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与公司 * 纪要主要涉及保险行业(特别是寿险与财险)和银行业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 * 保险行业分析聚焦于寿险公司的商业模式、风险及发展历程 [1][2][3][4][5][6][7][8][9][10][11][12][13][14][15][16][21][22][23][24][25][26][27][28][29][30][31] * 银行业分析涵盖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资产质量及监管环境 [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 核心观点与论据 保险行业核心观点 * 寿险产品本质:不仅是保险合同,更是价值观念的传递,需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 [1][29] * 寿险与财险核心区别:财险承保物体(确定时间内的不确定事件),寿险承保人的生命(不确定时间内的确定事件),引入利率风险,销售逻辑更侧重价值观输出 [1][4] * 保险公司定价逻辑:基于成本加成法,包括死亡赔付、运营费用和时间成本,关键因素为死差、费差和利差 [6] * 寿险销售依赖代理人:因产品无体验感,需通过面对面交流传递价值观念 [7] * 行业评估指标:传统利润指标易失真,内涵价值和新业务价值是更重要的评价体系 [10][11][16][30] * 中国保险行业发展三阶段:2013年重疾险驱动,2015年代理人考试取消推动,2020年后惠民保冲击导致新业务价值断崖式下降 [12][13][14] * 惠民保的影响:以低成本满足大众需求,对传统重疾险市场造成毁灭性冲击 [12][13][14] * 当前(2025年)看好保险行业逻辑:固收资产收益率下行背景下,类债型资金对低估值股票的偏好提升,推动系统性估值修复 [2][27][28][31] 预计每年有8,500亿到9,000亿资金流入类债型权益 [27] * 寿险公司商业模式特点:负债成本具有刚性,新单占存量负债比例不到5%,导致其是利率后周期行业,在市场利率下行时会天然增加风险偏好和权益资产配置以覆盖负债成本 [21][22][23][25] * 寿险公司ROE:2023年为9%,2024年约为17%,但未来若利率下降,ROE中枢将面临下行压力 [26] 银行业核心观点 * 商业银行地位与规模:截至2025年6月末,中国商业银行总资产规模达394万亿元,其中贷款占比约58.4% [33] * 银行主要收入来源:利息净收入占比60%至80%,由规模和净息差共同决定 [34][35] * 银行利润构成与成本:从营收到利润涉及营业费用(员工薪酬占比约60%)和资产减值(占营收比例20%至40%) [36] * 分析银行财报关键指标:应重点关注净息差和资产减值 [37] * 净息差趋势:近年整体下行,但2025年起下降斜率明显放缓,预计2026年有望见拐点 [38][39][54] 2025年一季度和二季度数据显示息差降幅已明显收窄 [54] * 信用成本:与不良生成紧密相关,用于衡量单位结构中的风险溢价 [40] * 银行资产质量衡量:关注不良率、拨备覆盖率、贷款五级分类等 [41] 当前零售不良率因居民资产负债表受损而上升,但对公不良率显著下降,对公让渡的不良空间能弥补零售不良上升 [55] * 银行ROE趋势:近年呈下降趋势,主要受ROA下降(净息差缩窄拖累)影响,但信用成本降低弥补了部分压力 [42] * 银行权益乘数:长期呈下行趋势,但2023年和2024年有所上升,因外部融资收紧导致存量消耗增加,未来预计维持稳定 [43][44] * 银行股行情驱动因素:包括宏观经济预期、货币政策、监管政策、基本面改善及估值水平 [47][48] 自2022年起,无风险利率成为主导因素 [51] * 未来居民存款再配置影响:预计从2025年下半年开始,大量三年期定存到期(利率差100多个BP),部分资金将转向理财、保险等,为银行股行情提供中长期支撑 [53] * 银行估值逻辑:在红利资产配置逻辑下,分母端主导作用更大,板块贝塔先于个股阿尔法,高ROE、盈利水平稳健的银行能体现超额收益 [56][57] 其他重要内容 * 保险公司利润失真与跨期经营:寿险公司跨期经营特性导致年度利润可通过准备金计提等方式调节,但生命周期总利润不变 [8][9] * 保险公司并购动机:寿险公司通过并购扩大市场份额、获取客户资源、提升产品多样性,优化资产负债表,提高资本回报率 [1][2][3] * 巴菲特投资偏好:更倾向于财险公司,因寿险公司负债重定价难度大 [21][23] * 中国特定历史现象:经济高速发展期,民营企业家将保险公司作为低成本融资手段 [24] * 银行财报分析特殊性:业务受宏观经济和政策影响大,高杠杆经营需持续权益融资,应重点分析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45] * 银行业务独特之处:强监管、政治性和人民性使其营收增速弹性小但利润增速稳健性强 [46] * 风险平价指标:可作为预判未来信用成本影响的先行指标 [52]
金融专场-2025研究框架线上培训
2025-10-09 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