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泡泡玛特的弱势_你需要了解的情况;维持买入评级
2025-09-22 01:00

Pop Mart 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总结 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公司为中国领先的潮流玩具公司 零售销售价值排名第一[12] * 行业为玩具行业[12] * 公司主要通过DTC渠道进行IP生产和潮流玩具零售业务 截至2025年上半年在全球18个国家拥有571家零售店[12] 核心观点和论据 * 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400港元 较当前股价259港元有54%上行空间[1][8] * 公司核心基本面依然健康 股价自8月底以来回调24% 同期恒生指数上涨6%[1] * Labubu艺术家与LVMH集团旗下Moynat的合作被视为积极催化剂 有助于Labubu IP构建和提升时尚品味[2] * The Monsters(包括Labubu)IP所有权已明确归属公司 与艺术家关系保持建设性和可持续性[2] * 管理层认为迷你Labubu系列趋势健康 受欢迎度和社交互动性高于前几代产品[3] * 长期来看二手价格将趋于健康 热门产品会有溢价 小众产品价格可能逐渐低于零售价[3] * 资金从新消费轮动至互联网板块(如阿里巴巴反弹)对股价产生流动性影响 但基本面和估值更重要[4] * 基于VA共识 该股交易于2025-26年预期市盈率28倍/20倍 较历史平均31倍低11%/36%[4] * 第三季度至今趋势稳健 7月和8月线下同店销售增长分别为64%和49%[14] * 7月和8月线上增长(不含Pop Draw)同比+76% 其中天猫/抖音/京东分别+47%/108%/47%[14] * 8月美国零售销售略有加速 显示韧性势头[14] * 2025年第四季度预计成为欧美市场第一个销售旺季 公司将发布更多新产品并受益于美国门店网络扩张[14] * 预计强劲旺季表现将带来进一步盈利上升空间[14] * 目标价基于市盈率和DCF方法各50%权重得出 市盈率估值采用30倍2026年预期市盈率 DCF估值采用10.6%加权平均资本成本[28] 财务数据与预测 * 预计调整后净利润从2023年的11.91亿港元增长至2024年的34.03亿港元 2025-27年预计分别为114.82亿/165.05亿/216.32亿港元[5] * 预计每股收益从2023年的0.81港元增长至2024年的2.55港元 2025-27年预计分别为8.62/12.39/16.24港元[5] * 预计每股收益增长率2024年为215.8% 2025年为237.4% 2026-27年分别为43.8%和31.1%[5] * 预计营收从2023年的63.01亿港元增长至2024年的130.38亿港元 2025-27年预计分别为328.16亿/463.37亿/600.03亿港元[10] * 预计毛利率从2023年的61.3%提升至2024年的66.8% 2025-27年预计分别为71.5%/72.4%/73.2%[27] * 预计经营利润率从2023年的19.5%提升至2024年的31.9% 2025-27年预计分别为46.4%/47.5%/48.3%[27] * 预计净资产收益率2024年为36.9% 2025-27年预计分别为78.2%/67.6%/57.4%[27] * 净现金状况从2023年的59.63亿港元增长至2024年的96.20亿港元 2025-27年预计分别为131.11亿/250.38亿/357.27亿港元[27] 风险因素 * 产品生命周期可能比预期更难预测[29] * 可能无法维持IP许可协议[29] * 海外业务因文化差异可能比预期需要更长时间才能上量[29] * 可能失去第三方OEM制造设施/服务的准入[29] * 竞争迅速加剧[29] * 关键人员风险[29] 其他重要内容 * 即将到来的催化剂包括10月万圣节主题产品发布 10月下旬的三季度运营更新以及持续旗舰店开业[5] * 公司2025年预期净资产收益率为78.2%[8] * 2024年净债务与权益比为-79.5%[8] * 市净率为18.6倍[13] * 股价52周波动范围为46.65港元至339.80港元[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