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宝华润(00156)

搜索文档
力宝华润(00156)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8 13:54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为775,302千港元,较2023年的739,438千港元增长4.85%[4] - 2024年公司除税前亏损为706,430千港元,较2023年的185,960千港元亏损扩大279.88%[4] - 2024年公司年内亏损为708,763千港元,较2023年的184,764千港元亏损扩大283.61%[4] - 2024年公司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亏损为0.74港元,较2023年的0.16港元亏损扩大362.5%[4] - 2024年公司年内全面亏损总额为751,653千港元,较2023年的226,385千港元亏损扩大231.93%[5] - 2024年公司非流动资产为2,945,425千港元,较2023年的3,185,187千港元减少7.53%[6] - 2024年公司流动资产为558,582千港元,较2023年的791,143千港元减少29.39%[6] - 2024年公司流动负债为529,525千港元,较2023年的499,379千港元增长6.04%[6] - 2024年公司非流动负债为901,554千港元,较2023年的652,428千港元增长38.18%[7] - 2024年公司资产净值为2,072,928千港元,较2023年的2,824,523千港元减少26.61%[7] - 公司综合收入为775,302千港元,除税前亏损为706,430千港元[16] - 公司资产总值为3,504,007千港元,负债总额为1,431,079千港元[16] - 公司2024年综合收入为775,302千港元,2023年为739,438千港元[18][21] - 2024年除税前亏损为185,960千港元[17] - 2024年资产总值为3,976,330千港元,负债总额为1,151,807千港元[17] - 2024年来自单一客户的食品业务收入约为119,811,000港元,2023年为114,667,000港元[20] - 2024年香港地区来自外来客户收入为265,688千港元,2023年为255,262千港元[18] - 2024年非流动资为2,487,652千港元,2023年为2,661,287千港元[19] - 2024年食品制造业业务收入为348,155千港元,2023年为324,523千港元[21] - 2024年来自客户合约的收入总额为7.37124亿港元,2023年为6.97279亿港元,同比增长约5.71%[22] - 2024年其他亏损净额为873.5万港元,2023年为977.1万港元,同比减少约10.60%[24] - 2024年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财务工具的公平值亏损净额为6329.9万港元,2023年为收益1991.2万港元[25] - 2024年销售及分销开支为4884.7万港元,2023年为4524.1万港元,同比增长约7.97%[25] - 2024年法律及专业费用为5645.2万港元,2023年为1740.3万港元,同比增长约224.38%[25] - 2024年员工成本为2.97412亿港元,2023年为2.89919亿港元,同比增长约2.58%[25] - 2024年固定资产折旧为6704.3万港元,2023年为7098.7万港元,同比减少约5.56%[25] - 2024年所得税支出总额为2333万港元,2023年为抵免1196万港元[28] - 2024年和2023年每股基本亏损按约9.18691亿股普通股计算[29] - 2024年应收账款7.2751亿港元,2023年为6.4129亿港元;2024年应付账款4.4466亿港元,2023年为4.3737亿港元[32][33] - 2024年公司股东应占综合亏损6.84亿港元,2023年为1.46亿港元;2024年收入增至7.75亿港元,2023年为7.39亿港元[35] - 2024年其他经营开支增至1.81亿港元,2023年为1.45亿港元[36]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总值为35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40亿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3亿港元),负债总额为14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12亿港元),流动比率为1.1(2023年12月31日1.6)[56]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银行及其他贷款总额增至9.66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6.45亿港元),约20%(2023年12月31日22%)须于一年内或按要求偿还,资本负债比率为53.0%(2023年12月31日24.8%)[56][57]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综合资产净值减至18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25亿港元),相当于每股1.9港元(2023年12月31日每股2.7港元)[57]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本承担总额为840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8800万港元)[59] - 2024年计入损益表的员工成本(含董事酬金)为2.97亿港元,2023年为2.9亿港元[60]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业务分为物业投资、财务投资等7个营运分部[12][15] - 物业投资分部收入为21,366千港元,业绩亏损118,324千港元[16] - 财务投资分部收入为2,809千港元,业绩盈利2,809千港元[16] - 证券投资分部收入为11,314千港元,业绩亏损57,829千港元[16] - 食品业务分部收入为727,796千港元,业绩亏损34,755千港元[16] - 2024年食品业务外来收入为687,261千港元[17] - 2024年食品制造业务收入为3.48155亿港元,2023年为3.24523亿港元,同比增长约7.28%[22] - 2024年餐厅营运收入为3.76103亿港元,2023年为3.59901亿港元,同比增长约4.49%[22] - 2024年提供管理服务收入为1286.6万港元,2023年为1285.5万港元,同比增长约0.09%[22] - 2024年新加坡和香港收入分别占比59%和34%,2023年分别为61%和35%;食品业务收入增幅6%,占2024年总收入94%,2023年为93%[35] - 2024年食品业务收入7.28亿港元,2023年为6.87亿港元;食品零售和制造收入分别增加5%和7%;2024年亏损3500万港元,2023年为5500万港元[37] - 2024年物业投资分部收入2100万港元,2023年为2300万港元;2024年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净额3700万港元,2023年为2600万港元;2024年自用办公室减值亏损8000万港元,2023年无;2024年物业投资分部亏损1.18亿港元,2023年为2500万港元[38] - 财务及证券投资业务本年度总收入为1400万港元,2023年为1800万港元[39] - 本年度证券投资公平值亏损净额6600万港元,2023年收益2000万港元[39] - 财务及证券投资业务本年度亏损5500万港元,2023年溢利3200万港元[39] 公司财务准则相关 - 公司本年度全年业绩首次采纳多项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但对财务状况或表现无影响[10][11] 公司资本开支与折旧相关 - 公司资本开支为30,083千港元,折旧为 - 129,898千港元[16] - 公司利息收入为8,969千港元,融资成本为 - 9,173千港元[16] - 2024年资本开支为46,475千港元,未分配资本开支为141千港元[17] - 2024年折旧为 - 127,352千港元,未分配折旧为 - 5,891千港元[17] 公司财务资产相关 - 2024年12月31日财务及证券投资组合减至7.92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0.57亿港元[40] - 2024年12月31日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财务资产为4.93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7.49亿港元[40][41] - 2024年12月31日GSH股票证券公平值为6300万港元,占按公平值计入损益财务资产总值12.8%及资产总值1.8%,本年度未变现公平值亏损1400万港元[42][43] - 2024年12月31日Amasia CIV投资公平值为5600万港元,占按公平值计入损益财务资产总值11.3%及资产总值1.6%[42][44] - 2024年12月31日Quantedge投资公平值为4500万港元,占按公平值计入损益财务资产总值9.0%及资产总值1.3%,本年度公平值收益1200万港元,赎回900万港元投资[42][45] - 2024年12月31日Amasia Fund I投资公平值为3000万港元,占按公平值计入损益财务资产总值6.0%及资产总值0.8%[42][46] - 2024年12月31日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之财务资产公平值为460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900万港元[40][47] - 2023年公司认购H2G已发行股份约11.0%,2024年完成股份互换后获8.9%新股份,2024年12月31日投资公平值为1100万港元,占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财务资产总值及资产总值约23.1%及0.3%,本年度未变现公平值亏损800万港元,对其上市认股权证投资200万港元,公平值收益300万港元[49][50] 公司对外投资权益相关 - 公司持有Healthway 40.76%权益,2024年其在新加坡开设先进日间手术中心,本年度集团自Healthway确认所占亏损50万港元(2023年溢利800万港元),2024年12月31日集团于Healthway权益为4.7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4.89亿港元)[51][52] - 公司拥有TIH 39.92%权益,2024年集团自TIH投资录得所占溢利4100万港元(2023年亏损1000万港元),2024年12月31日集团于TIH权益为3.1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2.86亿港元)[53] 公司诉讼相关 - 公司就诉讼和解向对手方支付4950万美元(相当于3.86482亿港元)[27] - 2024年9月20日公司就Skye相关诉讼达成和解,支付4950万美元(相当于3.86亿港元)[55] 公司人员相关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全职雇员841名,2023年12月31日为815名[60] 市场预测相关 - 预计2025年全球增长率为3.3%,低于3.7%的历史平均值[61] - 新加坡贸易与工业部对2025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预测维持在1.0%至3.0%[61] 公司股息相关 - 董事决定不建议就2024年度派发末期股息,2023年也无[31] - 董事不建议就2024年度派末期股息,2023年也无[62] - 2024年度未宣派中期股息,2023年也无[62] 公司证券交易相关 - 2024年度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63] 公司管治相关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遵守港交所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企业管治守则条文[64] 公司审核委员会相关 - 审核委员会成员包括容夏谷先生、梁英傑先生和陈念良先生[65] 公司董事会相关 - 截至公布日期,公司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66]
力宝华润(00156) - 内幕消息公佈 / 盈利警告
2025-03-24 11:46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佈之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 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對因本公佈全部或任何部份內容而產生或因倚 賴該等內容而引致之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力 寶 華 潤 有 限 公 司 (於香港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156) 內幕消息公佈 盈利警告 本公佈乃力寶華潤有限公司(「本公司」,連同其附屬公司,合稱「本集團」) 根據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證券上市規則(「上市規則」)第 13.09 條及內 幕消息條文(定義見上市規則)而作出。 本公司之董事會(「董事會」)謹此通知本公司之股東(「股東」)及有意投資 者,根據本公司現有之資料,預期本集團於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本 年度」)之按公平值計入損益(「按公平值計入損益」)之財務工具可能錄得公 平值虧損淨額約60,000,000港元(而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上一年度」) 則錄得公平值收益淨額約20,000,000港元)以及固定資產之減值虧損撥備約 80,000,000港元(上一年度 – 無)。 根據本公司現有之資料,董事會預期本集團於本年度可能錄得之股東應佔綜 合虧損約6 ...
力宝华润(00156) - 董事会召开日期
2025-03-18 10:13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佈之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或 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對因本公佈全部或任何部份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該 等內容而引致之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力寶華潤有限公司(「本公司」)董事會(「董事會」)宣佈,本公司將於 2025 年 3 月 28 日星期五假座香港金鐘道 89 號力寶中心二座 40 樓舉行董事會會議,藉以(其中包括) 批准本公司及其附屬公司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止年度之綜合全年業績公佈,以及考慮擬 派末期股息之建議(如適用)。 承董事會命 力寶華潤有限公司 秘書 陸苑芬 香港,2025 年 3 月 18 日 於本公佈日期,本公司董事會由九名董事組成,包括執行董事李棕博士(主席)、李聯煒先生 (副主席)、李國輝先生(行政總裁)、李小龍先生及李江先生,非執行董事陳念良先生,以及 獨立非執行董事梁英傑先生、容夏谷先生及吳敏燕女士。 LIPPO CHINA RESOURCES LIMITED 力寶華潤有限公司 (於香港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 156) 董事會召開日期 ...
力宝华润(00156) - 更改股份过户登记处
2025-01-27 10:24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佈的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 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就因本公佈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 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LIPPO CHINA RESOURCES LIMITED 力 寶 華 潤 有 限 公 司 (於香港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156) 更改股份過戶登記處 力寶華潤有限公司 (「本公司」) 之董事會宣佈自2025年3月1日起,本公司之股份過戶 登記處將更改為: 卓佳證券登記有限公司 香港夏慤道 16 號 遠東金融中心 17 樓 電話 : (852) 2980 1333 傳真 : (852) 2810 8185 由 2025 年 3 月 1 日起,有關本公司之股份過戶登記手續將由卓佳證券登記有限公司辦 理。 於 2025 年 2 月 28 日下午 4 時 30 分後仍未領取之股票, 將可於 2025 年 3 月 3 日 起從卓佳證券登記有限公司領取。 承董事會命 力寶華潤有限公司 行政總裁 李國輝 香港,2025 年 1 月 27 日 於本公佈日期,本公司董事會由九名董事組成,包括執行董事李棕博士( ...
力宝华润(00156)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27 08:58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374,147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50,352千港元[3] - 2024年上半年溢利总额为231,496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96,637千港元[3]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为148,793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77,226千港元[3] - 2024年上半年期内亏损为150,922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78,972千港元[3] - 2024年上半年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15港元,2023年同期为0.06港元[3] - 2024年上半年期内全面亏损总额为187,600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25,114千港元[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值为3,090,472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185,187千港元[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为834,188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99,379千港元[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负债为329,211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652,428千港元[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资产净值为2,637,862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824,523千港元[8] - 截至2024年1月1日,公司权益总额为28.24523亿港元;截至2024年6月30日,权益总额为26.37862亿港元,较年初减少1.86661亿港元[10] - 2024年上半年公司亏损1.50922亿港元,全面亏损总额为1.876亿港元[10] - 2023年1月1日公司权益总额为30.23035亿港元;2023年6月30日,权益总额为29.19906亿港元,较年初减少1.03129亿港元[10] - 2023年上半年公司亏损7897.2万港元,全面亏损总额为1.25114亿港元[10]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动净额为1701.4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3789.9万港元[13] - 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动净额为1189.3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32.4万港元[13]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流动净额为1223.6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1.06288亿港元[13] - 2024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711.5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6871.3万港元[13] - 2024年6月30日期终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91831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5.81588亿港元[13]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负债超过流动资产1.23399亿港元,但管理层认为集团有能力支付未来12个月内到期债务[1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综合收入为374,147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50,352千港元[23][28] - 2024年上半年公司除税前溢利为 - 148,793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 - 77,226千港元[23][28] - 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资产总值为3976330千港元,负债总额为1151807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资产总值为3801261千港元,负债总额为1163399千港元[33][34][36] - 2024年来自客户合约的收入为352360千港元,2023年为333717千港元,同比增长约5.6%[41] - 2024年来自其他来源的收入为21787千港元,2023年为16635千港元,同比增长约31%[41] - 2024年其他亏损净额为1441千港元,2023年为6634千港元[45] - 2024年出售附属公司收益为957千港元,出售固定资产亏损为148千港元;2023年出售固定资产亏损为2462千港元[45] - 2024年存货减值亏损拨备为540千港元,贷款及应收账款减值亏损拨备为1103千港元;2023年存货减值亏损拨备为757千港元[45] - 2024年汇兑亏损净额为607千港元,2023年为3415千港元[45] - 2024年已售存货成本为9561000港元,行政开支为23581000港元;2023年分别为10970000港元、24387000港元[47] - 2024年按公平值計入損益之財務工具公平值收益(虧損)淨額為 -51,745千港元,2023年為20,822千港元[48] - 2024年利息收入為2,520千港元[48] - 2024年固定資產折舊為 -33,142千港元,2023年為 -35,357千港元[48] - 2024年員工成本為 -154,950千港元,2023年為 -134,476千港元[48] - 2024年所得税期內支出總額為2,129千港元,2023年為1,746千港元,香港利得税税率8.25%或16.5%,中國內地及新加坡公司税税率分別為25%及17%[50] - 2024年6月30日30日以內應收賬款未償還結餘為47,486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為28,062千港元[55] - 2024年銀行貸款年利率介乎4.6%至6.9%,2023年12月31日年利率4.7%至7.8%,2024年銀行貸款總額690,226千港元,2023年為644,832千港元[58] - 2024年6月30日30日以內應付賬款未償還結餘為23,926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為28,076千港元[60] - 2024年6月30日和2023年12月31日已發行及繳足918,691,271股普通股,金額均為1,705,907千港元[62] - 2024年6月30日有抵押银行担保为1303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337千港元;无抵押银行担保2024年6月30日为3415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357千港元[63] - 2024年6月30日物业、厂房及设备和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财务资产合约承担为81227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88314千港元[6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股东应占综合亏损1.37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5900万港元,亏损增加因本期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财务工具公平值亏损净额[86] - 2024年上半年收入增至3.74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3.5亿港元,其中60%(2023年为63%)和34%(2023年为33%)分别来自新加坡及香港[86] - 2024年上半年其他经营开支为9500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7200万港元[86] - 2024年6月30日财务及证券投资组合为9.65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0.57亿港元有所下降[91] - 2024年6月30日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财务资产为6.18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7.49亿港元减少[91] - 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银行结余为2.65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43亿港元增加[9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财务资产中股票证券为1.59亿港元、债务证券为3600万港元、投资基金为4.23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有不同程度变化[91] - 2024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值38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0亿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3亿港元,与2023年12月31日持平;负债总额12亿港元,与2023年12月31日持平[101] - 2024年6月30日公司银行贷款总额6.9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6.45亿港元;约71%银行贷款须于一年内或按要求偿还,2023年12月31日为22%;资本负债比率为28.6%,2023年12月31日为24.8%[101]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比率减至0.9,2023年12月31日为1.6[101]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有抵押银行担保为100万港元,无抵押银行担保为400万港元,与2023年12月31日持平[102] - 2024年6月30日公司资本承担总额为810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8800万港元[104]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有836名全职雇员,2023年6月30日为746名;本期计入损益表的员工成本为1.55亿港元,2023年为1.34亿港元[105] - 公司不会就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派付中期股息(2023年也无)[106]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食品业务收入为347,617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28,848千港元[23][28] - 2024年上半年证券投资公平值亏损净额为51,745千港元,2023年同期证券投资公平值收益净额为29,066千港元[23][28] - 2024年上半年资本开支为14,102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9,559千港元[23][28] - 2024年上半年折旧为 - 63,867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 - 63,703千港元[23][28] - 2024年上半年利息收入为5,30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4,265千港元[23][28]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成本为 - 4,426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 - 6,494千港元[23][2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物业投资分部资产为1,185,212千港元[3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综合分部资产为2,872,784千港元[31] - 2024年食品制造业务收入为166400千港元,餐厅运营收入为179479千港元,提供管理服务收入为6481千港元;2023年分别为158454千港元、169020千港元、6243千港元[41] - 2024年利息收入为8477千港元,股息收入为6835千港元;2023年分别为9904千港元、1787千港元[41] - 2024年上半年向力窦有限公司收取粗金收入179000港元(2023年为196000港元),向Hongkong Chinese Limited收取551000港元(2023年为606000港元)[66] - 2024年上半年向集团一间合营企业收取利息收入780000港元(2023年为776000港元)[66] - 2024年上半年向HKC一间合营企业支付管理服务费1045000港元(2023年为1056000港元)[66] - 2024年上半年向HKC一间合营企业支付特许权使用费1299000港元(2023年为646000港元)[66] - 2024年6月30日应收合营企业款项为213503000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12811000港元)[66] - 食品业务收入增幅达6%,占2024年上半年总收入93%(2023年为94%),为主要收入来源,本期收入3.48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3.29亿港元[86][87] - 食品业务本期亏损2000万港元,2023年同期亏损3600万港元,整体经营环境仍受竞争、人手短缺和成本上升影响[87] - 物业投资2024年上半年分部收入总额为1100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1200万港元,本期录得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600万港元,2023年为收益10万港元[88] - 财务及证券投资业务2024年上半年总收入增至1000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400万港元,主要因股息收入增加[89] - 2024年上半年财务及证券投资业务在损益表中录得来自证券投资的公平值亏损净额5200万港元,2023年为收益2900万港元[89] - 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之财务资产中股票证券为4.786亿港元,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财务资产中股票证券为1.59378亿港元、债务证券为3566.8万港元、投资基金
力宝华润(00156)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7 12:44
财务业绩 - 收入为374,147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6.8%[4] - 毛利为231,496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17.7%[4] - 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期内虧損为137,289千港元[4] - 每股基本及攤薄虧損为0.15港元[5] - 期内其他全面虧損(扣除税项)为36,678千港元[7] - 期内全面虧損總額為187,600千港元[7] - 於2024年6月30日的資產淨值為2,637,862千港元[10] - 本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佔權益為2,333,048千港元[10] - 非控股權益為304,814千港元[10] - 本集团于2024年6月30日的流动负债超过流动资产123,399,000港元[19] - 本集团有能力支付未来12个月内到期的债务[1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录得除税前亏损148,793,000港元[24] - 集团的资本开支为14,102,000港元,折旧为63,867,000港元[24] - 集团录得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財務工具公平值净亏损51,745,000港元和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6,000,000港元[24] - 集团的融资成本为21,190,000港元[25] - 公司上半年除税前亏损为77.226亿港元[26] - 公司上半年资本开支为19.573亿港元[26] - 公司上半年折旧费用为66.647亿港元[2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来自客户合约的总收入为352,360千港元[3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工具产生公平值亏损51,745千港元[3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员工成本为154,950千港元[3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法律及专业费用为33,862千港元[3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已售存货成本为141,521千港元[3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所得税费用为2,129千港元[36] 分部业绩 - 本集团的业务分为物业投资、财务投资、证券投资、食品业务、医疗保健服务、物业管理和其他七个分部[20] - 分部业绩包括本公司及附属公司的分部业绩以及集团所占联营公司和合营企业的业绩[21] - 分部业绩的计算方法与集团除税前利润一致,但不包括集团所占联营公司和合营企业的业绩、未分配的企业开支和部分融资成本[22] - 公司上半年总收入为374.147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8%[30] - 物业投资分部收入为11.832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1%[30] - 财务投资分部收入为2.027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5%[30] - 证券投资分部收入为2.279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0.9%[30] - 食品业务分部收入为328.848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2%[30] - 物业管理分部收入为6.516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4%[30] - 其他分部收入为1.885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0.3%[30] 投资组合 - 本集團於2024年6月30日的財務及證券投資組合為965,000,000港元,主要包括現金及銀行結餘265,000,000港元、按公平值計入損益之財務資產618,000,000港元及按公平值計入其他全面收益之財務資產48,000,000港元[55] - 按公平值計入損益之財務資產包括股票證券159,000,000港元、債務證券36,000,000港元及投資基金423,000,000港元[56] - 本集團持有的GSH股票證券公平值為69,000,000港元,佔按公平值計入損益之財務資產總值約11.1%[59] - 本集團投資於Amasia基金,於2024年6月30日的公平值為56,000,000港元,佔按公平值計入損益之財務資產總值約9.1%[61] - 本集團投資於Quantedge基金,於2024年6月30日的公平值為44,000,000港元,佔按公平值計入損益之財務資產總值約7.2%[62] - 本集團投資於H2G的公平值為19,000,000港元,佔按公平值計入其他全面收益之財務資產總值約38.8%[64] - 本集團投資於GenieBiome Holdings Limited的公平值為18,000,000港元,佔按公平值計入其他全面收益之財務資產總值約37.1%[65] 联营公司和合营企业 - 本集團透過持有Healthway Medical Corporation Limited 40.8%權益參與醫療保健服務業務[66] - Healthway擁有由超過130間診所及醫療中心組成的龐大網絡,提供全面的醫療服務[66] - 受惠於國內旅遊業及國際旅客增加,GSH於馬來西亞的酒店業務持續增長[60] - Healthway集團於本期間錄得較強勁之收入,收入增長乃由於2023年下半年收購新診所後基本護理分部及專科護理分部之收入均有所上升所致[67] - 本集團於本期間自TIH Limited之投資錄得所佔溢利1,300萬港元[68] - TIH集團於本期間之收入主要來自投資變現及╱或重估以及費用收入[69] 财务状况 - 於2024年6月30日,本集團之資產總值為38億港元,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3億港元[70] - 於2024年6月30日,本集團之銀行貸款總額為6.9億港元,資本負債比率為28.6%[71][72] - 於2024年6月30日,流動比率減少至0.9[73] - 本集團擁有已發出之銀行擔保,作為用作食品業務營運場所之租金及公用開支按
力宝华润(00156)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9 10:37
公司整体财务表现 - 2023年公司股东应占综合亏损1.46亿港元,较2022年的2.78亿港元有所减少[11] - 2023年其他经营开支为1.46亿港元,较2022年的1.38亿港元增加,融资成本增至5200万港元,因利率上升[34] - 2023年分部收入总额为2300万港元,较2022年的2100万港元增加[36]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储备为5801.9万港元[56] - 2023年集团慈善及其他捐款为538.5万港元,2022年为552.4万港元[58] 各业务板块财务情况 - 2023年食品业务收入6.87亿港元,较2022年的5.6亿港元增长,咖啡店与餐厅连锁店食品零售业务及食品制造收入分别增加24%及22%,但业务仍亏损5500万港元[13] - 2023年物业投资分部录得亏损2500万港元,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净额2600万港元[14] - 2023年底财务及证券投资组合为10.57亿港元,较2022年底的13.7亿港元减少[15] - 2023年公司证券投资公平值收益净额2000万港元,2022年为亏损1.05亿港元[8] - 2023年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财务资产公平值为4900万港元,较2022年底的7300万港元减少[21] - 2023年公司自Healthway确认的分占溢利为800万港元,较2022年的2900万港元减少[23] - 2023年公司自TIH投资录得所占亏损1000万港元,2022年为溢利1000万港元[25] - 财务及证券投资业务本年度总收入1800万港元,2022年为1500万港元,本年度溢利3200万港元,2022年亏损9700万港元[37] 投资情况 - 对Quantedge投资本年度赎回1900万港元,2023年底公平值降至4200万港元,分别占按公平值计入损益财务资产总值及资产总值约5.6%及1.1%[39] - 对GB投资2023年底公平值为1800万港元,分别占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财务资产总值及资产总值约36.0%及0.4%,本年度计入其他全面收入未变现公平值亏损100万港元[40] Healthway集团业务动态 - Healthway集团旗下65间诊所参与健康SG计划,本年度新设7间诊所,收购6间诊所,还收购了UROHEALTH Pte Ltd.[41] 债务与资本情况 - 2023年底仅约22%银行及其他贷款须一年内偿还,2022年底为64%,资本负债比率为24.8%,2022年底为28.6%[44] - 2023年底集团资本承担总额为8800万港元,2022年底为1.21亿港元[45]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及其他贷款总额减至6.45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8.63亿港元[67]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有抵押银行担保为100万港元,无抵押银行担保为400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分别为100万港元和300万港元[69] 宏观经济预测 - 新加坡贸易与工业部对新加坡2024年GDP增长预测维持在1.0%至3.0%[46] 股份合并与购股计划 - 2023年6月6日起,公司每十股已发行普通股股份合并为一股股份[52] - Asia Now Resources Corp.有ANR购股权计划,本年度开始及结束时无尚未行使购股,年内无购股获授出、行使、注销或失效[53][55] - 行使ANR购股计划已授未行权购股后可发行ANR股份整体限额,不超ANR采纳日已发行ANR股份20%[76] - 可根据ANR购股计划授出购股涉及ANR股份数目上限,与Asia Now其他购股计划合并不超Asia Now采纳日已发行股本10%[76] - 预留行使ANR购股计划授出购股而发行的ANR股份最多1133.2079万股,占Asia Now已发行股本约10%[76] - 十二个月内,行使ANR购股计划授予单一ANR合资格人士购股而发行的ANR股份总数,不超已发行ANR股份1%[76] 员工与薪酬情况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全职雇员有815名,2022年12月31日为740名[70] - 2023年计入损益表的员工成本(包括董事酬金)为2.9亿港元,2022年为2.83亿港元[70] - 李联炜先生酌情花红金额为100万港元[88] - 自2023年4月1日起,董事袍金由每年25.8万港元调整为每年26.52万港元,本年度已付董事袍金按12个月基准计算为26.34万港元[102] - 李小龍先生酌情花红金额为60万港元[102] 股权结构 - 2023年12月31日,力宝间接拥有公司689,018,438股普通股权益,约占已发行股份的74.99%[89] - 2023年12月31日,力宝间接拥有HKC 1,477,715,492股每股面值0.10港元的普通股权益,约占已发行股份的73.95%[90] - 李棕拥有本公司普通股股份689,018,438股,占已发行股份约74.99%[103] - 李棕拥有力寶有限公司普通股股份369,800,219股,占已发行股份约74.98%[103] - 李棕拥有Hongkong Chinese Limited每股面值0.10港元之普通股股份1,477,715,492股,占已发行股份约73.95%[103] - 李博士被视作拥有Auric合共80,618,551股普通股股份权益,约占Auric已发行股份65.48%[105] - 李博士被视作拥有Healthway合共3,038,634,828股普通股股份权益,占Healthway已发行股份约67%[106] - PT TUM拥有Lippo Capital已发行股份余下40%,PT TUM由李棕博士胞兄李白先生全资拥有[116] - 力宝拥有100%权益之附属公司Skyscraper直接持有本公司普通股股份689,018,438股[117] - Lippo Capital直接拥有力宝普通股股份369,800,219股权益,约占力宝已发行股份74.98%[117] - 戴先生间接和直接持有公司普通股股份共46,081,800股,约占已发行股份的5.01%[118] 特许经营业务 - 2020年1月3日至2020年12月31日,Maxx Coffee特许权使用费为每月净销售额2.5%[11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12个月内,Maxx Coffee特许权使用费为每月净销售额3.5%[114] - Maxx Coffee特许经营商可在新加坡以该品牌开设新店拓展业务,分特许经营协议费用与原协议相同,年度上限不变[122][123] - 2021年Chatterbox特许权使用费为净收入的2.5%,2023年为3.5%,2024年和2027年为4.0%[127][128] - Chatterbox特许经营商还需向授予人补偿履行协议相关事宜产生的开支[128] - 2021年12月31日前Maxx Coffee特许权使用费为每月净销售额3%,2023年1月1日起为4%[134] - 本年度Maxx Coffee特许经营商总交易额年度上限为1960万港元[135] - 2022年Chatterbox特许权使用费为净收入3.0%,2025 - 2026年为4.0%[140][142] - 本年度Chatterbox特许经营商总交易额年度上限为800万港元[142] 租赁与合作协议 - 2020 - 2023年LCR Catering租赁物业,月租352,700港元,服务费用每月73,053港元(不超95,000港元),年度上限3,085,000港元[124] - 2023 - 2026年LCR Catering续租物业,月租352,700港元,服务费用每月78,167港元(不超100,000港元),年度上限1,605,000港元[125] - 公司拥有Superfood 50.3%权益,OUE间接全资附属公司拥有49.7%权益[126] - Chatterbox特许权授予人由OUE全资拥有,被视为公司关连人士[129] - Maxx Coffee采购代价按成本基准厘定[120] - 企业支援服务协议于2023年3月31日终止[130] - 2021年3月22日众联投资管理与该客户订立为期三年企业支援服务协议,本年度协议年度上限为2524万港元[161] 公司治理与发展理念 - 董事会于2019年1月批准并采纳公司股息政策[153] - 公司将坚持可持续发展信念,提升环境、社会及管治表现[155] - 公司承诺奉行高质量企业管治常规,董事会会不时检讨[159] - 独立非执行董事确认相关协议符合公司股东整体利益[130] - 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就持续关连交易发出无保留函件[130] - 本年度集团五大客户应占合并收入百分比少于集团总收入30%,五大供应商应占合并采购额百分比为集团采购总额38%,最大供应商应占采购额为10%[166] - 公司认为持续关连交易条款公平合理,符合公司及股东整体利益[162] - 本年度内控股股东或其附属公司无订立向集团提供服务的重要合约[164] - 拟于股东周年大会膺选连任的董事,无与公司或附属公司订立不可一年内无赔偿终止的服务合约[165] - 公司承诺保持高质量企业管治常规,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条文[170][177] 董事会与管理层情况 - 公司董事会现有八名成员,包括四名执行董事及四名非执行董事,其中三名非执行董事为独立人士[179] - 公司执行董事长李棕博士为执行董事李江先生之父,董事会成员间无其他重大关系[180] - 容夏谷先生及梁英傑先生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超九年,董事认为其仍保持独立性[182] - 2022年12月吴敏燕女士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及薪酬、提名委员会成员[182] - 董事会负责集团策略发展、目标制定及政策决策,管理层负责日常业务管理[183] - 集团设立审核、薪酬和提名三个董事会委员会监督特定事宜[185] - 公司主席为李棕博士,行政总裁为李联炜先生,职责书面列明并经董事会批准[187] - 本年度财务报告由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审核,其将在股东大会结束时告退但愿应聘连任[191] - 李江先生于2023年3月30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194] - 三分之一董事须在各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且每三年至少轮次退任一次[196] - 董事会本年度举行四次会议,检讨财务及经营表现并制定策略[198] - 本年度主席与独立非执行董事曾单独举行一次会议[199] - 报告列出各董事出席董事会、委员会及股东大会的次数[200] - 公司为雇员买卖证券设定不比标准守则宽松的书面指引[193]
力宝华润(00156)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7 13:17
财务业绩整体情况 - 2023年公司收入为739,438千港元,较2022年的607,392千港元增长21.74%[3] - 2023年公司年内亏损为184,764千港元,较2022年的316,522千港元有所收窄[3] - 2023年公司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亏损为0.16港元,较2022年的0.30港元有所收窄[3] - 2023年公司全面亏损总额为226,385千港元,较2022年的377,160千港元有所收窄[5] - 2023年公司综合收入为7.39438亿港元,较2022年的6.07392亿港元有所增长[22][27][31] - 2023年公司除税前亏损为1.8596亿港元[22] - 2023年公司资产总值为39.7633亿港元,负债总额为11.51807亿港元[22] - 公司综合收入为607,392千港元,除税前亏损为320,005千港元[32] - 公司资产总值为4,392,037千港元,负债总额为1,369,002千港元[32] - 2023年来自客户合约之收入总额为6.97279亿港元,2022年为5.71507亿港元[39] - 公司本年度股东应占综合亏损1.46亿港元,较2022年的2.78亿港元有所减少[55] - 本年度收入增至7.39亿港元,2022年为6.07亿港元,其中61%(2022年为64%)和35%(2022年为32%)分别来自新加坡及香港[55]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总值为40亿港元,较2022年的44亿港元减少;负债总额为12亿港元,较2022年的14亿港元减少[85]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佔資產淨值為25億港元,每股2.7港元;2022年分別為27億港元和每股2.9港元[88] 资产与负债情况 - 2023年公司非流动资产为3,185,187千港元,较2022年的3,293,787千港元有所减少[7] - 2023年公司流动资产为791,143千港元,较2022年的1,098,250千港元有所减少[7] - 2023年公司流动负债为499,379千港元,较2022年的918,410千港元有所减少[7] - 2023年公司流动净资产为291,764千港元,较2022年的179,840千港元有所增加[7] - 2023年公司非流动负债为652,428千港元,较2022年的450,592千港元有所增加[9] - 2023年公司资产净值为2,824,523千港元,较2022年的3,023,035千港元有所减少[9] - 2023年非流动资产为2,661,287千港元,较2022年的2,726,240千港元有所下降[34] - 2023年12月31日,财务及证券投资组合为10.57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3.7亿港元[62] - 2023年12月31日,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之财务资产公平值为4900万港元,较2022年的7300万港元减少,主要因公平值亏损4100万港元,部分被购入1700万港元上市股权投资抵销[74] - 2023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额为3亿港元,较2022年的7亿港元减少;流动比率为1.6,较2022年的1.2增加[85] - 2023年12月31日,银行及其他贷款总额减至6.45亿港元,较2022年的8.63亿港元减少,仅约22%须于一年内偿还,较2022年的64%降低[85][86] - 2023年12月31日,资本负债比率为24.8%,较2022年的28.6%降低[86] - 2023年12月31日集團有抵押銀行擔保為100萬港元,無抵押銀行擔保為400萬港元;2022年分別為100萬港元和300萬港元[88] - 2023年12月31日集團資本承擔總額為8800萬港元,2022年為1.21億港元[89] 会计政策相关 - 编制全年业绩会计政策与2022年财报基本一致,采用新订及修订准则[13] - 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等修订影响会计政策披露但不影响计量等[13] - 香港会计准则第8号修订对集团财务报告无影响[15] - 香港会计准则第12号修订应用于租赁相关交易,对整体递延税项结余无重大影响[15] - 香港会计准则第12号国际税务改革修订对集团无影响[16] 业务分部情况 - 集团业务按产品及服务分为物业投资等多个运营分部[18] - 管理层按报告分部溢利评估表现,计算方法与集团除税前溢利一致[18] - 分部资产不包括联营公司等权益及部分总部资产[18] - 分部负债不包括应付税项等及部分总部负债[19] - 2023年食品业务收入为6.87261亿港元,是收入主要来源[22] - 2023年来自香港、中国内地、新加坡共和国、马来西亚及其他地区的外来客户收入分别为2.55262亿港元、749.5万港元、4.52911亿港元、1052.2万港元及1324.8万港元[27] - 2023年约1.14667亿港元收入来自食品业务分部向单一客户的销售,2022年为9180.1万港元[29] - 2023年来自经营租赁物业租金收入为1868.5万港元,利息收入为1132.3万港元,股息收入为1071.8万港元[31] - 2023年食品制造业业务收入为324,523千港元,较2022年的266,461千港元增长[37] - 2023年餐厅营运收入为359,901千港元,较2022年的291,065千港元增长[37] - 2023年提供管理服务收入为12,855千港元,较2022年的13,981千港元下降[37] - 2023年来自客户合约的总收入为697,279千港元,较2022年的571,507千港元增长[37] - 2023年食品业务来自客户合约之收入为6.84424亿港元,2022年为5.57526亿港元[39] - 2023年物业管理来自客户合约之收入为1245.9万港元,2022年为1285.7万港元[39] - 2023年其他业务来自客户合约之收入为39.6万港元,2022年为112.4万港元[39] - 2023年地区市场中,香港收入为2.38321亿港元,中国内地为202.2万港元,新加坡为4.47288亿港元,马来西亚为964.8万港元[39] - 2023年按确认收入时间,某一时间点转让之货品收入为6.84424亿港元,随时间转让之服务收入为1285.5万港元[39] - 食品业务收入本年度为6.87亿港元,2022年为5.6亿港元,来自咖啡店与餐厅连锁店的食品零售业务及食品制造收入分别增加24%及22%[56] - 物业投资本年度分部收入总额为2300万港元,2022年为2100万港元,本年度录得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净额2600万港元,2022年为2200万港元[60][67] - 财务及证券投资业务本年度总收入1800万港元,2022年为1500万港元,本年度损益表中录得溢利3200万港元,2022年为亏损9700万港元[67] 其他财务指标 - 2023年公司资本开支为4647.5万港元[22] - 2023年公司折旧为1.27352亿港元[22] - 2023年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财务工具公平值收益净额为1991.2万港元[22] - 公司资本开支为37,126千港元,未分配项目资本开支为300千港元[32] - 公司折旧为115,799千港元,未分配项目折旧为8,409千港元[32] - 公司融资成本为12,054千港元,未分配项目融资成本为27,939千港元[32] - 2023年政府补助为169万港元,2022年为1594.8万港元[41] - 2023年其他亏损净额为977.1万港元,2022年为804.2万港元[41] - 2023年除税前亏损已计入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财务工具公平值收益净额1991.2万港元,2022年为亏损1.04334亿港元[43] - 2023年已售存货成本为3.07572亿港元,2022年为2.88821亿港元[43] - 2023年香港所得税递延为 - 970千港元,中国内地及海外年内抵免总额为 - 1196千港元;2022年香港所得税递延为109千港元,中国内地及海外年内抵免总额为 - 3483千港元[44] - 2023年和2022年计算每股基本亏损的年内已发行股份加权平均数约为918,691,000股普通股[46] - 2023年无已宣派中期股息和拟派末期股息;2022年已宣派中期股息为32,154千港元[48] - 2023年应收账款30日内为28,062千港元,31 - 60日为21,258千港元,61 - 90日为14,413千港元,超90日为396千港元;2022年对应分别为28,189千港元、19,105千港元、12,155千港元、582千港元[51] - 2023年应付账款30日内为28,076千港元,31 - 60日为11,620千港元,61 - 90日为2,804千港元,超90日为1,237千港元;2022年对应分别为32,617千港元、10,601千港元、460千港元、1,642千港元[52] - 2022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及2023年1月1日已发行及缴足普通股数目为9,186,912,716股;2023年12月31日为918,691,271股,因2023年6月6日起每十股已发行普通股份合并为一股股份[52] - 本年度其他经营开支为1.46亿港元,2022年为1.38亿港元;融资成本增至5200万港元,2022年为4000万港元[55]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GSH股票证券公平值为7800万港元,占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财务资产总值及资产总值约10.4%及2.0%,本年度确认未变现公平值收益500万港元[70]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于Amasia投资公平值为5600万港元,占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财务资产总值及资产总值约7.5%及1.4%[72]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于Quantedge投资公平值减少至4200万港元,占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财务资产总值及资产总值约5.6%及1.1%,本年度已赎回1900万港元部分投资[73]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于GenieBiome Holdings Limited投资公平值为1800万港元,分别占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之财务资产总值及资产总值约36.0%及0.4%,本年度未变现公平值亏损100万港元[76] - 公司通过持有40.8%权益的Healthway Medical Corporation Limited参与医疗保健服务业务,2023年自其确认分占溢利800万港元,较2022年的2900万港元减少,2023年12月31日权益为4.89亿港元,较2022年的4.74亿港元增加[77][78] - 公司于TIH Limited投资2023年录得所占亏损1000万港元,2022年为溢利100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权益为2.86亿港元,较2022年的2.98亿港元减少[83] - 2023年12月31日集團有815名全職僱員,2022年為740名;2023年員工成本為2.9億港元,2022年為2.83億港元[90] - 董事不建議就2023年度派發末期股息,2022年無;2023年無中期股息,2022年每股0.35港仙,約3220萬港元[93] 核数师意见 - 核数师对集团2022年财报无保留意见[12] 市场环境 - 2023年新加坡经济增长1.1%,低于2022年的3.8%增幅[54] 医疗保健业务动态 - Healthway集团旗下65间诊所参与健康SG计划,2023年设立7间新诊所并收购6间诊所,还收购新加坡大型私营泌尿科医务诊所UROHEALTH Pte Ltd.[79] - 2023年10月,OUE Healthcare Limited附属公司完成对Healthway 26.2%权益的收购,Healthway自2023年11月8日起从新交所凯利板除牌[80] 股份相关 - 2023年6月6日股份合併生效,未對集團財務狀況或表現造成重大影響[88] - 公司將於2024年6月3日至6日
力宝华润(00156)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28 08:58
财务表现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达到350,352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5.5%[4] - 公司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的净利润为196,637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9.2%[4] - 公司在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每股基本及稀释亏损分别为0.06港元和0.14港元[4]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期内全面亏损总额为125,114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30.7%[5]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非流动资产总额为3,185,720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6]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流动资产总额为975,513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6]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流动负债总额为832,028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6]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资产净值为2,919,906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7]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权益为2,584,535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7]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期内全面亏损为125,114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30.7%[8] - 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动净额为37,899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01,855)千港元有显著改善[9] - 公司投资活动中,购入固定资产支付款项为19,378千港元,购入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财务资产支付款项为17,464千港元,购入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财务资产支付款项为10,176千港元[9] - 公司融资活动中,提取银行及其他贷款为24,486千港元,償還银行及其他贷款为97,159千港元,租赁付款本金部分为31,252千港元[9] 会计准则和审计 - 本中期财务报告书未经审计,根据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会计准则第34号中期财务报告和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证券上市规则附录十六适用的披露规定编制[10] - 公司已向公司注册处长提交了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财务报告书,核数师对该财务报告书作出了无保留意见的报告[11] - 本中期财务报告书所采纳的会计政策与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年度财务报告书一致,但在本期间首次采纳了一些新订和修订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和香港会计准则[13] 业务结构和表现 - 公司业务架构按产品和服务分为物业投资、财务投资、证券投资、食品业务、医疗保健服务、物业管理和其他分部,管理层会分别监控各分部的业绩[19] - 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总额为350,352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了25.5%[23] - 公司未分配之企业开支为38,352千港元,融资成本为18,294千港元[23] - 公司分部业绩中,食品业务业绩为正值26,826千港元,服务业务业绩为负值35,978千港元[23] - 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来自客户合同收入总额为333,717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27.9%[26] - 香港市场是公司主要的收入来源,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达到109,470千港元,占总收入的32.8%[26] 投资情况 - Skye Mineral Partners, LLC(Skye)是本集团持有的合资企业,其主要资产为CS Mining, LLC(CS Mining)的大部分股权[34] - 公司持有的或然负债主要包括有抵押和无抵押银行担保,用于替代食品业务分部的租金及公用开支按金[40] - 公司的承担包括有关物业、厂房及设备的已订约但未作出拨备,以及其他承担包括按公平值计入損益之财务资产的承担[41] 股权结构 - 公司股东情况显示,Skyscraper Realty Limited、力宝有限公司、Lippo Capital Limited等主要股东持有公司普通股股份约74.99%[113] 其他 - 全球经济前景不明朗,新加坡将2023年经济增长预测范围收窄至0.5%至1.5%,中中国内地增长前景风险偏向下行[91]
力宝华润(00156)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30 12:40
财务业绩表现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350,352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78,995千港元增长25.6%[1] - 期内亏损为78,972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29,824千港元收窄39.2%[1] - 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亏损为0.06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0.14港元收窄57.1%[1] - 期内全面亏损总额为125,114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80,694千港元收窄30.8%[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综合收入为350,352千港元[18] - 同期综合除税前亏损为77,226千港元[18] - 同期食品业务外来收入为328,848千港元,分部业绩亏损35,978千港元[18] - 同期证券投资分部业绩为26,826千港元,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财务工具公平值收益净额为29,066千港元[18] - 同期资本开支总计19,559千港元,其中食品业务为19,360千港元[18] - 同期折旧总计63,703千港元,其中食品业务为56,823千港元[1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综合收入为350,35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78,995千港元[2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资产总值为4,161,233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4,392,037千港元[2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负债总额为1,241,327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369,002千港元[20] - 2023年上半年销售货品及快流量消费品收入158,45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25,123千港元[20] - 2023年上半年餐饮销售收入169,02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27,806千港元[20] - 2023年上半年提供管理服务收入6,24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7,384千港元[20] - 2023年上半年来自经营租赁物业租金收入9,90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8,314千港元[20] - 2023年上半年利息收入4,26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003千港元[20] - 2023年上半年股息收入1,78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6,586千港元[20] - 2023年上半年来自客户合约收入在香港为109,47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78,431千港元[2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分部收入总额为3.37249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64066亿港元增长27.71%[22] - 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入中政府补助为143.7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012.1万港元大幅减少[22] - 2023年上半年其他亏损净额为663.4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693.3万港元略有减少[23]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相关的财务工具公平值收益净额为2906.6万港元,而2022年同期为亏损2344.5万港元[23] - 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支出总额为174.6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73.4万港元[24] - 每股基本亏损按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期内综合亏损及约9.18691亿股普通股加权平均数计算,2022年经重列后股数相同[25] - 2023年无已宣派中期股息,2022年股份合并前每股普通股中期股息为0.35港仙,金额为3215.4万港元[2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股东应占综合亏损5900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33亿港元[34] - 本期总收入增至3.5亿港元,2022年为2.79亿港元,其中63%(2022年为65%)和33%(2022年为30%)分别来自新加坡及香港[35] - 食品业务收入增幅达29%,占本期总收入的94%(2022年为91%),本期分部亏损3600万港元,2022年为6700万港元[35][37] - 本期其他经营开支为7300万港元,2022年为6900万港元[36] - 物业投资本期分部收入总额为1200万港元,2022年为1000万港元,本期录得溢利100万港元,2022年为亏损600万港元[39] - 财务及证券投资本期总收入400万港元,2022年为900万港元,本期损益表中录得溢利净额2900万港元,2022年为亏损1900万港元[40] - 集团在TIH Limited的投资于本期录得亏损2200万港元,2022年为溢利600万港元[58]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资产总值42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44亿港元[60]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负债总额12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4亿港元[60] - 公司决定不就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派付中期股息,2022年同期为每股0.35港仙[70] 资产与负债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3,185,720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3,293,787千港元减少3.3%[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975,513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098,250千港元减少11.2%[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832,028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918,410千港元减少9.4%[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净资产为143,485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79,840千港元减少20.2%[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409,299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450,592千港元减少9.2%[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2,919,906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3,023,035千港元减少3.4%[4] - 2023年6月30日,财务及证券投资组合为11.82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3.7亿港元[41] - 2023年6月30日,应收账款为6336.9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6003.1万港元[31] - 2023年6月30日,应付账款为3645.5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4532万港元[32] - 2023年6月30日,按公平值計入損益之財務資產總公平值為6.40302億港元,佔資產總值15.4%,本期間公平值收益淨額為2928.8萬港元[42]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持有的GSH股票證券公平值為7700萬港元,佔按公平值計入損益之財務資產總值及資產總值約12.0%及1.8%,本期間確認未變現公平值收益400萬港元[43]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於Amasia之投資公平值為5600萬港元,佔按公平值計入損益之財務資產總值及資產總值約8.8%及1.4%,本期間錄得公平值收益20萬港元[45]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於Quantedge之投資公平值減少至3800萬港元,佔按公平值計入損益之財務資產總值及資產總值約5.9%及0.9%,本期間錄得公平值收益200萬港元,已贖回1400萬港元投資,預計8月31日完成190萬港元贖回[47][48]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於Ascapia之投資公平值為3700萬港元,佔按公平值計入損益之財務資產總值及資產總值約5.7%及0.9%,本期間錄得公平值收益200萬港元,約2600萬港元贖回將於下半年完成[49] - 2023年6月30日,按公平值計入其他全面收益之財務資產公平值為7200萬港元,本期間減少主要因公平值虧損1800萬港元,抵銷購入1700萬港元上市股權投資[50]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於GB之投資公平值為1900萬港元,佔按公平值計入其他全面收益之財務資產總值及資產總值約26.5%及0.5%,本期間計入其他全面收入之未變現公平值收益為10萬港元[51] - 2023年6月30日集团银行及其他贷款减至7.88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8.63亿港元[61] - 2023年6月30日约65%的银行及其他贷款须于一年内偿还,2022年12月31日为64%[62]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资本负债比率为27.2%,2022年12月31日为28.6%[62] 会计准则应用 - 公司自2023年1月1日起应用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实务公告第2号的修订,预计影响年度财务报告书会计政策披露[9] - 公司将香港会计准则第8号的修订应用于2023年1月1日或之后的会计政策及估计变动,对财务状况或表现无影响[10][11] - 香港会计准则第12号的修订主要影响年度财务报告书中递延税项资产及负债组成部分披露,不影响整体递延税项结余[12][13] 业务分部情况 - 公司业务分为物业投资、财务投资等7个营运分部,管理层按分部业绩进行资源分配决策与表现评估[14][15] 店铺开设情况 - 公司全新概念店「Délifrance Bistro」已开业,2023年7月开设「Chatterbox Café」新店,另一间预计下半年开业[38] 投资相关情况 - 公司持有Skye Mineral Partners, LLC少数权益,相关诉讼仍在进行中,公司将继续抗辩并提出反申索[29][30] - 公司透過投資Healthway參與醫療保健服務業務,Healthway集團本期間收入增長,公司自Healthway確認之分佔溢利為900萬港元,2023年6月30日公司於Healthway之權益為4.8億港元[52][53] - GSH为亞洲物業發展商,酒店收入持續復甦,但經營成本因員工等開支上升而增加,隨著中國內地開放旅遊,投資者對其馬來西亞房地產業務興趣增加[44] - Amasia旗下Dialpad提供業務通訊軟件,公司2015年對Amasia投資200萬美元以獲長遠資本收益[45] - Healthway集团旗下55间诊所参与健康SG计划,期间设立三间新诊所并收购四间诊所[54] - Healthway集团收购新加坡大型私营泌尿科医务诊所UROHEALTH Pte Ltd. [55] - OUEH集团附属公司提出以每股0.048坡元现金收购Healthway全部已发行普通股的退市要约[56] 企业管治情况 - 公司设立审核委员会,成员包括容夏谷、梁英杰和陈念良,已审阅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综合中期财务报告[72] - 公司承诺奉行高质量企业管治常规,董事会不时检讨以符合相关标准和期望[73] - 董事认为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已遵守港交所证券上市规则附录十四所载企业管治守则条文[74] 人员情况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有746名全职雇员,2022年6月30日为774名[68] 证券交易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71] 经济环境情况 - 新加坡将2023年经济增长预测范围由0.5% - 2.5%收窄至0.5% - 1.5%,集团及联营公司将审慎管理资金[69]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2023年及2024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由2022年估算的3.5%下调为3.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