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恒生银行(00011)
icon
搜索文档
卓悦控股(00653)股东将股票由恒生银行转入金利丰证券 转仓市值1906.45万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05 00:50
股东持股变动 - 股东于8月4日将持股从恒生银行转移至金利丰证券 涉及市值1906.45万港元 占公司总股本比例40.17% [1] 供股计划详情 - 董事会建议按"1供3"基准发行最多约13.43亿股供股股份 每股作价0.080港元 [1] - 供股价较最后交易日收市价0.1080港元折让约25.93% [1] - 通过供股最多募集约1.07亿港元 预计所得净额不超过约5200万港元 [1]
智通ADR统计 | 8月5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8-04 22:39
恒生指数ADR表现 - 恒生指数ADR收报24674.48点 较前日下跌58.97点 跌幅0.24% [1] - 盘中最高触及24746.92点 最低下探24397.60点 振幅达1.41% [1] - 成交量达3562.57万股 平均成交价位24572.26点 [1] 蓝筹股价格变动 - 汇丰控股ADR报97.005港元 较港股收盘价上涨0.63% [2][3] - 腾讯控股ADR报551.117港元 较港股收盘价上涨0.20% [2][3] - 建设银行ADR报7.901港元 较港股价格下跌0.019港元 [3] 主要科技股表现 - 腾讯控股港股收涨2.80%至550港元 ADR溢价1.117港元 [3] - 阿里巴巴港股下跌0.60%至116.2港元 ADR折价0.91港元 [3] - 美团港股上涨0.65%至123港元 ADR报价122.912港元 [3] 金融板块走势 - 工商银行港股上涨1.34%至6.06港元 ADR报价6.048港元 [3] - 中国银行港股上涨0.67%至4.54港元 ADR报价4.521港元 [3] - 招商银行港股上涨1.39%至51港元 ADR报价51.069港元 [3] 消费及医药股表现 - 泡泡玛特港股大涨3.21%至251港元 ADR报价250.793港元 [3] - 百济神州港股上涨3.16%至182.6港元 ADR溢价1.14港元 [3] - 安踏体育港股上涨1.56%至91港元 ADR报价91.14港元 [3]
恒生银行(00011.HK)连续2日回购,累计回购40.00万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8-04 13:20
公司回购动态 - 8月4日以每股111.900港元至114.000港元回购20.00万股 金额达2267.19万港元[2] - 8月1日以每股112.400港元至114.300港元回购20.00万股 金额达2259.22万港元[2] - 两日累计回购40.00万股 总金额4526.40万港元[2] 股价表现 - 8月4日收盘价113.500港元 单日上涨0.53%[2] - 两日累计下跌0.96%[2] - 8月4日全天成交额2.53亿港元[2]
恒生银行8月4日斥资2267.19万港元回购20万股
智通财经· 2025-08-04 10:25
股份回购 - 公司于2025年8月4日斥资2267.19万港元回购股份 [1] - 回购数量为20万股 [1] - 每股回购价格区间为111.9-114港元 [1]
恒生银行(00011.HK)8月4日耗资2267.2万港元回购20万股
格隆汇· 2025-08-04 10:23
公司回购动态 - 恒生银行于8月4日耗资2267.2万港元回购20万股股份 [1]
恒生银行(00011) - 翌日披露报表
2025-08-04 10:16
股份数据 - 2025年8月1日和8月4日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数目为1,882,267,536[3] - 2025年8月1日和8月4日分别购回以作注销但尚未注销之股份200,000,占比均为0.0106%[4] - 2025年8月1日购回股份每股价格为HKD 112.9609,8月4日为HKD 113.3593[4] - 2025年8月4日购回股份200,000,付出价格总额为HKD 22,671,860[12] - 根据购回授权在交易所购回股份数目为400,000,占比为0.0213%[12] 购回授权 - 购回授权决议获通过日期为2025年5月8日[12] - 公司可根据购回授权购回股份总数为188,226,753[12] 其他规定 - 股份购回后新股发行等暂停期截至2025年9月3日[12] - 普通议决案2025年5月8日通过,授予公司一般性授权,可于2026年股东周年常会结束前购回不超2025年股东周年常会已发行股份数目10%的普通股[13] - 除特定豁免外,公司购回股份后30天内不得发行新股等[14] - 公司在交易所出售库存股份须按规则披露则需填妥第三章节[15]
许国威离开渣打银行 于7月出任恒生银行资本市场部主管
智通财经· 2025-08-04 05:53
人事变动 - 许国威离开渣打银行加入恒生银行(00011)出任资本市场部主管 [1] - 许国威在渣打银行任职超过十年 此前在花旗银行任职近十年 [1] - 人事变动发生于7月 涉及财富管理和资本市场领域 [1]
8月1日港股回购一览
证券时报网· 2025-08-04 01:35
港股公司股份回购概况 - 8月1日6家港股上市公司合计回购317.98万股 总金额4812.96万港元 [1] - 恒生银行以2259.22万港元成为单日回购金额最高企业 VITASOY INT'L以184.40万股成为单日回购股数最多企业 [1] - 枫叶教育单日回购101.60万股位列股数排名第二 名创优品以193.59万港元位列金额排名第四 [1] 重点企业回购明细 - 恒生银行回购20.00万股 金额2259.22万港元 价格区间112.400-114.300港元 系年内首次回购 [1][2] - VITASOY INT'L回购184.40万股 金额1689.01万港元 价格区间9.140-9.170港元 年内累计回购达2.17亿港元 [1][2] - 百胜中国回购1.72万股 金额631.30万港元 价格区间364.800-369.600港元 年内多次回购累计达10.29亿港元 [1][2] 其他企业回购数据 - 名创优品回购5.26万股 金额193.59万港元 价格区间36.250-37.500港元 年内累计回购3.19亿港元 [2] - 枫叶教育回购101.60万股 金额37.59万港元 价格区间0.365-0.370港元 年内累计回购2229.92万港元 [2] - 美亨实业回购5.00万股 金额2.25万港元 价格0.450港元 年内累计回购75.65万港元 [2]
智通港股回购统计|8月4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8-04 01:15
公司回购概况 - 2025年8月1日共有8家港股上市公司进行股份回购 涉及恒生银行 VITASOY INT'L 百胜中国 贝壳-W 名创优品 枫叶教育和美亨实业 [1] - 恒生银行单日回购金额最高达2259.22万港元 回购数量20.00万股 [1][2] - 百胜中国出现两次回购记录 合计回购8.61万股 总金额951.30万港元 [2] 单日回购数据 - VITASOY INT'L回购184.40万股 金额1689.01万港元 [2] - 贝壳-W回购65.99万股 金额400.00万港元 [2] - 名创优品两次合计回购10.46万股 金额217.71万港元 [2] - 枫叶教育回购101.60万股 金额37.59万港元 [2] - 美亨实业回购5.00万股 金额2.25万港元 [2] 年度累计回购情况 - VITASOY INT'L年累计回购2322.40万股 占总股本2.164% 为所有公司中占比最高 [2] - 枫叶教育年累计回购4440.60万股 数量最多 占总股本1.490% [2] - 百胜中国年累计回购368.21万股 占总股本0.990% [2] - 贝壳-W年累计回购1617.42万股 占总股本0.449% [2] - 美亨实业年累计回购356.80万股 占总股本0.860% [2] - 名创优品年累计回购约701.26万股(合并两批次) 占总股本约0.565% [2]
李嘉诚40万起推售大湾区400套房? 有港客专程到广州东莞看房
搜狐财经· 2025-08-02 05:44
公司动态 - 长江实业(和记黄埔地产)近期集中向香港买家推售大湾区四个楼盘共400套房源,总价最低40万元起 [1] - 惠州泷珀花园单价8000多元/㎡,较2020年均价跌了超三成,成为港客关注焦点 [1] - 广州逸翠庄园去年底推出建筑面积120至140㎡的小叠墅,总价150万至180万元,较此前400万至500万的总价大幅下降 [3] - 黄埔区御湖名邸去年推售了十几套尾货,套均总价约1000万元,价格较高峰期打了约8折 [4] - 东莞海逸豪庭当前高层参考均价约15500元/㎡,较2022年的23000元/㎡降价明显 [6] 市场趋势 - 港人北上大湾区置业现象日益普遍,从深港口岸扩展至惠州、东莞、广州、中山等腹地城市 [8] - 惠州泷珀花园高层洋房单价从2020年的1.2万至1.3万元降至当前的8000多元,降幅约三成 [6] - 东莞海逸豪庭叠加户型参考均价约21800元/㎡,较此前高位有所下降 [6] - 广州逸翠庄园当前在售尾货中,126㎡下叠总价约228万元,167㎡上叠总价420万元,282㎡类独栋总价600多万元 [3] 消费者行为 - 香港买家专程跨城至广州增城、东莞探盘,寻找降价机会 [1][3] - 港人北上置业属性从投资转向退休自住,购房节奏放缓 [10] - 当前在内地置业的港人多为四五十岁,看重内地生活成本低和交通便利 [10] 行业背景 - 粤港澳大湾区交通日益便利,为港人北上置业创造了良好条件 [8] - 港人对李嘉诚家族开发的房子较为认同,认为其价格明显低于香港且符合自身品位 [8] - 国家为港人北上就业、居住提供了优越的政策条件,进一步推动置业需求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