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摩闭门会-全球医药峰会和美国路演反馈
2025-09-22 01:00

行业与公司 - 行业涉及全球医药创新、中国医药企业、CRO/CDMO、医疗器械、数字医疗[1][3][11][12][13] - 公司包括恒瑞医药、豪森医药、无锡百欧、药明生物、京东健康、阿里健康、迈瑞医疗、连影医疗、佩佳、时代天使、平安健康等[7][11][12][14][15][20] 核心观点与论据 中国医药创新全球化 - 中国原创资产在美国FDA获批药物渗透率从5%增至2024年35% 贡献年度220亿美元海外收入[1][3] - 中国医药企业面临超1000亿美元专利悬崖或收入缺口 肿瘤学、免疫学、心脏代谢疾病领域占缺口80%以上[1][4] - 中国发起全球临床试验市场份额显著提升 尤其在肿瘤学、免疫学、心脏代谢疾病领域[4][5] - 海外生物制药公司对中国临床数据信心增强 通过购买中国资产获得高质量临床前、临床过程和病人数据[9] 投资者态度与估值 - 海外投资者对中国医药行业持谨慎态度 关注估值和地缘政治风险 认为中国与西方公司估值差距未完全反映长期全球化收益[6][7] - 美国投资者对China Innovation Ban及欧盟条款执行性担忧较少 认为对跨境许可交易趋势影响有限[6][7] - 恒瑞医药港股与A股倒挂现象 从基本面看无区别 更多是投资者定位问题 A股具有吸引力[18] CRO/CDMO表现 - 无锡百欧过去五六年间与许可相关收入2.7亿美元 占总收入约24%[2][11] - 药明生物双特异性抗体板块2025年上半年增长接近200% ADC板块增长超50%[11] - 中国CRO公司通过外部授权和客户合作在创新资产出海过程中取得显著成果 趋势具有可持续性[21] 数字医疗板块 - 数字医疗板块2025年表现突出 受益于医院处方外流、集采后原研药出流以及线下药房线上化[13][14] - 京东健康和阿里健康签署多个战略协议 涉及药品销售、病人管理、数字营销等业务增量[14] - 京东健康药品线上渗透率较低 作为最大且增长最快平台有较大提升空间 关键因素是医保覆盖[20] - 数字健康领域新增长点包括商业保险和养老业务参与度增加 人工智能应用显著降低成本并提升效率[15] 医疗器械市场 - 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引起相当大兴趣 最受关注的是迈瑞和连影两家公司[12] - 海外投资人通过了解迈瑞和连影评估整个中国医疗器械市场状况[12] - 对飞利浦等公司的管理层讨论显示对中国医疗设备及IVD领域现状有合理预期 预计下半年逐渐恢复及长期增长会有所调整[12] 政策与地缘政治 - 美国生物技术公司和投资者对《纽约时报》文章中提到的政策能否实施持怀疑态度 认为政策可行性不高 对行业影响有限[16][17] - 反对声音基于政策涉及复杂利益链 执行难度大 难以找到令人信服的大多数示范案例[16][17] 其他重要内容 - 中国在全球MRCT(多区域临床试验)中占比约30% 预期随着研发周期推进占比将提升至30%以上[19] - 专业投资者数量减少 多为记者和长期持有型投资者 新资金分配和新增人员配置较少[10] - 恒瑞医药2025年超额完成指标 从盈利预期角度看AH两地股票正在逐步趋同[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