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与公司 人形机器人产业 涉及海外本体厂商如特斯拉、美国飞鸽、欧洲YX 以及国内创企宇树、智元等 供应链涵盖关节总成、丝杠、电机、减速器、电子皮肤等环节[1][2][12] 核心观点与论据 - 产业前景: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认可度快速提升 ONE X估值达100亿美金 Figure估值达390亿美金 预计产量增长斜率陡峭 百万台仅为中线基础 AI智能体带来千万亿级别市场潜力[1][2] - 投资逻辑:遵循"三新"原则(新变剂、新边际、新技术) 围绕T链三代加量产指引提升及国内应用加创企上市两条主线布局 板块拥有高频正向催化 是牛市主线品种之一[1][3][4] - 催化因素: - 海外梯链高频生产、新技术测试及供应链订单[5] - 海外头部厂商(如NV)产业生态布局及产品发布[5] - 国内供应链边际看好、细化支持政策落地及创企加速上市[5] 关键技术与部件 - 关节总成:百万台级别价值量高达4万以上 关注机加工量产新进入者及设计变更机遇 如尼德科(电机加减速器模组)、新泉股份(获取梯链核心零部件图纸)[6] - 丝杠:单机价值量最高 但面临寿命不足及断裂挑战 需具备自制设备底蕴及新工艺储备 关注浙江龙泰、福达、龙泰股份、双林、新坐标[7] - 电机环节:通过绕线或工艺变化提升功率、转矩密度、稳定性及可靠性 关注新质集团、兆威明志、穆柯、信捷、众诚[8] - 减速器:从二代到三代技术变化明确 包括灵巧手端微型丝杠、高自由度电子皮肤、谐波转摆线新型减速器 关注双丸科达利、精锻[9] - 材料与工艺: - 轻量化材料(铝镁合金、PEEK特种工程塑料、碳纤维) 关注恒博、照明、三花拓普、天龙[10] - 轴向直动电机(易德龙)、旋转变压器(亚普股份替代磁编码器)、MEM工艺(铜陵精密)、电子皮肤(威科技进度最快 福莱、日盈、金华新材跟进)[10][11] 国内市场发展 - 2026年国内机器人销量预计达10万台 宇树、智元等创企通过场景合作推动数据训练 并以国家意志推进上市[12] - 宇树供应链原以自研为主 上市后预计开放至美湖、长盛、光阳等企业 智元链由宁波华翔代工(高确定性收益)[12] - 国内企业通过直接对接北美客户(如伟创、信捷、雷赛、兆威)、港股德昌电机控股(模组及关节领域)及电子皮肤技术突破(威科技)实现全球竞争[13] 风险与挑战 - 丝杠寿命不足及断裂问题需工艺突破[7] - 电子皮肤技术壁垒高 国内处于混战状态[11] - 灵巧手领域收敛较慢 依赖北美客户认证进度[13]
人形机器人产业展望:全球多维共振,从1至N的投资机遇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