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量相关 - 发电量取决于甲烷浓度和发电机组工作效率 [3] - 老项目可能因区域人口、人均垃圾产生量增长增容,部分地区因垃圾减少或分流做焚烧造成项目减容 [3] 电价补贴相关 - 生物质发电电价标准基于2005年当地脱硫标杆定价 +0.25元制定,沼气发电按此标准执行,付款周期依地方情况而定,需进入补贴目录后支付 [3] - 按系统流程申报项目进入电价补贴目录节奏较快,从政策发布到现在约40个项目进入补贴目录,8个项目流转到国家信息中心待审核 [3] 未来增长空间相关 - 未来五年目标是每年增加20%-30%,从推进国内2000多个县城开发和海外业务、做行业整合两方面着手 [3] 市场规模相关 - 国内焚烧率50%-60%,填埋率40%多,未来焚烧比例预计维持较长时间 [3] - 渗滤液和养殖市场会逐渐增加,当前重心在填埋场项目 [3] 项目建设成本相关 - 单个1MW项目建设成本约400 - 500万元(进口机组1MW约400万元/台,国产机组1MW约200万元/台),单厂装机规模3MW以上项目每兆瓦造价约300 - 400万元,装机容量越大单位成本越低 [4] - 项目设备成本占总造价比约70%,国产设备使用寿命约20年,进口设备约30年,设备撬装式可搬迁,公司平均项目规模2MW [4] 设备使用相关 - 优质气源配备优质设备,气量稳定项目用进口设备,如农林养殖、厨余、焚烧渗滤液项目 [4] 市场布局相关 - 公司在三四线城市布局更多,填埋和焚烧错位竞争,公司做小项目 [4] 市场竞争相关 - 行业一般区域性发展,国际型公司不多,国内竞争对手少 [4] - 2019年末中国沼气装机79万KW,全球装机1500万KW,中国仅占全球0.5%,市场空间大 [4] - 市场竞争会更少,公司要做行业整合 [4] - 日进厂量150t以上项目可盈利,大填埋场沼气项目(500t+)基本开发完,省会优质项目多掌握在外资公司手里,未来主要市场在中小型项目 [4] 运营成本优势相关 - 公司投产项目规模效应大、建设成本低,在手项目多、技术成熟、运营成本低,有品牌效应,上市后有资金优势 [4] 碳交易相关 - 因《京都议定书》第二个履约期未达成协议,国际碳价下降,公司靠发电创收,碳交易重启可助公司扩大市场 [5] - 以前开发成CDM项目的电厂不能做CCER交易,公司研究CDM转VCS项目,看好CCER,国内CCER项目未启动 [5] - 全国碳市场启动,公司有专门碳交易部门和专业人员,CCER有利于拓展市场 [5] - CCER在交易所交易,买方以中介为主,未来控排企业参与后中介角色可能削弱 [5] - 目前碳交易收入暂看不到,需等政策启动 [5] - 国际CDM和国内CCER项目注册后从发电当年核算,固定资产投资含碳减排监控系统,2MW以下项目无需监测沼气量,2MW+项目须装沼气流量计并年检,公司经验丰富 [5] - 公司更关注CCER重启,不关注碳交易市场配额 [5] 其他相关 - 2015年做过股权激励计划,未来择机再做 [5] - 项目拓展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银行贷款(当前资产负债率低)、从供应商获得更好授信 [5] - 项目土地无土地证,以融资租赁为主,上市后获银行几亿授信 [5] - 银行贷款成本5%左右 [5] - 未来3年资本开支规模每年2 - 3亿元,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银行贷款(信用贷款) [5]
百川畅银(300614) - 百川畅银调研活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