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屈光业务发展 - 中国近视人群基数大,屈光业务渗透率逐步提高,先进、舒适和安全的手术获认可,术后转介增多 [1] - 眼科需求只可能延迟不会消失,经济回升后推迟手术的人会转化为实际需求 [1] - 公司屈光技术与国际同步,坚持“适合的才是最好的”理念,提供个性化服务,技术迭代使患者更多选择新技术,业务结构和财务指标将受益 [1] - 老花手术属特殊屈光手术,国内处于早期阶段,市场空间广,需眼健康教育引导和提高适龄人群支付能力,未来将增长 [2] 白内障业务发展 - 2023年公司白内障业务增长快,原因包括疫情积压需求释放、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提升、提供多样术式和晶体品类 [2] - 《“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提出全国百万人口白内障手术率(CSR)要从3000以上达到3500以上,市场前景广阔,政策优化利于公司发展 [2] 公司增长模式 - 公司增长以内生为主、双轮驱动,内生增长建立完善体系,是外延并购的底气 [3] - 并购基金储备优质项目,公司在项目扭亏为盈时收购并表,被收购机构并入后能健康成长,如2017年定增收购的9家医院净利润复合年化增速接近25% [3] 公司并购节奏 - 公司并购稳扎稳打,综合考虑战术和战略因素 [3] - 2014年起的产业并购基金模式有先发优势,现上市公司自建医院增多 [4] 公司商誉问题 - 并购中项目估值高于账面净资产产生商誉是正常财务现象,核心是并购后的整合和驾驭问题 [4] - 公司围绕战略和主业并购,尽职调查和赋能整合保障项目发展,每年末对商誉资产谨慎减值测试,应提尽提 [4] 公司利润率提升 - 非医保类眼科业务占比提升,国内屈光手术和视光服务渗透率低 [4] - 规模效应进一步释放,公司境内多数医疗机构年轻成长空间大,成熟医院也在增长,规模效应增强将提高毛利率和净利率 [5] - 品牌持续提升,销售费用率有下降空间,成熟医院销售费用率低,公司近年销售费用率呈缓慢降低趋势,下降将助于净利率提升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