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基本信息 - 调研时间为 2021 年 12 月 9 日,形式为网络调研,37 家机构参与,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长付国军、董事会秘书任建英、财务负责人牛建勤 [1][2] 公司战略规划 - 提升自身业绩,3 - 5 年内提升省外业务和非矿山类业务营收占比;借助资本市场,通过资本运作并购上下游企业,加大研发力度打造人才高地 [3][4] 行业市场规模 - 智能矿山信息化分四个层面,生产环节无人值守市场容量最大但技术壁垒高,我国煤矿智能化建设将创造万亿级市场,已有生产型矿井单矿智能化改造升级费用约 1.49 - 2.63 亿元,新建型矿井单矿改造费用约 1.95 - 3.85 亿元 [4] 产品影响情况 - 工业领域用 28 纳米以上芯片,7 纳米芯片短缺对公司产品影响不大,煤矿井下 5G 手机受芯片供货影响,后期调整采购解决,整体受影响较小 [4] 人员赋能情况 - 年初聘任的总经理伊茂森在煤炭行业经验丰富,加强了成本控制,提升公司执行力和工作效率 [4] 非矿业务发展 - 包括智慧市政板块,在智慧水务、智慧供热、智慧管廊等领域推广;开放式装备云平台,已接入国家矿山监察局山西局矿用设备监察管理系统、太原市塔吊设备监测系统,新增“科达天天充”智慧充电业务 [4][5] 机器人研发应用 - 为煤矿提供特种机器人,需通过煤矿井下防爆、煤安认证,目前有四款机器人,皮带走廊和水泵房巡检机器人已投放市场,液压机械手臂样机研发成功 [5] 无人驾驶情况 - 公司主做煤矿井下车辆无人驾驶,与贵能集团承担国家科技部相关开发项目,矿井车辆管理系统成熟,已在全国 40 多个煤矿应用,获授权专利 4 项、软件著作权 5 项,制定 10 项企业标准,获新产品煤安标志认证,完成井下智能交通系统研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17 年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5] 5G 产品应用 - 公司解决 5G 基站和手机,组成煤矿井下专网,未来用 5G 参与各类生产环节控制系统开发 [6] 业务承揽原因 - 大型煤炭集团信息化部门以管理为主,煤矿智能化需开发硬件且技术壁垒高,取证时间长、资金投入大、对技术人员要求高 [6] 业务延伸影响 - 未来业务向小矿延伸,客单价会下降,但小矿数量多合同总量增加,且回款更好 [6] 人才优势情况 - 形成“一体两翼”商业模式,365 在现(线)技术服务体系储备人才,在几十个矿井长期驻扎 100 多人,山西地域为人才招聘提供优势 [6][7] 合作情况 - 与华为合作多年,共同开发智慧矿山“一张网”解决方案,共同研发“矿鸿”在矿山领域应用,达成矿井万兆交换机合作事项 [7] 业务验收影响 - 国家矿山监察局设备监察系统验收属于“装备云”平台应用案例,加大平台系统容量,奠定公司在国内同类互联网企业领先地位,拓宽客户覆盖面 [7] 政策影响情况 - 国务院设立 2000 亿元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提升煤炭行业高效清洁化发展水平,公司是受益主体 [7]
科达自控(831832) - 关于接待机构投资者调研情况的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