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力 电改深化,电价体系的复盘与展望
2025-10-09 02:00

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为中国电力行业 公司涉及发电企业如龙源电力 福建海风(中闽能源) 福能股份 华能 华电 长江电力 中核 广核等[3][20][21] 核心观点与论据 电力市场改革进展 * 上网侧市场化改革取得显著进展 火电竞价全面入市 核电竞价入市比例达50% 2025年新能源项目将全面入市[1][4] * 工商业用电已全面实现入市 中国85%的发电已脱离政府定价 通过市场竞争定价[1][4][13] * 电力改革历程可追溯至2002年 2015年9号文确立"管住中间 放开两端"原则 2022年1439号文推动火电竞争完全市场化[8][9][11] 电价机制与价值体现 * 电价旨在反映能量价值 绿色价值 输配电费和系统运行费用等各环节真实价值[1][7] * 容量电价政策明确新型储能等领域合理回报 如煤电容量电价确立为每千瓦每年330元 即使不发电 容量价值也能得到补偿[1][13] * 当前电价机制下 各环节损益通过明确公式确定 输配电费体现中游输配电网资产合理回报[7][10][13] 能源结构变化 * 至2025年 火力发电占比约65%(较五年前下降约5个百分点) 新能源占比近20% 水力发电占比约13%-15% 核力发电占比约5%[1][11][13] * 新能源装机容量高速增长带来消纳风险 系统向清洁化 低碳化发展导致总体系统成本持续提升[2][5] 未来改革方向与挑战 * 未来电改方向在于反映各环节真实价值 通过科学定价机制确保每个环节合理回报 促进新型高效清洁能源体系发展[1][6] * 居民 农业及公益事业用电(占总用电量约20%)仍由政府定价 未来有望逐步引入竞争机制[14] * 挑战包括不同类型发电资源成本差异显著 电网配套设施需求增加 调节能力有限等[2][5][14] 投资机会与公司展望 各类发电企业前景 * 绿电公司(如龙源电力 福建海风 福能股份)拥有优质风光资源 在136号文政策下趋向高质量发展 是未来最重要供电主体[3][18][20] * 火电企业(如华能 华电)受益于2025年煤价下行 容量电费比例提升预期 2026年有望通过低煤价 转型公用事业公司实现业绩提升[3][18][20][23] * 水电(如长江电力)成本竞争力强 核电(如中核 广核)虽有成本压力但仍有配置价值 两者均以稳定分红吸引投资者[3][21][22][24] 市场环境与价格预期 * 2025年因煤价下行 电力供需宽松 电价可能下跌20% 但预计2026年后可能见底反转[18] * 南方区域已实现现货正式运行 全国统一市场建设是未来发展重要方向[17] * 水电因成本低 国家层面入市不急 核电在东部沿海地区(如两广)竞争压力较大[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