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的行业为汽车行业,特别是新能源汽车、人形机器人及算力投资相关领域 [1] * 纪要重点讨论的公司包括中国新能源整车企业如上汽集团、比亚迪、领跑汽车、小鹏汽车 [7],以及汽车零部件企业如潍柴动力、中鼎股份、德昌电机控股、拓普集团、肇民科技 [1][5][6] 核心观点与论据 欧洲新能源车市场 * 欧洲新能源车市场增长确定性强,核心推动力是欧盟碳排放政策要求每公里排放不超过95克,而德国2025年9月份数据为102克,大部分企业需提升新能源车渗透率以避免罚款 [7] * 欧洲市场电动车渗透率(包括纯电动和插电混合动力)较高,例如德国2025年9月份渗透率约为30%,英国情况类似,且欧洲整体偏高端市场,具备较强盈利能力 [8][9] * 中国新能源车企在欧洲市场表现突出,受益于上述政策,例如上汽集团今年截至9月出口22万辆,其中混动及不插电混动占多数,比亚迪、领跑、小鹏等企业也取得优异成绩 [7][9] 人形机器人领域 * 人形机器人领域在2025年迎来强劲发展机遇,主要催化因素来自特斯拉等头部厂商的产业进展,如Gen 3发布 [4] * 预计到2026年底,人形机器人月度产销可达1万台左右,全年总产量可能在小几万到5万台之间,考虑到头部份额约20%-30%,行业总量应在10多万台水平 [4] * 单台价格合理区间为2万至25,000美元,其中BOM(物料清单)占售价比例约六七成,即每套BOM约10万美元,人形机器人零部件全球市场容量预计可达100至200亿美元 [4] 算力投资领域 * 汽车零部件企业在算力投资方面涌现机会,例如潍柴动力在柴发单体、中鼎股份在液冷系统领域表现突出 [1][6] * OpenAI与AMD合作将投入高达6G瓦功率的AI算力,对行业产生显著增量影响,全球每年算力增量预计几十个G瓦级别 [6] * 中鼎股份已开始少量样品配套客户,其液冷系统有望随AI产业链扩大获得更大机会 [6] 国内乘用车市场 * 国内乘用车市场预计在2025年第四季度至2026年趋于平稳,以稳增长为主导,不会出现大起大落 [10][12] * 稳增长政策是重要因素,意味着车企明年仍有成长目标,因此今年第四季度没有特别大动机冲量,地方补贴政策(如上海15,000元置换补贴)也具有弹性调控作用 [10] * 从供给端看,车企前几个月销量和利润表现良好,出口因素积极,因此今年10月中下旬到12月份大部分车企未必有特别强动力冲量 [11] * 从需求端看,置换补贴对用户有吸引力(若无补贴用户易进入观望状态),行业折扣率在7月份后进入稳健甚至回收状态,预计市场波动率将下降 [11] 其他重要内容 * 人形机器人零部件市场容量相当于千元级别汽车零部件市场规模 [4] * 国内汽车行业企业业绩未必出现大幅波动,但整体表现将趋于稳定 [12]
汽车行业四季度展望
2025-10-09 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