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背景与转型契机 - “十二五”期间我国薄膜行业发展迅速,BOPP和BOPET产品产量占全球四成以上,包装膜材料行业年增速4%-6%,但产能无序扩张致供求失衡,开工率维持在70%左右,传统薄膜市场竞争激烈 [2] - 聚酰亚胺薄膜因优异性能在电子行业带动下迅速发展,国内生产能力滞后,高端产品依赖进口,国产化替代空间大 [3] PI材料研发与技术储备 - 2016年开始PI材料研发,建立聚酰亚胺实验室,掌握配方及生产工艺核心技术 [2][3] - 截至目前,建立技术研发团队,建设试验线1条,配备先进仪器,申请专利33项(发明专利24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获发明专利授权2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6项,19项发明专利进入实质审查阶段,三项产品获省级新产品认定,承担合肥相关项目2项 [3] - FCCL用聚酰亚胺黄色基膜和遮蔽用聚酰亚胺黑膜已批量供货,聚酰亚胺碳基膜进入送样验证阶段 [3] 竞争优势与未来规划 - 掌握核心技术,借助双向拉伸薄膜生产积累的能力,短期内实现产品开发和产业化,电子级聚酰亚胺薄膜批量生产,产品指标达行业先进水平,获多家客户验证,部分客户切换采购 [3][4] - 未来发展聚酰亚胺多板块业务,规划聚酰亚胺浆料相关项目 [4] 合作与国产替代 - 与深圳瑞华泰前期合作采购生产线,对IPO后合作持开放态度,呼吁国内企业携手推动行业发展 [4] - 2020年12月碳基膜进入送样验证阶段,进展顺利;受国际形势影响,国产替代加速 [4] 项目进展 - 高性能微电子级聚酰亚胺膜材料项目稳步推进,2020年10月签订2条国产生产线采购及安装合同,预计年底前投料试车,剩余生产线按计划推进 [4][5] - 新站高新区电子级局限亚胺材料生产基地项目开展土地购置、项目备案等工作,资金通过自有资金、银行贷款、资本市场融资解决 [5] - 3.2万吨功能性聚酯薄膜项目稳步推进,2020年6月签订主设备供货合同,各项工作按计划展开 [6] 市场规模与应用领域 - 2017年全球聚酰亚胺薄膜市场规模15.2亿美元,预计2022年达24.5亿美元 [5] - 未来几年,FCCL、柔性AMOLED、5G技术、动力电池、智能手机等行业带动下,FPC、柔性显示和导热材料应用将成最大、最快增长领域,亚太地区将成主要增长市场,中国等是主力 [5] BOPET与BOPP业务规划 - 公司有2.4万吨产能,计划自筹2.9亿元建设3.2万吨功能性聚酯薄膜项目 [5] - 推进战略转型升级,实施双轮驱动战略,利用差异化与高附加值产品推进产业发展,适时增加设备投资,巩固提升品牌与市场,加大研发投入做技术储备 [6]
国风新材(000859) - 国风塑业2021年3月1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