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达利国际(00608)
icon
搜索文档
达利国际(00608) - 2019 - 中期财报
2019-09-27 08:47
财务盈利指标 - 股东应占溢利为336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360万港元大幅增加42%[5][14] - 每股基本盈利为0.11港元,每股资产净值为8.18港元[4][5][14] - 2019年上半年收入减少2亿港元至14亿港元,减幅为12%[14] - 毛利率由2018年同期的17.6%上升至19.5%[14] - 行政开支以及销售及分销开支比去年同期分别减少10%及6%,其他开支大幅减少至640万港元[14] - 中期其他收益为4370万港元,其他收入略微减少200万港元[14] - 品牌业务亏损比去年同期大幅收窄,物业发展顺利[7] - 制造及贸易上半年收入同比减少9.6%,分类利润稳定在3370万港元[18] - 品牌业务收入减少1960万港元或26.6%至5430万港元,分类亏损缩小至1460万港元[20] - 物业投资及发展业务截至2019年6月30日收益为2340万港元[21] - 2019年上半年货品及服务收入为13.45464亿港元,2018年同期为15.35728亿港元;租金收入总额2019年上半年为1743.3万港元,2018年同期为1487万港元[40] - 2019年上半年销售成本为10.97485亿港元,2018年同期为12.77911亿港元[40] - 2019年上半年经营毛利等多项收支后除税前溢利为4461.3万港元,2018年同期为4001.8万港元;期内溢利2019年上半年为3077.4万港元,2018年同期为2162.8万港元[40] - 2019年上半年除税后期内其他全面支出为1357.5万港元,2018年同期为5678.5万港元;期内全面收益(支出)总额2019年上半年为1719.9万港元,2018年同期为 - 3515.7万港元[43] - 2019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港幣10.98仙,2018年同期为港幣7.72仙[45] - 2019年上半年公司总收入13.63亿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15.51亿港元下降12.1%[111] - 成衣制造及贸易收入12.85亿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14.21亿港元下降9.6%;成衣品牌销售5427万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7391万港元下降26.6%;物业销售600.1万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4038万港元下降85.1%[111] - 美国市场收入4.51亿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5.55亿港元下降18.7%;欧洲市场收入2.02亿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2.45亿港元下降17.5%;大中华市场收入6.04亿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5.84亿港元增长3.3%;其他市场收入1.06亿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1.66亿港元下降36.0%[111] - 2019年上半年分类溢利2345.3万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1369.7万港元增长71.2%[117][120] - 2019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4461.3万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4001.8万港元增长11.5%[117][120] - 2019年上半年投资物业公平值增加3797万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4167万港元下降8.9%;衍生金融工具公平值变动197.1万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98万港元增长101.1%;汇兑(亏损)收益净额 -212.2万港元,2018年同期为1385.2万港元[126] - 2019年上半年银行贷款及透支利息2238万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2013.2万港元增长11.2%;租赁负债利息70万港元,2018年同期为4万港元;折让票据的银行费用200.1万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312.9万港元下降36.0%[129] - 2019年上半年总融资成本2508.1万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2326.5万港元增长7.8%;扣除特定贷款产生款项后为1664.9万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1623.7万港元增长2.5%[129] - 2019年上半年所得税支出为1.3839亿港元,2018年同期为1.839亿港元[131] - 2019年上半年因投资物业公平值增加产生的递延税项约650.8万港元,2018年同期为783.4万港元[134] - 2019年上半年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3357.2万港元,2018年同期为2358.9万港元[140] 股息分配 - 建议中期股息为每股0.03港元[5] - 公司宣布2019年上半年中期股息每股3仙,合共916.8万港元[143] - 公司董事会宣布派发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股息,每股港幣3仙,合共9168000港元[197] 财务比率与资产负债情况 - 非流动负债与股东资金之比率为37.5%,流动比率为1.4[5] - 2019年及2018年中期期末未偿还银行借款总额均为14亿港元,非流动负债与股东资金比率为37.5%,流动比率为1.4 [28] - 报告期末现金和银行结存总额为8.885亿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9.831亿港元[28] - 附属公司抵押贸易及应收票据1500万港元,香港抵押物业9.81亿港元[29] - 2019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27.92767亿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26.21109亿港元[48] - 2019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23.6951亿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24.62643亿港元[48] - 2019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17.24017亿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16.37409亿港元[50] - 2019年6月30日流动净资产值为6.45493亿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8.25234亿港元[50] - 2019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25.01132亿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24.94237亿港元[50] - 截至2019年6月30日,公司总额为2496868千港元,非控股应占权益为-27204千港元,合计为2524072千港元[52] - 2019年6月30日,公司持有用作收取应收账款的票据总额为11.4万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495.8万港元[146] - 2019年6月30日,公司应收账款扣除呆坏账拨备净额为4984.96万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4333.09万港元[146] - 2019年6月30日应付账项为港币281,320千元,2018年12月31日为港币306,413千元[151] - 2019年6月30日外汇远期合同负债为港币15,000元,2018年12月31日为港币5,986,000元[175] - 2019年6月30日结构性存款资产为港币220,087,000元,2018年12月31日为港币269,435,000元[175] - 2019年6月30日人寿保险合同之投资部份资产为港币31,938,000元,2018年12月31日为港币31,729,000元,上半年公平值收益为港币209,000元[178] - 全面收益之股本工具资产2019年6月30日和2018年12月31日均为港币19,493,000元,市场折现率为25% [178][179] - 2019年6月30日与银行B按国际掉期及衍生工具协会协议的金融资产净额为港币421,000元[184] - 2018年12月31日与银行A、B按国际掉期及衍生工具协会协议的金融资产净额合计为0 [184] - 2019年6月30日,集团与银行B按国际掉期及衍生工具协会协议的金融负债为15000港元[195] - 2018年12月31日,集团与银行A、B、C、D按国际掉期及衍生工具协会协议的金融负债分别为2549000港元、1774000港元、2087000港元、2088000港元,合共8498000港元[195] 现金流情况 - 2019年上半年营运业务现金流入净额为67785千港元,2018年为-17688千港元[55] - 2019年上半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为89288千港元,2018年为80668千港元[55] - 2019年上半年融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为21543千港元,2018年为现金流入25363千港元[55] - 2019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值减少净额为43046千港元,2018年为72993千港元[55] - 2019年上半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值为612962千港元,2018年为425108千港元[55] 资本开支与承担 - 本期添置机器等约1480万港元,向物业项目注资1.396亿港元[33] - 2019年6月30日已订合同未反映的资本开支承担为2.005亿港元[34] - 2019年6月30日公司就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及建筑工程已签订合同而未反映的资本开支承担为港币200,507,000元,2018年12月31日为港币235,674,000元[157] 税务相关 - 自2006年2月起税务局对集团若干附属公司进行税务审查,董事认为税项拨备足够[36] - 截至2019年6月30日,公司根据“有条件缓缴税款令”已缴付约1.88464亿港元,含购买的1.75044亿港元储税券[133] 人员情况 - 截至中期报告日集团连同合营企业雇员人数约为6300人[37] 财务报告编制准则 - 简明综合财务报告按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会计准则第34号及相关规定编制[57] - 除投资物业及部分金融工具按公平值计量外,报告按历史成本基准编制[58] - 公司于2019年首次应用多项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的修订[59] - 除部分情况外,新订及经修订准则对公司财务表现、状况及披露无重大影响[61] 租赁准则应用 - 集团于2019年中期首次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该准则将取代香港会计准则第17号及相关诠释[62] - 对于租期12个月以内且无购买选择的写字楼、零售店舖及厂房租赁,集团应用短期租赁认可豁免,低价值资产租赁也获豁免,租赁付款按直线法在租期内确认为开支[66] - 除短期及低价值资产租赁外,集团在租赁初始确认使用权资产,按成本减累计折旧及减值亏损计量,并就租赁负债重新调整[67] - 使用权资产成本包括租赁负债初步计量金额、租赁付款、初始直接成本及拆解等成本估计[69] - 已付可退回租金按金根据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入账,初步按公平值计量,对公平值的调整计入使用权资产成本[71] - 租赁初始日,集团按未付租赁现值确认及计量租赁负债,若租赁隐含利率难确定,使用增量借款利率计算现值[72] - 租赁付款包括固定付款、可变租赁付款、预期担保支付金额、购买权行使价及终止租赁罚款[74] - 开始日期后,租赁负债根据利息增长及租赁付款调整[75] - 租期变动、行使购买权评估变化或租赁付款因市场租金率变动更改时,集团重新计量租赁负债并调整使用权资产[77] - 若租赁修改扩大范围且代价增加合理,集团将其作为单独租赁入账,否则重新计量租赁负债[79] - 自2019年1月1日起,公司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5号将合同订明代价分配至租赁和非租赁组成部份[82] - 已付可退回租赁按金根据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入账,初步按公平值计量[83] - 公司选择可行权宜方法,将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应用于先前识别为租赁的合同,未重新评估首次应用日期前已存在的合同[85] - 2019年1月1日,公司首次通过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追溯确认累计影响,差额于期初累积盈利中确认,未重列比较资料[87] - 过渡时应用经修订追溯方法,公司按逐项租赁基准就先前经营租赁应用多项可行权宜方法[87] - 过渡期间,公司于2019年1月1日确认租赁负债2767.2万港元及使用权资产9082.9万港元[90] - 确认先前经营租赁负债时,应用的加权平均承租人递增借贷利率为4.69%[90] - 2018年12月31日披露的经营租赁承担为3467.5万港元,经折现和豁免调整后,2019年1月1日租赁负债为2767.2万港元[92] - 2019年1月1日租赁负债中,流动部份为1274.5万港元,非流动部份为1492.7万港元[92] - 2019年1月1日使用权资产账面价值为8962万港元,包括与经营租赁有关的使用权资产和预付租赁款项重新分类等[94]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中国租赁土地预付款重新分类至使用权资产,流动和非流动部分金额分别为港币2,034,000元和港币62,738,000元[96
达利国际(00608) - 2018 - 年度财报
2019-04-29 09:4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股东应占溢利为4360万港元[6] - 非流动负债与股东资金之比率为38%,流动比率为1.5[6] - 每股基本盈利为0.14港元,每股资产净值为8.16港元[6] - 建议末期股息为每股0.03港元,全年合共派发股息为0.06港元[6] - 2014 - 2018年营业额分别为24.23亿、26.78亿、27.33亿、28.65亿、30.75亿港元[16] - 2014 - 2018年每股资产净值分别为7.08、7.33、8.22、8.25、8.16港元[17]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收入增加3亿港元至30亿港元,增长率为12.5%[25] - 2018年毛利增加3320万港元至5.58亿港元,增长率为6.3%,毛利率由19.2%下降至18.2%[25] - 行政开支和销售及分销开支均增加6%,其他开支总额为1480万港元(2017年:1810万港元)[27] - 2018年投资物业公平值收益为5520万港元(2017年:1.707亿港元),衍生金融工具亏损为4340万港元(2017年:9560万港元),非经营项目净收益为4210万港元,较去年减少5670万港元[27]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股东应占纯利为4360万港元,较2017年增加4%,每股基本盈利为0.143港元(2017年:0.137港元),每股净资产值略降至8.16港元(2017年:8.25港元)[27] - 2018年及2017年末未偿还银行贷款总额均为14亿港元,用作国内生产厂房发展及设备升级[42] - 结算日非流动负债与股东资金比率为38%,流动比率为1.5 [42] - 结算日结构性存款、短期银行存款及现金及银行结存总额为9.831亿港元,2017年末为9.935亿港元[42] - 若干附属公司抵押应收账项及票据,2018年为1230万港元,2017年为1920万港元;香港抵押物业2018年为8.552亿港元,2017年无[42] - 年度内添置机器及设备等约3770万港元,投入物业建筑及发展项目1.081亿港元[43] - 2018年12月31日已订合同但未反映的资本开支承担为2.357亿港元[45] - 公司2018年12月31日可供分派的储备结存为港币120,514,000元,2017年为港币111,197,000元[87] - 2018年集团慈善及其他捐款约为港币3,036,700元,2017年为港币260,000元[87]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五大客户所占集团销售货品或提供服务的收入少于28%,五大供应商所占集团购货额少于30%[87] - 2018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本为305,615,420股[106][113]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根据新计划可供发行之股份总数为24,721,355股,相当于公司已发行股份的8.09%[127]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8年公司贸易及制造业业务收入增加,因客户基础稳定增长及全球客户订单增加[24] - 制造及贸易业务收入增加3.629亿港元或14.6%至28.5亿港元,分类溢利为7930万港元(2017年:3023万港元),分类溢利率提升至2.8%(2017年:2.1%)[31][34] - 品牌业务收入减少4010万港元或22.8%至1.356亿港元,分类亏损为4350万港元(2017年:2800万港元)[31][35] - 物业投资及发展业务收入从6520万港元增加1900万港元至8420万港元[31][36] 公司业务发展相关 - 公司香港总部达利国际中心预计2019年底活化完成[10] - 公司品牌业务在美国因市场变化及竞争持续亏损,将采取行动大幅减少亏损[9] - 2018年9月,公司通过国际环保纺织协会,成为获得可持续纺织生产认证与MADE IN GREEN认证的丝绸公司先驱[40] - 公司遵守所有与业务有关的相关法例及法规,鼓励雇员、客户、供应商及其他持份者参与环境及社会活动[40] 公司人员相关 - 林富华70岁,为集团创办人、公司主席兼董事总经理等[52] - 苏少娴60岁,1990年加入集团,负责环球业务发展等[52] - 林知誉36岁,2010年加入集团,担任多个委员会委员及协会职务[53] - 胡经纬74岁,1992年加入集团,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63] - 黄绍开78岁,2004年加入集团,有逾45年金融服务业经验,担任公司多个职务[63] - 梁学濂83岁,2004年加入集团,为大信梁学濂(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创办人及高级合伙人[64] - 梁淑妍62岁,自集团创立即在集团工作,有逾40年市场推广等业务经验[67] - 林平58岁,1993年加入集团,从事纺织业超40年,担任达利丝绸(浙江)有限公司董事长兼行政总裁[68] - 报告日集团连同合营企业雇员人数约为6200人[48] 股息相关 - 本年度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港币3仙已于2018年10月16日派发[74] - 董事会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港币3仙(2017年:港币3仙),待2019年6月6日股东大会批准,预期6月28日或前后寄出股息单[74] - 公司于2019年3月29日采纳股息政策,让股东分享利润并保留储备及流动资金供未来发展[75] - 董事会考虑建议或宣派股息时会考虑集团实际及预期财务业绩等六个因素[76] - 董事会可酌情宣派中期股息,派发末期股息的建议须在公司股东大会上获得股东批准[79] 股权结构相关 - 2018年12月31日,林富华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公司普通股股份1,789,901股,占已发行股本的0.59%[100] - 2018年12月31日,林富华其他权益持有公司普通股股份197,863,460股,占已发行股本的64.74%[100] - 2018年12月31日,苏少娴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公司普通股股份2,963,207股,占已发行股本的0.97%[100] - 林知譽和林典譽作为实益拥有人,各持有2,500,000股相关股份,各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0.82%[101] - 林富华透过三间公司持有达利针织有限公司5,339,431股股份,占该公司已发行股本的35.60%,2018年12月31日,达利针织有限公司已发行股本为15,000,000股[104][108] - 梁淑冰作为配偶权益持有199,653,361股普通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65.33%[111] - Hinton Company Limited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153,537,620股普通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50.24%[111] - High Fashion Charitable Foundation Limited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44,325,840股普通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14.50%[111] 购股权相关 - 2018年12月3日,林知譽获授5,000,000股购股权,林典譽获授2,500,000股购股权[124][125] 证券交易相关 - 本年度公司并无赎回、购买或出售任何本公司上市证券[132] 公众持股量相关 - 公司已维持上市规则规定之公众持股量[135] 企业管治相关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会计期间,公司主席兼董事总经理由林富华先生一人担任,偏离企业管治守则第A.2.1条[136][144] - 公司现任非执行董事及独立非执行董事非按指定任期委任,偏离企业管治守则第A.4.1条,但董事可重选连任及轮席退任[139][145] - 公司与董事未订立正式董事委任书,偏离企业管治守则第D.1.4条,但现有安排有效且灵活[139][145] - 年底时董事会由9位董事组成,包括4位执行董事、2位非执行董事及3位独立非执行董事[148] - 独立非执行董事数目为董事会成员三分之一,其中一位具备适当专业资格或相关专长[149] - 公司已为董事及高级人员购买责任保险并每年检讨投保范围及保额[150] - 年内举行4次定期董事会会议,主席与非执行董事举行1次会议[151] - 公司每次发出定期董事会会议通知最少14天,会议文件于会前不少于3天送交董事[155] - 本财政年度集团财务董事及公司秘书均出席定期董事会会议[155] - 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将在年报刊发后3个月内刊出[140] - 公司规定每年于股东周年大会上有三分之一(或最接近三分之一)之董事退任,胡经纬先生、黄绍开先生及梁学濂先生将轮值退任,胡经纬先生不会膺选连任,其余退任董事将膺选连任[160] - 主席及董事总经理之职务由林富华先生一人担任,董事会认为现阶段分开两人担任未必符合公司最佳利益[162] - 公司成立四个董事委员会,审核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及提名委员会成文职权范围与企业管治守则相符,风险管理委员会于2016年成立[166] - 年内审核委员会由梁学濂先生、杨国荣教授、胡经纬先生及黄绍开先生组成,洪嘉禧先生于2019年3月29日获委任为审核委员会委员[168] - 审核委员会年内举行两次会议,审核集团2017年度财务业绩、2018年中期财务业绩、2017年报及2018中期报告等多项内容[172] - 林富华先生、苏少娴小姐、林知誉先生出席董事会会议次数为4/4,林典誉先生为3/4[157] - 杨国荣教授、胡经纬先生、黄绍开先生、梁学濂先生担任审核委员会会议出席次数分别为2/2、2/2、2/2、2/2[157] - 林知誉先生、黄绍开先生、梁学濂先生担任风险管理委员会会议出席次数分别为2/2、2/2、2/2[157] - 所有董事出席2018年股东周年大会次数均为1/1[157] - 杨国荣教授担任提名委员会会议出席次数为1/1,胡经纬先生、黄绍开先生、梁学濂先生担任提名委员会会议出席次数均为1/1[157] - 审核委员会于2019年3月审阅集团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经审核综合财政报告[177] - 薪酬委员会年内由黄绍开等4人组成,林知誉于2019年3月29日获委任为委员[178] - 薪酬委员会年内举行两次会议,考虑向两名执行董事授出购股权[180] - 提名委员会年内由林富华等5人组成[185] - 提名委员会年内举行一次会议,推荐2018年股东周年大会重新委任的退任董事[187] - 董事会于2013年3月采纳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196] - 风险管理委员会年内由黄绍开等组成,潘耀明于2018年6月8日停任委员,李华达于2018年11月27日获委任为委员[199] - 风险管理委员会年内召开两次会议讨论集团风险危机及相应纾减计量[200] - 董事会于2013年8月采纳举报政策,公司按季度提交举报政策报告予审核委员会审阅[173]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董事酬金及雇员薪酬载于综合财政报告附注9[182] 股份过户登记相关 - 公司将在2019年6月4日至6月6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为确定出席2019年股东周年大会及投票的股东,股份过户文件需在6月3日下午4时30分前送交指定地点[81] - 公司将在2019年6月13日至6月14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为确定有权获派末期股息的股东,股份过户文件需在6月12日下午4时30分前送交指定地点[81] 宏观经济相关 - 201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率为6.6%(2017年:6.8%)[20] 年报相关 - 达利国际集团2018年年报涵盖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董事会报告及经审核综合财政报告[72]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物业投资及发展,年内主要业务性质无重大变动[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