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德勤
icon
搜索文档
GenAI正在改变医疗技术的游戏规则吗
德勤· 2024-12-23 07:05
Deloitte. Is Generative AI changing the game for medtech? To assess where medtech companies have realized value2 from AI and GenAI and what could be next, the Deloitte Center for Health Solutions surveyed 85 leaders from medtech organizations during the summer of 2024 and conducted follow-up interviews. We found that: Is Generative AI changing the game for medtech? 4 Using AI to transform processes is not new to medtech organizations (see sidebar, "AI in action at medtech companies"). But beyond this anecdo ...
2024年光谷高科技高成长20强报告
德勤· 2024-12-23 06:20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提供整体行业投资评级 但重点推荐了光谷地区高科技高成长企业[4][18][39][45][52][60][68][81][107] 核心观点 - 光谷高科技产业集群发展迅速 光电子产业规模占全国50% 生命健康产业规模达4800亿元 人工智能与集成电路为战略新兴产业[115][123][124] - 东湖高新区拥有16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占全省21% 专利拥有量达15.1万件 其中发明专利超7万件[110][112] - 政府通过"3551光谷人才计划"、产业基金引导、税收优惠等政策持续支持科创企业全链条发展[115][126] 智能座舱与汽车电子 - 武汉海微科技为蔚来汽车中控显示屏、HDR数字仪表等显示部件独家供应商 覆盖652,123辆新能源汽车[1][2] - 主导产品为中高端新能源汽车显示屏 已进入理想汽车L9双联屏、高合汽车HiPhi X三联屏等供应链[1][2] - 拥有授权发明专利31项、实用新型专利89项、软件著作权18项 正在申请发明专利130项[2] 生物医药与核酸技术 - 糖智药业专注核苷、核苷酸、亚磷酰胺单体等核酸药物核心原料 拥有全球领先糖酶库和复杂糖类化合物合成手段[6] - 楷拓生物整合质粒及mRNA工艺平台 为基因治疗提供"质粒-mRNA-成品"全流程CDMO服务 覆盖临床前到商业化生产[89][90] - 鼎康生物为CDMO企业 专职研发人员百余人 2023年主营业务收入4.5亿元 年增长率达87%[35][37] 光电子与通信技术 - 钧恒科技研发数字多通道并行模块 传输速率高、国产化 产品用于通信、数据中心、超算等领域 拥有知识产权100余项[29][30] - 长飞先进半导体拥有6英寸SiC产线 提供650V—3300V SiC SBD和MOSFET产品 申请专利152项、授权77项[75][82][83] - 芯景科技专注模拟及数模混合集成电路 产品用于计算机、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等领域 获国家重点IC设计企业认定[70][71] 人工智能与高端制造 - 智化科技开发AI辅助逆合成平台ChemAIRS 可在数分钟内设计分子合成路线 拥有14项专利、64项软著[47][48] - 奋进智能机器为白酒酿造行业提供"云机器人"和"工匠机器人" 获专利百余项 上甑机器人通过国家CR认证[54][55] - 灵途科技具备光电传感器全栈研发能力 产品应用于智能家居、智慧城市、智能测绘领域头部企业[15][16] 环境科技与可持续发展 - 湖振煜环境拥有河湖治理、污泥处理、土壤修复技术 获40余项专利 核心技术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33][41] - 敢为科技研发高精度光学气体传感器 掌握TDLAS、CRDS等检测技术 拥有专利120项、软件著作权58项[65][66] 数字农业与生物技术 - 禾大科技开发数字农业平台 拥有60余项专利、33项软著 提供数字大田、数字果园等解决方案[26][27] - 伯远生物建立多组学平台 每年转30000+个基因 服务6500+课题组和200+种业公司 获"中国好技术"称号[12][13] 医疗健康与器械 - 唯柯医疗专注心衰及结构性心脏病介入领域 核心产品纳米膜卵圆孔未闭封堵器获"最具投资价值奖"[85][86] - 凯德维斯生物与同济医院合作 开发HPV整合基因检测技术 原研重组溶瘤腺病毒KD01处于临床阶段[91][92] 数据智能与服务 - 海云健康覆盖13万家药店门店 构建4亿患者服务体系 积累销售数据150亿条、药品数据3000万条[72][79] - 新烽光电提供智慧水文、水务解决方案 累积水情监测数据超18亿条 拥有专利440余项[57][58] 基础设施与能源技术 - 合智数字能源提供"车-桩-网"一体化解决方案 产品覆盖200多个城市 远销全球50余国家和地区[21][22] - 睿特富连研发IT基础设施连接解决方案 获DCS奖"最佳ICT自动化管理解决方案"等国际奖项[20]
2025年技术趋势报告
德勤· 2024-12-20 08:25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行业的投资评级未明确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强调了人工智能(AI)在多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包括硬件、IT功能、核心系统现代化、空间计算等,并指出AI将成为未来技术的基础设施,类似于电力和HTTP [57][105][11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硬件与基础设施 - 硬件和基础设施在当前技术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尤其是在AI需求推动下,企业IT支出和运营可能发生转变 [1] - 随着机器人和智能设备的普及,未来十年企业可能需要对硬件进行战略性更新 [3] - AI对专用计算资源的需求推动了硬件的复兴,尤其是AI芯片和嵌入AI的终端设备,如个人电脑和物联网设备 [100][120][121] - 数据中心能源消耗的增加对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挑战,企业需要平衡性能与可持续性 [101][104][120] IT功能的提升 - AI正在改变IT功能的角色,从成本中心转变为竞争差异化因素,尤其是在代码编写、软件测试和人才增强方面 [55][132] - 随着AI的普及,IT团队将面临自动化和创新的双重挑战,未来可能需要重新定义IT资源分配和管理方式 [134][135] 核心系统现代化 - 企业资源规划(ERP)平台被视为关键资产,全球ERP市场预计在2023年至2030年间以11%的年增长率增长,主要驱动因素是效率提升和数据驱动决策 [18] - AI正在打破传统ERP系统的单一模式,企业正在减少对单体ERP的依赖,转而采用模块化方法,以实现更灵活的工作方式 [22][25] 空间计算 - 空间计算通过融合物理和数字数据,提供了更自然的交互方式,特别是在实时模拟、医疗和制造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64][65][69] - 空间计算的未来发展将依赖于数据集成和AI的进一步融合,以实现更智能的自动化和决策支持 [67][69] AI的未来发展 - 大型语言模型(LLMs)虽然强大,但并非所有任务的最佳选择,企业正在转向小型语言模型、多模态模型和代理AI,以实现更高效的AI应用 [86][87][95] - AI的未来将不仅仅是增强知识,还将增强执行能力,企业需要为AI代理的广泛应用做好准备 [97][111] 硬件与AI的结合 - AI硬件市场预计在2024年达到500亿美元,并在未来几年继续增长,主要由AI芯片和嵌入AI的终端设备推动 [127][137] - AI硬件的进步将推动物联网和机器人领域的变革,未来智能设备将变得更加自主和智能 [120][121] 企业技术领导力 - 随着AI的普及,技术领导者的角色将发生变化,他们需要具备更多的技能,包括流程知识、项目管理、业务开发和生态系统管理 [132][134] - 技术领导者需要推动AI的变革管理,确保AI在企业中的广泛应用能够带来真正的业务价值 [132][134]
2024年全球网络调查未来报告-第4版(英)-德勤
德勤· 2024-12-02 08:35
第四版网络调查的全球未来 THE PROMISE OFCYBER 通过网络安全恢复能力提高转型价值 2 价值 不断增长的 CYBER 网络安全的需求不断演变。新的威胁、技术和不断变化的商业 需求持续重新定义各行各业运营组织的优先事项和可能性。 获取对未来网络安全的更清晰视角是一项持续的任 务,使我们不仅能够领先于新兴风险,还能识别新 的业务价值机会。 在Deloitte全球未来网络安全调查的第4版中,我们 获得了更加清晰的视角。我们看到,网络安全与商 业价值之间的联系正在变得越来越紧密——网络安 全在推动技术驱动项目和实现商业成果方面的作用 日益重要。我们还看到了首席执行官团队领导角色 ,包括首席信息安全官(CISO)的角色正在随着企 业范围内网络安全考量的增强而发生变化。 我们很高兴与您分享调研的关键发现,并邀请您在此处 进行探索。在接下来的页面中,您将看到基于数据的见 解与德勤深厚的全球网络安全经验观察相结合的内容, 以及直接来自访谈受访者的反思。请查看,如果您对深 入了解感兴趣,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 快乐阅读, Emily Mossburg 德勤全球网络领导者 3 里面是什么 1 从顶部看 转型网络战略 ...
2024德勤深圳高科技高成长20强及明日之星榜单出炉
德勤· 2024-11-28 00:0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无具体投资评级信息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重点关注深圳高科技高成长20强及明日之星企业,展示这些企业在各自领域的快速增长和创新能力 [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2024德勤深圳高科技高成长20强榜单 - 榜单展示了20家深圳高科技企业的快速增长情况,涵盖硬件、半导体、元器件、生命科学、高端制药、软件、商用软件等多个行业 [9][10][11][12][13][14] - 深圳市格灵精睿视觉有限公司以816.3%的近三年营收增长率位居榜首 [9] - 深圳市贝美药业有限公司以753.4%的近三年营收增长率位居第二 [9] - 深圳市柠檬光子科技有限公司以731.8%的近三年营收增长率位居第三 [9] - 九科信息技术(深圳)有限公司以611.8%的近三年营收增长率位居第四 [9] - 深圳鲲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428.0%的近三年营收增长率位居第五 [9] - 深圳格调小材科技有限公司以334.4%的近三年营收增长率位居第六 [9] - 深圳瑞德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260.1%的近三年营收增长率位居第七 [11] - 深圳御光新材料有限公司以226.1%的近三年营收增长率位居第八 [11] - 深圳市大乐装建筑科技有限公司以213.2%的近三年营收增长率位居第九 [11] - 深圳玉汝成口腔材料有限公司以207.8%的近三年营收增长率位居第十 [11] - 深圳市森美协尔科技有限公司以129.8%的近三年营收增长率位居第十一 [11] - 深圳市镭神智能系统有限公司以119.4%的近三年营收增长率位居第十二 [11] - 赋之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以93.6%的近三年营收增长率位居第十三 [11] - 深圳市车电网络有限公司以88.1%的近三年营收增长率位居第十四 [11] - 广东未来科技有限公司以85.7%的近三年营收增长率位居第十五 [12] - 深圳市华曦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81.5%的近三年营收增长率位居第十六 [12] - 深圳华锐分布式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81.5%的近三年营收增长率位居第十七 [13] - 深圳市驭能科技有限公司以72.8%的近三年营收增长率位居第十八 [13] - 深圳市乐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72.8%的近三年营收增长率位居第十九 [14] - 深圳市惟客数据科技有限公司以65.6%的近三年营收增长率位居第二十 [14] 2024德勤深圳明日之星榜单 - 榜单展示了26家深圳明日之星企业,涵盖清洁技术、新能源、高端装备、智能制造、软件、商用软件、生命科学、生物制品及技术等多个行业 [16][17][18] - 百穰新能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16] - 城市之光(深圳)无人驾驶有限公司 [16] - 萨科(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16] - 森瑞斯生物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16] - 深圳柏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6] - 深圳飞渡微电子有限公司 [16] - 深圳高度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16] - 深圳江行联加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16] - 深圳勒迈科技有限公司 [16] - 深圳瑞利声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16] - 深圳市边界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16] - 深圳杉海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18] - 深圳市聚芯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 [18] - 深圳市迈步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18] - 深圳市企企通科技有限公司 [18] - 深圳市睿翼商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18] - 深圳市司普科技有限公司 [18] - 深圳市唯迹科技有限公司 [18] - 深圳市唯酷光电有限公司 [18] - 深圳市威视佰科科技有限公司 [18] - 深圳市玄羽科技有限公司 [18] - 深圳市懿晗科技有限公司 [18] - 深圳市智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18] - 深圳天海宸光科技有限公司 [18] - 深圳中机新材料有限公司 [18] - 鑫巨(深圳)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18] 德勤高科技高成长项目背景 - 德勤深圳高科技高成长20强和德勤深圳明日之星评选项目是德勤中国高科技高成长50强系列评选的子项目 [20] - 项目旨在发现和表彰深圳高速成长、持续创新的卓越企业 [20] - 深圳20强企业将自动成为德勤中国50强及亚太500强项目的候选企业 [20] - 深圳明日之星企业将自动成为德勤中国明日之星候选企业 [20] - 德勤高科技高成长项目创办于1995年,每年在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举办 [20] - 历届榜单中涌现出许多行业翘楚,如腾讯、阿里巴巴、百度、京东、字节跳动、中芯国际、大疆创新、苹果、微软、谷歌、特斯拉等 [20] 深圳经济与科技环境概览 - 2023年深圳地区经济总量达3.46万亿元,增长6.0%,经济总量稳居全国第三、亚洲第四 [25] - 2024年前三季度,深圳GDP同比增长5.4%,高于广东省的3.4%和全国的4.8% [25] - 深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7%,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0.9% [25] - 深圳市持续深化"20+8"战略性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行动计划,优化战新产业集群治理模式 [30] - 全市二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增加值达1.45万亿元,增长8.8%,占GDP比重提升至41.9% [30] - 数字与时尚、绿色低碳、新材料等产业集群快速增长 [30] - 深圳坚持把创新作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核心动能,连续4年排名全国创新型城市第一位 [36] - "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连续4年排名全球科技创新集群第二位 [36] - 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5.81%,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达94.9%,位居全国第一 [36] - 深圳知识产权多项指标领先全国,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20年稳居全国城市首位 [37] 深圳高科技企业首席执行官调查概览 - 企业积极推动研发投入对全社会创新驱动力的提升具有显著带动作用 [41] - 20%的深圳受访企业研发投入占比在八成以上,超过三分之一的深圳受访企业研发人员占公司员工六成以上 [41] - 超过半数的深圳受访企业将其研发资金用于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技术的探索中 [46] - 其他主要的技术投资领域涵盖了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机器人与自动化技术、物联网技术 [46] - 超过三分之二的深圳受访企业表示技术研发投入成本高,造成资金压力大 [49] - 半数企业面临高新技术人才短缺、招聘和培养难题以及新技术的市场推广和客户的接受程度挑战 [49] - 六成企业认为平衡短期盈利和长期可持续发展是一大挑战 [52] - 六成深圳受访企业已经实施员工环保培训,显著提升了员工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52] - 58%的企业着手优化供应链,优先采用环保材料和低碳供应商 [52] - 43%的企业引进了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与设备 [52] - 废弃物的分类回收和再利用成为企业普遍实施的环保措施 [52] - 半数以上的深圳受访企业倾向于在长三角地区设立总部或分支机构 [55] - 深圳的企业在选址时最为看重的是市场的可获得性、良好的营商环境以及合理的经营成本 [57] - 深圳受访企业对于融资前景保持乐观态度,其中超过三分之一的企业预计融资金额将超过1亿元人民币 [59] - 在首次公开募股(IPO)的目的地选择上,A股市场获得了49%的深圳受访企业的偏爱 [62] - 在目前经济下行压力大的市场环境下,仍有近四成企业计划在未来一年内继续扩张 [65]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中国零售行业加速智能化升级转型
德勤· 2024-11-21 00:08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具体的行业投资评级 [1][2][3] 核心观点 - 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重塑零售行业的运营模式与竞争格局 通过其在营销 供应链 客户服务等方面的应用 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 [19][20] -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零售行业的应用场景不断扩展 包括智能客服 营销内容生成 供应链优化等 显著提升了管理效率和顾客体验 [46][108] - 企业级生成式人工智能架构需要包括知识 模型 智能体 场景等多个层次 企业需深入理解业务需求 设计符合实际应用场景的解决方案 [46][47] - 中国生成式人工智能市场正在经历爆发式增长 企业需要加快步伐 补齐人才储备 治理机制及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短板 [49][50]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 -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自2018年GPT-1发布以来 经历了快速迭代 2022年ChatGPT的发布标志着该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 [80][81][82] - 生成式人工智能展现了强大的任务处理能力 能够进行文本 图像 代码 视频及3D等多种内容的生成 推动各行业向智能化 自动化方向迈进 [77][78] - 超过2/3的受访者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主要感到惊喜与兴奋 但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感 [85][87] - 51%的受访者预计生成式人工智能会加剧经济不平等 52%的受访者预计其会导致全球经济实力集中化 [89][90][91]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零售行业的应用 -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零售行业的应用场景包括消费者洞察 市场营销 门店运营 客户服务 IT 供应链 人力资源 合规与风险管理 数据分析与文档处理等 [108][118][122][130][142][147][153][158][162][170] - 零售企业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智能客服 智能订货 智能巡店 智能营销等应用 显著提升了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127][131][135][142][144][153][158][162] -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零售行业的应用仍大多处于探索与试点阶段 大部分企业尚未将实验的方案投入到正式生产环节中 [182][183][184][187] 对企业走入人工智能时代的建议 - 企业在探索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与应用时 需保持理性与谨慎 避免过度投资 确保投资与企业的长期战略目标和财务状况相匹配 [50][20] - 企业需要同时考虑企业战略 风险治理 人才储备与技术基础设施等多个关键点 通过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 实现数据驱动的决策制定和智能化的业务运营 [47][49]
德勤发布最新报告《中国包装行业趋势洞察:绿色、创新、数智、协同》
德勤· 2024-10-30 00:0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无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包装行业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积极探索未来的发展方向,努力在保持传统优势的同时,融入更多创新元素,以适应市场变化,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6] - 绿色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促使下游产业积极响应政策导向,绿色包装成为行业发展的新趋势[8] - 数字和智能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包装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推动包装设备向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01 行业概况 - 中国包装行业作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贯穿于国计民生的各个领域,从日常消费品到高端工业产品,包装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环,直接影响着产品的安全、品质和市场竞争力[5] - 截至2023年,包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超过1万家,累计完成营业收入近1.2万亿元[14] - 包装行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如环保包装、数字包装、智能设备等领域[17] 03 包装设备 - 包装设备包含灌装/包装设备及包装后道设备,灌装设备是指将液态/流体内容填充到容器中的机械设备,后道设备是指内包装完成后直至码垛进入物流环节,包装链条上应用的所有设备[42] - 下游客户对包装设备的投入会更聚焦于新产品/新包装以及产线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43] - 客户对设备创新的需求更侧重于满足实际生产场景的定制化和柔性化要求,同时对智能化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充满期待[44] 包装材料 - 中国包装材料种类繁多,包括内包装、外包装、箱装和托盘等,主要以塑料、纸张等为主[26] - 2023年,中国市场上的包装材料仍以纸类和塑料薄膜为主,占比超50%,其中塑料薄膜的使用占比增幅高达9%[26] - 下游客户对包装材料行业的创新抱有高度期待,依赖创新以满足多重需求,推动行业持续进步[28] 下游客户的发展预期 - 调研数据显示,多数客户认为未来继续获得稳定增长,70%受访客户认为企业未来3-5年平均年业务增长可以达到5%及以上,其中10%以上的占比近30%[19] - 50%受访客户认为消费分化是未来的重要趋势,消费场景和品类的多元化是下游企业重要课题之一[20] 热点关注:中企出海 - 随着国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和企业实力的不断增强,加之政府政策的积极倡导,中国企业正积极寻求海外市场拓展[24] - 87%的受访本土企业已经或计划拓展海外市场,但同时中企出海也需要克服供应链安全、市场洞察、法规遵从、文化差异与人才管理等诸多挑战[24] - 从出海方式上,多数企业会选择供应商合作模式,占比58%[24] 绿色包装 - 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政策的推动,绿色包装正逐步成为包装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34] - 80%受访者认为,企业已设定明确的绿色环保目标并积极推进,监管法规、市场及消费者需求、海外业务发展是推动绿色转型的关键因素[35] - 下游行业依据4R1D原则,正重点推进包装轻量化创新,这既是客户需求,也是包材厂商的创新方向之一[38] 数字包装 - 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数字包装开辟了广阔的应用前景,下游产业正积极探索将数字技术融入包装材料,旨在消费者互动、精准营销、防伪及溯源等关键场景中,挖掘并实现更大的商业价值[39] - 数字包装为消费者提供丰富的互动体验,有效增加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和情感连接,提升购买体验,促进了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深度互动[40] - 数字包装上的标识帮助消费者验别真伪,增强产品安全品质信心,于客户也有助于打击假冒伪劣,保护品牌形象,同时优化供应链管理效率[41]
中国银行业2024年上半年发展回顾与展望2024
德勤· 2024-10-14 12:3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文档未提及,无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对中国银行业2024年上半年发展进行回顾与展望,涉及宏观经济和金融形势、上市银行业绩、业务观察、热点话题探讨等多方面内容,但未明确给出一个总结性的核心观点[1][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2024年上半年宏观经济和金融形势回顾 - 提及GDP相关数据,如GDP增长5.0%等,但未对宏观经济和金融形势给出明确的总结性观点[10] 2024年上半年上市银行业绩分析 - 给出了众多银行相关业绩数据,如ROA、ROE、RORWA、RAROC等指标在2023 - 2024年上半年的变化数据,但未进行总结性分析[34][37][38] 2024年上半年上市银行业务观察 - 文档未对业务观察给出明确的总结内容,仅列举了一些业务相关数据[3] 热点话题探讨 - 文档未对热点话题探讨给出明确的总结内容,仅提及一些话题相关内容[4]
2024年前三季度中国内地及香港IPO市场回顾与前景展望
德勤· 2024-10-08 02:3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今年前三季度,全球资本市场受到多重负面因素影响,但欧洲央行和美联储的降息措施有助于改善市场投资情绪 [3][4] - 中国内地及香港/WK市场新股发行数量和融资规模较上年同期均大幅下降 [41][42] - 香港新股市场流动性和投资情绪受美联储减息预期影响,但最终迎来1只超大型新股上市,以及特专科技和'D新股上市 [10] - 中国内地新股市场以创业板和科创板为主导,但各板块新股数量和融资额均同比大幅下降 [41][42][43] 新股市场回顾 - 全球 - 纳斯达克超越纽交所排名第一,印度国家证券交易所和香港交易所分列第三和第四 [6] - 全球前十大新股融资规模较去年同期增长2% [8] 新股市场回顾 - 香港 - 香港新股市场融资规模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但有1只超大型新股和1只中型新股主导市场融资 [11] - 香港新股数量和融资额较去年同期均有所增加,主要由于有2只特专科技新股和3只'D新股上市 [11] - 香港新股上市首日表现最佳的3只新股较去年同期更为理想,整体新股平均首日回报率也高于去年 [24][25] 新股市场回顾 - 中国内地 - 中国内地新股发行数量和融资规模较上年同期均大幅下降,创业板和科创板数量和融资额下降最为明显 [41][42] - 中国内地前5大新股融资规模为95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下降83% [43] - 中国内地新股上会数量和/WK申请数量较上年同期均大幅下降 [44][45] - 中国内地新股发行市盈率以10-20倍为主,新股上市首日平均回报率为67.5% [46][48] - 中国内地新股融资规模以中等规模和小规模为主,各板块平均融资规模较上年同期均有所下降 [53][55] - 中国内地新股认购热情仍然高涨,100%的新股获得超额认购 [56][57] 行业分析 - 香港新股以消费和dDd行业为主 [92][93] - 中国内地新股以传统与高端制造、科技传媒电信行业为主 [59][60][61] 监管政策 - 证监会出台多项政策措施,包括修订《首发企业现场检查规定》、发布《关于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等,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69][70][71][72] - 三大交易所发布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规范上市公司在环境、社会和治理等方面的信息披露 [73] - 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并配套出台相关制度规则 [74][75] - 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进一步优化科创板政策 [76]
电信行业洞察:通晓尖峰新锐 助力互联攀升
德勤· 2024-10-07 06:0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无] 报告的核心观点 1. 2024年1-6月,三大电信运营商移动数据流量业务收入同比下降2.3%,占电信业务收入比重36.7%,下降1.9个百分点;固定互联网宽带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4%,占电信业务收入比重15.3%,提升0.3个百分点;新兴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1.4%,占电信业务收入比重25.5%,提升3.9个百分点。[20] 2. 截至2024年6月,全国移动电话用户累计净增2,401万户,总数达到17.68亿户;5G移动电话用户累计净增1.05亿户,总数达到9.27亿户,占移动电话用户的52.4%。[47] 3. 截至2024年6月,全国5G基站总数达391.7万个,比上年末净增53.5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33.0%。[47] 4. 截至2024年6月,三大电信运营商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累计净增1,810万户,总数达到6.54亿户。[65] 5. 中国电信2024年1-6月服务收入为2,462亿元,同比增长4.3%;净利润为218亿元,同比增长8.2%。[66] 6. 中国联通2024年1-6月营业收入为1,973亿元,同比增长2.9%;净利润为138亿元,同比增长11.3%。[67] 7. 中国移动2024年1-6月营运收入为5,467亿元,同比增长3.0%;净利润为802亿元,同比增长5.3%。[68] 报告分类总结 1. 运营数据分析: - 移动数据流量、固定宽带、新兴业务收入占比变化[20] - 移动电话用户、5G用户、5G基站数量增长[47] - 固定宽带用户增长[65] 2. 财务数据分析: - 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的收入、利润增长情况[66][67][68] 3. 行业发展趋势: - 5G网络建设加速推进[47] - 固定宽带用户规模持续增长[65] - 新兴业务收入占比不断提升[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