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化工作推进情况 - 农业信息化水平是部门核心竞争力和领导力的体现,帮助农民实现弯道超车 [2] - 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中的应用日渐深入,促进农业产业发展 [4] - 农业生产信息化建设:水稻精准农业生产技术推广,10万亩水稻每年节省600万元管理成本 [6] - 蔬菜生产管理系统在200多家蔬菜园艺场6万多亩推广应用,确保蔬菜质量安全 [7] - 生猪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在80多家标准化养猪场、15家奶牛场建立信息管理系统 [8] - 供沪动物及动物产品安全监管系统录入数据100多万车次,不予入沪2万多车次 [9] - 农机综合指挥调度系统为本市300多台农机作业提供调度服务 [10] - 渔船安全救助服务在700多条渔船上安装防碰撞系统,减少渔民伤亡和财产损失 [11] - 设施农业智能控制技术广泛应用于蔬菜、花卉、食用菌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 [12] 农业电子政务系统建设 - 涉农补贴资金监管平台公示45项涉农政策及资金,涉及财政资金149多亿元 [15] - 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平台覆盖126个涉农乡镇,涉及总资产4000多亿元 [17] -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信息管理平台流转面积118.8万亩,流转比例65.8% [19] - 上海农业数据中心构建"一图八库",11种农业用地在GIS图上精确落地 [20] - 农产品价格监测预警系统采集信息10多万条,服务合作社蔬菜平均售价提高10-15% [21][22] - "上海三农"政务微博24小时监督舆情,发布正面信息 [23] 为农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 "千村通工程"在1391个涉农行政村铺设"农民一点通",培训信息员10000多人次 [24][25] - 上海12316"三农"服务热线提供咨询服务20多万次,发布信息300多万条 [26] - "一村一网"行政村网页建设在1548个行政村建立网页,成为农村对外宣传的"网上名片" [31] - 12316"三农"服务热线提供农业生产技术、农产品市场信息等咨询服务 [32][33] 农业电子商务建设 - "菜管家"与600多家农民合作社及企业合作,提供2000多种农产品在线订购 [34] - 海客乐模式通过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指导农户生产计划,促进产销精准对接 [35] - 农民合作社及龙头企业电子商务销售额2亿多元,占其全部销售额的三分之一以上 [36] 农业物联网区试工程推进情况 - 农业物联网发展目标:2013-2015年建设10个示范基地、10家示范企业、3个重点实验室 [40] - 2016-2020年目标:打造1条农业物联网产业链,建设2类产业示范基地,形成3个体系 [41] - 重点工程包括水稻"产加销"物联网技术应用示范、设施蔬菜物联网技术研究等 [44][45] - 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围绕水稻、绿叶菜、动物及动物产品开展安全监管试验 [46] - 构建农业物联网应用公共服务平台,提供农产品安全监管、应急预警信息发布 [47] - 水稻"产加销"物联网应用示范覆盖10万亩,辐射带动20万亩 [48] - 绿叶菜安全生产物联网应用示范覆盖3万亩,辐射带动15万亩 [49] - 动物及动物产品安全监管物联网应用示范提升数据采集、产地检疫等环节信息化水平 [50] - 推进物联网技术在农业电子商务中应用示范,提升物流服务质量 [51] - 推进农业物联网核心技术引进与创新,促进农业专用传感器核心技术研发 [52] 下一步重点工作与规划 - "十三五"期间全面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实现四个有利于、四个促进 [54] - 整合为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12316农业云服务平台 [55] - 建设上海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云平台,推进不同区域信息服务系统的选定和切换 [57] - 为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硬件改造,每年更新20%的"农民一点通"设备 [59] - 提升12316"三农"服务热线的服务功能,开发手机App应用,开通微信公众服务号 [61] - 智慧村庄建设优化"一村一网"网站,升级网络带宽,实现WIFI无线网络覆盖 [62] - 12316农业云服务平台整合热线语音系统、视频互动系统,建设"三位一体"信息服务平台 [63] - 构建"政府、公益团体、服务商、运营商"四位一体的推进机制,整合公益服务、便民服务、电子商务 [64] - 上海农业物联网平台建设大数据应用平台、技术创新平台、电子商务平台 [68]
智慧农业(000816) - 2014年9月19日调研活动附件之演示文稿(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