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卓兆点胶20250917
2025-09-17 14:59

卓兆点胶2025年中报及业务分析 公司概况与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约1.56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1.3亿元有显著增长[3] * 增长主要源于存量消费电子项目(尤其是苹果AirPods相关)验收完成,以及2024年收购的广东点胶耗材公司(普森塑胶)并表贡献,后者贡献约1亿元营收[2][3] * 公司预计2025年全年合并收入规模约为3-3.5亿元,净利润预计为5000万-6000万元,研发费用约2600万元[5][35] * 公司产能利用率约为50%,暂无额外扩产计划,但子公司在潮州获得40亩土地用于未来扩张[5][36] 业务构成与市场分布 * 以全年3-3.5亿营收预期计算,约1亿元来自收购的广东公司业务,其余2.5亿左右来自卓兆原有业务[6] * 收入构成中,约60%来源于国内市场,20%来自Meta客户(AR眼镜散热和音响模组点胶),20%来源于检测业务[2][6] * 光伏、半导体等新兴领域目前占比仍小,基本为个位数[2][6] * 公司业务模式不仅是提供设备,还包括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10] 核心业务领域进展 消费电子与苹果产业链 * 存量项目验收主要集中在消费电子领域,尤其是与苹果耳机(AirPods)相关的项目[4] * 公司在果链中主要服务于耳机、iPad和MacBook,正争取进入iPhone供应链[2][14] * 公司已为iPhone 18打样,预计相关订单将在2026年体现,通常春节前后下单,二至三季度产能爬坡,四季度确认部分订单[14] * 2025年预计从果链获得约2000万元收入(占原业务2.5亿的20%),已出货3000万元,但收入确认取决于验收情况[12][13] * 苹果眼镜项目目前处于内部暂停状态,公司密切关注其进展[16] * 2025年公司在果链的绝对收入占比有所下降,源于其他业务领域的拓展使营收结构更稳健[39] 检测业务 * 检测业务是公司的新增长点,投入约2000万元,目前已进入收获期[2][7] * 业务主要集中于国内市场,涉及键盘点击、手机镀膜、摄像头灰尘等光学检测,对标天准科技[7][11] * 通过挤占竞争对手市场份额取得进展,毛利率可达50%[27] * 公司拥有一个接近60人的检测团队(集团总员工约300人),使用2.5D工业相机进行平面层级检测[25] * 未来计划将视觉检测业务与现有点胶业务平行发展,并最终独立孵化成独立业务单元(BU)[23] Meta客户 * Meta是公司重要客户,主要为其AR眼镜提供散热和音响模组的点胶服务[15] * 目前Meta年需求量大约在400到600套之间,每套价格约为5万元人民币[15] * 预计2026年需求提升不大,新品订单通常在春节前后确定[15] 新能源与半导体领域 * 新能源锂电储能领域:公司对2026年发展抱有较大期望,2025年是客户积累期[17] * 主要拓展客户包括宁德时代(下达约百万元储能相关小批量订单)、珠海冠宇(订单金额约两三百万元,主营消费级锂电池)[19][21] * 用于储能领域的设备平均单价在40至50万元之间,毛利率约为40%至50%[20] * 半导体领域:目前进展较慢,多数项目仅停留在打样阶段,公司主要集中于封测环节的底部填充(Underfill)工艺段[17][22] 收购与耗材业务(普森塑胶) * 公司2024年收购广东普森塑胶拓展耗材业务,该业务于2025年1月开始并表[3][28] * 普森2024年收入接近9000万元,2025年预计收入达1亿元左右,毛利率为50%,净利润率在20%至30%之间[2][29] * 普森主要从事胶水耗材业务,是国内行业领导者,客户包括山东德邦、维尔通等,并已进入汉高供应链[2][31] * 收购产生了5600万元商誉,但普森经营稳健,2025年预计可实现2500万元净利润(对赌业绩为1900万元),商业风险较低[35] * 收购后通过普森的客户群体(如小米)帮助卓兆接触到了更多国内终端客户和非果链客户[33] 竞争格局与战略规划 * 未来战略重点是成为行业龙头,专注于苹果、Meta等国际大客户,并计划突破三星,暂时不会花太多精力推进国内消费电子客户[5][34] * 考虑通过收购并购扩充产品线(关注高端消费电子、半导体和新能源等领域)和市场份额[5][42] * 国内竞争对手包括安达智能、凯格精机、高卡技术等,国外龙头如武藏、诺信竞争力更强(提供从方案到阀门模块化的成熟解决方案)[43] * 公司标品与非标品比例在2025年已达到50%:50%[44] * 对于零部件加工,机械件部分认为无必要整合,标准件部分(如电机、传感器)倾向于自主研发以降低成本,提高阀门毛利率至70%-80%[45] 其他业务 * 光伏领域:尽管市场整体表现不佳,但丁基胶系统设备2025年仍有销售,约卖出10台,每台售价约七八十万元,总收入约七八百万元[46] * 注塑行业:公司业务不仅限于点胶领域,还涉足化妆品瓶子、饮料瓶等产品的制造,以提升营收结构稳健性[37][38] * 点胶设备国内市场需求约为100亿美元,检测设备市场规模可能略小但应用广泛潜力巨大[9]