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与公司 * 行业涉及半导体制造 特别是存储芯片领域 公司包括长江存储 长鑫存储 中芯国际 华虹等国内Fab厂[1][2][3] * 供应链涵盖半导体设备 材料及零部件 具体公司包括中微公司 拓荆科技 新恩威 华创 安吉科技 科玛科技 北方华创 晶盛达 雅克科技等[1][12][13] 核心观点与论据 * 美国禁令加速中国半导体设备国产替代 非光刻和检测设备领域国产化率逐步提高 缓解产能扩张瓶颈[1][2] * 中美贸易博弈导致芯片原产地认定 国内中芯国际 华虹等Fab厂获得订单回流 稼动率较高 表现优于其他地区[1][4] * 国产替代核心目的是确保供应链安全 防止未来摩擦导致供应链断裂 设备材料零部件(掩模板 气体 湿化学品等)环节发展潜力显著[5][7][8] * 国产替代和华为产业链是科技板块中相对低位且具投资潜力的领域 重点关注3D封装 先进制程 先进封装等 AI算力增长带来市场机会[1][6] * 长存和长鑫均在筹备IPO 产能扩张温和但超年初预期[1][9] * 长存FAB 3将在2026年进行层数升级和国产化率提高 Nan产品层数将达300层以上 国产化率预计达60%-80%[1][9] * 长存预计2026年二季度至三四月份分三阶段扩产招投标 总量约56万片 对应设备采购需求约5060亿美金 刻蚀设备占比约40% 薄膜沉积占25%[1][10] * 长兴预计2026年扩产可达6~7万片 对应设备采购需求约60亿美金 新品HBM 3技术节点将在二季度突破 数据中心对SSD和HBM需求快速提升推动扩产[3][11] * 中国芯片需求占全球约1/3 但先进制程及存储产能远未达到该水平 未来仍需大力扩展 刻蚀 薄膜沉积及离子注入等环节紧迫性更强[3][12] 其他重要内容 * 成熟逻辑 模拟 功率等领域扩产或放缓 但先进制程和存储领域将加速扩产[1][3] * 长存未来可能从10万片扩展到15万片或直接开设FAB 4再扩10万片[10] * 推荐关注去美化 高弹性订单增长的标的 如中微 拓荆 新恩威 华创等 上游环节安吉科技 科玛科技也值得关注[12][13]
长存长鑫新一轮扩产,供应链投资解读
2025-09-26 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