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Mind Medicine (MindMed) (NasdaqGS:MNMD) FY Conference Transcript

公司及行业 * Mind Medicine (MindMed) Inc (NasdaqGS:MNMD) 一家专注于神经精神疾病的生物制药公司 正在开发基于裸盖菇素 LSD 的疗法[1][2] * 行业为神经精神药物开发 特别是针对焦虑和抑郁等疾病的创新疗法[4][42] 核心药物 MM120 及其机制 * 核心在研药物为 MM120 其活性成分为 LSD 是一种血清素 2A 受体激动剂[2] * 其作用机制被认为是通过影响默认模式网络 重新调整患者对外部世界和内部叙事的心理处理过程 而非单纯抑制症状 从而可能产生长期持久的临床效果[2][3] 适应症选择与市场机会 * 首选适应症为广泛性焦虑症(GAD) 其次为重度抑郁症(MDD) 选择 GAD 是因为该领域存在巨大未满足需求 而非药物机制有选择性[2][4] * GAD 在美国的患病率估计为成人人口的10% 约合2600万人[4] * 自2007年Cymbalta获批后 GAD领域再无新药获批 当前标准治疗(SRIs和苯二氮卓类)疗效有限且副作用负担重[4][7] * 公司目标是同时获得GAD和MDD两个最大精神适应症的标签 以获取最大的市场机会[42] 临床数据(Phase 2b) * Phase 2b研究设计了五个组别(安慰剂和四个活性剂量组)以全面探索剂量反应 最终确定100微克为最佳推进剂量[8][9] * 在100微克剂量组 第12周时观察到与安慰剂相比HAM-A评分改善7.7个单位 疗效是标准疗法的两倍以上(效应量>0.8 vs 标准疗法<0.4)[35][7] * 第12周时 100微克组的缓解率(remission)为48% 应答率(response)为65% 且疗效在12周内显示出持久性[36] * 研究中观察到异常高的安慰剂反应(安慰剂组改善近15分) 公司认为这与研究设计(80%概率分配到活性药物、包含低剂量组、患者脱落机制)有关 并预计在Phase 3中安慰剂反应会回归历史水平(9-10分)[35][52][56][58] 安全性及耐受性 * 大多数不良事件(AE)仅限于给药当天 且是服用LSD后的特征性效应 如错觉(illusions)、知觉改变 而非真正的幻觉(hallucinations)[11][13][14] * 患者体验总体良好 在100微克剂量下 不良事件可预测且可控 主要包括短暂的焦虑和胃肠道不适(恶心、呕吐)[19][20] * 胃肠道负担可能与胶囊制剂有关 正在Phase 3中使用的口腔崩解片(ODT)制剂显示此负担减轻[21] * 未出现需要监测的生理学负担(如血压、心率问题)[23] 给药方案与诊疗模式 * 基于Phase 2数据 Phase 3所需的监测时间已从12小时缩短至8小时 并且从第5小时开始评估患者是否可离开[23] * 许多患者在临床药理学研究中最早在第5小时就达到离开标准[24] * 公司认为6-8小时的监测窗口能很好地适应诊所的8或10小时工作日 无需员工加班 具有可预测性和良好的诊疗经济学[29][30][31] * 这种较低吞吐量的模式与Spravato(艾氯胺酮)的高周转模式不同 更适合现有的大部分具备REM认证资质的诊疗中心[32][34] Phase 3项目与监管互动 * 基于Phase 2数据 公司已获得FDA的突破性疗法认定(Breakthrough Therapy Designation) 并与FDA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沟通 对Phase 3项目设计(包括GAD的Voyage研究和MDD的Panorama研究)感到非常满意[39] * Phase 3研究将包括一个为期9个月的长期观察期 以评估疗效的持久性[37][67] * Panorama研究(MDD)中将包含一个50微克的次级对照组 旨在帮助实现功能性盲法[63] * Phase 3研究设计允许再给药 患者在12周后若HAM-A评分≥16 则有资格接受开放标签药物治疗 这将有助于了解真实世界中的再治疗动态[64][67] 其他重要信息 * 药物剂型从Phase 2的胶囊改为Phase 3的口腔崩解片(ODT) 旨在改善胃肠道耐受性并可能缩短起效时间[21][70] * 公司在GAD的Phase 2研究中同时也观察到了MADRS(抑郁评分)的显著下降 这为将项目扩展至MDD适应症提供了信号和支持[40][41] * 公司强调其开发策略是数据驱动型 包括详细记录诊疗环节监测人员(DSM)的实际活动 以支持未来诊疗模式的论证[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