼索赔金额约8598.2万港元,公司提出反申索约580.5万港元[60][61] - 珠海仲裁裁决要求公司支付租金及相关费用约345万港元(193.2万+14万+113万+24.8万)[66]
陆庆娱乐(08052) - 2022 Q3 - 季度财报
2022-11-10 13:46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第三季度收益同比下降54.5%至1717.6万港元,去年同期为3776.2万港元[3] - 前三季度收益同比下降69.9%至3837.1万港元,去年同期为1.27553亿港元[3] - 第三季度期内亏损同比扩大104%至2814万港元,去年同期为1379.6万港元[3][5] - 前三季度期内亏损同比扩大79.2%至5737.9万港元,去年同期为3200.8万港元[3][5] - 第三季度每股基本亏损0.90港仙,去年同期为0.50港仙[5] - 前三季度每股基本亏损1.84港仙,去年同期为1.31港仙[5] - 截至2022年9月30日累计亏损达1.81877亿港元,较2021年底的1.40377亿港元进一步扩大[6] - 2022年第三季度收益17,176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37,762千港元下降54.5%[17] - 2022年前九个月收益38,371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127,553千港元下降69.9%[17]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三个月期间,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2071.4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1088.2万港元增加90%[21]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期间,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4174.6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2673.5万港元增加56%[21] - 公司总收益同比下降69.9%,从2021年前三季度的127.6百万港元降至2022年同期的38.4百万港元[41]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从26.7百万港元增至41.7百万港元[4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第三季度物业租金及相关开支同比增加50.5%至361.9万港元[3] - 前三季度员工成本同比下降65.5%至2345万港元[3] - 2022年前九个月获得政府补助2,319千港元,COVID-19相关租金宽免630千港元[19] - 2022年第三季度汇兑亏损净额620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亏损110千港元[19]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期间,公司融资成本总额为447.6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634.6万港元下降29%[24] - 已售存货成本同比下降63.4%,从32.8百万港元降至12.0百万港元[42] - 员工成本同比下降65.5%,从68.0百万港元降至23.5百万港元[42] - 物业租金及相关开支同比增加9%,从6.8百万港元增至7.4百万港元[44] - 广告及营销开支同比下降91.6%,从1.5百万港元降至0.1百万港元[44] - 其他经营开支同比下降23.4%,从24.4百万港元降至18.7百万港元[44] - 折旧及摊销同比下降23.3%,从26.0百万港元降至19.9百万港元[45] - 终止CUBIC SPACE+业务确认亏损约11.2百万港元[37] 各条业务线表现 - 饮料销售大幅下滑,2022年第三季度仅1,560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20,366千港元下降92.3%[17] - 食品销售2022年第三季度15,532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17,186千港元下降9.6%[17] - 公司主要业务为经营会所及餐厅、举办音乐活动及向饮食娱乐业实体贷款[8] - 2022年前九个月咨询及管理费收入146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771千港元下降81.1%[19] - 餐厅销售在禁止堂食期间急挫60%至90%[35] - 公司通过社交媒体推广及定制客户服务提升香港餐厅业务[49] 各地区表现 - 澳门Club Cubic及珠海CUBIC SPACE+已结业 公司正整合香港现有业务[49] - 公司位于珠海的CUBIC SPACE+会所于2022年10月20日起终止营业[3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2022年首九个月因COVID-19疫情导致餐厅暂停营业及经营亏损[49] - 公司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期间的中期股息[25] 其他财务数据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总权益为负1.15363亿港元,财务状况显著恶化[6]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净额约109,419,000港元,负债净额约115,365,000港元[12] - 可换股承付票据18,200,920港元及可换股贷款9,080,000港元于2022年8月23日到期[15]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期间,公司获得与COVID-19相关的政府补助231.9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82万港元增长183%[20] 法律和监管事项 - 公司附属公司陆庆投资有限公司面临COD Resorts Limited提出的民事索偿,金额约为8598.2万港元[26][28] - 公司附属公司珠海锐烨酒吧管理有限公司接获法院判决,需支付未付租金及罚款共计约人民币300万元[30] - 公司决定终止收购C45 Holdings Limited全部已发行股本,原协议已失效[32] - 独立非执行董事人数不足,仅剩2名,不符合GEM上市规则要求至少3名[70] - 独立非执行董事占比未达董事会人数至少三分之一要求[70] - 审核委员会成员不足3名,且缺乏具备专业资格的独立非执行董事[70] - 薪酬委员会组成不符合大部分成员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规定[70] - 公司需在2022年10月13日起三个月内物色合适人选填补独立非执行董事空缺[72] - 当前董事会包含4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和2名独立非执行董事[73] 股权结构和主要股东 - 董事蔡耀陘持有本公司1,093,500,000股普通股 占比47.74%[53] - 董事蔡绍杰持有本公司1,093,500,000股普通股 占比47.74%[53] - 董事杨志诚个人持有本公司18,000,000股普通股 占比0.79%[55] - 董事欧家威个人持有本公司18,000,000股普通股 占比0.79%[55] - Welmen Investment Co. Ltd持有本公司30.3111%股权[53] - 一致行动人集团合计持有本公司已发行股本47.74%[56] - 未计入317,064,220股代价股份的股权百分比计算[56] - Welmen实益拥有公司股份1,093,500,000股,占比47.74%[58] - Yui Tak通过受控法团权益持有公司股份1,093,500,000股,占比47.74%[58] - 富瑆通过受控法团权益持有公司股份1,093,500,000股,占比47.74%[58] - Trendy Pleasure Limited实益拥有公司股份300,000,000股,占比13.10%[60] - Saint Lotus通过受控法团权益持有公司股份300,000,000股,占比13.10%[60] - 张建光先生通过受控法团权益持有公司股份300,000,000股,占比13.10%[60] - Kenbridge Limited实益拥有公司股份121,500,000股,占比5.30%[60] - 潘正棠先生通过受控法团权益持有公司股份121,500,000股,占比5.30%[60] - 区伟邦先生个人权益持有公司股份18,000,000股,占比0.79%[60] - 控股股东蔡绍杰先生的配偶在Mighty Force Catering Group Limited持有50%权益[65]
陆庆娱乐(08052) - 2022 - 中期财报
2022-08-09 11:28
收入和收益表现 - 2022年六個月期間收益為21,195千港元,較2021年同期的89,792千港元下降76.4%[3] - 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期間收益為21,195千港元,較2021年同期的89,792千港元下降76.4%[22][26] - 公司總收益從2021年上半年89.8百萬港元下降76.4%至2022年同期21.2百萬港元[78] - 公司香港地區收益為20,510千港元,較2021年同期的28,207千港元下降27.3%[22] - 公司中國內地收益為685千港元,較2021年同期的46,333千港元大幅下降98.5%[22] - 公司銷售飲料收益為2,744千港元,較2021年同期的61,506千港元大幅下降95.5%[26] 亏损和利润表现 - 2022年六個月期間期內虧損為29,239千港元,較2021年同期的18,213千港元擴大60.5%[3][5]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总期内亏损为2923.9万港元[9] - 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期間淨虧損為21,032千港元,較2021年同期的15,854千港元擴大32.7%[31]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2103.2万港元[9]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2022年上半年为21.0百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15.9百万港元扩大[82] - 2022年六個月期間每股基本虧損為0.93港仙,較2021年同期的0.80港仙增加16.3%[5] 成本和费用变化 - 2022年六個月期間已售存貨成本為6,846千港元,較2021年同期的21,939千港元下降68.8%[3] - 已售存货成本从2021年上半年21.9百万港元下降68.8%至2022年同期6.8百万港元[80] - 2022年六個月期間員工成本為15,069千港元,較2021年同期的48,198千港元下降68.7%[3] - 员工成本从2021年上半年48.2百万港元下降68.7%至2022年同期15.1百万港元[80] - 广告及营销开支从2021年上半年1.0百万港元下降88.5%至2022年同期0.1百万港元[81] - 其他经营开支从2021年上半年16.4百万港元下降41.6%至2022年同期9.6百万港元[81] - 折旧及摊销从2021年上半年17.4百万港元下降24.7%至2022年同期13.1百万港元[81] - 物业租金及相关开支因Club Cubic澳门终止营运而减少13.7%[81] - 支付主要管理人员薪酬从2021年同期的118.8万港元降至2022年的86.5万港元,其中薪金福利从117.5万港元降至85.1万港元[66] 融资成本和政府补助 - 2022年六個月期間融資成本為3,073千港元,較2021年同期的4,236千港元下降27.5%[3] - 公司融資成本為3,073千港元,較2021年同期的4,236千港元下降27.5%[33] - 公司租賃負債利息為1,307千港元,較2021年同期的2,349千港元下降44.4%[33] - 公司獲得COVID-19相關政府補助1,872千港元,較2021年同期的820千港元增長128.3%[27][29] - 公司申請並獲取香港政府防疫抗疫基金下的餐飲處所資助計劃1,200千港元[29] - 公司获得香港政府疫情补助共计1.9百万港元(餐饮处所资助计划1.2百万港元及保就业计划0.7百万港元)[87] 现金及现金流 - 截至2022年6月30日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869千港元,較2021年12月31日的2,034千港元減少8.1%[6] - 2022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86.9万港元,较期初减少16.5万港元[1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1年12月31日的2.0百万港元减少至2022年6月30日的1.9百万港元[87] - 2022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10万港元[11] - 2022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80.5万港元[11] - 2022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87.8万港元[11] 资产和负债状况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流動負債為121,102千港元,較2021年12月31日的111,617千港元增加8.5%[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總權益為負89,017千港元,較2021年12月31日的負60,670千港元惡化46.7%[8] - 2022年6月30日公司总权益为负8901.7万港元[9] - 2022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净额为9586.5万港元[17] - 2022年6月30日公司累积亏损为1.6116亿港元[9] - 流动比率从2021年12月31日的0.3下降至2022年6月30日的0.2[84] - 速动比率从2021年12月31日的0.3下降至2022年6月30日的0.2[84][85] - 负债比率从2021年12月31日的154.4%上升至2022年6月30日的203.5%[84][86] - 外部借款从2021年12月31日的47.0百万港元减少至2022年6月30日的44.9百万港元[87] - 公司获得人寿保单保费融资循环贷款5.1百万港元[89] 非流动资产和租赁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廠房及設備為34,995千港元,較2021年12月31日的44,611千港元減少21.6%[6] - 公司非流動資產於2022年6月30日為60,785千港元,較2021年12月31日的76,179千港元減少20.2%[22] - 使用权资产从2021年末的2145.5万港元减少至2022年6月末的1488.1万港元,降幅30.6%[40] - 租赁负债现值从2021年末的3839.1万港元减少至2022年6月末的3011万港元,降幅21.6%[43] - 租赁物业数量从2021年末的五处减少至2022年6月末的两处[41] - 应付租金从2021年底的189.8万港元大幅增至2022年6月30日的1161.7万港元,主要因长期租赁开支新增688.7万港元[62] 应收账款和预付款 - 应收账款净额从2021年末的493万港元减少至2022年6月末的253.9万港元,降幅48.5%[45] - 超过120天的应收账款占比从2021年末的46.8%上升至2022年6月末的65.3%[47] - 预付款项中法律及专业费用预付款从2021年末的165.8万港元减少至2022年6月末的125.4万港元[53] - 应收贷款总额约为345万港元,按年利率10%计息[55] - 应收贷款总额为345万港元,信贷亏损拨备为7.9万港元,净额为337.1万港元,所有贷款均在一年内到期且无逾期或减值[56] - 信贷亏损累计拨备从2021年底的7.9万港元保持不变至2022年6月30日,期内无新增拨备[58] 应付账款和其他负债 - 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项总额从2021年底的7431万港元增至2022年6月30日的8780.3万港元,流动部分为6982.2万港元[59] - 应付账款账龄分析显示0-30天占比最高为465.7万港元(2022年6月30日),91-120天账龄金额达146.3万港元[61] 公司股权和董事持股 - 公司股本中已发行股份从2021年底的22.544亿港元微增至2022年6月30日的22.904亿港元,通过行使购股权新增360万港元[63] - 董事会主席蔡耀陘持有公司47.74%股权(1,093,500,000股普通股)[97] - Welmen实益拥有公司1,093,500,000股普通股,占公司股权47.74%[102] - Yui Tak通过受控法团权益持有公司1,093,500,000股,占股权47.74%[102] - 富瑆通过受控法团权益持有公司1,093,500,000股,占股权47.74%[102] - 永发通过受控法团权益持有公司1,093,500,000股,占股权47.74%[102] - Perfect Succeed通过受控法团权益持有公司1,093,500,000股,占股权47.74%[102] - Trendy Pleasure Limited实益拥有公司300,000,000股普通股,占股权13.10%[104] - Kenbridge Limited实益拥有公司121,500,000股普通股,占股权5.30%[104] - 区伟邦先生个人持有公司18,000,000股普通股,占股权0.79%[104] - 除已披露外,公司董事及主要行政人员于2022年6月30日未持有需披露的股份权益或淡仓[101] 购股权计划 - 购股权计划可发行最高股份数目占计划采纳日及最近年报日已发行股份10%[112] - 任何12个月期间向单名合资格参与者授出购股权上限为公司已发行股份1%[112] - 向主要股东或独立非执行董事关联方授出购股权若超已发行股份0.1%或价值超500万港元需股东会批准[11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雇员及顾问类购股权尚未行使数量为30,142,308股[116] - 董事区伟邦于2022年上半年行使18,000,000股购股权,行使价0.029港元[116] - 董事谢嘉豪13,600,000股购股权于2022年上半年失效,行使价0.029港元[116] - 独立非执行董事谢嘉豪辞任导致13,600,000份购股权于2022年2月11日失效[122] 关联方交易和竞争业务 - 关联方交易包括向Zone One支付租金开支51万港元(2022年)及向Goldentime出售汽车22万港元(2022年)[68] - 控股股东在澳门保留餐厅业务权益,与公司会所业务行业性质、营业时间和目标顾客不同,界限分明且无直接或间接竞争[109] - 执行董事兼控股股东蔡绍杰配偶持有Mighty Force Catering Group Limited约50%权益[109] - 蔡绍杰配偶持有Sham Tseng Chan Kee Roasted Goose Company Limited约7.5%权益[109] - 蔡绍杰配偶持有Eastern Full Limited约7.5%权益[109] 诉讼和仲裁事项 - 公司涉及重大诉讼,被追讨租金及相关费用约8598.2万港元(约8856.2万澳门币)[68] - 陆庆投资就设备提出反申索金额约5.805百万港元[70] - 珠海锐烨涉及租赁纠纷被索赔约8.346百万港元并提出反索赔约15.947百万港元[7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无重大诉讼或仲裁案件[132] 公司治理和董事会 - 董事蔡耀陘同时担任主席兼行政总裁职务[120] - 五名董事缺席2022年6月17日股东周年大会[120] - 2022年2月11日违反GEM上市规则第5.05(1)/5.05(A)/5.34条[123] - 2022年6月10日独立非执行董事辞任违反GEM上市规则第5.05(1)/5.05(A)/5.28条[124] - 审核委员会由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一名非执行董事组成[128] - 董事会成员包含4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33] 其他重要事项 - 2022年上半年其他全面收益为亏损15.2万港元[11] - 公司未建议派付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2021年同期:无)[34] - 公司未宣派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股息[127] - 公司于2022年上半年以13.6万港元收购厂房及设备(2021年同期:394万港元),并向关联方出售一辆价值22万港元的汽车[35] - 公司持有的人寿保单现金价值约为600万港元,为执行董事提供身故及残疾保险[38] - 资本承担中的未缴中国附属公司注资结余从2021年底的5582.1万港元降至2022年6月30日的4153.9万港元[65] - 公司及其附属公司在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六个月内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108] - 报告期后发生收购C45 Holdings Limited全部已发行股本交易[130] - 雇员人数从2021年的198名大幅减少至2022年6月30日的82名[93] - 香港政府消费券计划将向合资格人士发放5000港元,公司预期香港餐厅业务将于2022年下半年改善[95]
陆庆娱乐(08052) - 2022 Q1 - 季度财报
2022-05-09 10:08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第一季度收益大幅下降至657.1万港元,相比去年同期4229.6万港元下降84.5%[3]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总收益为657.1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4229.6万港元大幅下降84.5%[18] - 公司总收益由2021年第一季度的42.3百万港元减少84.4%至2022年同期的6.6百万港元[31] - 期内亏损扩大至1521.3万港元,相比去年同期1354.5万港元增加12.3%[3] - 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为9.9百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11.4百万港元亏损有所收窄[35]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每股基本亏损为991.8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1136.5万港元改善12.7%[21] - 累计亏损扩大至1.503亿港元,相比期初1.404亿港元增加7.1%[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员工成本大幅减少至730.1万港元,相比去年同期2472万港元下降70.5%[3] - 已售存货成本降至188.1万港元,相比去年同期1187.7万港元下降84.2%[3] - 广告及营销开支降至10.9万港元,相比去年同期59.7万港元下降81.7%[3] - 其他经营开支降至261.1万港元,相比去年同期753.6万港元下降65.4%[3] - 折旧及摊销降至671.8万港元,相比去年同期862.4万港元下降22.1%[3] - 融资成本降至168.9万港元,相比去年同期221.1万港元下降23.6%[3] - 已售存货成本由2021年第一季度的11.9百万港元减少84.0%至2022年同期的1.9百万港元[32] - 员工成本由2021年第一季度的24.7百万港元减少70.4%至2022年同期的7.3百万港元[32] - 广告及营销开支由2021年第一季度的0.6百万港元减少83.3%至2022年同期的0.1百万港元[33] - 其他经营开支由2021年第一季度的7.5百万港元减少65.3%至2022年同期的2.6百万港元[33] - 折旧及摊销由2021年第一季度的8.6百万港元减少22.1%至2022年同期的6.7百万港元[33]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融资成本为168.9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221.1万港元下降23.6%[21]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租赁负债利息为81.4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128.2万港元下降36.5%[21]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政府补助为40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82万港元下降51.2%[20]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无所得税开支,与2021年同期相同[20]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销售饮料收入从2021年第一季度的3035.8万港元降至130.7万港元,降幅达95.7%[18] - 公司销售食品及其他产品收入从2021年第一季度的1146.3万港元降至517.9万港元,降幅达54.8%[18] - 餐厅销售在禁止堂食期间较之前急挫60%至90%[28] 各地区表现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业务受到COVID-19疫情影响,主要集中在中国内地及香港市场[36] - 公司香港员工疫苗接种率达到99%[2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控股股东在澳门保留餐厅业务拥有权益,但董事认为其与公司业务界线清晰,不构成直接或间接竞争[51] 其他重要内容(诉讼及法律事项) - 公司面临COD Resorts Limited提出的诉讼索赔约8598.2万港元[22] - 珠海附属公司涉及租赁纠纷,被索赔约834.6万港元,同时提出反索赔约1594.7万港元[25] 其他重要内容(财务结构) - 公司于2022年3月31日有流动负债净额约8571.6万港元及负债净额约7610万港元[13] 其他重要内容(股东结构) - 公司董事蔡耀陘持有1,093,500,000股普通股,占公司股权48.51%[38] - 公司董事蔡绍杰持有1,093,500,000股普通股,占公司股权48.51%[40] - 公司董事杨志诚个人持有18,000,000股普通股,占公司股权0.80%[40] - 公司董事欧家威个人持有18,000,000股普通股,占公司股权0.80%[42] - Welmen Investment Co. Ltd实益持有1,093,500,000股普通股,占公司股权48.51%[44] - Yui Tak Investment Limited通过受控法团权益持有1,093,500,000股普通股,占公司股权48.51%[44] - 富瑆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受控法团权益持有1,093,500,000股普通股,占公司股权48.51%[44] - 永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通过受控法团权益持有1,093,500,000股普通股,占公司股权48.51%[44] - Perfect Succeed Limited通过受控法团权益持有1,093,500,000股普通股,占公司股权48.51%[44] - Kenbridge Limited实益拥有121,500,00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5.39%[46] - 潘正棠先生通过Kenbridge Limited持有受控法团权益,对应121,500,000股普通股,占5.39%[46][49] - Trendy Pleasure Limited实益拥有300,000,00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13.31%[46] - Saint Lotus Cultural Development Group Co., Limited通过Trendy Pleasure Limited持有受控法团权益,对应300,000,000股普通股,占13.31%[46][49] - 张建光先生通过Saint Lotus全资拥有Trendy Pleasure Limited,持有受控法团权益300,000,000股普通股,占13.31%[46][49] - Chan Ting Fai女士作为蔡绍杰先生配偶,持有配偶权益1,093,500,000股普通股,占48.51%[46][49] - Lee Wan女士作为区伟邦先生配偶,持有配偶权益1,093,500,000股普通股,占48.51%[46][49] - Lau Sze Mun Charmaine女士作为潘正棠先生配偶,持有配偶权益121,500,000股普通股,占5.39%[46][49] 其他重要内容(公司治理与证券)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