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丽斯国际(00333)

搜索文档
黛丽斯国际(00333)发盈警 预期年度取得净亏损不多于2800万港元 同比盈转亏
智通财经· 2025-08-29 09:10
财务表现 - 公司预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年度净亏损不多于2800万港元 而2024财年税后溢利为150万港元 同比盈转亏[1] - 亏损主要包含印尼厂房暂停营运导致的额外制造成本及承包费用约840万港元 额外运费约690万港元[1] - 其他亏损因素包括美国关税政策相关的客户支援费用约840万港元 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约210万港元 金融资产公平值亏损约160万港元[1] 运营影响 - 印尼厂房暂停营运直接导致额外运营成本合计约1530万港元(制造成本840万港元+运费690万港元)[1] - 美国关税政策变动引发公司支出客户支援费用840万港元 反映外部贸易环境对业务的影响[1]
黛丽斯国际发盈警 预期年度取得净亏损不多于2800万港元 同比盈转亏
智通财经· 2025-08-29 09:05
财务表现 - 公司预期本年度(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年度)净亏损不超过2800万港元 而2024财年税后溢利为150万港元 反映盈利能力显著恶化 [1] - 亏损主要源于四项因素合计造成约2740万港元损失 与预期亏损上限高度吻合 [1] 亏损驱动因素 - 印尼厂房暂停营运导致额外制造成本及承包费用约840万港元 并产生额外运费约690万港元 合计1530万港元 [1] - 因美国关税政策变动向客户提供支援约840万港元 [1] - 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约210万港元 [1]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平值亏损约160万港元 [1]
黛丽斯国际(00333) - 盈利警告
2025-08-29 08:33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之內容概不負責, 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就因本公告全部或任 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之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TOP FORM INTERNATIONAL LIMITED 黛麗斯國際有限公司* (於百慕達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本公告乃由黛麗斯國際有限公司(「本公司」,連同其附屬公司統稱「本集團」)根據 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聯交所」)證券上市規則第13.09(2)(a)條及香港法例第 571章證券及期貨條例(「證券及期貨條例」)第XIVA部項下的內幕消息條文而作出。 本公司的董事(「董事」)會(「董事會」)謹此知會本公司股東(「股東」)及潛在投資者, 根據對本集團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止年度(「本年度」)之未經審核綜合管理 賬目作出之初步評估,預期本集團於本年度將錄得淨虧損不多於28百萬港元,於 截至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止年度(「2024財政年度」)則錄得稅後溢利1.5百萬港元。 * 僅供識別 1 (股份代號:333) 盈利警告 本公告乃由本公司根據聯交所證券上市規則第13.09(2)(a)條及證券及期貨 ...
黛丽斯国际(00333) - 截至2025年7月31日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1 08:38
FF301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截至月份: 2025年7月31日 狀態: 新提交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公司名稱: Top Form International Limited黛麗斯國際有限公司 (於百慕達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呈交日期: 2025年8月1日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III.已發行股份及/或庫存股份變動詳情 (A). 股份期權(根據發行人的股份期權計劃) | 1. 股份分類 |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不適用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如上市) | | 00333 | 說明 | | | | | | | | | | 股份期權計劃詳情 | | 上月底結存的股份期權數 目 | 本月內變動 | | 本月底結存的股份期權數 目 | 本月內因此發行的新股數 目 (A1) | 本月内因此自庫存轉讓的 庫存股份數目 (A2) | 本月底因 ...
千军万马闯港股
北京商报· 2025-07-07 03:41
港股IPO市场概况 - 2025年上半年港股IPO数量达43家,超过去年同期的30家 [1] - 上半年港股IPO募资规模达1067.14亿港元,超2024年全年876.77亿港元,位居全球榜首 [1] - 截至7月6日港股IPO排队企业超过210家,其中超40家为A股上市公司 [7] 行业分布特征 - 科技、消费、高端制造类企业构成此轮IPO主力,包含AI、机器人、创新药等硬科技领域 [6][10] - 新消费企业如蜜雪集团、布鲁克、沪上阿姨上市首日股价涨超40%,蜜雪集团累计涨幅达154% [10] - 生物医药企业通过港股18A章特殊通道加速上市,维昇药业成为2025年首家港股上市创新药企 [13][24] 上市路径分析 - 企业采用四种典型IPO模式:直接首发、A+H、A股转港股、介绍上市 [6] - 美的集团H股2024年9月上市募资306.68亿港元,带动A股龙头赴港示范效应 [15][16] - 地平线2024年10月港股首发募资54亿港元,成为年内最大科技IPO [17] 政策与市场驱动因素 - 港股"科企专线"5月推出,支持特专科技公司以保密形式提交申请 [23] - AH股溢价收窄及港股流动性改善吸引企业,国际资本认购提供全球信用背书 [18][20] - 德勤预计2025年港股全年80只新股募资2000亿港元,25只为"A+H"架构 [26] 国际资本动向 - 欧美、中东长线基金及主权基金积极参与宁德时代等龙头企业认购 [6] - 97%新股获超额认购,零售消费行业以2228倍超额认购倍数居首 [30] - 创新药企从美股转向港股趋势明显,映恩生物等案例引发赚钱效应 [29][30] 代表性企业案例 - 宁德时代成为2025年上半年全球最大IPO,海天味业、恒瑞医药进入全球前十 [26] - 周六福、圣贝拉、颖通控股同日上市,分别代表"悦己经济""高端服务"等消费方向 [8] - 通用具身智能机器人公司青心意创等科技企业通过IPO加速技术融资 [10][11]
家电三巨头2025年一季度,哪家最优秀?
雪球· 2025-05-03 02:28
家电三巨头2025年一季度业绩分析 美的集团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284亿元,同比增长20.61%,归母净利润124.22亿元,同比增长38.02%,扣非净利润127.50亿元,同比增长38.03% [1] - 机器人与自动化业务2024年营收271.75亿元,同比增长16.2%,工业自动化外部订单增速30%,库卡营收利润创新高 [2] - 暖通空调业务2024年收入963.23亿元,同比增长8.8%,ToB业务快速增长 [2] - 2025年一季度研发投入48.31亿元,占收入比重3.78% [2] - 2025年1-2月空调内销量同比+5.1%,出口+26.5%,合计内外销增长17.3%,零售量/额市占率分别提升1.5/1.2个百分点至32.1%/31.7% [2] 格力电器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416.4亿元,同比增长13.78%,归母净利润59.04亿元,同比增长26.29%,扣非净利润57.17亿元,同比增长26.34% [3] - 空调业务2024年占比78%,2025年1-2月内销量同比+2.9%,出口+28.5%,合计内外销增长11.5% [3] - 2025年2月空调零售量/额市占率27.4%/31.2%,同比提升1.5/2.1个百分点 [3] 海尔智家 - 2025年一季度营收791.18亿元,同比增长10.06%,归母净利润54.87亿元,同比增长15.09%,扣非净利润53.64亿元,同比增长15.61% [5] - 2024年全球营收2859.81亿元,同比增长4.29%,归母净利润187.41亿元,同比增长12.92% [5] - 2025年1-2月空调内外销合计增长17.9%,内/外销量分别增长8.6%/32.4% [5] - 2025年2月冰箱零售量/额市占率36.7%/41.8%,同比提升1.1/0.5个百分点,高端品牌卡萨帝持续高速增长 [5] 业绩对比 - 美的集团营收规模和净利润均领先,净利润增速38.02%显著高于格力(26.29%)和海尔(15.09%) [6] - 格力电器净利润增速高于营收增速,显示成本控制成效,但空调业务依赖度达78% [6] - 海尔智家业绩增速平稳,冰箱等领域市场份额领先,但规模与增速略低于美的 [6] 投资价值分析 - 美的集团业务多元化程度高,技术实力强,海外布局受益全球增长,适合长期持有 [8] - 格力电器政策红利(以旧换新)与高股息(6%+)支撑估值修复,空调领域品牌优势显著,但需关注业务单一风险 [9] - 海尔智家智能家居渗透率提升(IDC预测2032年CAGR 22.9%),高端品牌卡萨帝与全球化布局驱动盈利增长 [10]
黛丽斯国际(00333)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3-17 09:12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员工超6690名,生产基地遍及中国内地、泰国、印尼及斯里兰卡[3][8] - 公司按单一单位管理业务,生产及销售女装内衣为唯一可报告分类,实际所有收入及经营溢利均源自此业务分类[88][92] - 2024年12月31日及2024年6月30日公司资产及负债全部来自生产业务[94][95] 财务报告相关信息 - 中期财务报告于2025年2月25日获授权刊出,按2024年年度财务报表相同会计政策编制,2024年年度财务报表于2024年9月26日获董事会批准及授权刊发[77][78][80] - 本中期财务报告未经审核,但经公司审核委员会审阅[82][85] 收入相关指标变化 - 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收入642389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513747千港元增长25.0%[15][18][21][25] - 销售收入上升25.0%,从5.137亿港元增至6.424亿港元[30] - 2024年下半年收入为642,38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513,747千港元,同比增长约25.04%[59] - 2024年截至12月31日止六个月投资物业总租金收入为6362千港元,2023年为6032千港元[97] - 2024年截至12月31日止六个月政府补助为834千港元,2023年为1714千港元[97] - 2024年截至12月31日止六个月样品收入为572千港元,2023年为469千港元[97] - 2024年截至12月31日止六个月利息收入为177千港元,2023年为858千港元[97] - 2024年截至12月31日止六个月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之(亏损)╱收益净额为 - 17千港元,2023年为272千港元[97] - 2024年截至12月31日止六个月其他收入为3062千港元,2023年为3036千港元[9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向关联方销售货品为47,890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40,181千港元[14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向联营公司销售货品为784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64千港元;支付分包费为1,521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429千港元;租赁付款为1,32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329千港元[14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向关联公司VdV出售女装内衣收入约4789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4018.1万港元;VdV持有公司25.66%权益[146][14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向Techspase (Private) Limited加工交付成品收入78.4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16.4万港元;贸易应收账款为87.2万港元,2024年6月30日为8.8万港元[147][148] 毛利及毛利率相关指标变化 - 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毛利120486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110520千港元增加9966千港元[15] - 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毛利率18.8%,较2023年同期21.5%下降2.7个百分点[15] - 毛利从1.105亿港元增至1.205亿港元,毛利率从21.5%降至18.8%[26][31] - 2024年下半年毛利为120,486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10,520千港元,同比增长约9.02%[59] 费用相关指标变化 - 其他收入净额从1240万港元降至1100万港元[27][32] - 销售及分销开支从1660万港元增至2710万港元[28][33] - 一般及行政开支增加0.7%,从1.078亿港元增至1.086亿港元[29][34] - 财务费用从850万港元增至1220万港元[36][39] - 2024年银行借贷利息开支3191千港元,2023年为3978千港元;租赁负债利息2024年为680千港元,2023年为978千港元;其他银行费用2024年为8376千港元,2023年为3508千港元[102] - 2024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费用14277千港元,2023年为14223千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费用2024年为6435千港元,2023年为6783千港元[102] - 2024年香港利得税130千港元,2023年为186千港元;其他司法权区税项2024年为1624千港元,2023年为1484千港元[104] - 2024年下半年董事及主要管理人员薪金及其他福利为1099.4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1127.7万港元;退休福利计划供款为8.1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9万港元;以股份为基础的支付为零,2023年同期为19.7万港元[151] 亏损相关指标变化 - 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期内亏损15773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9534千港元亏损增加6239千港元[15] - 期内净亏损从950万港元增至1580万港元,正常化净亏损为50万港元[37][40] - 2024年下半年经营亏损为4,206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548千港元,亏损扩大约171.71%[59] - 2024年下半年除税前亏损为14,160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7,959千港元,亏损扩大约77.91%[59] - 2024年下半年期内亏损为15,773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9,534千港元,亏损扩大约65.44%[59] - 2024年下半年每股亏损为5.90港仙,2023年同期为4.31港仙,亏损扩大约36.89%[59] - 2024年公司期内亏损1577.3万港元,全面收益总额亏损599.6万港元[70] - 2023年公司期内亏损953.4万港元,全面收益总额亏损718.2万港元[72] - 2024年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期内亏损17773千港元,2023年为12981千港元;用以计算每股基本亏损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目均为301052675股[113] 资产负债相关指标变化 - 2024年12月31日权益总额390038千港元,较2024年6月30日396034千港元减少5996千港元[15] - 2024年12月31日总债项86600千港元,较2024年6月30日91951千港元减少5351千港元[15] - 2024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47094千港元,较2024年6月30日102263千港元减少55169千港元[15] - 2024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率22.2%,较2024年6月30日23.2%下降1.0个百分点[1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银行结余及现金为4710万港元,银行贷款总额为8660万港元,资产负债率为22.2%[38][41] - 2024年12月31日非流动资产为348,542千港元,6月30日为352,178千港元,减少约1.03%[65]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为450,043千港元,6月30日为451,178千港元,减少约0.25%[65]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为347,705千港元,6月30日为335,674千港元,增加约3.58%[65] - 2024年12月31日资产净值为390,038千港元,6月30日为396,034千港元,减少约1.51%[67] - 2024年7月1日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总额为3.96034亿港元,2024年12月31日为3.90038亿港元[70] - 2023年7月1日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总额为4.19822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12953亿港元[7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款按摊销成本扣除亏损拨备为191478千港元,6月30日为132453千港元[12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全面收益(可划转)的将让售贸易应收款为4185千港元,6月30日为20704千港元[12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其他应收款为36607千港元,6月30日为25374千港元[121] - 2024年12月31日,1 - 90日账龄贸易应收款为194,174千港元,6月30日为151,662千港元;91 - 180日账龄贸易应收款12月31日为1,489千港元,6月30日为1,495千港元[126] - 2024年12月31日贸易应付账款为148,885,000港元,6月30日为152,486,000港元[127][129] - 2024年12月31日未到期贸易应付账款为75,529千港元,6月30日为87,811千港元;逾期1 - 30日12月31日为32,025千港元,6月30日为38,438千港元;逾期31 - 60日12月31日为16,042千港元,6月30日为13,199千港元;逾期超60日12月31日为25,289千港元,6月30日为13,038千港元[13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应收VdV贸易账款结余为516.5万港元,2024年6月30日为573万港元[147][14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来自BAP的贸易应收账款为506.6万港元,2024年6月30日为483.6万港元;贸易应付账款为零,2024年6月30日为179.1万港元[14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印尼工厂租赁负债账面金额为258.9万港元,2024年6月30日为382.8万港元;每月应付租金约2.85万美元(约22.1万港元)加增值税[149] 现金流量相关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现金转换周期为 - 14天,上一年度为 - 8天[42][43] - 2024年经营业务耗用现金净额2527.4万港元,2023年产生现金净额879.3万港元[75] - 2024年投资业务耗用现金净额670.2万港元,2023年为217.4万港元[75] - 2024年融资业务耗用现金净额2443.1万港元,2023年为1986.7万港元[75] - 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5640.7万港元,2023年为1324.8万港元[75] - 2024年7月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02263亿港元,12月31日为4709.4万港元[75] - 2023年7月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1213亿港元,12月31日为9873.3万港元[75] 资本开支相关指标变化 - 期内资本开支约为710万港元,主要用于机器及设备[44][47] - 2024年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成本为7119000港元,2023年为7774000港元[115] - 2024年使用权资产增加5265000港元,2023年为8474000港元[116] 法定股本及购股权相关情况 - 法定股本方面,2024年7月1日及年末普通股法定股份数目均为600,000,000股,金额均为300,000千港元;已发行及缴足股份数目均为301,052,675股,金额均为147,940千港元[135] - 2019年9月30日授予5,920,000份购股权,2021年2月19日供股完成后调整为6,645,836份,行使价由每股1.172港元调整为每股1.044港元,该批购股权已失效[137][139] - 2021年9月24日授予16,600,000份购股权,其中4,700,000份已失效,行使价为0.58港元,2024年9月24日归属,可行使至2026年9月[138][139] - 2024年12月31日,尚未行使购股权总数为11,900,000份,6月30日为13,785,981份[140][14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期间,1,885,981份购股权失效,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
黛丽斯国际(00333)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2-25 11:26
公司整体收入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642,389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513,747千港元增长约25.04%[2] - 期内公司收入上升25.0%至642.4百万港元[32] - 期内销售收入上升25.0%至642.4百万港元,去年同期为513.7百万港元[34] 毛利情况 - 期内毛利为120,486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10,520千港元,同比增长约9.02%[2] - 期内毛利由去年同期的110.5百万港元上升至120.5百万港元,毛利率由21.5%下跌至18.8%[35] 亏损情况 - 经营亏损为4,206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548千港元,亏损同比扩大约171.71%[2][3] - 除税前亏损为14,160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7,959千港元,亏损同比扩大约77.91%[3] - 期内亏损为15,773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9,534千港元,亏损同比扩大约65.44%[3][5] - 2024年1 - 6月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期内亏损为17773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2981千港元[22] - 期内净亏损15.8百万港元,去年同期为净亏损9.5百万港元,正常化净亏损为0.5百万港元[41] 每股亏损情况 - 每股亏损为5.90港仙,2023年同期为4.31港仙[3] 资产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非流动资产为348,542千港元,较2024年6月30日的352,178千港元减少约1.03%[7]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为450,043千港元,较2024年6月30日的451,178千港元减少约0.25%[7] - 2024年12月31日资产净值为390,038千港元,较2024年6月30日的396,034千港元减少约1.51%[8] 负债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为347,705千港元,较2024年6月30日的335,674千港元增加约3.58%[7] 其他收入净额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六个月其他收入净额为10990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2381千港元[15] - 其他收入净额下跌至11.0百万港元,去年同期为12.4百万港元[37] 财务费用情况 - 2024年1 - 6月除税前亏损扣除的财务费用为12247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8464千港元[17] - 财务费用由8.5百万港元增加至12.2百万港元[40] 所得税开支情况 - 2024年1 - 6月所得税开支为1613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575千港元[17] 贸易账款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贸易及其他应收账款为232270千港元,6月30日为178531千港元[25] - 2024年12月31日贸易及其他应付账款中贸易应付账款为148885000港元,6月30日为152486000港元[28] 额外成本情况 - 印尼厂房暂停营运产生约8.4百万港元额外制造成本及承包费用和约6.9百万港元额外运费[32] 市场销售占比情况 - 美国市场销售额占公司销售总额74%,欧洲市场占14%,其余市场占12%[33] 产能比例情况 - 亚洲(中国除外)海外产能比例占全球产能的74%,国内占26%[33] 销售及分销开支情况 - 销售及分销开支由去年同期的16.6百万港元增加至27.1百万港元[38] 一般及行政开支情况 - 一般及行政开支增加0.7%至108.6百万港元,去年同期为107.8百万港元[39] 银行结余、贷款及资产负债比率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银行结余及现金达47.1百万港元,银行贷款总额为86.6百万港元,资产负债比率为22.2%[42] 现金转换周期等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现金转换周期为负14天,存货周转期60天,应收账款周转天数50天,应付账款周转天数124天[45] 雇员数量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约有6,690名雇员,2024年6月30日约有6,740名雇员[61]
黛丽斯国际(00333) - 2024 - 年度财报
2024-10-28 09:18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员工超6700名,生产基地遍及中国内地、泰国、印尼及斯里兰卡,总部位于香港[1][3]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附属公司主要业务为设计、制造及分销女装内衣,主要是胸围产品[12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收入为11.30164亿港元,较2023年的10.07016亿港元增加1.23148亿港元,增幅12.2%[10][16] - 2024年毛利为2.5549亿港元,较2023年的1.75339亿港元增加0.80151亿港元;毛利率为22.6%,较2023年的17.4%提升5.2个百分点[10] - 2024年年内溢利为150万港元,2023年则亏损7852.4万港元,同比增加8002.4万港元[10] - 2024年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为0.007港元,2023年为0.281港元[10] - 2024年6月30日权益总额为3.96034亿港元,较2023年的4.19822亿港元减少2378.8万港元[11] - 2024年6月30日总债项为9195.1万港元,较2023年的1.23804亿港元减少3185.3万港元[11] - 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02263亿港元,较2023年的1.1213亿港元减少986.7万港元[11] - 2024年6月30日资产负债比率为23.2%,较2023年的29.5%下降6.3个百分点[11] - 2024年每股资产净值为1.32港元,2023年为1.39港元[1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公司收入增加12.2%至11.3亿港元,除税后溢利录得150万港元[20] - 2024财年公司收入增长12.2%,毛利率显著上升至22.6%[25][30] - 2024财年公司销售收入上升12.2%,从10.07亿港元增至11.3亿港元,主要因美国主要客户需求增加[53][57][63] - 2024财年公司扭亏为盈,录得除税后溢利150万港元[53][56] - 2024财年毛利从1.753亿港元升至2.555亿港元,毛利率从17.4%升至22.6%[58][64] - 2024财年其他收入净额从1540万港元增至2180万港元,因撇销其他应付账款及无投资物业公平价值亏损[59][65] - 2024财年销售及分销开支为3710万港元,上一财年为2920万港元,占收入百分比同比上升[60] - 2024财年一般及行政开支为2.21亿港元,上一财年为2.282亿港元,因实施严格成本控制措施而减少[61] - 2024财年财务成本从1240万港元增至1900万港元,主要因利率和其他银行费用增加[62] - 2024年销售及分销开支为3710万港元,2023年为2920万港元,按收入占比计与去年相比上升[66] - 2024年一般及行政开支为2.21亿港元,2023年为2.282亿港元,减少因实施严格成本控制措施[67] - 2024年财务费用为1900万港元,2023年为1240万港元,增加因利率上升和其他银行费用增加[68] - 2024年税后溢利为150万港元,2023年净亏损7850万港元[69][74] - 2024年6月30日银行结余及现金为1.023亿港元,2023年为1.121亿港元;银行贷款总额为9200万港元,2023年为1.238亿港元;资产负债比率为23.2%,2023年为29.5%[70][75] - 2024年和2023年现金转换周期均为负8天[71][73][75] - 2024年资本开支约为1410万港元,大多用于机器及设备[71][7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可供分派给公司权益股东的储备总额为2.17833亿港元,2023年为2.1868亿港元[133] 业务发展情况 - 2024财年公司销售增长大部分由客户补库存驱动,创新成为客户业务重要部分[27][31] - 公司声誉加强现有合作关系,技术产品扩展到运动服和塑身衣等相邻类别[28][31] - 公司创新的黏合技术为美国主要品牌塑身衣系列提供支持,无缝技术助力大型零售商拓展女性运动服业务[32] - 公司在美国建立商业据点,泰国商业运营枢纽持续发展,符合缩短交货期和降低库存水平趋势[32][33][34] - 上一财年公司泰国无缝厂房运营成熟,今年将继续投资扩大产能和提升创新能力[36][39] - 2022年末和2023年经济低迷时公司巩固生产网络,2024年灵活应对需求反弹[37][39] - 公司生产网络与组件业务发展紧密相连,策略有助于提升利润率和竞争力[38][40] - 2024财年以金额和交付地计,美国市场销售额占销售总额75%,欧洲占14%,其余市场占11%[55][56] - 2024财年亚洲(中国除外)海外产能占全球产能64%,国内占36%[55][56] 可持续发展相关 - 公司在所有厂房制定明确的碳排放目标,探索可再生替代能源和开发环保解决方案[18][21] - 上一财年公司更新碳排放目标并全面跟踪绩效,2024财年各部门努力创新可持续方案[42] - 过去一年公司实现循环性目标,推出首款生物基胸罩杯,新财年将优先减少供应链浪费[43] 公司策略与展望 - 公司核心策略为与客户创新、提升制造和供应链效率、培育企业文化[25][30] - 公司保持对长远策略的信念,严格控制成本、提高效率和优化资源配置[17][20][21] - 2024财年是美国库存过剩后逐步复苏的一年,近期经济前景仍充满不确定性[20] - 随着减息周期开始及未来可能进一步减息,预期将刺激经济回升[20] - 公司经历超18个月去库存趋势后进入上升周期,但仍对市场波动保持警惕[44] - 公司预计短期内客户需求仍将波动,宏观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因美国大选加剧[92] 公司人事变动 - 董事会建议委任戴麟先生为独立非执行董事,自应届股东周年大会结束时生效[19][22] - 鄺允傑于2024年4月获委任为集团首席财务官,有逾20年会计及财务管理经验[107][109] - 黄启聪和黄启智于2023年4月1日起任职业训练局时装及纺织业训练委员会委员[94][96][97][99] - 黄启智2016年12月1日起任香港内衣业联会名誉主席,2017 - 2023年任创新及科技基金纺织及制衣研究项目评审委员[97][99] - 梁綽然自2008年9月起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有30年企业财务经验,2023年11月30日调任提名委员会主席[103][105] - 梁英华自2006年5月起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2023年11月30日起不再担任提名委员会主席但仍为成员[104][105] - 王文瀚于2023年11月30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担任薪酬委员会主席等职[106][108] - 謝婷婷为集团首席人才官,2018年9月加入集团,有逾30年人力资源经验[110] - Michael Allen Lurer为集团制造总监,1997年加入集团,有逾20年贴身内衣制造经验[111] - 吳志強于2021年5月加入集团任集团技术总监,有30年亚太和美国信息技术经验[112] - Eduardo Portabella于2016年6月加入集团,2020年4月任集团技术总监,有丰富业务开发等经验[113] - 黄启聪先生、Herman Van de Velde先生及梁绰然小姐将在股东周年大会轮值告退并愿重选连任[135][138] - 董事会建议委任戴麟先生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待股东在股东周年大会批准,于大会结束后生效[137][138] 公司股权与交易相关 - 2024年6月公司收购建盈实业有限公司少数股权,加强棉杯生产垂直供应链[54][56] - 2024年6月28日公司订立协议以1900万港元收购目标公司余下40%权益,6月30日完成收购[79][84] - 公司与Van de Velde N. V.(VdV)进行交易,VdV持有公司约25.66%已发行股本[142] - Herman Van de Velde和前非执行董事Lucas A.M. Laureys的两个女儿通过一家共同控制的公司间接持有VdV 56.26%的股权[14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的关连人士交易载列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28[141][145] - VdV持有公司已发行股本约25.66%,为公司关连人士[146] - Herman Van de Velde先生等透过共同控制法团持有VDV间接股本权益56.26%,被视作公司关连人士[146] - 截至2026年6月30日止三个财政年度持续关连交易年度上限分别为1.3亿港元、1.4亿港元及1.5亿港元[148] - 回顾年度向VdV销售女装内衣金额为8.72亿港元,年度上限为13亿港元[150] - 2024年6月28日公司收购Grand Gain Industrial Limited余下40%权益,代价1900万港元[151][156] - 收购事项完成前公司间接持有目标公司60%权益,完成后成为间接全资附属公司[151][156] - 收购事项适用百分比率超5%但低于25%,构成须予披露交易[152][156] - 交易日期卖方为目标公司董事及主要股东,收购事项构成关连交易[153][157] - 收购事项须遵守公告规定,获豁免遵守通函及独立股东批准规定[153][157] - 董事Herman Van de Velde间接拥有Van de Velde Holding N.V.权益,该公司直接拥有VdV 56.26%权益,VdV业务可能间接与集团业务构成竞争[159][165] 购股计划相关 - 旧购股期权计划于2011年11月3日采纳,为期10年,2021年11月2日届满[169][172] - 旧购股期权计划下,12个月内对个人授出期权涉及股份数未经股东事先批准不得超已发行股份1%,对主要股东或独立非执行董事授出期权涉及股份数超已发行股本0.1%或要约日价值超500万港元须独立股东事先批准[170][17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旧购股期权计划下授出的13,785,981份购股期权尚未行使,年内7,528,971份购股期权失效[171][17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旧购股期权计划下可能发行股份数为1,885,981股(2023年6月30日:4,714,952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0.63%(2023年6月30日:1.57%)[171][17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旧购股权计划下尚未行使的购股权总数为13,785,981份,较2023年7月1日的21,314,952份减少7,528,971份[175] - 2019年9月30日及2021年9月24日授出购股权前,股份收市价分别为1.15港元及0.58港元[176][180] - 2021年2月19日供股完成后,2019年9月30日授出尚未行使购股权的行使价由每股1.172港元调至每股1.044港元[176][180] - 公司于2021年11月16日采纳新购股计划,有效期10年,剩余年期约为7年零4个月[178][181][186][188] - 新购股计划下可发行股份上限为30,105,267股,占年报日期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撇除库存股份)的10%[182][187] - 未获公司股东预先批准,12个月内对单个人士授出购股权涉及股份数不得超公司已发行股份的1%[183][187] - 12个月内对主要股东或独立非执行董事授出购股权涉及股份数超公司已发行股本0.1%且要约日期价值超500万港元,须获公司独立股东预先批准[183][187] - 新购股计划下购股权行使期为被视为授出及接纳日的第二周年起,最长不超授出日起10年[184][187] - 获授予购股期权须于要约日期起14日内接纳,接纳时须支付1.00港元代价[184][187] - 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新购股计划无购股权授出、行使、注销或失效[186][188] - 截至2023年7月1日及2024年6月30日,新购股权计划可授出购股期权数目为30,105,267股,占年报日期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0%[189][19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就新购股期权计划授出的购股期权可能发行的股份数目为零[189][19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除购股期权计划披露外,公司无订立股权挂钩协议[190][192] 股东持股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黄松滄先生持有已发行普通股89,952,724股,总权益89,952,724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29.88%[19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黄启聪先生持有已发行普通股89,428,202股,所持
黛丽斯国际(00333) - 2024 - 年度业绩
2024-09-26 10:06
公司整体收入情况 - 2024年公司收入为1130164千港元,2023年为1007016千港元[1] - 2024年和2023年对外销售客户收入分别为1130164千港元和1007016千港元,特定非流动资产分别为344560千港元和375893千港元[10] - 2024年集团销售收入上升12.2%至11.3亿港元,2023年为10.07亿港元[30][31] 公司盈利情况 - 2024年公司年内溢利为1500千港元,2023年为亏损78524千港元[1][2][3] - 2024年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为0.007港元,2023年为0.281港元[2] - 2024年公司全面开支总额为亏损5376千港元,2023年为亏损88272千港元[3] - 2024年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2207000港元,2023年为84732000港元[22] - 2024年除税后溢利150万港元,2023年净亏损7850万港元[30][37] 公司资产情况 - 2024年非流动资产为352178千港元,2023年为383430千港元[4] - 2024年流动资产为451178千港元,2023年为417104千港元[4] - 2024年流动负债为335674千港元,2023年为322124千港元[4] - 2024年流动资产净值为115504千港元,2023年为94980千港元[4] - 2024年资产净值为396034千港元,2023年为419822千港元[5] - 2024年权益总额为396034千港元,2023年为419822千港元[5] - 2024年集团分占联营公司资产净值为5579000港元,2023年为8408000港元,2024年确认减值亏损3108000港元[23] - 2024年贸易及其他应收账款为178531000港元,2023年为201380000港元[24] - 2024年贸易及其他应付账款为223542000港元,2023年为181984000港元[27] - 2024年6月30日资产负债率为23.2%,2023年为29.5%[38] 公司客户收入情况 - 2024年客户A、B收入分别为481565千港元、310187千港元,2023年客户A、B、C收入分别为339348千港元、293585千港元、115847千港元[11] 公司其他收入及费用情况 - 2024年和2023年其他收入净额分别为21820千港元和15390千港元[12] - 2024年和2023年职工成本(包括董事酬金)分别为417833千港元和420413千港元[14] - 2024年和2023年财务费用分别为19040千港元和12372千港元[15] - 2024年和2023年核数师酬金和折旧费用分别为1832千港元和1861千港元[16] - 2024年和2023年贸易应收账款减值亏损拨备╱(拨回)分别为55千港元和(187)千港元[16] - 2024年和2023年已确认为开支之存货成本分别为878480千港元和833710千港元[16] - 2024年和2023年汇兑亏损╱(收益)净额分别为1667千港元和(2821)千港元[16] - 2024年和2023年界定供款退休福利计划供款分别为22479000港元和24280000港元[16] - 2024年所得税开支为2638000港元,2023年为2254000港元[19] - 其他收入净额由1540万港元增至2180万港元[33] - 销售及分销开支从2920万港元升至3710万港元[34] - 一般及行政开支从2.282亿港元减至2.21亿港元[35] - 财务费用从1240万港元增至1900万港元[36] 公司股息情况 - 董事会决定不就2024年度宣布派发末期股息,2023年也无派息[21] - 董事会决议不宣派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之末期股息[52] - 无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之中期股息在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派付[52] 公司应收账款利率情况 - 2024年已让售贸易应收账款实际年利率介乎6.70%至6.98%,2023年介乎4.00%至7.21%[25] 公司银行贷款情况 - 2024年无抵押银行贷款一年内或按要求还款金额为91951000港元,2023年为123804000港元[29] - 2024年公司就附属公司银行贷款提供担保金额为95000000港元,已动用91951000港元,2023年担保金额为140000000港元,已动用123804000港元[29] - 2024年集团银行贷款实际年利率为6.73%,2023年为3.89%[29] 公司毛利及毛利率情况 - 年内毛利由1.753亿港元升至2.555亿港元,毛利率由17.4%升至22.6%[32] 公司人员情况 - 2024年6月30日集团约有6740名雇员,2023年约6242名[43] 公司收购情况 - 2024年6月公司收购建盈实业40%权益,代价1900万港元[44] 公司企业管治情况 - 公司在回顾年度遵守联交所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企业管治守则,仅主席不轮值告退偏离守则条文第B.2.2条[48] - 公司确认全体独立非执行董事均属独立人士[49] - 公司认为董事在回顾年度遵守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之标准守则[50] 公司审核委员会情况 - 审核委员会成员包括梁绰然、梁英华及王文瀚三位独立非执行董事[51]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之综合年度业绩[51] 公司股份过户及年报情况 - 为确定出席2024年股东周年大会投票资格,11月25日至28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53] - 股份过户文件及股票最迟须于11月22日下午4时30分前送达公司香港股份过户登记分处[53] - 公司2024年年报将适时寄发股东并在联交所及公司网站刊载[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