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泰环保(01395)

搜索文档
强泰环保(01395)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25 08:58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入从4570万港元增至8080万港元,同比增长76.8%[14] - 净利润从亏损1010万港元改善为盈利1250万港元[14] - 公司营业收入增长76.8%至808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4570万港元[32][34][39] - 公司净利润由亏损1010万港元改善至盈利1250万港元[32][34] - 毛利润增长87.9%至3880万港元,毛利率从45.2%提升至48.0%[44] - 税前利润为151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450万港元[48] - 毛利增加1820万港元(87.9%)至3880万港元,毛利率从45.2%提升至48.0%[50] - 税前利润从去年同期亏损450万港元转为盈利1510万港元[54]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从去年同期亏损890万港元转为盈利1190万港元[57][61]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6.8%至8080.2万港元(2024年:4569.4万港元)[142] - 毛利润同比增长87.9%至3880.6万港元(2024年:2065.6万港元)[142] - 净利润扭亏为盈,实现1247.3万港元(2024年:亏损1012.4万港元)[142] - 每股基本盈利1.08港仙(2024年:亏损0.81港仙)[14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1194.2万港元,相比2024年同期亏损893.1万港元实现扭亏为盈[150] - 2025年上半年全面收益总额为2191.8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全面开支总额2936.4万港元显著改善[150][148] - 总营业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456.94百万港元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808.02百万港元,增幅为76.8%[167][172] - 公司除税前溢利从2024年上半年亏损4,511千港元改善至2025年上半年盈利15,137千港元[177] - 中国分部溢利从11,403千港元增长至13,688千港元,增幅为20%[177] - 印尼分部从2024年上半年亏损4,374千港元转为2025年上半年盈利10,307千港元[177] - 香港分部亏损从11,540千港元收窄至8,858千港元[17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成本增长67.7%至420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2500万港元[40][43] - 行政费用减少10.5%至1770万港元,主要因公用事业费用和员工成本减少[46] - 财务成本下降9.7%至580万港元,因加权平均利率下降[47] - 公司所得税开支减少290万港元(52.5%)至270万港元[49][55] - 行政开支减少210万港元(10.5%)至1770万港元[52] - 融资成本减少60万港元(9.7%)至580万港元[53] - 员工成本(包括董事酬金)为73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860万港元下降15.1%[88][91] - 员工成本从8,599千港元下降至7,295千港元,降幅为15.2%[183] - 建设服务成本从8,313千港元大幅增加至15,545千港元,增幅为87%[183] - 营运服务成本从7,163千港元大幅增加至20,055千港元,增幅为180%[183] 各条业务线表现 - 业务涵盖中国和印尼的污水处理、生物质发电、数据中心运营及木屑颗粒销售[24] - 主要收入驱动来自如皋污水处理厂扩建、RPSL数据服务及邦加生物质供电业务[14] - 污水处理业务在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提供稳定的工业污水处理服务[25]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营、生物质发电厂运营及木屑颗粒销售[155] - 来自客户合约的收入从365.63百万港元增长至717.06百万港元,增幅为96.1%[167][172] - 服务特许权安排下的营运服务收入从177.57百万港元增长至400.96百万港元,增幅为125.8%[167][172] - 服务特许权安排下的建设服务收入从94.16百万港元增长至177.94百万港元,增幅为89.0%[167][172] - 资讯科技服务收入从39.32百万港元增长至83.89百万港元,增幅为113.4%[167][172] - 销售木颗粒收入基本持平,从54.58百万港元微降至54.27百万港元[167][172] - 于某一时间点确认的收入从232.15百万港元增长至455.23百万港元,增幅为96.1%[169] - 随时间确认的收入从133.48百万港元增长至261.83百万港元,增幅为96.1%[169] 各地区表现 - 集团在中国及印尼的业务发展受到当地政策环境及经济发展速度的影响[24] - 印尼市场收入从242.29百万港元大幅增长至417.71百万港元,增幅为72.4%[172] - 中国市场收入从214.65百万港元增长至390.31百万港元,增幅为81.8%[172] - 公司分部收入总额从2024年上半年的45,694千港元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80,802千港元,增幅为76.8%[177] - 中国分部外部销售收入从21,465千港元增长至39,031千港元,增幅为81.8%[177] - 印尼分部外部销售收入从24,229千港元增长至41,771千港元,增幅为72.4%[17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如皋污水处理厂扩建项目日处理能力将从4万吨增至5万吨[25] - 邦加项目于2025年7月底全面投产,签订25年固定价格供电协议[15] - 如皋扩建项目因环境调整轻微延迟,预计2025年下半年完工[25] - 集团正探索利用印尼供电能力支持电动车充电及绿色氢能生产等新需求[19] - 邦加项目于2024年7月下旬全面投入运营,签订25年固定价格购电协议[27][28] - 如皋污水处理扩建项目日处理量将从4万吨提升至5万吨,预计2025年下半年完工[28] - 公司提议出售RPSL木颗粒业务80%股权,预计2025年完成交易[31][33] 其他财务数据 - 现金及银行结余增加48.3%至5200万港元[59][62] - 银行借款总额7370万港元,其中4680万港元需按要求偿还[60][63] - 第三方借款2850万港元,年利率7.8%-8%[65] - 资产负债率从80.0%降至77.3%[68] - 资产负债比率从2024年12月31日的80.0%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77.3%[71] - 用于抵押计息银行借款的现金存款为3220万港元(2024年12月31日:3080万港元)[73][79] - 资本开支为203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870万港元增长133.3%[75][81] - 员工总数从2024年12月31日的302人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293人[88][91] - 仲裁申请要求支付第三期分期付款人民币1363.32万元[85][89] - 仲裁申请要求支付总计约人民币220万元的违约金、汇兑损失及法律费用[85][89] - 公司未宣派任何中期股息(去年同期:无)[97] - 公司先前购股权计划已于2024年9月4日届满,并无任何尚未行使的购股权[93][98] - 报告期末公司无重大或然负债(2024年12月31日:无)[78][83] - 公司决定不宣派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期间的中期股息,去年同期亦无派息[10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107,300,000股[11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长48.2%至5203.3万港元(2024年末:3509.1万港元)[145] - 服务特许权安排下的应收款项增至3.734亿港元(2024年末:3.642亿港元)[145] - 总借款下降至1.022亿港元(2024年末:1.002亿港元)[145][147] - 应付关联方款项增至1.101亿港元(2024年末:1.019亿港元)[145][147] - 总权益增长8.7%至2.747亿港元(2024年末:2.528亿港元)[147] - 汇兑差额产生其他全面收益863.2万港元(2024年:亏损1924万港元)[144]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5203.3万港元,较期初3509.1万港元增长48.2%[153] - 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现金净额为1209.1万港元,相比2024年同期经营所用现金890.4万港元实现正向转变[151] - 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54.5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产生现金净额639.2万港元减少108.5%[151] - 融资活动产生现金净额为374.5万港元,相比2024年同期融资所用现金1132万港元改善133.1%[151] - 汇兑储备从期初负5095万港元改善至负4241万港元,主要因期内其他全面收益854万港元[150] - 累计亏损从期初8031.9万港元收窄至6758.2万港元,减少15.9%[150] - 非控股权益从期初负599.6万港元改善至负537.3万港元,主要因期内溢利53.1万港元[150] - 普通股加权平均股数保持稳定为1,107,300千股[194] - 物业厂房及设备处置产生亏损3,000港元(2024年同期收益65,000港元)[195][198] - 物业厂房及设备购置支出大幅增至4,714,000港元(2024年同期:385,000港元)[196][198] - 服务特许权安排下应收款项总额增长至373,976千港元(2024年末:364,193千港元)[199] - 未开票应收款项占比达97.2%(363,342千港元)[200] - 流动部分应收款项减少至27,519千港元(2024年末:36,738千港元)[199] - 非流动部分应收款项增至346,457千港元(2024年末:327,455千港元)[199] - 3个月内已开票应收款项下降至10,634千港元(2024年末:19,700千港元)[200] 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 - 执行董事兼董事会主席周安达源先生通过受控法团持有公司股份70,000,000股,占总股本约6.32%[106][112] - 周安达源先生另通过股份抵押安排涉及155,000,000股,合计权益达225,000,000股,占总股本20.32%[106][112] - 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陈昆先生通过受控法团持有508,200,000股,占总股本45.90%[106] - Everbest Environmental Investment Limited实益持有492,500,000股,占总股本44.48%[116] - 王穗英女士通过实益持有及受控法团权益合计持有528,310,000股,占总股本47.71%[116] - 润海集团实益持有70,000,000股,另通过股份抵押涉及155,000,000股,合计225,000,000股,占总股本20.32%[116] - Morgan Top Trading Co., Ltd.实益持有143,300,000股,占总股本12.94%[116] - 公司确认在整个报告期间及至报告日期均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1《企业管治守则》的所有强制性披露规定[12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107,300,000股[124][125] - 王女士通过Everbest Environmental及高峻分别持有492,500,000股(44.5%)和15,395,000股(1.4%)股份[124][125] - 王女士实益拥有20,415,000股股份(1.8%)[124][125] - 陈进强先生被视为通过高峻持有15,395,000股股份(1.4%)[124][125] - 润海持有225,000,000股股份(20.3%)由周先生控制[124][125] - Everbest Environmental质押155,000,000股股份(14%)给润海作为贷款担保[130][134] - 股份转让总代价26,350,000港元对应每股0.17港元[129][134] - 股东贷款本金总额26,350,000港元与股份转让代价金额相同[129][130] - 2025年8月25日起苏坚人由执行董事调任非执行董事[138][141] - 2025年8月25日起陈栢林由非执行董事调任执行董事[138][141]
强泰环保(01395) - 自愿公告涉及本公司附属公司的仲裁裁决延期
2025-09-17 11:24
仲裁情况 - 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恒发开展仲裁程序[3] - 仲裁裁决日期延期至2026年3月2日[3] - 集团未准确预测仲裁结果或评估其对财务影响[4] 后续安排 - 公司将适时就仲裁重大发展进一步公告[4] 公告信息 - 公告日期为2025年9月17日[5]
强泰环保(01395) - 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2 01:46
股份数据 - 截至2025年8月底,法定/注册股份数目为38亿股,面值0.0001港元,法定/注册股本总额38万港元[1] - 截至2025年8月底,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股份)数目为11.073亿股,库存股份数目为0,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1.073亿股[3] - 2025年8月公司各类股份数目均无增减[1][3]
强泰环保(01395)发布中期业绩,股东应占溢利1194.2万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25 13:41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8080.2万港元 同比增长76.8%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1194.2万港元 上年同期亏损893.1万港元 [1] - 每股基本盈利1.08港仙 [1] 收入增长驱动因素 - 邦加岛生物质发电厂营运收入增加 [1] - 如皋扩建项目的污水处理设施扩建与提标改造产生的建筑营业收入增加 [1]
强泰环保发布中期业绩,股东应占溢利1194.2万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8-25 13:40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8080.2万港元 同比增长76.8%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1194.2万港元 实现扭亏为盈(上年同期亏损893.1万港元) [1] - 每股基本盈利1.08港仙 [1] 收入增长驱动因素 - 邦加岛生物质发电厂营运收入增加 [1] - 如皋扩建项目的污水处理设施扩建与提标改造产生建筑营业收入 [1]
强泰环保(01395):陈栢林由非执行董事调任为执行董事
智通财经网· 2025-08-25 13:34
公司董事会变动 - 陈栢林由非执行董事调任为执行董事 自2025年8月25日起生效[1] - 陈栢林继续担任董事会薪酬委员会成员[1] - 苏坚人由执行董事调任为非执行董事 自2025年8月25日起生效[1]
强泰环保:陈栢林由非执行董事调任为执行董事
智通财经· 2025-08-25 13:34
董事会成员职务调整 - 陈栢林由非执行董事调任为执行董事 自2025年8月25日起生效 [1] - 陈栢林继续担任董事会薪酬委员会成员 [1] - 苏坚人由执行董事调任为非执行董事 自2025年8月25日起生效 [1]
强泰环保(01395.HK):苏坚人由执行董事调任为非执行董事
格隆汇· 2025-08-25 13:31
公司董事会变动 - 陈栢林自2025年8月25日起由非执行董事调任为执行董事 [1] - 陈栢林继续担任董事会薪酬委员会成员 [1] - 苏坚人自2025年8月25日起由执行董事调任为非执行董事 [1]
强泰环保(01395) - 提名委员会的职权范围
2025-08-25 13:26
提名委员会基本信息 - 于2014年9月5日成立[14] - 成员不少于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大多数,至少含一名不同性别的成员[17] 会议相关规定 - 法定人数为任何两位成员,其中一位必须是独立非执行董事[17] - 主席由董事会委任,由董事会主席或一名独立非执行董事担任[17] - 会议最少每年举行一次,如成员要求,主席须召开会议[17] - 会议议程及相关文件应至少在预定会议前3天送出[17] 职责权限 - 高级管理层为董事会及委员会及时提供足够资料[21] - 秘书由公司秘书或其委任代表担任[21] - 获授权向雇员索取所需资料[21] 工作内容 - 至少每年检讨一次董事会架构、人数及成员多元化[21] - 向董事会提出董事委任、重新委任及继任计划建议[22] - 物色合适董事人选,考虑董事会成员多元化[22] - 评估独立董事独立性及董事会技能等均衡性[22] - 持续检讨组织领导能力需求,确保市场竞争力[22] - 每年检讨非执行董事投入时间及相关政策执行成效[22][23] - 确保非执行董事获正式委任函,明确要求[22] - 制订并披露董事会、员工多元化及董事提名政策[22] - 向董事会提出审核及薪酬委员会成员人选建议[23] 其他 - 会议记录由秘书保管,供董事查阅[25] - 应向董事会汇报决定及建议[25]
强泰环保(01395)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5 13:26
收入和利润(同比) - 营业收入为80.8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6.8%[3] - 总营业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45,694千港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80,802千港元,增长76.8%[14] - 公司营业收入从去年同期的4570万港元增至本期的8080万港元,增长76.8%[33] - 公司营业收入从去年同期的45.7百万港元增加76.8%至80.8百万港元[36] - 毛利为38.8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7.9%[3] - 公司毛利从去年同期的20.7百万港元增加87.9%至38.8百万港元,毛利率从45.2%提升至48.0%[38] - 纯利为12.5百万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净额10.1百万港元[3] - 公司从去年同期亏损1010万港元改善至本期盈利1250万港元[33] - 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为21.918百万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29.364百万港元[6] - 公司除税前溢利1513.7万港元,较去年同期除税前亏损451.1万港元实现扭亏为盈[18] - 公司除税前溢利为15.1百万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4.5百万港元[42]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11.9百万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8.9百万港元[44] - 每股基本盈利为1.08港仙,去年同期为亏损0.81港仙[4] - 每股基本盈利0.0108港元,去年同期为每股亏损0.0081港元[24] 成本和费用(同比) - 公司销售成本从去年同期的25.0百万港元增加67.7%至42.0百万港元[37] - 建设服务成本1554.5万港元,同比增长87.0%;营运服务成本2005.5万港元,同比增长180.0%[20] - 行政开支为17.691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0.5%[4] - 公司行政开支从去年同期的19.8百万港元减少10.5%至17.7百万港元[40] - 融资成本580.1万港元,同比下降9.7%,主要来自关联方贷款利息减少[19] - 公司融资成本从去年同期的6.4百万港元减少9.7%至5.8百万港元[41] - 员工成本729.5万港元,同比下降15.2%[20] - 雇员成本约为7.3百万港元(去年同期:8.6百万港元),同比下降15%[58] - 中国企业所得税支出291.5万港元,同比下降23.3%[21] - 公司所得税开支从去年同期的5.6百万港元减少52.5%至2.7百万港元[43] 各业务线表现 - 来自客户合约的营业收入从36,563千港元增至71,706千港元,增长96.1%[14] - 服务特许权安排下的营运服务收入从17,757千港元增至40,096千港元,增长125.8%[14] - 服务特许权安排下的建设服务收入从9,416千港元增至17,794千港元,增长89.0%[14] - 邦加生物质发电项目根据25年固定价格购电协议开始全面运营[30] 各地区表现 - 印尼市场营业收入从24,229千港元增至41,771千港元,增长72.3%[16] - 中国市场营业收入从21,465千港元增至39,031千港元,增长81.8%[16] - 公司分部收入总计8080.2万港元,其中中国分部收入3903.1万港元(占比48.3%),印尼分部收入4177.1万港元(占比51.7%)[18] - 中国分部溢利1368.8万港元,同比增长20.1%;印尼分部溢利1030.7万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437.4万港元[1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印尼生物质发电政策强化了生物质作为国家能源结构关键组成部分的地位[31] - 如皋污水处理扩建项目日处理量将从4万吨提升至5万吨[29] - 公司维持审慎库务政策,未实施外币对冲政策[54] - 董事会决议不宣派任何中期股息(去年同期:无)[62] - 2025年中期报告将发布于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68] 其他财务数据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52.033百万港元,较期初增长48.3%[7] - 公司银行结余及现金从2024年底的35.1百万港元增加48.3%至52.0百万港元[45] - 服务特许权安排下的应收款项为346.457百万港元[7] - 服务特许权安排下的应收款项3.74亿港元,较期初增长2.7%[25] - 借款为82.708百万港元[7] - 贸易应收款项为2.453百万港元[7] - 贸易应收款项250.0万港元,较期初增长7.6%[26] - 公司总权益从2024年12月31日的252,805千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274,723千港元,增长8.7%[8] - 储备金从258,690千港元增至279,985千港元,增长8.2%[8] - 应付关联方款项从94,634千港元降至79,739千港元,下降15.8%[8] - 借款从15,825千港元增至19,472千港元,增长23.0%[8] - 公司贸易应付款项从2024年末的352.2万港元增至2025年中的639.8万港元,增幅达81.6%[27] - 应付关联方款项总额从2024年末的1.019亿港元增至2025年中的1.101亿港元[28] - 银行借款从2024年末的7539.2万港元降至2025年中的7370.8万港元[28] - 其他借款从2024年末的2482.5万港元增至2025年中的2847.2万港元[28] - 公司偿还银行借款200万港元,并新增其他借款355.7万港元[28] - 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从2024年底的80.0%下降至77.3%[50] - 资本开支为20.3百万港元(去年同期:8.7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33%[53] 公司运营和治理 - 公司共有293名雇员(2024年12月31日:302名),减少3%[58] - 仲裁涉及金额包括代价第三期分期付款人民币1363.32万元及赔偿金约人民币220万元[56] - 公司无重大或然负债(2024年12月31日:无)[55] - 公司未持有任何库存股份[66]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包括伍颂恩(主席)吴文拱及梁宝仪[67]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会计原则惯例及未经审核中期业绩[67] - 董事会由八名成员组成包括四名执行董事一名非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