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与公司 * AI产业(光模块、芯片、云计算、应用)及相关的全球科技公司(如英伟达、英特尔、甲骨文、AMD、博通、OpenAI、特斯拉、谷歌、亚马逊)和中国公司(如寒武纪、阿里巴巴、腾讯)[1][2][3][8][9][10][11][12] * 全球资本市场(美股、A股、港股)及相关的行业(电子、计算机、机械、汽车、有色金属、地产链、煤炭、建筑建材、食品饮料、银行)[1][2][7][14] * 大宗商品市场,包括铜、黄金、铁矿石、焦煤、原油及化工品(纯苯、PTA、乙二醇、PX、甲醇、苯乙烯)[2][4][21][27][29][33][36][37] * 黑色产业链(螺纹钢、热卷、焦炭、焦煤)[27][28][29][30][31][32] 核心观点与论据 * 全球权益市场呈现极端分化特征 * 市场由业绩驱动,电子行业收入增速约20%,表现最佳,而地产链等传统行业表现较差[2] * 美股标普500等权指数大幅跑输市值指数,大市值公司支撑整体表现[2] * A股市场交易过度集中,成交额前5%的公司占比超过45%[1][2] * AI产业趋势出现重要变化,内部竞争加剧 * 光模块压价和甲骨文利润下滑成为影响产业趋势的重要变量[1][2][3] * 企业间合纵连横逻辑显现,例如Oracle跌幅达4-5个点,而AMD涨幅达20个点[1][3] * 产业发展高度杠杆化,小幅度业绩或应用突破会带来巨大市值扩张[1][8] * 竞争加剧,博通以20%的净利润率冲击英伟达(净利润率约50%)等传统企业[11] * 特斯拉Grok模型以约10%的成本提供更高效产品,显示价格竞争激烈[12] * 黄金价格上行受多重因素驱动 * 核心驱动因素并非单纯弱美元,而是全球对货币政策独立性及货币体系稳定性的担忧[4][13] * 尽管处于降息周期,但长端国债收益率上行,通胀预期与降息预期背离[13] * 铜市场供需紧张,价格展望看涨 * 供给端扰动显著,Freeport(Grasberg)事故影响年产量68万吨(占全球3%),预计影响2025年四季度销量20万吨,2026年27万吨[21][22] * 调整后平衡表显示2025年矿增速为0%,2026年为0.8%,持续紧缺[21][22] * 国内铜消费表现良好,截至8月份累计增速达8-10%[24] * 美联储降息带来流动性宽松,对铜价形成支撑[21] * A股市场变化源于经济转型与企业国际化 * 从2024年开始,新消费(如泡泡玛特)、创新药、光模块、制造业和机械等行业表现突出[1][14] * 2025年表现较好的行业如游戏和储能,以中国企业出海为主要驱动力[14] * 黑色产业链需求偏弱,价格承压 * 四季度螺纹钢表观需求增速预计约为-15%[30] * 在缺乏有效政策刺激下,内需表现偏弱,出口成为关键稳定因素[30] * 预计螺纹钢价格在3,000至3,300元之间低位窄幅震荡[32] * 原油市场受宏观与地缘政治因素影响 * 需求相对稳定,降息的实际传导需要时间,短期内宏观资金兴趣不大[33] * 地缘政治风险存在,外网Polymarket定价显示今年内伊朗与以色列再次爆发冲突概率接近40%[33] * 四季度价格区间预测为TR 60-65美元/桶,布伦特64-69美元/桶[35] * 化工行业处于熊市周期,供给过剩 * 全球化工产能持续增加,“减油增化”项目是重要增量来源[36] * 相对于原油的价差波动区间非常窄,预计短期内难以走出熊市周期[36] * 投资策略更倾向于逢高做空[37] 其他重要内容 * 日本新政府政策影响:可能继续宽财政并反对加息,导致美元兑日元汇率上涨4%,日经指数涨幅达7.7%,并可能推动套息交易支撑全球风险资产[17][18] * 美联储政策预期:市场预期2025年10月和12月降息概率分别达95%和80%以上,12月例会的点阵图是关键指引[19][20][26] * 政治不确定性:美国政府关门、日本新政府政策变动等因素导致避险资产和风险资产短期双双走强[16] * 投资策略建议:在权益市场分化背景下,可通过多元化配置寻找机会,在估值较低时买入风险较小,政策兑现后盈利弹性大[39][41][42][44]
商品的分化与权益的韧性 - 节后大类资产行情展望_
2025-10-09 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