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邦制药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 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制药行业(抗生素、胰岛素、GLP-1减重药物、动保业务)[2][4][7] - 公司:联邦制药(抗生素产业链龙头、胰岛素和动保业务主要参与者、GLP-1减重药物研发企业)[2][4][10] 核心观点和论据 业务格局与财务表现 - 公司形成抗生素、胰岛素、动保业务齐头并进格局 抗生素业务企稳回升 胰岛素和动保业务贡献业绩增长空间[2][4] - 财务表现稳健 中间体价格上涨曾带动利润增长 但近期行业需求回落导致主业承压[6] - 预计今年底或明年初抗生素行业见底 公司作为龙头企业将迎来复苏 主业稳定且安全垫厚实 可持续贡献稳定现金流[6][14] 创新药与减肥管线 - 减肥管线是核心板块 UBT 251已授权诺和诺德 临床数据显示减重幅度达16.6% 具best in class潜力[7][9] - 司美格鲁肽市场快速增长 今年上半年超过170亿美金 UBT 251有望成为诺和与礼来竞争的关键产品[7] - UBT 48,128临床早期数据亮眼 相较礼来的OFO具有显著优势 未来出海潜力巨大[9][27] - 公司积极推进BD交易 期待未来更多合作以促进创新药发展[27] 胰岛素业务 - 胰岛素业务上半年收入显著增长 达9.6亿元人民币 其中国内市场贡献约7亿元 海外市场贡献2.6亿元[20] - 主要得益于中标巴西卫生部采购订单 公司正启动GLP-1类药物海外注册 以实现全球化布局[20][21] 动保业务 - 动保业务上半年收入有所回落 同比下降约15%[22] - 下半年三个厂区产能逐步投产 公司与牧原成立合资公司 将开拓更多国内大客户及海外市场[4][13] - 公司大力发展宠物用药 预计2027至2028年会有越来越多产品上线[4][13] 抗生素业务 - 抗生素行业今年价格有明显下滑 但已接近历史底部 进一步下探空间有限[10] - 供给端格局稳定 联邦制药是青霉素产业链绝对龙头 其次是川宁和国药威奇达[10][17] - 预计下半年逐步企稳 四季度为传统抗生素用药旺季 需求旺盛对价格复苏有良好支撑[10][16] 产能与资本支出 - 全球青霉素产能没有新增 供给端保持稳定[18][19] - 2025年资本开支预计约为30亿人民币 2026年预计降至5-10亿人民币[25] - 五大生产基地全部建成投产后 每年的新增折旧费用预计为1-1.5亿人民币[25] 研发与临床进展 - 生物研发团队包括科研及技术人员接近900人 化学药品开发团队包括约200名科研人员[31] - UBT 251已启动中国境内二期临床试验 包括减重适应症和糖尿病适应症[26] - UBT 37,034已获得美国临床批件 中国也递交了IND申报资料[26] - UBT 48,128计划于2026年初中美双报[26] 未来展望与估值 - 未来三年主业利润预计维持在25至30亿区间[32] - 主业估值250亿人民币 创新药估值约210亿人民币 整体目标市值460至470亿人民币[14] - 相较当前290亿市值 有百分之五六十上涨空间[14] 其他重要内容 全球化布局 - 上游中间体原料药业务覆盖超过80个国家和地区 服务客户数量达到约600家[4][33] - 重点布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及新兴市场 欧美高端市场视具体发展机会而定[21] 动保业务发展规划 - 2025年下半年或年底投产新的动保基地 2026年整体动保产能将更加充裕[24] - 拓展动保原料药业务 已取得包括越南和澳大利亚在内的6项海外注册批文 启动了另外45项产品的海外注册[24] 临床数据公开计划 - 预计在2025年底前完成实验部分 临床数据的完善和读出可能要到2025年底或2026年初[28] - 国内数据的公开需要与诺和进行进一步确认和沟通[28] 其他研发项目 - 内分泌代谢领域包括UBT 25、PYY产品、GLP-1口服小分子、UBC38,006胰岛素周制剂及LP小A降血脂药物[29] - 自免领域包括百介4单抗、白介4-TFRP双抗、白介2融合蛋白及SPP130-FC融合蛋白等项目 目前都处于临床前阶段[29]
联邦制药2025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