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鸿福堂(01446)
icon
搜索文档
鸿福堂(01446) - 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截至2025年7月31日)
2025-08-01 08:36
FF301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公司名稱: 鴻福堂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的有限公司) 呈交日期: 2025年8月1日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截至月份: 2025年7月31日 狀態: 新提交 FF301 III.已發行股份及/或庫存股份變動詳情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不適用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1446 | 說明 | 鴻福堂 |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 面值 |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 1,000,000,000 | HKD | | 0.01 | HKD | | 10,000,000 | | 增加 / 減少 (-) | | | | | | | HKD | | | | 本月底結存 | | | 1,000,00 ...
智通港股52周新高、新低统计|5月12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5-12 08:43
52周新高股票表现 - 截至5月12日收盘共有71只股票创52周新高 [1] - 中国投融资(01226)以122.22%创高率位居榜首 收盘价1.310港元 最高价4.000港元 [1] - 晋安实业(02292)创高率44.44% 收盘价0.850港元 最高价1.300港元 [1] - 鸿福堂(01446)创高率40.30% 收盘价0.470港元 最高价0.470港元 [1] - 高雅光学(00907)创高率17.54% 收盘价0.310港元 最高价0.335港元 [1] - 远大医药(00512)创高率16.54% 收盘价8.320港元 最高价8.950港元 [1] - 创高率超过10%的股票包括环球信贷集团(10.94%) XL二南特斯-U(10.62%) [1] 中高涨幅股票明细 - 冠轈控股(01872)创高率9.37% 收盘价3.430港元 [1] - 乐华娱乐(02306)创高率9.20% 收盘价0.910港元 [1] - XL二南特斯(07766)创高率7.62% 收盘价111.150港元 [1] - 中视金桥(00623)创高率7.45% 收盘价2.610港元 [1] - 中烟香港(06055)创高率7.10% 收盘价31.950港元 [1] - 声通科技(02495)创高率6.78% 收盘价315.000港元 [1] - 龙蟠科技(02465)创高率6.77% 收盘价7.310港元 [1] 中等涨幅股票表现 - 南顺(香港)(00411)创高率6.67% 收盘价10.500港元 [1] - 吉林长龙药业(08049)创高率6.00% 收盘价2.060港元 [1] - K W NELSON GP(08411)创高率6.00% 收盘价0.100港元 [1] - 茂盛控股(00022)创高率5.97% 收盘价0.310港元 [1] - 远东宏信(03360)创高率5.49% 收盘价6.650港元 [1] - 中达集团控股(00139)创高率5.17% 收盘价0.049港元 [1] 低涨幅股票情况 - 东软睿新集团(09616)创高率4.65% 收盘价3.570港元 [1] - 天工国际(00826)创高率4.56% 收盘价2.380港元 [1] - 中国碳中和(01372)创高率4.48% 收盘价0.640港元 [1] - 君百延集团(08372)创高率4.17% 收盘价0.124港元 [1] - 保诚(02378)创高率4.06% 收盘价88.050港元 [1] - 涨幅低于1%的股票包括恒生银行-R(0.00%) A博时港元(0.02%) 恒生招商一三美债(0.05%) [2] 52周新低股票表现 - XI二南特斯-U(09366)创低率-22.50% 收盘价3.900港元 [2] - XI二南特斯(07366)创低率-21.78% 收盘价30.480港元 [2] - 汇财金融投资(08018)创低率-14.81% 收盘价0.025港元 [3] - 沪上阿姨(02589)创低率-12.21% 收盘价127.000港元 [3] - XI二南策略-U(09399)创低率-11.45% 收盘价2.948港元 [3] - 亿达中国(03639)创低率-11.43% 收盘价0.070港元 [3] 新低股票跌幅分布 - 映恩生物-B(09606)创低率-7.44% 收盘价187.000港元 [3] - 弘毅文化集团(00419)创低率-7.14% 收盘价0.042港元 [3] - 亚洲速运(08620)创低率-6.94% 收盘价0.072港元 [3] - 中国科创产业投资(00339)创低率-6.06% 收盘价0.096港元 [3] - 跌幅较小的包括谊砾控股(-0.50%) 卓能(集团)(-0.70%) 远洋集团(-0.74%) [3]
鸿福堂(01446)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9 10:3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总收益下跌7.7%至6.207亿港元[27] - 毛利率提升至59.4%,同比增长0.9个百分点[27] - 拥有人应占亏损收窄至1370万港元(2023年亏损3460万港元)[2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至1.102亿港元,未动用银行融资增至8230万港元[27] - 预收款项增长9.1%至1.626亿港元[28] - 集团总收益下跌7.7%至620,700,000港元[49] - 销售成本为2.517亿港元,同比下降9.9%,占收益比例40.6%[50] - 毛利为3.69亿港元,同比下降6.2%,毛利率59.4%同比上升0.9个百分点[52] - 员工成本为1.897亿港元,同比下降10.6%,占收益比例30.6%[53] - 香港零售店租金开支为9870万港元,同比下降5.7%,占收益比例21.1%[54] - 折旧费用为3390万港元,同比下降7.4%,占收益比例5.5%[55]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1370万港元,同比改善60.4%[56] - 资本开支为1660万港元,同比增加26.7%[57] - 银行存款及现金结余为1.102亿港元,同比增加24.5%[58] - 银行融资总额1.225亿港元中已动用4020万港元[60] - 流动负债超出流动资产12.87亿港元,剔除预收款后流动比率为1.17[60] - 公司可供分派予股东的储备约为297,000,000港元,包括股份溢价约188,100,000港元、其他储备约108,000,000港元及保留盈利900,000港元[109] - 公司不建議就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派付任何股息[107] 香港业务表现 - 公司于香港共有107间分店,是香港最大草本产品零售商[19] - 香港零售收益下跌7.2%至4.673亿港元,占总收益75.3%[29] - 香港零售业务转亏为盈,录得溢利2160万港元[29] - 香港自营分店总数107间(99间鸿福堂门店+8间HFT Life café概念店)[30] - 香港批发业务收益下跌7.1%至134,300,000港元[37] - 香港零售业务收益下跌7.2%至467,300,000港元[49] - 香港批发业务推出两款新口味茶类饮品[37] 中国内地业务表现 - 中国内地批发业务收益下跌21.7%至19,100,000港元[38] - 中国内地批发产品在13个城市超过17,000间便利店销售[38] 批发业务表现 - 批发业务收益下跌9.2%至153,400,000港元,占总收益24.7%[35] - 批发业务分部溢利增加13.4%至19,800,000港元[35] 会员计划及客户行为 - 公司会员计划"自家CLUB"会员人数增加约100,000人,总会员数突破1,400,000人[19] - 自家CLUB会员人数突破140万人,年增约10万人[34] - 超过80%预付券通过电子方式兑换[3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自家CLUB会员总数超过1,458,000人[95] 产品创新与推广 - 与百佳超级市场合作推出新口味凉茶,采用100% rPET再生樽,年内减少约68公吨碳排放[11] - 公司推出猪脚姜醋礼卡推广活动,喜庆系列保持增长势头[17][18] - 公司推出新品无糖香槟乌龙茶及黑麦玄米茶[13] - 公司推出自家老陈皮素姜醋,在产后坐月产品系列中加入素食选择[11] - 公司推出鸿福堂 x B.Duck特别版饮品[11] - 公司推出更多口味产品以满足消费者对健康饮料的喜好[95] - 集团计划推出更多无糖产品及汤品扩大收益来源[46] 战略合作与市场拓展 - 公司首次参与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并与冯氏集团旗下歌莉食品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13] - 公司持续扩展海外市场批发业务以应对经济环境波动[98] 成本与费用管理 - 集团采取资源整合措施提升毛利率[35] 环境、社会及管治(ESG)表现 - 公司获得BDO环境、社会及管治大奖2024[13] - 公司赞助食品券13,000张,为公益金筹集善款超过100万港元[71] - 公司连续15年支持公益金活动[71] - 公司获香港绿色机构认证(环境运动委员会颁发)[73] - 公司获BDO颁发「最佳ESG报告大奖-小市值企业」[73] - 公司获颁「15年Plus商界展关怀标志」(2006-2024年)[73] - 公司获公益金颁发「2023/2024年度公益优异奖」[73] - 公司获僱员再培训局认证为「Super人才企业」(2023-2024)[73] - 公司注重原材料质量,要求供应商遵守社会及环境责任指引[105] - 慈善捐款金额为5,000港元[118] - 公司员工总数810名,其中香港员工605名(约74.7%),中国内地员工205名(约25.3%)[70] - 公司提供培训课程366小时,参与员工超过1,000名[70] - 详细员工多元化数据将发布于2025年4月的ESG报告中[195] 企业管理与管治 - 公司大幅收窄亏损,体现应对复杂经营环境的能力[19] - 公司主席谢宝达拥有38年行业经验,为集团创始人之一[76] - 陆东先生拥有逾30年香港及中国股票市场资产投资分析经验[80] - 杨主光先生现任香港宽频执行副主席、集团行政政总裁及执行董事[81] - 杜淑贞女士拥有逾31年业务营运及行政经验[84] - 潘智雅女士在饮食业积逾31年经验[85] - 罗智弘先生拥有逾20年金融服务界经验[86] - 罗智弘先生曾负责香港厂房营运转型为物流中心[85] - 李奔流先生拥有逾36年中国厂房管理经验[88] - 梁达荣先生在财务及会计领域拥有逾27年经验[88] - 周筱慧女士于快速消费品市场推广方面积逾21年经验[89] - 曾子怡女士拥有逾25年人力资源管理及人才发展经验[90] - 公司主要业务为生产及销售"鸿福堂"旗下中式草本饮品及其他饮料、中式汤品、龟苓膏及其他食品[93] - 公司于2024年遵守所有相关法律法规[101] - 公司将于2025年5月29日至6月3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111] - 公司物业、厂房及设备变动详情载于财务报表附注15[113] - 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总销售额比例低于30%[120] - 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总采购额比例低于30%[120] - 黄佩珠女士直接及间接持有公司股份404,052,600股,占总股本61.59%[129][130] - 谢宝达先生通过控股架构持有公司股份404,052,600股,占总股本61.59%[129][130] - 司徒永富博士直接及间接持有公司股份26,554,600股,占总股本4.04%[129][130] - Think Expert Investments Limited持有公司股份191,638,200股,占总股本29.21%[130] - 溢滔投资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109,122,400股,占总股本16.63%[130] - 奥朗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24,704,600股,占总股本3.76%[130] - 主要股东宝时有限公司直接持有公司13.88%股份,对应91,086,000股[132] - 主要股东群体(宝时、Think Expert、溢滔等)共同持有公司61.59%股份,对应404,052,600股[132] - 公司购股权计划可发行股份上限为63,200,000股,占上市时已发行股份总数10%[135] - 购股权计划项下任何购股权获行使时可发行股份数不得超过授出日已发行股份1%[135] - 购股权计划已于2024年6月10日届满,计划持续有效期为十年[13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购股权计划项下无已授出、行使、注销或失效的购股权[136] - 公司确认整个2024年度均维持上市规则要求的足够公众持股量[145] - 公司董事谢宝达自2024年12月31日起不再担任方便营商咨询委员会辖下工作小组成员[142] - 公司未订立任何董事或控股股东拥有重大权益的有效合约[139] - 董事薪酬政策由薪酬委员会制订,并需获股东大会批准[141] - 控股股东谢宝达与黄佩珠确认遵守2014年不竞争契约承诺[146] - 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将于2025年6月3日股东周年大会退任并获重新委任[148] - 2024年度关联方交易已完全遵守上市规则披露要求[149] - 董事会由6名成员组成(3名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62] - 独立非执行董事均符合上市规则独立性要求并签署确认声明[164] - 董事证券交易需经主席或指定董事批准并确认全年遵守行为准则[158]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1企业管治守则并确认2024年度全面合规[152][153] - 主席谢宝达与行政总裁司徒永富职责分离确保权力制衡[161] - 2024年3月25日杨主光获委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接替辞任的乔维明[162] - 司徒永富博士获委任香港最低工资委员会成员任期至2027年2月20日[15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全体董事定期接收集团业务、营运、内部监控、企业管治事宜及相关法律法规的简报和最新资料[166] - 2024年董事会会议举行5次,股东大会议举行1次,所有现任董事出席率为100%[167] - 2024年审核委员会举行3次会议,成员陆东和冼日明出席率100%,新任成员杨主光出席率100%[172] - 审核委员会审阅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经审核年度财务报表及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中期财务报表[172] - 2024年薪酬委员会举行1次会议,成员冼日明和黄佩珠出席率100%,乔维明出席率0%[176] - 薪酬委员会检讨执行董事及高级管理层薪酬政策并建议薪酬待遇供董事会批准[179] - 董事会与全体独立非执行董事举行1次会议且无其他董事出席[167] - 审核委员会与外部核数师举行1次会议且无管理层出席[174] - 新任董事杨主光于2024年3月25日获委任,当年出席3次董事会会议和1次股东大会[167] - 乔维明于2024年3月25日辞任,此前缺席全部2次董事会会议和1次审核委员会会议[167][172] - 高级管理层(非董事)年薪在100万港元以下的有4人,100万至150万港元的有4人[180] - 董事会由5名男董事(83%)和1名女董事(17%)组成,性别比例符合单性别不超过90%的目标[195] - 集团员工总数中男性占比约28%,女性占比约72%[195] - 高级管理人员中男性和女性各4名[195] - 提名委员会年内举行1次会议,成员出席率为3/4(乔维明缺席)[183] - 策略及发展委员会由2名执行董事组成,年内举行1次会议且全员出席[184][185] - 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涵盖性别、年龄、文化背景等维度,委任以用人唯才为原则[194] - 董事提名政策要求评估候选人时考虑专业资格、独立性及多元化观点等因素[189] - 集团坚持同工同酬原则并为不同性别提供同等机会[195] - 提名委员会和董事会负责评估退任董事的整体贡献、服务、参与度和表现[196] - 提名委员会和董事会需确认退任董事是否符合相关准则[196] - 提名委员会和董事会就股东大会董事重选提案向股东提供建议[196] - 股东大会通告需按上市规则披露董事候选人资料[196] - 提名委员会每年向董事会汇报政策实施情况并建议修订[198] - 提名委员会监管政策运作及可计量目标的达成进度[198] - 公司企业管治政策已公开在公司网站供查阅[199] - 董事会负责检讨企业管治政策、常规及合规性[200] - 董事会确保董事及高管获得足够培训和专业发展[200] - 董事会负责企业管治报告的适当披露[200]
鸿福堂(01446)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7 13:25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收益为6.207亿港元,较2023年的6.727亿港元减少7.7%[2] - 2024年毛利较2023年的3.935亿港元减少6.2%至3.69亿港元,毛利率从58.5%上升0.9个百分点至59.4%[2]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1370万港元(2023年:3460万港元)[2] - 2024年每股亏损为2.09港仙(2023年:5.28港仙)[2] - 2024年底预收款增加9.1%至1.626亿港元(2023年:1.49亿港元)[2] - 2024年资产总额为6.70249亿港元,较2023年的7.13763亿港元有所减少[5] - 2024年负债总额为4.35048亿港元,较2023年的4.57887亿港元有所减少[6] - 2024年流动负债净额为 -1.28699亿港元,较2023年的 -1.40956亿港元有所改善[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超出流动资产1.28699亿港元,2023年为1.40956亿港元[1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亏损1581万港元,2023年为4261.6万港元[12] - 2024年香港零售和批发分部收益总计6.34217亿港元,2023年为6.90622亿港元[15] - 2024年来自外部客户的收益总计6.20732亿港元,2023年为6.72729亿港元[15] - 2024年分部业绩总计4135.9万港元,2023年为1219.6万港元[15] - 2024年按地理位置划分香港收益为5.88217亿港元,中国为1911.3万港元,海外为1340.2万港元[18] - 2023年按地理位置划分香港收益为6.34871亿港元,中国为2440.6万港元,海外为1345.2万港元[18] - 2024年货品销售收益为620,732千港元,2023年为672,729千港元[21] - 2024年12月31日合约负债中预收款及递延收益分别为162,555,000港元和2,268,000港元,2023年分别为149,002,000港元和2,268,000港元[22] - 2024年其他收入总额为2,773千港元,2023年为3,606千港元[25] - 2024年销售成本、销售及分销成本、行政及营运开支及金融资产减值亏损总额为631,829千港元,2023年为712,713千港元[26] - 2024年财务费用净额为 - 9,960千港元,2023年为 - 8,559千港元[27] - 2024年所得税抵免为 - 2,474千港元,2023年为 - 2,321千港元[30] - 2024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 - 13,693千港元,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 - 2.09港仙;2023年应占亏损为 - 34,621千港元,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 - 5.28港仙[31] - 2023年已派付二零二二年末期及特别股息合共4,067千港元,2024年董事会不建议或宣派末期股息[34] - 2024年应收第三方贸易账款53,530千港元,较2023年的56,776千港元有所下降;应收贸易账款净额为53,049千港元,2023年为56,260千港元[35] - 2024年应收贸易账款减值拨备481千港元,较2023年的516千港元减少;2024年减值拨备变动为141千港元,2023年为拨回342千港元[35][36] - 2024年应付贸易账款30,140千港元,较2023年的37,865千港元下降[39] - 2024年应计款项及其他应付款项为52,277千港元,2023年为59,274千港元[41] - 2024年总收益下跌7.7%至6.207亿港元,2023年为6.727亿港元;毛利减少6.2%至3.69亿港元,2023年为3.935亿港元;毛利率提升至59.4%,较2023年增长0.9个百分点[42] - 2024年拥有人应占亏损收窄至1370万港元,2023年亏损3460万港元[42] - 2024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1.102亿港元,未动用银行融资总额约为8230万港元,2023年分别为8850万港元及4470万港元[42] - 2024年预收款增加9.1%至1.626亿港元,2023年为1.49亿港元[43] - 2024年公司收益6.207亿港元,较2023年的6.727亿港元减少7.7%,香港零售业务收益降至4.673亿港元,较2023年减少7.2%,批发业务收益降至1.534亿港元,较2023年减少9.2%[60] - 2024年销售成本2.517亿港元,较2023年的2.792亿港元减少9.9%,2024年及2023年销售成本占收益的百分比分别为40.6%及41.5%[61] - 2024年毛利为3.69亿港元,较2023年的3.935亿港元减少6.2%,毛利率为59.4%,较2023年上升0.9个百分点[62] - 2024年员工成本为1.897亿港元,较2023年的2.122亿港元减少10.6%,员工成本对收益比率为30.6%,低于2023年的31.5%[63] - 2024年香港零售店相关租金开支为9870万港元,较2023年的1.047亿港元减少5.7%,香港零售店租金开支对收益比率为21.1%,2023年为20.8%[64] - 2024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3390万港元,较2023年的3670万港元减少7.4%,2024年及2023年折旧占收益的百分比同为5.5%[65]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1370万港元,2023年为3460万港元,2024年每股亏损为2.09港仙,2023年为5.28港仙[66] - 2024年资本开支为1660万港元,2023年为1310万港元,主要用于翻新零售店、购买生产设施及设备等[67]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银行存款及现金结余为1.102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8850万港元[68]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按债务总额除以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计算的资本负债比率为0.66,2023年12月31日为0.69[69] 零售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零售业务收益减少7.2%至4.673亿港元,2024年底在香港经营107间零售店[2] - 2024年香港零售业务收益4.673亿港元,较2023年的5.038亿港元下跌7.2%,占总收益75.3%;该业务转亏为盈,录得溢利2160万港元,2023年亏损530万港元[4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在香港共有107间自营分店,包括99间鸿福堂门店及8间HFT Life café概念店[45] 批发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批发业务收益减少9.2%至1.534亿港元[2] - 批发业务收益下跌9.2%至1.534亿港元,占集团总收益24.7%,但分部溢利增加13.4%至1980万港元[49] - 香港批发业务收益下跌7.1%至1.343亿港元,与香港整体零售销售下跌情况一致[50] - 中国内地批发业务收益下跌21.7%至1910万港元[51] 市场推广与合作 - 集团为增加店铺人流和提高知名度,开展多种市场推广活动,如通过小红书推广、推出应节产品等[47] - 集团与香港海洋公园合作,11月推出熊猫主题自家猪脚薑醋礼卡[47] - 集团与歌莉食品、维小饭等建立合作关系,扩大产品组合[47] - 集团参加多项展销会,展示产品和服务,接触新客户[48] 未来计划 - 集团计划2025年优化成本,开拓新收入来源,扩大销售渠道,争取联乘品牌合作[53] 税务信息 - 香港利得税一般按16.5%税率计提,附属公司首2,000,000港元估计应课税溢利按8.25%税率缴税,余下按16.5%税率缴税[28] - 中国附属公司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29]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公司将于2025年5月29日至6月3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过户表格及股票需在2025年5月28日下午4时30分前送达指定地点[77] - 公司在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所有守则条文[7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全体董事遵守行为守则规定准则[7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80]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有明确职权范围[81]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全年业绩[82] - 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核对初步业绩公布与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数字一致,未作意见或核证结论[83] - 载有相关资料的2024年度年报将在适当时候于指定网站刊登[84] 会员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自家CLUB”会员人数突破140万人,按年增加约10万人,超80%预付券通过电子方式兑换[48] 产品销售渠道 - 集团保鲜及鲜制饮品已在13个城市的逾1.7万家便利店、多家超市及百货店上架发售[51] 会计准则采纳 - 集团将在新准则、对现有准则的修订及诠释生效时予以采纳,预期不会产生重大影响[14] 客户占比情况 - 截至2024年及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无单一外部客户占集团收益10%以上[18]
鸿福堂(01446)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23 13:19
财务表现 - 总收益减少至308,000,000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7.1%[9] - 毛利收窄6.4%至181,500,000港元,但毛利率上升0.4個百分點至58.9%[9] - 本公司擁有人應佔虧損收窄17.9%至7,900,000港元[9] - 收益下降7.1%至308,000,000港元,其中香港零售业务下跌6.1%,批发业务下跌10.4%[20] - 毛利率上升0.4个百分点至58.9%,主要由于整合了香港和中国内地的生产能力[22]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由9,600,000港元收窄至7,900,000港元[27] - 收益为308,032千港元,较上年同期下降7.1%[38] - 毛利为181,529千港元,较上年同期下降6.3%[38] - 期內虧損為10,765千港元,較上年同期收窄22.6%[38] - 本公司擁有人應佔虧損為7,925千港元,較上年同期收窄17.8%[38] 分部表现 - 香港零售業務收益下降6.1%至236,300,000港元,佔總收入76.7%[10] - 香港零售業務分部溢利增加39.6%至5,300,000港元[10] - 批發業務收益下降10.4%至71,700,000港元,佔總收入23.3%[12] - 批發業務分部溢利下降7.0%至8,800,000港元[12] - 香港批发业务收益下跌7.6%至61,500,000港元[13] - 中国内地批发业务收益下跌24.1%至10,200,000港元[14] - 海外市场业务略有增长,以东南亚地区增长最为显著[15] - 收益总额为308,032千港元,其中香港零售收益为236,346千港元,批發收益為71,686千港元[56] - 分部業績為香港零售5,339千港元,批發8,780千港元,合計14,119千港元[57] - 香港零售分部收益为251,683千港元,批发分部收益为79,995千港元[5] - 香港零售分部业绩为3,824千港元,批发分部业绩为9,444千港元[5] 资产负债情况 - 资本开支为5,800,000港元,主要用于翻新现有零售店以及购买中国内地厂房的生产设施及设备[28] - 银行存款及現金結餘為79,400,000港元,資本負債比率為0.70[29] - 銀行信貸總額為70,000,000港元,其中39,800,000港元已被動用[29] - 流動負債超出流動資產139,800,000港元,主要為預收有關向香港客戶銷售預付券及積分的收益[29] - 非流動資產為463,099千港元,較上年末減少4.6%[40] - 流動負債淨額為139,849千港元,較上年末減少0.8%[41] - 資產總值為675,812千港元,較上年末減少5.3%[40] - 權益總額為240,722千港元,較上年末減少5.9%[40] - 銀行借貸為37,964千港元,較上年末增加3.8%[41] - 租賃負債為148,608千港元,較上年末減少2.8%[41] - 集团于香港及中国经营业务,期內并无在开曼群岛产生任何收益[62] - 集团于2024年6月30日的总资产为675,812千港元[60] - 集团于2024年6月30日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计入企业资产为19,420千港元[61] 资本开支及现金流 - 资本开支为5,835千港元,其中香港零售为2,785千港元,批發為3,050千港元[57] - 折旧及攤銷(不包括使用權資產折舊)為16,691千港元,使用權資產折舊為48,317千港元[57] - 出售物業、廠房及設備之虧損為97千港元[57] - 集团资本开支为6,609千港元,其中香港零售分部为5,950千港元[5] - 集团折旧及摊销费用为68,752千港元,其中使用权资产折旧为50,250千港元[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本集團購買物業、廠房及設備支出為4,393,000港元[44] - 本集團就商舖及辦公室物業支付的修復成本為755,000港元[44] - 本集團償還銀行借貸及支付利息分別為63,602,000港元及1,323,000港元[44] 会计政策变更 - 本集團已採納多項新會計準則及對現有準則的修訂,但對本集團的業績及財務狀況並無重大影響[49,50,51] - 管理層已根據本集團的業務模式識別兩個可呈報分部,即香港零售及批發[56] - 概無單一外部客戶佔本集團收益10%以上[5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折旧5,345,000港元已计入销售成本,11,518,000港元已计入行政及营运开支[7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使用权资产折旧为49,417,000港元[7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无形资产摊销为352,000港元[72] 股权结构及公司治理 - 董事长谢寝达先生持有公司61.59%股份[3] - 董事司徒永富博士持有公司4.04%股份[4] - 公司控股股东黄佩珠女士、谢寝达先生及已故关宏勇先生共同控制公司61.59%股份[5] - 公司主要股东寶時、Think Expert及溢滔分別持有公司61.59%股份[7] - 谢寝达先生配偶陈淑卿女士及关宏勇先生配偶关陈丽丽女士被視為持有公司61.59%股份[8] - 公司未知其他持有5%以上股份的股东[9] - 本公司於二零一四年六月十一日採納購股權計劃,根據計劃可
鸿福堂(01446)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3 12:07
收益情况 - 2024年上半年收益较2023年上半年的3.317亿港元减少7.1%至3.08亿港元[1] - 来自香港零售业务的收益减少6.1%至2.363亿港元,2024年6月30日公司于香港共经营108间自营零售店[1] - 来自批发业务的收益减少10.4%至7170万港元[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来自外部客户的收益为3.08032亿港元,期内亏损1076.5万港元[1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来自外部客户的收益为3.31678亿港元,期内亏损1390.4万港元[1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货品销售收入为3.08亿港元,低于2023年同期的3.32亿港元[18]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总收益降至3.08亿港元,较2023年上半年减少7.1%,毛利收窄6.4%至1.815亿港元,毛利率上升0.4个百分点至58.9%,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收窄17.9%至790万港元[28] - 香港零售业务2024年上半年收益为2.363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下跌6.1%,占总收入76.7%,分部溢利增加39.6%至530万港元[29] - 批发业务收益下跌10.4%至7170万港元,占总收益23.3%,分部溢利下跌7.0%至880万港元[31] - 香港批发业务收益下跌7.6%至6150万港元,公司与百佳合作推出新产品并为部分产品换包装[32] - 中国内地批发业务收益下跌24.1%至1020万港元,公司加强合作扩大市场覆盖率,产品在13个省份逾1.5万间店上架[33] - 公司寻求拓展美国、加拿大等市场,海外业务略有增长,东南亚地区增长显著[3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收益为3.08亿港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3.317亿港元减少7.1%,香港零售业务和批发业务收益分别减少6.1%和10.4%[39] 盈利情况 - 2024年上半年毛利减少6.4%至1.815亿港元,毛利率上升0.4个百分点至58.9% [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790万港元,2023年上半年亏损960万港元[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的每股亏损为1.21港仙,2023年上半年为1.47港仙[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期间,集团录得亏损1076.5万港元[8]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及其他收益净额为128.1万港元,低于2023年同期的289万港元[18] - 2024年上半年销售成本、销售及分销成本以及行政及营运开支总额为3.15亿港元,低于2023年同期的3.46亿港元[19] - 2024年上半年所得税抵免为6.2万港元,2023年同期所得税开支为15.9万港元[20]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792.5万港元,每股基本亏损为1.21港仙[21] - 2024年上半年销售成本为1.265亿港元,较2023年上半年下降8.2%,销售成本占收益的百分比从41.5%降至41.1%[40] - 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1.815亿港元,较2023年上半年减少6.4%,毛利率从58.5%上升0.4个百分点至58.9%[41] - 2024年上半年员工成本为9370万港元,较2023年上半年减少10.6%,员工成本占收益比率从31.6%降至30.4%[42] - 2024年上半年香港零售店租金开支为5080万港元,较2023年上半年减少1.7%,租金开支占收益比率从20.5%升至21.5%[43] - 2024年上半年广告及宣传开支为560万港元,较2023年上半年减少4.4%,该开支占收益的百分比均为1.8%[4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由2023年同期的960万港元收窄至790万港元,每股亏损从1.47港仙降至1.21港仙[46] 资产负债情况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4.63099亿港元,较2023年的4.85324亿港元有所减少[4]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2.12713亿港元,较2023年的2.28439亿港元有所减少[5] - 2024年6月30日负债总额为4.3509亿港元,较2023年的4.57887亿港元有所减少[6]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净额为 -1.39849亿港元,较2023年的 -1.40956亿港元有所改善[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负债超出流动资产1.39849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40956亿港元[8] - 2024年6月30日资产总值为6.76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7.14亿港元有所下降[16] - 2024年6月30日物业、厂房及设备为2.41亿港元,低于2023年同期的2.71亿港元[25] - 2024年6月30日应收贸易账款净额为5531.4万港元,低于2023年12月31日的5626万港元[26] - 2024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7940万港元,未动用银行融资总额约为3020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有所减少[28] - 2024年6月30日应付贸易账款为3.2803亿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7865亿千港元有所减少[27] - 2024年6月30日,集团银行存款及现金结余为794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8850万港元,资本负债比率为0.70,2023年12月31日为0.69[48] 成本开支情况 - 2024年上半年集团资本开支为583.5万港元,2023年上半年为660.9万港元[13][14] - 2024年上半年集团折旧及摊销(不包括使用权资产折旧)为1669.1万港元,2023年上半年为1850.2万港元[13][14] - 2024年上半年集团使用权资产折旧为4831.7万港元,2023年上半年为5025万港元[13][14] - 2024年上半年集团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亏损9.7万港元,2023年上半年为1.7万港元[13][14] - 2024年上半年资本开支为580万港元,2023年上半年为660万港元,主要用于翻新零售店及购买内地厂房生产设施和设备[47] 客户与市场情况 - 2024年及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无单一外部客户占集团收益10%以上[1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自家CLUB会员人数突破139.8万人,较回顾期内增加约4万人,APP下载量按年增加19%,40%的会员交易通过APP完成,超90%的预付券由会员电子兑换[30] 财务决策与展望 - 董事会决定不就2024年上半年宣派任何中期股息[24] - 公司董事认为集团具备足够营运资金履行未来十二个月到期财务责任,财务资料按持续经营基准编制[8] - 公司将采取审慎理财,优化成本及资本结构,开拓新收入来源,拓展产品类别、销售渠道,探索内地及海外市场新机遇[35] 诉讼情况 - 公司全资附属公司涉未决诉讼及申索,董事认为不大可能致资源流失[50] 员工情况 - 2024年6月30日集团约有796名雇员[51] 企业管治情况 - 2024年上半年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所列守则条文[52] - 2024年上半年全体董事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及行为守则规定准则[53]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负责检讨监督财务报告等[54] - 2024年上半年未经审核中期财务资料由外聘核数师审阅[5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及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上市证券[55] 信息披露与人员构成 - 公司2024年中期报告将适时在港交所及公司网站刊登[56] - 公告日期董事会成员包括三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56] 信贷政策 - 公司一般授予批发客户30至105日的信贷期[26]
鸿福堂(01446)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9 09:01
香港市场表现 - 香港整体營商環境低迷,受到股市和樓市下跌的影响,市民消费意愿减弱[8] - 入境旅客人次仅达2018年水平的65%,零售市场受到影响[8] - 香港批发业务收入稳定增长至144,500,000港元,增长1.1%[36] - 香港零售业务收入下降至503,800,000港元,较去年减少2.6%[54] - 香港批发业务收入下降至168,900,000港元,较去年减少0.2%[54] 公司业务拓展 - 公司在香港拥有111间自营分店,仍为香港最大的草本产品零售商[10] - 公司推出精品咖啡、素食选择、烘焙食品和甜点,满足年轻一代健康口味需求[11] - 公司会员人数突破130万人,推动电子化方面取得成绩,APP下载和使用量大幅提高[12] - 公司在中国内地市场扩大业务,产品在13个省份的13,000多家便利店、超市和百货店销售[13] - 公司在澳洲、加拿大、马来西亚、新加坡、英国、美国等地稳定销售,业务扩展至墨西哥[14] 成本控制与市场推广 - 公司将实施严格的成本控制措施,开发新产品、合作品牌、拓展销售渠道,提升市场占有率[16] - 公司将改善和提升零售和批发网络,维持100至110间分店,专注成本控制和提高运营效率[17] - 公司将向“自家CLUB”会员推出更多专享折扣和优惠,推动电子化推广活动[18] 财务状况 - 銷售成本合共279,200,000港元,较去年减少0.7%[55] - 毛利为393,500,000港元,较去年减少3.0%[56] - 员工成本为212,200,000港元,较去年增加6.6%[57] - 公司擁有人應佔虧損为34,600,000港元,较去年变为溢利5,300,000港元[60] - 银行存款及现金结余为88,500,000港元,较去年减少15,400,000港元[64] 环保与社会责任 - 集团通过支持不同持份者,致力履行其环境、社会及管治责任,将于二零二四年四月发布《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75] - 集团在二零二三年度已減少39公噸即棄塑膠,按年減少92%塑膠用量[76] - 集团于二零二三年共回收约960公噸厨余,相当于减少约205公噸二氧化碳当量的温室气体排放[77] - 集团在香港的厂房安装了太阳能板,二零二三年产生约184兆瓦时的可再生能源[78] 公司治理 - 公司已获得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的独立性确认函[142] - 公司已确认遵守不竞争协议,独立非执行董事已审查合规情况[167] - 公司已委任并重新委任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为核数师[169] - 公司设有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具备广泛的业务和财务经验[189]
鸿福堂(01446)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5 14:38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收益为6.727亿港元,较2022年的6.867亿港元减少2.0%[1] - 2023年毛利较2022年的4.056亿港元减少3.0%至3.935亿港元,毛利率从59.1%下跌0.6个百分点至58.5%[3]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3460万港元,2022年则录得溢利530万港元[4] - 2023年每股亏损为5.28港仙,2022年为每股盈利0.80港仙[4] - 2023年资产总额为7.13763亿港元,较2022年的7.59788亿港元有所减少[8] - 2023年负债总额为4.57887亿港元,较2022年的4.53143亿港元略有增加[9] - 2023年流动负债净额为 - 1.40956亿港元,2022年为 - 1.071亿港元[9]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2.78151亿港元,较2022年的3.20853亿港元减少[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亏损4261.6万港元,2022年为412.8万港元[15] - 2023年销售成本为279,248千港元,行政及营运开支为372,866千港元,财务费用为8,680千港元,除税前亏损为44,937千港元,除税后亏损为42,616千港元[22] - 2023年香港零售和批发业务来自外部客户的收益分别为503,819千港元和168,910千港元,总计672,729千港元;2022年分别为517,417千港元和169,301千港元,总计686,718千港元[23] - 2023年资本开支为13,065千港元,2022年为28,712千港元;2023年折旧及摊销(不包括使用权资产折旧)为36,170千港元,2022年为37,293千港元[23] - 2023年12月31日资产总额为713,763千港元,2022年为759,788千港元[24] - 2023年香港地区收益为634,871千港元,中国地区为24,406千港元,海外为13,452千港元;2022年分别为647,272千港元、26,439千港元和13,007千港元[27] - 2023年货品销售收益为672,729千港元,2022年为686,718千港元[28] - 2023年12月31日合约负债中预收款为149,002,000港元,递延收益为2,131,000港元;2022年分别为164,584,000港元和3,459,000港元[28] - 2023年就结转的预收款及递延收益确认的收益为168,043千港元,2022年为178,786千港元[29] - 2023年其他收入总额为3,606千港元,2022年为4,657千港元[31] - 2023年销售成本、销售及分销成本、行政及营运开支及金融资产减值亏损总额为7.12713亿港元,2022年为6.86293亿港元[32] - 2023年财务费用净额为855.9万港元,2022年为454.2万港元[33] - 2023年所得税抵免为232.1万港元,2022年所得税开支为466.8万港元[34]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3462.1万港元,2022年溢利为527.1万港元[35] - 2023年每股基本亏损及摊薄亏损均为5.28港仙,2022年每股基本盈利及摊薄盈利均为0.8港仙[35] - 2023年拟派末期股息及特别股息均为零,2022年分别为223万港元和183.7万港元[37] - 2023年应收贸易账款净额为5626万港元,2022年为5842.6万港元[38] - 2023年应收贸易账款减值拨备为51.6万港元,2022年为89.8万港元[38] - 2023年应收贸易账款按港元计值为5471.1万港元,按人民币计值为154.9万港元[40] - 公司总收益下跌2.0%,从2022年的6.867亿港元降至2023年的6.727亿港元[43] - 毛利减少3.0%,从2022年的4.056亿港元降至2023年的3.935亿港元,毛利率从59.1%降至58.5% [44]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3460万港元,2022年为溢利530万港元[4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8850万港元,未动用银行融资总额约4470万港元,较2022年分别减少[46] - 2023年公司收益6.727亿港元,较2022年的6.867亿港元减少2.0%,香港零售业务和批发业务收益分别减少2.6%和0.2%[72] - 2023年销售成本2.792亿港元,较2022年的2.811亿港元减少0.7%,销售成本占收益百分比从40.9%升至41.5%[73] - 2023年毛利3.935亿港元,较2022年的4.056亿港元减少3.0%,毛利率从59.1%降至58.5%[74] - 2023年员工成本2.122亿港元,较2022年的1.991亿港元增加6.6%,员工成本对收益比率从29.0%升至31.5%[75] - 2023年香港零售店租金开支1.047亿港元,较2022年的9730万港元增加7.6%,租金开支对收益比率从18.8%升至20.8%[76] - 2023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3670万港元,较2022年的3810万港元减少3.7%,折旧占收益百分比均为5.5%[77]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3460万港元,2022年为溢利530万港元,每股亏损从0.80港仙变为5.28港仙[78][79] - 2023年资本开支1310万港元,2022年为2870万港元[80] - 2023年12月31日,银行存款及现金结余8850万港元,2022年为1.039亿港元,资本负债比率从0.53升至0.69[81]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23年末期股息,2022年末期股息及特别股息合共每股普通股0.62港仙[89] 零售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零售业务收益减少2.6%至5.038亿港元,2023年底在香港经营111间零售店[2] - 香港零售业务收益按年下跌2.6%,从2022年的5.174亿港元降至2023年的5.038亿港元,占总收益74.9% [4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香港零售业务分部亏损530万港元,2022年为溢利2910万港元[4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在香港有111间自营分店,包括10间HFT Life café概念店[49] 批发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批发业务收益减少0.2%至1.689亿港元[2] - 批发业务收益为1.689亿港元(2022年:1.693亿港元),占总收益25.1%,分部溢利减少14.5%至1750万港元(2022年:2040万港元)[55] - 香港批发业务收益增长1.1%至1.445亿港元(2022年:1.429亿港元)[55] - 中国内地批发业务收益下跌7.7%至2440万港元(2022年:2640万港元)[58] 公司业务运营与发展 - 2023年公司推出多款针对孕妇及产后妇女的食疗套装和烘焙食品、特色咖啡等[50][51] - 公司通过展会、消费券优惠、节日推广和社交平台等方式提升知名度和销量[5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自家CLUB”会员人数突破130万,较回顾年度增加约9.95万名会员[53] - 鸿福堂手机应用程式下载量按年增加17%,超40%会员于APP内完成交易[54] - 保鲜及鲜制饮品在13个省份逾13000间便利店、多家超市及百货店上架发售[59] - 2024年计划开设约两间香港零售分店,并关闭数间表现欠佳分店[63] - 2024年新开发产品包括自家喜庆系列及适合产后坐月系列,HFT Life将推出更多烘焙食品[64] - 2024年上半年将推出餐饮服务,并重点招募“自家CLUB”会员[65] - 来年将在更多胶樽装饮品包装上采用rPET物料[67] - 中国内地将为注重健康人士推出更多保健产品,并加强线上销售推广[68] 会计政策与法规影响 - 集团自2023年1月1日开始的年度报告期首次应用多项新准则及准则修订本,对业绩及财务状况无重大影响[16] - 多项对现有准则的修订及诠释将于2024年1月1日或之后生效,集团将在生效时采纳,预计无重大影响[17] - 《2022年雇佣及退休计划法例(抵销安排)(修订)条例》废除强积金与长期服务金对冲机制,将于2025年5月1日生效[18] - 集团因《关于香港废除强积金与长期服务金对冲机制的会计影响的教育指引》更改长期服务金会计政策[19] - 会计政策变动重列2022年业绩及结余,销售成本从28.0406亿港元变为28.1145亿港元[21] - 行政及营运开支从34.374亿港元变为34.5585亿港元[21] - 除税前溢利从317.6万港元变为54万港元[21] - 除税后亏损从192.7万港元变为412.8万港元[21]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所有守则条文[91] - 公司根据《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采纳行为守则,全体董事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遵守该守则[92] - 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93] - 公司成立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集团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全年业绩[94] - 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核对集团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初步业绩公布与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数额一致,未作意见或核证结论[95] - 载有相关资料的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年报将在指定网站刊登[96]
鸿福堂(01446)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21 10:09
财务表现 - 本集团在2023年上半年的收益为331,700,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2.4%[5] - 毛利下跌4.1%至193,900,000港元,毛利率稍微下降至58.5%[6] - 本集团于2023年6月30日拥有充足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约为90,900,000港元和53,700,000港元[7] - 香港零售业务仍为本集团主要收益来源,收益为251,700,000港元,占总收益的75.9%[8] - 香港零售业务的分部溢利下跌82.1%至3,800,000港元,主要由于多项成本上升和政府补助减少[8] - 本集团已将一间鴻福堂分店重新装修成"HFT Life" café概念店,共有119间自营分店[9] - 本集团推出多款适合孕妇和产后坐月女士的食疗套装、炒米茶及产后汤水,以满足不同消费需求[10] - 本集团通过多项会员专享折扣和福利,加强自家CLUB会员的忠诚度和吸引新会员,会员人数突破1,320,000人[11] - 自家ON!已推出会员积分计划以加强会员忠诚度,扩大产品种类,加入更多有机、低卡路里的健康食品及素食选择[12] - 香港及中国内地的批发市场逐渐复苏,批发分部的收益按年增加3.8%至80,000,000港元,分部溢利增加19.4%至9,400,000港元[13] - 香港批发分部收益增长3.7%,主要来自新飲品推出后客户销售提升[14] - 中国内地收益增加4.4%,主要来自华南地区销售,与主要客户及分销商关系密切[15] - 全球疫情影响下,其他市场表现一般,但海外市场销售稳定[16] 费用及成本 - 公司在香港零售业务收益下跌4.3%,批发业务收益增加3.8%[29] - 销售成本占收益比例分别为41.5%和40.5%,主要由于材料成本、工资和水电费上涨[30] - 毛利率下降至58.5%,主要是由于原材料成本、工资和水电费上升[32] - 员工成本增加5.7%,占收益比率分别为31.6%和29.2%[33] - 香港零售店租金开支增加4.1%,占收益比率分别为20.5%和18.9%[34] - 本集团的广告及宣传开支在2023年上半年达到5,800,000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增长3.3%[35] - 2023年上半年,本集团的折旧对收益比率为5.7%,与2022年上半年的5.5%相比略有增加[36] 财务状况 - 2023年上半年,本公司擁有人應佔虧損为9,600,000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溢利8,100,000港元有所倒退[37] - 2023年上半年,本公司擁有人應佔虧損之每股虧損为1.47港仙,而2022年上半年则为每股盈利1.23港仙[38] - 2023年上半年产生的资本开支为6,600,000港元,主要用于翻新零售店、购买生产设备和购置零售店设备[39] 公司治理 - 控股股东同意共同控制各自在本公司的权益,并且业务及决策需经一致同意[121] - 本公司股东于二零一四年批准的购股权计划有效期为10年,截至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未授出购股权[109] - 董事及其关联人士在本公司或其任何相联法团的股份中拥有的权益如下:黄佩珠女士为404,052,600股股份,谢宝达先生为404,052,600股股份,司徒永富博士为26,554,600股股份[120]
鸿福堂(01446)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30 13:18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收益为3.317亿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3.4亿港元减少2.4%[1] - 2023年上半年毛利为1.939亿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2.022亿港元减少4.1%,毛利率为58.5%,较2022年上半年下跌1.0个百分点[4]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960万港元,2022年上半年则录得溢利810万港元[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的每股亏损为1.47港仙,2022年上半年为每股盈利1.23港仙[6]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4.94626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4.94473亿港元[10]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2.4522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65315亿港元[10]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8679.1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8072.8万港元[11]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3.6844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72415亿港元[1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负债超出流动资产1.2322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071亿港元[16] - 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销售成本从137,206千港元变为137,848千港元,行政及营运开支从168,378千港元变为170,240千港元,除税前溢利从6,453千港元变为3,949千港元[26] - 2022年12月31日,递延所得税资产从7,210千港元变为7,645千港元,雇员福利责任从0变为3,348千港元,应计款项及其他应付款项从56,403千港元变为55,433千港元,储备从316,237千港元变为314,294千港元[26] - 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销售成本从137,674千港元变为137,771千港元,行政及营运开支从181,917千港元变为182,070千港元,除税前亏损从13,435千港元变为13,745千港元[27] - 2023年6月30日,递延所得税资产从7,298千港元变为7,784千港元,雇员福利责任从0变为3,583千港元,应计款项及其他应付款项从52,579千港元变为51,609千港元,储备从298,721千港元变为296,594千港元[27] - 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资本开支为6,609千港元,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资本开支为15,917千港元[33][34] - 2023年和2022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货品销售收益分别为331,678千港元和339,998千港元[38] - 2023年和2022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销售成本、销售及分销成本以及行政及营运开支总额分别为346,109千港元和336,847千港元[39] - 2023年和2022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所得税开支分别为159千港元和1,021千港元[42] - 2023年和2022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溢利分别为 - 9,649千港元和8,074千港元[43] - 2023年和2022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亏损/盈利分别为 - 1.47港仙和1.23港仙[43] - 2023年和2022年6月30日,物业、厂房及设备分别为270,707千港元和298,269千港元[46] - 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12月31日,应收贸易账款净额分别为63,753千港元和58,426千港元[47]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收益为3.317亿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3.4亿港元减少2.4%[49] - 2023年上半年毛利下跌4.1%至1.939亿港元,毛利率降至58.5%[4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960万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溢利810万港元[4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收益为3.317亿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3.4亿港元减少2.4%[73]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毛利为1.939亿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2.022亿港元减少4.1%,毛利率从59.5%下跌1.0个百分点至58.5%[7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员工成本为1.048亿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9920万港元增加5.7%,占收益比率从29.2%升至31.6%[76] - 2023年上半年香港零售店相关租金开支为5170万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4960万港元增加4.1%,占收益比率从18.9%升至20.5%[7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960万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溢利810万港元[80] - 2023年上半年资本开支为660万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1590万港元[82] - 2023年6月30日,集团银行存款及现金结余为9090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039亿港元[83]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资本负债比率为0.64,2022年12月31日为0.53;撇除租赁负债后为0.14,2022年12月31日为0.11[84]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负债超出流动资产1.232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071亿港元[86] - 2023年6月30日预收香港客户销售预付券及积分收益为1.502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646亿港元[86] - 撇除预收款,2023年6月30日集团拥有流动资产净额2700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5750万港元[86]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流动比率为1.12,2022年12月31日为1.28[86] - 董事会决定不会就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宣派任何中期股息(2022年:无)[45] - 董事会决定不就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宣派任何中期股息,2022年同期也无[92] 香港零售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香港零售业务收益为2.517亿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2.629亿港元减少4.3%,2023年6月30日在香港经营119间自营零售店[2] - 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香港零售和批发的分部收益分别为257,379千港元和81,272千港元,来自外部客户的收益分别为251,683千港元和79,995千港元,分部业绩分别为3,824千港元和9,444千港元[33] - 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香港零售和批发的分部收益分别为269,811千港元和79,810千港元,来自外部客户的收益分别为262,931千港元和77,067千港元,分部业绩分别为21,342千港元和7,911千港元[34] - 2023年6月30日,香港零售和批发的分部资产分别为475,666千港元和236,592千港元,资产总值为739,846千港元[35] - 2022年12月31日,香港零售和批发的分部资产分别为490,114千港元和246,691千港元,资产总值为759,788千港元[35] - 2023年上半年香港零售业务收益为2.517亿港元,按年下跌4.3%,占集团总收益75.9%[51] - 2023年上半年香港零售业务分部溢利下跌82.1%至380万港元[52] - 2023年上半年香港零售业务收益下跌至2.517亿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2.629亿港元减少4.3%[73] 批发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批发业务收益为8000万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7710万港元增加3.8%[3] - 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香港零售和批发的分部收益分别为257,379千港元和81,272千港元,来自外部客户的收益分别为251,683千港元和79,995千港元,分部业绩分别为3,824千港元和9,444千港元[33] - 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香港零售和批发的分部收益分别为269,811千港元和79,810千港元,来自外部客户的收益分别为262,931千港元和77,067千港元,分部业绩分别为21,342千港元和7,911千港元[34] - 2023年6月30日,香港零售和批发的分部资产分别为475,666千港元和236,592千港元,资产总值为739,846千港元[35] - 2022年12月31日,香港零售和批发的分部资产分别为490,114千港元和246,691千港元,资产总值为759,788千港元[35] - 2023年上半年批发分部收益按年增加3.8%至8000万港元,分部溢利增加19.4%至940万港元[57] - 2023年上半年中国内地批发业务收益增加4.4%至1340万港元[59] - 2023年上半年批发业务收益增加至8000万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7710万港元增加3.8%[73] 公司运营相关其他信息 - 新准则及对现有准则的修订于2023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会计期间对集团生效,对业绩及财务状况无重大影响[18] - 对现有准则的修订及诠释将于2024年1月1日生效,集团将在生效时采纳,预计无重大影响[19] - 《2022年雇佣及退休计划法例(抵销安排)(修订)条例》废除强积金与遣散费及长期服务金的抵销安排,将于2025年5月1日生效[23] - 2023年7月香港会计师公会发布指引,明确对冲机制会计处理,修订后的长期服务金计划不再适用实际权宜方法[24]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无单一外部客户占公司收益10%以上[32] - 截至2023年和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在开曼群岛无收益,于2023年6月30日及2022年12月31日,公司在开曼群岛无资产[37] - 香港利得税及中国企业所得税分别按16.5%及25%(2022年相同)计提拨备[41] - 2023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9090万港元,未动用银行融资总额约为5370万港元[50] - 2023年6月30日,公司会员人数突破132万人,上半年增加约6.2万人[55] - 2023年上半年APP下载量按年增加40%,超34%的会员交易宗数通过APP完成[5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无重大收购、出售及重大投资[88]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聘用约896名雇员[9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所列守则条文[9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全体董事遵守标准守则及行为守则规定准则[9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