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与销售情况 - 2023/24年产季已收获约900吨蓝莓,其中10月100吨,11月400吨,12月日采摘量从30吨/天提升至40吨/天 [2] - 销售均价约10.5万元/吨,近期价格接近11万元/吨 [5] - 2024年产季预计产量约2万吨,投产面积达2万亩 [6] - 公司推出带梗蓝莓产品,并创新125g、200g及24+mm、28+mm包装规格 [7][8] 技术与管理提升 - 推进全面质量管理,要求零瑕疵 [2] - 采摘质量决定80-90%蓝莓品质,实施"学练考赛、比学赶帮"等措施 [2] - 促早技术应用使上市时间提早,基本克服低温区域劣势 [3] - 专利品种比例增加,前置产量达峰时间 [6] 寒潮应对措施 - 种植区域选择排除低于-4℃和海拔1700米以上区域 [2] - 系统性防冻设施包括防冻门、热风机(提高3-4℃)、双层膜、燃炭升温 [2][3] - 各基地配备差异化防冻措施:澜沧地区风险极低,红河州配备防冻门+热风机+燃炭,楚雄配备防冻门+双层膜 [3] - 每日收集40天温度预测,及时启动应对措施 [3] 市场与渠道 - 经销商大会超200家参与,7成产量确定销售意向 [6] - 客户分为传统批发商(直接结算)和KA客户(终端商超) [6] - KA客户包括盒马、OLE超市等,采用保证金+周结算模式 [6][7] - 南美蓝莓本季减产30-40%,对中国供应量同比减少30-50% [4] - 国内鲜食蓝莓供应三来源:云南10万吨、进口10万吨、地栽蓝莓10万吨 [8] 财务与资本 - 近2-3年蓝莓基地投资近20亿元,以自有资金为主 [7] - 2023年上半年现金回流3亿多元,四季度回款过亿元 [7] - 2024年产季预计现金流回流10多亿元 [7] 行业风险与机遇 - 夏季高温风险通过通风+喷淋系统控制 [5] - 冬季灰霉病风险通过促早技术避开易感病期 [5] - 蓝莓富含花青素,契合健康消费趋势,消费场景持续拓展 [7][8] - 行业需求随供给扩大和消费习惯培养进一步提升 [8]
诺普信(002215) - 深圳诺普信作物科学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