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2财年收入达到19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22] - 2022财年每股收益达到37.31美元,同比增长15% [22] - 2022年12月季度收入为52.8亿美元,环比增长4% [23] - 2022年12月季度每股收益为10.71美元,处于指引区间高端 [33] - 2022年12月季度毛利率为45.1%,环比下降约1个百分点 [29] - 2022年12月季度营业利润率为32.1%,高于指引区间中点 [29] - 2022年12月季度运营现金流为11亿美元 [34] - 2022年12月季度库存周转率为2.4倍 [34] - 2022年12月季度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70天,环比减少2天 [34] - 2023年3月季度收入指引为38亿美元,上下浮动3亿美元 [37] - 2023年3月季度毛利率指引为44%,上下浮动1个百分点 [37] - 2023年3月季度营业利润率指引为27.5%,上下浮动1个百分点 [37] - 2023年3月季度每股收益指引为6.50美元,上下浮动0.75美元 [37]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12月季度系统收入中,内存业务占比50%,环比下降2个百分点 [25] - 2022年12月季度系统收入中,NAND业务占比39%,与上一季度持平 [25] - 2022年12月季度系统收入中,DRAM业务占比11%,环比下降2个百分点 [25] - 2022年12月季度系统收入中,代工业务占比31%,环比下降3个百分点 [26] - 2022年12月季度系统收入中,逻辑和其他业务占比19%,环比增长5个百分点 [26] - 2022年12月季度客户支持业务收入为17亿美元,环比下降9%,但同比增长16% [28] - 2023年3月季度预计内存业务收入将显著下降 [25] - 2023年3月季度预计NAND业务收入将下降幅度超过DRAM [25] - 2023年3月季度预计代工业务收入将保持稳定 [26] - 2023年3月季度预计逻辑和其他业务收入将继续表现良好 [26] - 2023年3月季度预计客户支持业务收入将有所下降 [28]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12月季度中国区收入占比24%,环比下降6个百分点 [27] - 2022年12月季度韩国区收入占比20%,环比增长3个百分点 [27] - 2022年12月季度台湾地区收入占比19%,环比下降3个百分点 [27] - 2023年3月季度预计中国区收入将继续受到美国政府出口限制的影响 [27] - 2023年3月季度预计其他地区收入占比将有所上升 [27]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将在2023年3月季度末裁员约1300人,占全球员工总数的7% [12] - 公司将减少临时工数量,预计在2023年3月季度减少约700人 [36] - 公司将继续增加研发投入,预计2023年研发支出占运营费用的比例将高于2022年 [12] - 公司将采取措施优化业务流程和企业系统,以提高运营效率 [13] - 公司预计2023年3月季度末库存水平将有所下降 [140] - 公司将继续关注技术拐点,特别是在代工逻辑设备领域 [17] - 公司将继续通过有机和无机投资扩大市场,例如在先进封装领域的收购 [19] - 公司认为内存市场将在未来某个时点复苏,但目前难以预测具体时间 [43] - 公司认为代工逻辑设备市场将在2023年表现优于内存市场 [135] - 公司认为全球半导体行业正处于一个不同于以往的经典周期 [138]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2022年公司在供应链紧张和通胀压力下仍取得了良好业绩 [9] - 2023年公司面临需求环境显著疲软,需要调整短期运营和优先事项 [11] - 2023年客户普遍持谨慎态度,尤其是内存市场客户 [11] - 2023年内存市场库存水平仍然很高,客户不仅减少新增产能,还降低工厂利用率以尽快平衡过剩库存 [11] - 2023年美国政府对中国特定技术和客户的设备销售限制进一步影响了设备需求 [11] - 2022年全球晶圆制造设备支出达到900亿美元左右,略高于公司此前预期 [12] - 2023年全球晶圆制造设备支出预计为700亿美元左右 [12] - 公司认为2023年将是现金流强劲的一年,随着业务水平下降,营运资金将减少 [34] - 公司认为2023年将是公司业务和市场的重置年,但也是加速战略优先事项的机会 [20] - 公司对未来充满信心,相信通过采取艰难的行动,将为行业支出增长回归时做好更充分的准备 [20] 其他重要信息 - 2022年12月季度运营费用为6.86亿美元,环比增长6% [30] - 2022年12月季度研发支出占运营费用的近67% [30] - 2022年12月季度其他收入和支出为3800万美元,环比增加约900万美元 [31] - 2022年12月季度资本支出为1.63亿美元,环比增加约2300万美元 [35] - 2022年12月季度末员工总数为19200人,环比增加约500人 [35] - 2022年12月季度末递延收入为20亿美元,环比减少7.7亿美元 [24] - 2023年3月季度预计递延收入将继续下降,因为公司将完成与未完成订单相关的设备发货 [24] - 2023年3月季度预计递延收入将处于正常水平 [24] - 2023年公司预计将产生1.5亿至2.5亿美元的费用,用于裁员、设施重组、业务重组和转型以及产品合理化 [37] - 2023年公司预计将通过优化运营和提高效率,使毛利率提高约1个百分点,营业利润率提高幅度略高于此 [38]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 2023年内存市场支出是否会加速? - 管理层认为内存市场支出将加速,但难以预测具体时间 [43] - 管理层认为内存市场正在采取前所未有的措施来平衡市场,包括减少支出、降低工厂利用率甚至推迟技术投资 [43] - 管理层认为内存市场支出占全球晶圆制造设备支出的比例处于25年来的最低水平 [43] - 管理层认为公司需要为内存市场支出复苏做好准备,确保能够以最有效和盈利的方式应对 [43] 问题: 中国出口管制对公司2023年收入的影响 - 管理层认为中国出口管制对公司2023年收入的影响仍在20亿至25亿美元之间,没有变化 [45] 问题: 递延收入的变化 - 管理层预计2023年3月季度递延收入将降至正常水平,但客户现金和预付款将使递延收入保持在略高于历史水平的水平 [52][55] 问题: 2023年晶圆制造设备支出的构成 - 管理层认为2023年晶圆制造设备支出将下降超过20%,内存市场支出下降幅度更大,代工逻辑设备市场支出下降幅度较小 [61][63] - 管理层认为光刻设备支出在代工逻辑设备支出中占比较大,是2023年晶圆制造设备支出下降幅度小于预期的原因之一 [63] 问题: 重组对毛利率和营业利润率的影响 - 管理层预计重组将使2023年毛利率提高约1个百分点,营业利润率提高幅度略高于此 [67][68] - 管理层预计重组将在2023年3月季度开始体现,具体体现在运营费用指引中 [69] 问题: 客户支持业务的表现 - 管理层认为客户支持业务将受到中国出口管制和内存市场支出下降的影响,预计2023年将有所下降 [70][71] - 管理层认为客户支持业务中的备件和服务业务受到的影响最大,而代工逻辑设备业务表现较好 [71] - 管理层认为随着客户支出增加,备件和服务业务将迅速恢复 [71] 问题: 2023年晶圆制造设备支出的低点 - 管理层认为2023年晶圆制造设备支出将较为平衡,但收入将呈现前高后低的趋势,因为公司将在3月季度消耗递延收入 [79][80] 问题: 2023年毛利率的驱动因素 - 管理层认为2023年毛利率将受到业务量下降的影响,但公司采取的措施将带来上行动力 [78][80] 问题: 中国区收入占比 - 管理层认为2022年12月季度中国区收入中超过一半来自中国国内客户 [109] - 管理层认为2023年3月季度中国区收入将受到出口管制的影响,但不会进一步下降 [110][112] 问题: 供应链约束的缓解 - 管理层认为供应链约束在2022年12月季度显著改善,但仍有一些部分尚未完全恢复 [120] 问题: 栅极全环绕技术的生产时间表 - 管理层认为栅极全环绕技术将在2024年及以后逐步进入生产阶段,不会对2023年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122] 问题: 客户支持业务各细分市场的表现 - 管理层认为客户支持业务中的备件和服务业务受到中国出口管制和内存市场支出下降的影响最大,而代工逻辑设备业务表现较好 [128] 问题: 全球半导体行业库存水平 - 管理层认为全球半导体行业库存水平较高,产能超过需求 [139] 问题: 代工逻辑设备市场的前景 - 管理层认为代工逻辑设备市场将在2023年表现优于内存市场,但内存市场的复苏将受到代工逻辑设备市场增长的推动 [135] 问题: 客户支持业务的表现 - 管理层认为客户支持业务将受到中国出口管制和内存市场支出下降的影响,预计2023年将有所下降 [149][150]
Lam Research(LRCX) - 2023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