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研究聚焦于MSCI中国指数及其成分股 涵盖互联网 金融 科技 资本品 材料 医药和汽车等多个关键行业[1][2][4] * 具体提及的公司包括腾讯(Media & Entertainment) 美团(Consumer Services) 阿里巴巴(Consumer Disc Retail)等[28][36][44] 核心观点和论据 市场表现与驱动因素 * MSCI中国指数是全球表现最佳的市场之一 过去12个月总回报率达48% 年初至今总回报率为38% 仅次于韩国的50%[2][9] * 本轮上涨由企业基本面改善驱动 而不仅仅是流动性和情绪推动 盈利增长已连续三年对总回报做出正向贡献 2023年 2024年 2025年至今分别贡献0.6 5.0和3.2个百分点 这是自2010年以来最长的连续正贡献记录[3][16] * 关键的结构性改善包括ROE触底回升 市场结构向高质量大盘股倾斜 私营企业和创新环境更趋 supportive 以及上市公司展现出的强大创新和研发能力 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市场的重新评级 12个月前瞻市盈率从2024年8月底的8.7倍升至2025年9月18日的12.3倍 涨幅达42%[2][15] 盈利趋势与行业贡献 * 指数盈利轨迹趋于稳定并改善 盈利预测修正广度(ERB)于2025年8月转为正值 使MSCI中国成为全球仅有的两个呈现这一积极趋势的主要股市之一[4][22] * 互联网 金融和科技行业目前主导了指数权重 合计占比达76.9% 较2022年的70.4%有所上升[24] * 互联网 金融 科技 资本品和材料这五个行业预计将贡献MSCI中国2025年和2026年约80%的总盈利及盈利增长[4][28] * 2025年 互联网 科技 医药 汽车 材料和多元化金融(券商)是盈利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而电子商务是最大的拖累[34][43] * 预计到2026年 随着电子商务价格竞争在2025年底结束 互联网板块将重获第一盈利增长贡献者的地位 预计将贡献指数7.2个百分点的EPS增长 占指数总预期增长14.7%的近一半[36][39] 盈利增长的可持续性 * 多数对指数级盈利增长至关重要的行业显示出积极的盈利预测修正趋势且估值合理[41][45] * 银行业是目前唯一呈现负值ERB的主要行业 但其对整体盈利增长的有限影响意味着它不太可能破坏更广泛的增长轨迹[5][45] * 随着互联网团队预计电子商务价格竞争在今年第三季度后降温 消费者服务业的ERB下行趋势很可能在2025年底前见顶[5][45] * 整体指数成分股大幅低于市场一致预期的风险正在降低 当前的盈利增长轨迹及其对指数表现的正面贡献有望持续到2026年[5][45] 其他重要内容 方法论与数据说明 * 盈利预测修正广度(ERB)的计算公式为(上调预测数 - 下调预测数) / 总预测数[49] * 报告中引用的数据截至2025年9月中下旬[11][18][23] * 报告由摩根士丹利的股票策略师团队完成[6] 风险提示与免责声明 * 摩根士丹利可能与被研究公司有业务往来 存在潜在利益冲突[7] * 研究评级为Overweight Equal-weight Not-Rated或Underweight 并非传统的买入 持有或卖出建议[78][80]
中国市场观察:识别中国近期上涨的基本面因素-China Market-Wise:Identifying the Fundamental Elements in China's Recent Rally
2025-09-22 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